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

高盧

高盧(法語:Gaule拉丁語:Gallia),是指現今西歐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萊茵河西岸的一帶。在後來的英語中,Gaul這個詞(法語:Gaulois)也可能是指住在那一帶的人民。不過更多時候這個詞是指曾經廣泛分布於中歐的多瑙河中游平原、西歐、東南歐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甚至在前285年—前277年間擴張至安納托利亞中部的使用高盧語(凱爾特語族的一個分支)的那些人。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高盧地理範圍高盧地理範圍

古代西歐地名。因其原始居民為高盧人(高盧人自稱凱爾特人())而得名。高盧分為兩大地區:

(1)山南高盧,或稱內高盧,即阿爾卑斯山以南到盧比孔河流域之間的義大利北部地區;

(2)山內高盧,即阿爾卑斯山以南到盧比孔河流域之間的義大利北部地區;山外高盧,即阿爾卑斯山經地中海北岸,連線庇里牛斯山以北廣大地區,相當於今日的法國、比利時、以及荷蘭、盧森堡、瑞士和聯邦德國的一部分,這一地區通常也泛稱高盧。

(3)納爾波高盧。

歷史發展

公元前6世紀

高盧的主要居民為克爾特人,羅馬人稱之為高盧人。高盧的西南部住有伊比利亞人,東南部住有利古里亞人。公元前 1世紀,高盧人社會仍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部落的氏族貴族擁有大片土地和許多牲畜,破產的平民則依附於氏族貴族。部落的祭司稱德洛依德,威望很高,粗懂醫術和天文學,為部落的法官和醫師,調解部落間的糾紛。

公元前2世紀起

凱撒時期的高盧凱撒時期的高盧

羅馬人侵入高盧,征服高盧南部,建立了納爾博南西斯行省。公元前58~前51年,高盧的其餘部分又為G.J.凱撒率領的羅馬軍隊所征服。奧古斯都統治時,把高盧分為 4個行省。公元1世紀末~2世紀,高盧經濟繁榮,農業、紡織業、冶金業均有發展。城市中點綴著羅馬式的建築物,如神廟、凱鏇門、競技場和劇場,羅馬式公路貫穿高盧全境。奴隸制莊園廣泛流行。從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統治起,高盧地方貴族開始進入元老院,逐漸和羅馬統治階級合流,促進了高盧的同化。高盧人民在羅馬的重稅政策和高利貸的壓榨下,生活艱難,幾次起義。3世紀,羅馬奴隸制度危機波及高盧,引起高盧商業和手工業衰落,城市凋敝,並不斷遭到日耳曼部落的襲擊。258年,羅馬帝國駐高盧軍官在波斯塔馬宣布高盧脫離帝國而獨立。15年後,高盧重新併入羅馬帝國。5世紀初,高盧形勢急劇惡化,勃艮第人侵入萊茵河西岸。418年,西哥特人以帝國同盟者身份獲得高盧西南部阿基坦。486年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北部。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統治整個高盧後改稱法蘭西,高盧之名遂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