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主權國家管轄下政治地域]

國土[主權國家管轄下政治地域]

國土:是國家主權與主權權利管轄範圍內的地域空間。包括國家的陸地、陸上水域、內水、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土和上空。它是由各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組成的物質實體,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或資源、國民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場所或環境。

基本信息

國土是國家主權主權權利管轄範圍內的地域空間。包括國家陸地、陸上水域、內水、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土和
國土國土
上空。它是由各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組成的物質實體,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或資源、國民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場所或環境

定義

國土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管轄下的地域空間,包括領土領空
國土唐朝的疆域
領海和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專屬經濟區海域的總稱
狹義國土指主權國家管轄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的政治地域概念。
包括一個國家的全部疆域,屬於空間的範疇。領土通常指一個國家的陸地部分(包括河流湖泊等內陸水域)和它的地下層
領海指沿海國家根據其地理位置特點、經濟發展和國防的需要,自行確定的與其海岸或內水相鄰接的一定範圍的海域。國際上至今對領海的範圍沒有作出統一規定,其寬度自3海里至200海里不等。領空指領土和領海範圍內的全部上空,但對其垂直高度目前國際上尚無明確規定。

主權

國土主權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不能容忍別國的侵犯。國土作為一個國家和人民的立足點、生活場所和生產基
國土清朝疆域
地,是主權國家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廣義的“國土”概念還包括國家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主要指自然資源(如土地、生物礦產海洋氣候和風景資源等),也包括人口、勞動力等社會資源。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受自然規律制約,而且受一定社會制度下的經濟規律支配。合理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在於謀求最佳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社會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得到協調發展,從而建立起一個生產發展、生態平衡和生活舒適的國土環境
可見,“國土”是人和自然環境之間密切聯繫的綜合體現;是以地理環境為基礎,以人為主體的矛盾統一體,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
國土是聖神不可侵犯的。國土是中國國家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容分割。

面積

中國官方公布的國土面積是約960萬平方公里。
國土中國南宋國土

據美國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陸地面積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積 270,550 平方公里,另外幾部權威的百科全書公布的中國國土面積也都在955-960萬之間。但不知這些數據是否包括麥線以南(約8萬,印度控制)、阿克賽欽(約3萬,中國控制)地區,另外把2003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國地圖集》中的各省數據匯總起來為933.8226萬,大致與CIA公布的陸地面積相當。當然各省面積數據並不很精確,因為各省省界從來沒有精確劃定過。很多都是約數
大致可判斷,中國的陸地面積應該為930多萬(包括分布於陸地上的水體面積)。
因為中國現在與部分國家的邊界線並未正式劃定,而且有爭議的地方相當大。如果官方現在給出精確數據,只怕以後在邊界談判中,對外對內,都會處於一個被動的境地。只要中國邊界不最後敲定,中國領土面積到底有多大永遠也不會有準確的說法

美國國土由來

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此時,美國領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個州的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並先後把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劃歸美國,美國領土達到230

國土美國國土
萬平方公里,約占現在美國本土面積的30%。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剛剛成立的美國很快就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除了用戰爭金錢成了獲得領土最常用的方式。

拿破崙的盤算便宜美國

1800年,法國剛剛上台執政的拿破崙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從西班牙手中奪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區。路易斯安那地區在密西西比河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灣,相當於現在美國中西部的13個州。強大法國的存在使剛剛獨立不久的美國感到非常不安,因為拿破崙極有可能會盤算北邊的加拿大,然後還會讓美洲印第安土著人騷擾美國邊境。180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傑斐遜與法國談判,希望以高價買到這一大片土地。美國也作了最壞打算,如果談判失敗,就夥同英國孤立法國。

結果,談判出乎意料的順利和迅速,拿破崙竟以8000萬法郎(當時約合1500萬美元)的價格把如此大片的土地賣給美國,連美國都感到不可思議。其實,拿破崙有難言的苦衷。當時,拿破崙派2萬人入侵海地全軍覆沒,急需要資金來重整旗鼓。另外,拿破崙盤算過,如果美國和英國結盟,與法國開戰,英國必將進攻路易斯安那地區,與其讓它們落入宿敵英國之手,不如賣給美國,而且賣了這個地區,法國可解除後顧之憂,全力以赴控制歐洲。1803年4月,美法簽訂和約,美國輕而易舉地獲得了26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

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欲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便成了下一個目標,因為,那裡是發展種植園經濟的理想區域。美國一度曾提出路易斯安那的購買也包括佛羅里達,但遭到了佛羅里達的擁有者西班牙的嚴詞拒絕。

國土拿破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要對西班牙動武時,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國拿破崙占領。趁此機會,大批美國人遷入佛羅里達。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占總人口的90%,西班牙在佛羅里達的統治搖搖欲墜。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終於,西班牙意識到對這一區域的統治已力不從心。1819年2月22日,美西簽訂條約,美國僅花了500萬美元就獲得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美法、美西這兩項交易使美國在不到20年之內,領土面積一下子擴大了1倍多。

“買”走墨西哥一半的土地

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的擴張使美國嘗到了甜頭,接著,美國又相繼通過策反與威脅的方式從墨西哥和英國手中得到了德克薩斯和俄勒岡地區,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此時,加利福尼亞又勾起了美國的興趣。1542年,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探險家首先發現加利福尼亞。之後,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下獨立時,將其變為一個省。1841年,美國陸續向加利福尼亞移民。這些移民以農為生,成為墨西哥人在經濟上的競爭對手,一直不受當地人歡迎。但是,美國人還是源源不斷地進入加利福尼亞。為了得到這塊土地,美國政要屢屢出高價購買。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韋伯斯特甚至在一封信件中說,為了得到加利福尼亞,美國願意付出高於德克薩斯州20倍的價錢。不過,墨西哥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禮的要求。

於是,美國萌生了以武力滿足領土欲望的念頭。美國先在輿論造勢,一會宣傳英國企圖來爭奪這塊土地,一會又宣傳墨西哥正在秘密策劃反美運動,目的就要把美國民眾引上戰爭之路。兩國關係驟然緊張。同時,美國又開始了軍事挑釁行為。1846年,美國總統波爾克派軍隊進入兩國邊境有爭議地區。墨方提出強烈抗議,卻沒有任何效果。4月24日,墨西哥軍隊與美軍發生小規模衝突,打死3名美國人。這一事件正好給美國以開戰的藉口。5月,美國正式向墨西哥宣戰,派出5萬軍隊從陸地和海上侵入墨西哥。墨西哥軍隊缺乏訓練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很快就敗下陣來,加利福尼亞順理成章地歸併美國。

1848年2月2日,美國與墨西哥簽訂條約,美國只象徵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就得到了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地區在內的近140萬平方公里土地。接著,在1853年,美國駐墨西哥公使加茲登又以1000萬美元購得美墨邊境近10萬平方公里土地(後以“加茲登”命名此地)。在這次美墨戰爭中,墨西哥喪失了大半領土。墨西哥戰爭之後,美國本土已經比1783年剛剛被承認獨立時的領土擴大了兩倍。不過,美國擴張道路並沒有停止

國務卿的遠見使美國受益無窮

阿拉斯加成為美國領土的過程非常滑稽。19世紀初,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國人接連進行了兩次戰爭,最終被火力強大的俄國人征服。但是,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後,俄國元氣大傷,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心賣掉這塊不掙錢的土地。他把買主鎖定在美國人的身上。

由於擔心美國對購買阿拉斯加不感興趣,俄國花了10萬美元收買美國一些新聞記者和政客,試圖通過他們來遊說美國政府。1867年3月,俄國派官員到美國洽談chushou阿拉斯加問題。當時,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是個狂熱的擴張主義者。他在同俄國談判時,開始出價500萬美元,後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同俄國在一夜之間達成了購買協定,並且急不可待地於第二天凌晨在協定書上正式簽字。終於,美國以絕對低廉的價格買到了面積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島及其周邊的阿留申群島。

當時在美國,只有少數漁民希望得到出入阿拉斯加海港的權利,一部分加利福尼亞商人謀求在那裡從事毛皮貿易的特權,而多數人對阿拉斯加一無所知。西沃德簽訂購買阿拉斯加協定後,立即在國內引起一陣反對聲,說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櫃”,批評這是“一筆糟糕的交易”,“一個異乎尋常的錯誤。”西沃德被國內輿論罵得躲在家裡許多天。

精明的西沃德還是堅持不懈地爭取到了國會的支持。1867年4月和7月,參眾兩院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這項協定。現在看來,美國人的確應該感謝西沃德這位政治家的遠見。據估計,阿拉斯加地下埋藏著5.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300億桶原油,現在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升高,它的身價肯定不止這個數字。俄國人一定為當初這個魯莽的決定悔斷了腸。

19世紀末,美國還通過戰爭等許多方式獲得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如夏威夷。這樣,美國在100多年中,只用5000多萬美元,卻奪取了相當於獨立初期3倍多的領土。領土擴張對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和今天“超級大國”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1903年 1500萬美元從法國手中“購得”路易斯安那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
1810年 侵占了西班牙殖民地佛羅里達的西部
1918年出兵侵入東佛羅里達
1919年500萬美元將東佛羅里達強行購買
1846年美國迫使英國放棄北緯49度以南,英美有爭議的西北部俄勒岡地區
1846~1848年對墨西哥發動侵略戰爭,墨西哥戰敗,正式割讓格蘭得河以北的墨西哥全部領土,包括了今天的加里福尼亞,內華達、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羅拉多和懷俄明州的一部分。美國僅以“補償金”形式付給墨西哥1500萬美元。
1853年 1000萬美元從墨西哥“購買”了亞利桑那州南部希拉河流域。

1876年,用720萬美元,從俄國手中買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
1889年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美國奪取了夏威夷群島、波多黎各和關島。
1898到1899年美國占領了東薩摩亞、中途島及威克島等。
1917年,2500萬美元從丹麥手中得到維京群島。

徐紹史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數千年來創造出輝煌燦爛的農耕文化;這又是一片新生的土地,60年滄桑巨變,人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立足於國內資源,確保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並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讓世界22%的人口吃得飽、吃得好。祖國的每一寸國土,都值得用心去呵護。”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深情地說。 耕者有其田:實現糧食安全之本 徐紹史說,土地問題始終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新中國土地使用制度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的奮鬥史。 新中國成立前,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地主手中。“耕者有其田”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數千年無法圓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首先採取減租減息等措施,隨後又展開大規模土地改革運動,封建土地所有制很快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暴風驟雨般的土地制度變革中,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先後無償分得7億畝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農業生產力迅速釋放,新中國成立後的3年中,農業產量逐年上升。1952年,糧食產量超過解放前最高水平,棉花產量超過50%以上,相當於1949年的3倍。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搞“大包乾”,再次在中國土地上奏響大變革的序曲。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土地管理制度,再一次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2009年,全國夏糧預計產量達到2450億斤,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夏糧增產佳績。 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各地改革熱情高漲,各種探索踴躍,農村土地管理改革又一次成為推動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平台和巨大動力。 徐紹史說,60年來,中國出台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13部,土地資源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在實行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同時,土地利用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近10年來,為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等各類建設提供用地6791.80萬畝,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保障。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財富之母。”徐紹史說,土地問題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今年我們部署開展了“保經濟成長,保耕地紅線”行動,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節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努力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節地型的經濟社會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地質找礦:確保中國工業的“糧食”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地質隊員野外勘查,使用的是羅盤地質錘放大鏡‘老三件’。現在,衛星航空遙感GPS、遠程會商等現代技術,已經廣泛套用於地質工作。”徐紹史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出身的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對新中國地質工作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深。民以食為天,工業化的糧食就是礦產資源。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地質礦產事業的基礎支撐。60年來,中國的地質事業與新中國一起成長。一代代地質工作者傾盡心血汗水,使中國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地質找礦不斷實現重大突破,礦產資源管理法制機制逐步完善,地質環境建設和保護日益加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撐。 “1949年,我國只有探明儲量的礦產兩種、礦山300多座,礦產品極端匱乏,產量更是少得可憐,原油年產量只有12萬噸。”徐紹史說,今天的中國,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159種、礦產地有2萬多處;稀土菱鎂礦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儲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已探明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礦產資源開採總量居世界第三位,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之一。 中國現在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30%以上的工業和居民用水來自於礦產資源。與此同時,全國建成大中型礦山企業1萬多個、小型礦山企業11萬多個,從業人員800多萬人。300多座城市因礦崛起,大慶攀枝花平頂山金昌白銀嘉峪關等礦業城市為地質工作者樹碑。地質科技進步和創新成效顯著、地質人才不斷發展。 “有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196名,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102名,院士的數量都已經超過新中國成立初期僅200多名的全國地質科技人員總數。當前,我們正在全系統、全行業開展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積極探索新體制、新機制,切實加大地質找礦力度,努力實現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切實提高國內資源保障能力,更加有力地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較快發展。” 從黃土到藍海:愛護祖國每一寸國土 “國土資源是現代化建設中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當前國土資源管理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保障發展壓力大等問題。要破解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兩難命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有變革的勇氣、創新的思路,需要持續不斷地推進改革創新。”徐紹史說。 “在中國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國土資源工作者功不可沒。近幾年,在參與巨觀調控、提高資源保障能力、抗震救災、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方面,國土資源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徐紹史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艱難歲月,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在全面推進科學發展的今天,廣大國土資源工作者逐步形成並始終展現出忠誠事業的堅定信念、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地質工作還形成了“三光榮”精神。我們必須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光大優良傳統,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呵護祖國的每一寸國土,就是要做到珍惜資源,科學開發,集約利用,注重保護。”徐紹史說,從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到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礦業權核查、儲量利用調查,就是要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摸清家底,更好地利用和保護我們的資源。 “要特別注意國民海洋觀念、海洋意識的培育。”徐紹史說。中國擁有1.8萬多公里的大陸岸線,6500多個島嶼,約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海洋事業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發展壯大。現在,國際上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海土”概念,我們要積極推動海洋戰略規劃、海洋法制、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研調查、海洋公益服務、海洋行政執法以及極地和大洋等工作,使我國遼闊的國土造福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 徐紹史最後強調,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是辨證的統一,只有管理和利用觀念轉變了,發展方式轉變了,發展才會有保障,資源也才會得到保護。關鍵在於要有變革的勇氣,要有創新的思路,要探索走出一條新路子,使有限的國土資源更好地承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繁榮。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