山西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工學院,是大同大學培養煤炭類工科和地方工程技術人才的搖籃。學院的前身是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創辦於1950年10月。1980年和994年,分別被教育部和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1999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改制為專科層次的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4月,經山西省政府批准學院更名為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學院又一次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合併成立的多科性的山西大同大學。學院再一次實現由專科向本科的歷史性跨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0年大同礦區職工子弟中學校創建
1951年改為大同礦區初級職業學校,後又更名為大同煤礦職業學校
1952年更名為大同煤礦工業學校

1953年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大同煤礦工業學校
1955年更名為燃料工業部大同煤礦工業學校
1957年更名為大同煤礦學校
1958年在大同煤礦學校的基礎上組建大同礦業學院,為本科層次
1959年大同礦業學院併入山西礦業學院,留下的中專部分繼續稱作大同煤礦學校
1960年改建為大同煤礦專科學校,為專科層次
1961年大同煤礦專科學校又改建為大同煤礦學校,為中專層次
1970年大同煤礦學校、大同煤礦技工學校合併為“山西省大同煤礦學校”
1979年又更名為大同煤礦學校
1980年被教育部和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1984年更名為大同煤炭工業學校
1999年大同礦務局職工大學、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專科層次
2002年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依託太原理工大學招收本科生,加掛“太原理工大學大同學院”牌匾
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正式合併成立山西大同大學
2007年將原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經貿系調出組建商學院,將原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專業調出併入數計學院,將原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建築系與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築系合併組成新的建築工程系,並正式成立了山西大同大學工學院
2010年更名為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

簡介

教學樓教學樓
工學院工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工學院,是大同大學培養煤炭類工科和地方工程技術人才的搖籃。學院的前身是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創辦於1950年10月。1980年和994年,分別被教育部和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1999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改制為專科層次的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4月,經山西省政府批准學院更名為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學院又一次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合併成立的多科性的山西大同大學。學院再一次實現由專科向本科的歷史性跨越。 學院占地423.6畝(28.24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12萬平方米,環境幽雅,布局合理,是大同市園林化單位。 學院現有在冊教職工496人,專職教師219名,其中教授7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者11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0多人。學院的實踐性教學力量較強,具有一定的科研力量,2000年以來,進行套用性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服務20餘項。近三年,全院教師共出版專著9部,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編寫教材50餘部。 目前學院設有4系1部:採礦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和公共教學部。學院共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採礦工程、測繪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7個本科專業及13個專科專業。其中三年制專科專業9個,兩年制專科專業4個。學院有近百個教學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3400多名。主要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適當招收部分對口升學學生,生源以華北為

工學院工學院

主,面向全國。 學院的教學基礎設施完備,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兩千餘萬元,教學用房總面積37588平方米。圖書館大樓建築面積3090平方米,藏書23.7萬餘冊,定有各種期刊430餘種。學院實驗大樓建築總面積8000平方米,建有36個實驗室和1個計算中心,實驗開出率達95%以上。計算中心建有1個多媒體教室,7個網路教室。此外,學院還建有1座實習工廠和6個實訓基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多少年來,大同大學工學院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始終把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院的根本任務,全面貫徹素質教育,以“創新、發展、求是、務實”的果敢精神,培養了“和諧、團結、合作、向上”的優良校風,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學院建院57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30,000餘名大中專畢業生,2000名電大畢業生,為廠礦企業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4000餘名。這些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好,嚴格的管理和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生就業率逐年提高。2005年就業率達80%,2006年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按照大同大學的統一要求,對有志來我院學習的同學,在助學和就業等方面提供優良的服務。所有學生除享受獎學金以外,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和家庭困難的學生,按國家政策可分別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大同大學還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採取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措施,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此外,學院還與省內外的就業指導部門、煤炭行業各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為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相信,在山西大同大學的正確領導下,滿懷信心的工院人一定能夠繼往開來,勵精圖治,依託大學的強勁實力,充分發揮老校區的優勢,把工學院建設成為大同大學的重點學院,成為大同大學立足區域經濟、面向煤炭行業的一個視窗,以百倍的努力創造出新的奇蹟,為大同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位置

地理位置

工學院位置工學院位置

學院所在校區——新平旺校區,坐落在大同市礦區人民政府及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機關所在地——新平旺,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9′34″,北緯40°01′59″,距大同大學主校區20多公里,距大同市中心12.5公里,北與同煤集團一中、二中接壤,東與大同煤礦技師學院一路之隔,南與同煤集團實業總公司、林業處、校南街國小一路相隔,西與平泉路相鄰。

校園環境

新平旺校區占地平面形狀為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東西長度為810米,南北長度為320米。學院校區的正門為西大門,門前馬路為大同礦區新平旺平泉路。校園由西院和東院組成,西院由西向東,前院主要有辦公樓、圖書

學校鳥瞰學校鳥瞰

樓、實驗樓、印刷廠等;中院為3棟教學樓、1棟學生公寓及接待樓和第二、第三學生餐廳;後院為第一學生餐廳、大禮堂、校辦實習工廠、體育場、6棟學生公寓;東院為職工住宅小區。 

交通情況

新平旺校區所處位置交通十分便利。校區西門至大同市新平旺長途汽車站僅100米,至大同市郊客運列車新平旺站僅600米,距口泉鐵路車站和同蒲鐵路平旺站均為4公里,距晉北交通樞紐大同鐵路站14公里,距大同市繞城高速進出口——平旺口僅2公里,距109國道10公里。市內公交汽車1路、6路、5路、19路、21路、31路均經校區所在地——新平旺,市內中巴汽車及至同煤集團各礦的中巴汽車均經校區西大門口。新開通的36路公車,由校區西門直達大學主校區的西側——古城。

科學研究

學院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0餘人,擁有獨立的煤炭採礦工程研究所[3],實踐性教學力量較強,具有一定的科研力量,2000年以來,進行套用性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服務20餘項。全院教師共出版專著9部,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編寫教材50餘部。

辦學規模

教師規模

學院有在冊教職工496人,專職教師219名,其中教授7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者11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0多人。

院系設定

學院設有4系1部:採礦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和公共教學部。學院共設有採礦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及設備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9個本科專業及13個專科專業[4]。其中三年制專科專業9個,兩年制專科專業4個。學院有近百個教學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3400多名。主要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適當招收部分對口升學學生,生源以華北為主,面向全國。

基礎設施

學院的教學基礎設施完備,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兩千餘萬元,教學用房總面積37588平方米。圖書館大樓建築面積3090平方米,藏書23.7萬餘冊,定有各種期刊430餘種。學院實驗大樓建築總面積8000平方米,建有36個實驗室和1個計算中心,實驗開出率達95%以上。計算中心建有1個多媒體教室,7個網路教室。此外,學院還建有1座實習工廠和6個實訓基地。

就業情況

學院建院57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30,000餘名大中專畢業生,2000名電大畢業生,為廠礦企業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4000餘名。這些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好,嚴格的管理和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生就業率逐年提高。2005年就業率達80%,2006年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現任領導

主管校長 馮鋒
學院黨委領導 書記:武維承
副書記:王加力
工學院行政領導
院長:林海
副院長:劉蘊哲
院長:寧掌玄
新平旺校區管理委員會領導
總支書記:呂炳森
主任:李建敏
副主任:曹光楚

大 事 記

工學院工學院

1950年大同煤炭工業學校的前身——大同礦區職工子弟中學校創建

1958年在大同煤校的基礎上組建大同礦業學院,為本科層次

1960年改建為大同煤礦專科學校,為專科層次1961年大同煤礦專科學校又改建為大同煤礦學校,為中專層次

1980年學校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專業學校1990年,學校組織了建校四十周年的校慶活動。時任全國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主任,原山西省省長、煤炭工業部部長王森浩為學校題詞:“四十年春秋育英才事煤業”;時任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副組長,原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為學校題詞:“桃李園林結碩果,紅專道路出人才”

1993年學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中專學校

1994年被原教育教委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1999年升格為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專科層次

000年,學校組織了建校五十周年的校慶活動。時任教育部部長陳至立為學校題詞:“辦好高職教育,服務經濟建設”;時任國家煤炭工業局局長張寶明為學校題詞:“精心育桃李,再鑄新輝煌”

2002年依託太原理工大學招收本科生,為太原理工大學大同學院

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正式合併成立山西大同大學

2007正式成立了山西大同大學工學院,並任命李建敏為工學院黨委書記,武維承、王加力為黨委副書記;武維承為工學院院長,劉蘊哲、寧掌玄為工學院副院長。同時還任命呂炳森新平旺校區管理委員會總支書記,李建敏為管委會主任,呂炳森、曹光楚為管委會副主任。

現任領導

主管校長:馮鋒工學院黨委領導書記:李建敏副書記:武維承副書記:王加力工學院行政領導院長:溫尚春副院長:劉蘊哲副院長:寧掌玄新平旺校區管理委員會領導 總支書記:呂炳森主任:李建敏副主任:曹光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