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是中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貴州大學按照新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獨立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2001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4年1月獲中國教育部首批確認,2005年6月成為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首批16家常務理事單位。學院校園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學生宿舍3.15萬平方米,圖書館總面積3740平方米,現有藏書近10萬冊。校園網與學校連通。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貴州大學按照新機制和模式舉辦的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2001年5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開始招生。2004年1月獲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2005年6月成為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首批16家常務理事單位。2008年4月成為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西南分會副會長單位。2010年榮獲“全國‘十一五’教學科研先進集體”、“全國先進獨立學院”,2012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學院位於貴陽市小關。校園占地面積361866平方米,生均面積為51.5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0607平方米,生均面積為14.3平方米。
學院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把握現代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憑藉高效、靈活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追求“專業職業一體化、課內課外一起抓、國內國外一條線”的辦學特色,走規模適度、內涵發展,以質量和特色取勝之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服務貴州為己任,更新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秉承“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的院訓,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著力培養“有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強、適應面廣、綜合素質高”的本科套用型人才。
學院積極貫徹教育部關於獨立學院“發展套用型教育,培養套用型人才”的辦學精神,相繼設定了一批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社會服務能力的套用型專業,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培育新興特色專業,初步形成了“主幹的套用型文科、精幹的套用型工科”的學科發展體系。
學院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定期開展教學檢查、教學評估和教學督導活動,嚴格執行教學規章制度,教學運行平穩有序。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隱形課程的主陣地作用,大力加強學生黨建工作,認真開展入學教育、軍訓教育、時事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畢業生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寓思想政治工作於教學、管理、服務水平,在全院形成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學院圖書館現有藏書近81.3萬冊、電子圖書190萬冊,有計算機公共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計算機硬體實驗室、計算機單片機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物理實驗室、電子線路實驗室、電子工藝實驗室、新聞實驗室、播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模擬法庭等各類教學實驗室20個,校外實習基地18個,實驗設備和教學儀器總值4000餘萬元。
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學士授位率為92.3%,平均就業率為91%。

師資力量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學院現有文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商學工學4個專業教學部和馬列主義教學部、體育教研室兩個教學單位,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旅遊管理、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藝術設計、表演、音樂表演、繪畫、舞蹈學等20個本科專業,並於2011年增設了表演專業空中乘務方向、英語專業翻譯方向與外事管理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物流方向等4個新專業方向;又於2012年增設了旅遊管理專業航空服務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少數民族文化產業方向、工商管理專業國際品牌管理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民航機務維修方向、通信工程專業3G通信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物聯網工程方向等6個新專業方向,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
學院始終把師資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舉措,師資隊伍年齡、學位、職稱、學緣結構合理,整體不斷提高。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7200餘人,專任教師411人,其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278人,教授31人,副教授151人,有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近三年來,學院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1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5項,省級課題43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308篇,2人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教育目標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作為貴州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新機制、新模式辦學的試驗區和適應現代城市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秉承“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依託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貴州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辦學,憑藉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追求“開放性、多樣性、創新性、適應性”辦學特色,遵循因材施教、嚴格管理原則,注重收費與服務匹配,現已成為貴州省具有一定辦學規模、有較高辦學水平和質量、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的奮鬥目標是:力爭辦成一所擁有6000~8000名本科學生辦學規模,以本科教育為主,辦學層次和形式多樣,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較好辦學條件,整體辦學實力居於中國獨立學院較高水平,在西部乃至中國有一定影響的全日制、綜合性、新機制教學型大學。2013年,科技學院進入武書連版獨立學院排行榜前100名。

辦學成果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大力加強科研培訓。2009年7月6日邀請了貴州大學人文社會科處副處長楊仁厚教授、貴州大學馬列部杜凱教授來學院舉辦了科研培訓講座,2010年5月10日邀請了貴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王秀峰教授、人文社會科處處長洪名勇教授、人文社會科處副處長楊仁厚教授來學院舉辦科研培訓講座,並提供相關科研項目申報的諮詢服務。同時,學院及時向教師通報各種科研檔案和信息,積極組織和動員教師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多方面多渠道地為教師從事科研創造條件、搭建平台、提供機會。2009年,學院科研項目申報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共有17項科研課題獲得立項。其中,省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項,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2項,教育廳輔導員項目1項。2010年,學院又有2名青年教師申報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獲得立項。特彆強調的是,這是科技學院教師第一次成功申報省社科青年項目、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教育廳輔導員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實現了省部級科研項目申報“零的突破”。由於教育科研工作突出,2010年7月,貴州大學科技學院榮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全國先進獨立學院”榮譽稱號。

教育管理

專業設定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運動場
工商管理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
法學專業
新聞學專業
表演專業
藝術設計專業
金融學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
行政管理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繪畫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英語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旅遊管理專業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自集中組建以來,努力以創新的思路、規範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開展工作,本著培養綜合型、套用型合格人才的辦學目標,努力打造一專多能、一專多證,綜合素質較高,動手能力一流,適應能力搶眼的套用型人才。注重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的溝通和交流,經過艱苦努力,在教學、學生、管理各項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學生學習成績優良。學院通過為學生補基礎、開設學習論壇、加強教學檢查和指導、規範考試等各種手段,著重抓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2003年以來,先後有2400餘人次獲學校獎學金,近30人次獲國家獎學金,1900餘人次獲校院“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文體積極分子”榮譽稱號,600餘人次獲校院“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共青團幹部”、“社會實踐先進個人”表彰,約500餘人次通過國家公共外語四、六級考試,其中2002年級學生過級率達38%,並輸送了20餘位同學到西南政法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省內外知名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2006年,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78.16%。
學生綜合素質顯著改善。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通過抓軍訓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抓社團活動鍛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抓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身體素質,學生綜合素質顯著改善。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創設的“博雅”系列社團活動已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學生在軍訓及校內外活動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績,2006年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獲貴陽市“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3月,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計算機專業舒勇同學參加全國數學建模大賽榮獲一等獎,同年,貴州大學科技學院3人獲全省電子設計大賽二等獎,8人獲全省Flash創作設計大賽、英語專業黃宗策同學包攬全省網頁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1人獲全省暑期“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主題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同時,我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社團“貴州大學Internet發展中心”獲貴州省優秀社團,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團委獲貴州省“春暉行動”先進團組織等。

創新性管理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管理推陳出新。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在繼承貴州大學良好管理的同時,十分注重學習借鑑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並結合自身實際推陳出新,先後出台了《科技學院黨政聯繫會議議事規則》、《科技學院班主任工作暫行辦法》、《科技學院文明宿舍建設條例》、《科技學院德智體綜合測評辦法》、《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輔導員入住學生公寓管理辦法》、《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輔導員輔導員例會制度》等一系列辦法條例,推行了輔導員值周制、班主任、學生、家長三溝通制度,以及導生制等一系列制度,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初步形成規範化、創新性管理。
學生管理研究出成果。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在加強管理工作的同時,十分注重開展工作研究。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先後成功組織了科技學院第一屆、第二屆學生管理工作理論研討會,其中,在第二屆理論研討會中,貴州省7所獨立學院應邀參加,並分別針對學生管理過程中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成效斐然。目前管理幹部和輔導員隊伍已撰寫研究新機制本科二級學院教學、學生管理方面的文章30餘篇,其中,思想政治工作進宿舍、進社團,以及輔導員隊伍建設等相關文章已在《貴州大學學報》、《貴州工業大學學報》、《貴州幹部教育》、《貴州大學報》等多家刊物上刊載。

錄取規則

1、錄取批次:按照各省(市、區)招生辦公室公布的錄取批次。
2、按照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對非第一志願的考生的分數沒有級差要求。
3、招收的學生無男女比例限制。4、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嚴格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5、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各省(市、區)招生辦公室公布的加分規定予以認可。

特色專業

建院以來,學院積極貫徹教育部關於獨立學院“發展套用型教育,培養套用型人才”的辦學要求,相繼設定了一批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吻合度教高的套用型專業。先後遴選了一批專業基礎好、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目前,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新聞學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3個院級特色專業。這些專業已成為學院的優勢專業和重點專業,在全省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在學院專業建設中發揮了示範和輻射作用。

實驗室建設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計算機硬體實驗室

計算機硬體實驗室由單片機及微機接口實驗室與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組成,共有實驗室面積240平方米。單片機及微機接口實驗室。每套單片機及微機接口實驗設備為二合一實驗台,其中每套配置聯網PC機一台。實驗室共有設備41套。硬體系統可與PC機連機操作,也可以獨立運行。該實驗系統全面支持微機原理和接口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實驗,可完成《單片機原理與套用》、《單片機與接口技術》、《微機原理》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和課程設計;此外還可承擔相關的科研活動和學生科技活動。單片機及微機接口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實驗室。主要設備為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實驗系統實驗箱,每個實驗箱設備配置一台PC機。實驗室現有設備40套。可開設的實驗項目有:運算器的組成及設計實驗、算術邏輯運算實驗、進位控制實驗、移位運算實驗、存儲系統設計實驗、控制器的組成及設計實驗、匯流排基本實驗、基本模型機設計實驗以及部分綜合性的實驗項目等。計算機組成原理室除完成教學工作外,還可承擔學生科技活動。
計算機軟體實驗室
計算機軟體實驗室始建於2005年,目前有計算機400多台(套),實驗室面積:695平方米。計算機軟體實驗室承擔的主要課程系列有:科技學院所有各專業的計算機文化課;各類資料庫及套用技術;各類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及套用;CAD圖形系列;EDA電子設計系列;數據處理系列;中期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與專業實習;另外還承擔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機試部分的工作。計算機軟體實驗室是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技能的主要基地。
基礎物理實驗室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基礎物理實驗室位於小關校區實驗樓B棟,實驗室面積:880平方米。基礎物理實驗室主要由力熱學實驗室、電磁學實驗室、電路實驗室、光學實驗室組成。可以開設涵蓋力熱學、電磁學、光學、電路原理等多門學科分支總計四十餘個實驗。力熱學實驗室主要設備包括液體表面張力測定儀、氣墊導軌實驗儀、單擺實驗儀、轉動慣量測定儀、導熱係數測定儀、聲速測定儀等設備。電磁學實驗室主要設備有霍爾效應實驗裝置、磁阻效應裝置、電子束偏轉和聚焦、普朗克常數測量儀、直流電位差計實驗儀、電錶改裝實驗儀等實驗設備。光學實驗室主要設備有邁克耳遜干涉儀、分光計、讀數顯微鏡、牛頓環實驗儀、橢偏光實驗儀、光具座等設備。
基礎物理實驗室主要承擔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大學物理》及《電路原理》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還可作為我院學生科技實踐活動基地。
電子技術實驗室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電子技術實驗室主要由模擬電路實驗室和數字電路實驗室組成,實驗室面積:240平方米。主要設備有模擬雙蹤示波器、模擬電子線路實驗箱、數字電子線路綜合實驗箱、函式信號發生器、交流毫伏表和數字萬用電錶。可完成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四十餘個實驗項目。主要承擔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四個本科專業《模擬電子技術》及《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同時還可作為我院學生科技實踐活動基地。
多媒體語音實驗室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多媒體語音實驗室主要由多媒體教室與語音實驗室組成。目科技前我院投入使用的多媒體實驗室共有13間,每學期承擔的教學課時數達6000節次,另外還承擔包括和種類培訓、講座、集會等院部各類活動,多媒體的使用率達98%以上。語音實驗室6間,總計390個座位。每學期承擔的教學課時數達3000節次。另外我實驗中心英語網路學習平台即將調試完畢,界時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資源豐富的英語學習平台。
現代技術教育實驗中心
主要承擔全院的公用實驗儀器設備管理和相應的實驗教學工作,實現學院公用實驗儀器設備的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主要由計算機軟體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硬體實驗室、基礎物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和6個校外實習基地組成。

貴州省高校一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