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學院

安順學院

安順學院是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國家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學院,其前身是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院位於黃果樹瀑布以東40公里處的安順市的婁湖湖畔。校園占地450餘畝,校舍面積12萬餘平方米。區”核心地帶、貴州歷史文化名城——安順市。是貴州高校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是貴州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先後九次被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評為中國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先進集體;2003年獲貴州省先進教工之家稱號。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安順學院安順學院圖書館
安順學院是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國家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學院,其前身是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院位於舉世聞名的黃果樹瀑布以東40公里處的甲級開放城市——安順市的婁湖湖畔。
安順學院校園占地450餘畝。校舍面積12萬餘平方米,有400米跑道標準運動場1個、200米跑道運動場1個、籃球場15個。安順學院是世行貸款項目單位,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600餘萬元,藏書58萬冊(含20萬冊電子圖書),期刊種類600多種。安順學院教學用房充足,建有物理實驗大樓、化學實驗大樓、綜合教學大樓、電教綜合樓、音樂樓等。有網路中心1個,教學用計算機1000餘台,多功能、多媒體和語音實驗室1429座,實驗室30間,生產實習車間1棟,琴房若干間。建有現代化的電子圖書及圖書檢索系統,已建成千兆校園網,擁有較完善的現代化多媒體電教設備,目前已有60多門課程使用CAI教學。學校現有東、西、北三個校區,西校區為主校區,東校區為安順學院附中(獨立中學),北校區為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其中主校區校園占地面積70餘畝,校區內有面積達700餘畝的西部最大校園內陸湖——婁湖,另擬規劃建設新校區1000餘畝。學校現有校舍面積14萬餘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0萬冊,訂閱中文報刊1800餘種,購置書生之家電子圖書20萬種,擁有中國期刊網(CNKI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期刊全文資料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等中外文資料庫15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學校建有理、化實驗大樓、多功能學術報告廳、電教綜合教學大樓及千兆校園網等。有教學用計算機1000餘台,多功能、多媒體和語音實驗室2千餘座,以及各類實驗室和體育、美術、音樂用房等。
學校另有貴州省首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特殊教育學)、省級“特色專業”1個(特殊教育學專業)、省級重點支持學科2個(無機化學;思想政治教育)、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1個(功能材料與資源化學實驗室)、省級教學團隊1個(思想政治教育團隊)、校級研究中心3個(安順學院安順試驗區發展研究中心、安順學院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安順學院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及附屬高級中學。學校在省內外共有實習實訓基地60餘個。學校還獲得了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地方高校發展資金建設“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等3個項目,獲得中央獎補資金專項支持的套用心理學實驗室等8個實驗室建設立項。
學校現開設有以本科教育為主的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共28個本科專業和21個專科專業(方向)。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7400餘人,另有成人教育等各類學生3300餘人,在職教職工658人。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收學生,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學校以“貴州省屯堡研究中心”、“貴州省少數民族體育基地”、“貴州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安順學院安順試驗區發展研究中心”、“安順學院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為平台,緊緊圍繞貴州省“十二五”時期實施工業強省及城鎮化帶動兩大戰略,結合黔中經濟區建設,整合研究資源,形成了一支強勢的科研隊伍,不斷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項目、省長基金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高層次人才特助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多次獲省級以上獎勵和入選SCI、EI、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資料庫或核心刊物,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以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檔案精神為契機,牢牢把握貴州省委在“十二五”期間“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結合安順市委“抓機遇、提速度、上台階”的要求,進一步融入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貴安新區發展,搶抓機遇,改革創新,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辦學觀念,強化專業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辦學特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學院堅持“立足黔中,融入貴陽,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的辦學思路,在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安順學院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學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辦學,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為己任,走內涵發展和開放辦學之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教學型大學。
發展目標定位:建設學科專業結構合理,部分學科專業特色鮮明,教學質量優良,在省內有一定影響的教學型、綜合性地方本科院校。本世紀中葉,成為在同類院校中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區域性綜合型大學。
類型定位:教學型大學。
層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適度保留專科教育,積極探索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養定位: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基礎理論紮實,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學科定位:構建以基礎學科為根基,以套用學科為主幹的學科構架,發展新興、邊緣和交叉學科,培植與安順試驗區支柱產業密切相關的學科專業,形成以文、理、教育學科為主,經、管、法、史、工、農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黔中,融入貴陽,面向全國,服務地方。
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作風務實、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發展後勁足,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套用型本科人才。具體體現為:為基礎教育培養一流的新型師資和教育教學管理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人才,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安順學院走過了70餘年的風雨歷程,新機遇、新征程、新跨越,全校師生員工憑著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櫛風沐雨,一路前行,為將安順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地方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鬥。

辦學思路

按照學校“四個三”的辦學思路:
1、三個建設:以硬體建設為基礎,以軟體建設為保證,以質量和特色建設為生命;
2、三定:即定向在建設綜合性本科大學上,定位在為當地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的位置上,定位能帶動學校發展的點;
3、三個有利於:有利於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有利於教師教書和育人的、有利於學生學習和成才的工作就要堅持;
4、處理好三個矛盾:處理好專科與本科的矛盾,處理好師範與非師範的矛盾,處理好重點學科和一般學科的矛盾)。
安順學院將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為契機,全面落實中國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努力處理好專科學校向本科院校過渡的一系列問題,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充分最佳化和整合現有教學資源,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安順學院安順學院
安順學院現有10個系(中文系、政史系、外語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環境資源系、體育系藝術系、教育行政管理系)、5個部(特師培訓部、綜合教育部、成人教育部、馬列教學部、大外教學部)、8個研究中心(網路中心、圖書資料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化學測試中心、電教中心、心理測量與諮詢服務中心、中國小校長培訓中心、貴州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兩個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屯堡文化研究所)、一所附屬高級中學。學院設定14個教學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法學院、數理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農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體育學院、藝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旅遊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4個教研教學部(馬列主義教研部、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部、成人教育部)、3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計算機與網路管理中心、圖書館、《安順學院學報》編輯部)以及1個省級社科研究機構(貴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1個省級學會(貴州省屯堡研究會)、1個省級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安順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1個省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貴州省少數民族體育基地)、1個省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貴州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另有貴州省首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特殊教育學)、省級重點支持學科1個(無機化學)、省級教學團隊1個(思想政治教育團隊)、校級研究中心3個(安順學院安順試驗區發展研究中心、安順學院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安順學院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及附屬高級中學。學院在省內外共有實習實訓基地50餘個。教學宗旨學院現開設有以本科教育為主的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共37個本專科專業(方向)。現有全日制學生7100人,另有成人教育等各類學生2000餘人,在職教職工632人,其中教授21人(研究員1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03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職工290人(博士9人,在讀博士15人),常年聘有外籍教師5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貴州省省管專家4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2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教育廳學科帶頭人3人,教育部評估中心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專家1人,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1人,安順市市管專家7人,市中青年優秀專業技術人才7人,貴州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1人,受聘擔任省內外高校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有客座教授、兼職教授10人。學術研究學院面向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收學生,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學院還長期聘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任教,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成功主辦和承辦了各種大型學術研討會和學術交流活動。學院以“貴州省屯堡研究中心”、“貴州省少數民族體育基地”、“貴州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安順學院安順試驗區發展研究中心”、“安順學院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為平台,搶抓中共中央、國務院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歷史機遇,結合安順黔中經濟區建設、強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目標,整合研究資源,形成了一支強勢的科研隊伍,不斷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項目、省長資金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高層次人才特助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科研項目。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牢固樹立“教育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牢牢把握省委在“十二五”期間“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結合安順市委“抓機遇、提速度、上台階”的要求,按照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對高等教育“擴大規模、調整結構、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改革要求,緊密結合安順市“搶抓建設黔中經濟區的機遇,以建設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改革試驗區,加快發展泛黃果樹大旅遊圈和民用航空產業基地,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和泛珠至東協國際陸路大通道上遠景100萬人口重要城市”及全力提升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兩大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旅遊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進程的目標,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辦學觀念,強化專業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辦學特色,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走內涵科學發展道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學院在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安順學院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安順學院現有教育、文、理、管理、工等5個學科門類的27個專業。教職工總數414人,專任教師32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9人,講師130人,聘請教授及專家35人,常年聘有外籍教師5人。有碩士3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8人。有出國留學人員6人,市管專家3人,享受省級特殊津貼專家1人。校本部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4000餘人。

教學成績

安順學院由於辦學成績突出,1989年受到了國家教委獎勵30萬元;2003年貴州省教育廳對安順學院計算機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等基礎實驗室和特殊教育辦學、教育幹部培訓基地進行評估後給予了高度評價;2006年接受貴州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貫徹落實情況檢查,獲得優秀等次。在市行風測評中獲得了96.8的高分。
安順學院是貴州高校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是貴州省綠化先進單位、市綠色學校,是貴州省“三溝通”教育先進助學單位,是貴州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先後九次被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中國學聯評為中國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先進集體;2003年獲貴州省先進教工之家稱號;2004年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狀;院黨委獲“安順市勤政廉政先進單位”;獲安順市紀委、安順市委組織部、安順市委宣傳部、安順市監察局和安順市文化局授予“安順市學習黨紀政紀法規知識電視辯論賽第一名”的獎勵。
作為新組建的學院,安順學院牢固樹立“教學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充分借鑑安順學院多年來辦專科積累的好經驗,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思想,突破單純師範專科教育思想的束縛,正確樹立辦本科教育的質量觀、人才觀、教學觀和發展觀。緊跟時代潮流,大力推進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改革;以實現高教法所要求的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最佳化高等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安順學院教育的質量和效益的目標。

專業設定

中文系

安順學院安順學院學報
中文系自建系以來,已為社會培養了數千名合格的中學教師及文秘、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現有教師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16人,助教6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500餘人。
辦學層次:本科、專科(三年制、五年制)。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音韻學、訓詰學、中國文化概論、美學、比較文學概論、俄羅斯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研究、美國文學研究等。

政史系

政史系自建系以來,已為社會培養了上千名合格的中學政治和歷史教師及行政管理人才。現有教師2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12人,助教2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00餘人。有政史教育、歷史與文化旅遊(非師範)、政治與法律教育三個專業。

外語系

外語系自建系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培訓外語人才3000餘人。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8人,助教9人,先後有出國留學人員6人。
辦學層次:本科、專科(三年制、五年制)。有現代化的教學語音實驗室4個,現代化教學輔助設備齊全。

數學系

數學系自建系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上千名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及計算機套用型人才。現有教師33人,其中副教授與高級講師共16人,講師11人,助教6人,外聘教授3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00餘人。有數學本科與數學專科、計算機科學教育專科兩個辦學層次。開及近30門課程。 

物理系

物理系自建系以來,為社會輸送了上千名合格的師資和電子技術人員。現有教師26人,其中副教授6人、講師17人、助教3人。有物理學教育、套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設備維修(非師範)四個專業,有本科和專科兩種學歷層次的教育。
物理系具有較強的硬體設備。有力學實驗室、熱學實驗室、光學實驗室、原子物理實驗室、電子線路實驗室、電工技術實驗室、家用電器實驗室、中學物理實驗研究室、微機室等,實驗儀器總價值100餘萬元。

體育系

安順學院安順學院
體育系自建系以來,己為社會培養了100餘名中學體育教師及社會體育工作者。現有在職教師34人,其中副教授8人,講師15人,助教11人,有國家一級裁判5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00多人。辦學層次有本科、專科(三年制、五年制)。體育教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體育教育學、學校體育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保健學、人體測量與評價、體育科研與方法、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球類、田徑體操武術、健美操等。

化學系

化學系自建系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上千名中學化學教師及實驗人員。現有教職工17人,其申副教授5人,講師7人,實驗師2人,助教3人。辦學層次:本科、專科,有化學教育、化學教育(化學與生物學方向)、套用化學(師範、非師範)四個專業。

藝術系

藝術系自建系以來,己為社會培養了300餘名合格的中學美術教師及文化宣傳等人才。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副教授8人,講師10人,助教12人。辦學層次:普通專科(三年制、五年制)。現有音樂、美術兩個專業。有專用琴房40餘間、鋼琴42台(含三角鋼琴2台),音樂大樓約2000平方米;美術教學樓1000餘平方米,擁有石膏教具若干,標準天光教室三間,學生美術作品陳列室兩間。
主要開設課程:
1、音樂:聲樂、鋼琴、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歌曲寫作與分析、中外音樂史、欣賞、舞蹈、小型樂隊編配常識以及特設課程、電腦音樂基礎等。
2、美術:素描、色彩、技法理論、工藝、中國畫、中外美術史、油畫、版畫等。

環境資源系

環境資源系自建系以來,己為安順市及黔西南州培養了近400名合格的中學地理教師。現有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4人,講師7人,助教3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人。現有地理教育、房地產經營管理(非師範)、綜合理科三個專業,地理系擁有先進的天文觀察室、顯微分析室及其他教學設備。

教育行政管理系

教育行政管理系(原教育教研室)現有教師19人,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及助教14人。辦學層次:專科(三年制、五年制),有國小教育文科方向、國小教育理科方向、特殊教育、學前教育等四個專業。

學術研究

安順學院的學術科研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1個,省級科研項目11個,合作研究的國家級課題或項目5個,省級課題或項目6個,國際委託及合作項目3個。
安順學院升本後,安順學院進一步加大了科研投入,積極進行科研立項,提高學院科研水平。2006年,申報並獲批了省級課題或項目6個、市級課題1個,校級課題10個。課題申報批准率在省內同級同類學院中較高,受到貴州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有19名教師的論著或學術科研成果獲學院獎勵,出版了20多部學術專著,主編或參編了60餘本教材,發表了學術論文1100餘篇,其中有多篇論文發表在SCI或國核心心期刊。

學術交流

安順學院重視對外交流,大力實施開放活校戰略。已與美國國際科技大學結成姊妹學校,中國科學院院士肖序常同志為安順學院名譽院長。2002年3月開始與四川外語學院合辦英語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育,與愛爾蘭國際健康教育組織合作的特教無償援教項目、美國教育諮詢服務機構國際學校項目等合作良好,與愛德基金會合作的師資培養培訓項目仍在繼續進行。安順學院經常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先後邀請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數學家楊忠道教授,美國坦布爾大學博士、中國求是基金獲得者、美籍著名數學家周家足教授,美籍學者美國戴勒威爾(DELAWARE)大學蔡金髮博士,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楊樂,中科院數學所虞言林研究員,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研究員趙惠田,中科院貴陽地化所研究員鄭寶山博士,著名數學家嚴士健,著名計算機教育專家、清華大學譚浩強教授,貴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李祥教授,貴州大學袁本良教授、張世俊教授,貴州師範大學呂傳漢教授、龔倫訓教授、孟剛教授等到校講學。同時,還多次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出國深造,與國內大學間的學術交流不斷。

貴州大學一覽表

貴州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