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甘肅省地級市]

白銀[甘肅省地級市]

白銀市位於甘肅省中部。東經103°33′-105°34′,北緯35°33′-37°38′。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西吉縣接壤,東南與平涼市靜寧縣相連,南部及西南部與定西市通渭縣、安定區為界,西與蘭州市榆中、皋蘭、永登縣毗鄰,西北與武威市天祝、古浪縣接壤,北面及東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連線。2017年,白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9.89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89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75.63億元,下降1.8%;第三產業增加值210.38億元,增長1.2%。

基本信息

白銀白銀市地圖
白銀(Baiyin)是一個美好的名字。 白銀市是一塊寶地,早在漢代就有採礦業。據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松山之南,礦爐20座”,採礦點30餘處,開採人員盛時達三、四千之眾,“日出斗金,集銷金城”,官方在據市區10公里處鳳凰山火焰山銅廠溝專設辦礦機構"白銀廠",白銀市緣此而得名。 白銀市位於甘肅省中部,東經103°33′-105°34′,北緯35°33′-37°38′。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西吉縣接壤,東南與平涼市靜寧縣相連,南部及西南部與定西市通渭縣、安定區為界,西與蘭州市榆中、皋蘭、永登三個縣毗鄰,西北與武威市天祝、古浪二縣接壤,北面及東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連線。東西寬174.75千米,南北長249.25千米。現轄白銀區、平川區兩個市轄區,會寧、靖遠、景泰三個縣,全市共有48個鄉,21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1209平方千米,

國內發展

《中國白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白銀需求形勢:全球白銀消費量為1056.8百萬盎司,較2009年增長了14.60%,從白銀消費構成來看,白銀的工業套用和淨投資是白銀需求增加的主動力。白銀的工業套用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而有所增長,白銀的工業套用從2009年的403.8百萬盎司上揚到2010年的487.4百萬盎司,漲幅達到20.70%;白銀的淨投資隨著投資興趣的提升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從2009年的120.7百萬盎司上揚到2010年的178百萬盎司,漲幅達到47.47%。
白銀供給形勢:全球礦產供給和舊銀回收是白銀供給增加的主力。白銀的礦產供給從2009年的718.3百萬盎司上揚到2010年的735.9百萬盎司,漲幅為2.45%;白銀的回收量從2009年的188.4百萬盎司上揚到2010年的215百萬盎司,漲幅達到14.12%。
2010年中國白銀產量為11617噸,較2009年的11495噸增長1.06%。從2001~2010年白銀產量增速來看,白銀產量增速不斷下降。從白銀產量地區分布來看,2010年1~11月,湖南省白銀產量最大,為3346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1.67%;其次是江西省,白銀產量為2049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9.39%。

基本概況

白銀白銀市教育

甘肅省白銀市位於中國甘肅省中部,黃河上游。又稱銅城。轄白銀、平川2區和靖遠景泰會寧3縣,市府駐白銀區。面積2.12萬平方千米,人口175萬。漢族為主 ,另有回、滿、藏、東鄉等少數民族。原為礦區,因產白銀而得名,又因銅礦儲量和開採在全國地位顯著,得“銅城”別名。1958年設市 , 1963 年撤市改為蘭州市白銀區,1985年恢復白銀市。礦產資源有銅、鉛、鋅、金、銀等金屬礦產及硫磺煤炭石膏石灰石芒硝氟石等非金屬礦產,其中煤炭保有儲量在12億噸以上,石膏儲量 7000萬噸,石灰石儲量1 億多噸。地下水資源豐富,黃河流經市區,水能資源充足,大峽水電站已併網發電,烏金峽水電站正在建設之中 。黑瓜籽、白蘭瓜、髮菜、灘羊皮為土特產品。已成為全國矚目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並形成了電力、煤炭、稀土、化工、紡織、加工、建材等比較全面的工業體系。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次要地位。有黃河石林、金魚公園、鐵木山等名勝。

人口面積

白銀白銀市
白銀地處祖國腹地,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地帶,東鄰寧夏,南連定西,西界蘭州並接河西走廊,北靠內蒙。東西寬174.75公里,南北長249.25公里。總面積2.12萬平方公里,占甘肅總面積的4.4%。
白銀市面積21209平方千米,總人口180萬人(2013)。
白銀區,面積1372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730900。
平川區,面積2106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730913。
靖遠縣,面積5809平方千米,人口46萬。郵政編碼730600。縣人民政府駐烏蘭鎮。
會寧縣,面積6439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730700。縣人民政府駐會師鎮
景泰縣,面積5483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730400。縣人民政府駐一條山鎮

行政區劃

白銀白銀市
1956年11月,白銀市正式成立,時為縣級市。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4月,白銀升為地級市。轄區以郝家川為中心,南北約35公里,東西約20公里,面積700多平方公里。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因種種原因,1963年10月撤銷市建制。1985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又恢復建市。現轄會寧、靖遠、景泰三縣和白銀、平川兩區,共有56個鄉、18個建制鎮、10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730900。代碼:620402。區號:0943。白銀區轄6個街道、2個鎮、2個鄉:人民路街道、公園路街道四龍路街道工農路街道、紡織路街道、王峴街道、水川鎮四龍鎮強灣鄉武川鄉

地理位置

白銀白銀市
白銀市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在東經103°3′-105°34′和北緯35°33′-37°38′之間。南北相距380多公里,東西相距140多公里,區域面積21158平方公里,形似一片巨大的桃葉。周邊與甘肅、寧夏內蒙古7個市盟和13個縣旗接壤。距省會蘭州69公里,地處西寧、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中心位置,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銀市地處隴西黃土高原、祁連山東延余脈與騰格里沙漠三大區域過渡地帶。大體上是南北高,中間低,海拔在1275-3321米之間,高差2046米。從地形特徵來看,可分為祁連支脈構造中山、北部山前沖洪積平川、中部低山丘陵、南部黃土梁峁殘塬四個區域,穿越全市中心地帶的黃河谷地為全市地勢最低一級,最高點為祁連山余脈老虎山。

氣候特色

白銀白銀市
白銀氣候為中溫帶半乾旱區向乾旱區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6—9℃,年降雨量180—450毫米之間,屬東南季風氣候西北部邊緣區。全市由南向北分三個氣候區,乾燥度華家嶺至會寧縣城間屬半乾旱區。靖遠縣城向北至白銀、景泰間屬乾旱區。白銀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孕育了世代的白銀人,也孕育了白銀悠久的歷史。追溯到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內有半山文化遺址、吊溝古城漢墓、糜灘石器文化遺址、景泰龜城、明代長城、鐘鼓樓、寺兒灣石窟、法泉寺石窟、北城灘城堡遺蹟、牛門洞新石器新陶遺址等文化遺蹟。及北魏的石窟藝術、城堡建築及馳名的“絲綢之路”,雄偉壯美的萬里長城,都在敘說著白銀悠遠的歷史。

主要景觀

白銀白銀市
自然風光以孤島狀分布,主要有鐵木山、烏蘭山桃花山屈吳山、壽鹿山、哈思山等,它們森林茂密,風光迷人,並有宏偉的寺廟建築。景泰縣老龍灣黃河石林氣勢壯觀,氣象萬千,被稱為中華奇觀,是一處獨具丰韻的旅遊景觀,已被列為甘肅中部黃金旅遊線之一。白銀市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境內有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會寧縣,現在會寧縣被國家批准為全國主義教育基地,會師樓、長征景園等成為新旅遊景點。

區域經濟

白銀白銀市經濟發展
白銀市恢復成立於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中。全市上下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開拓,奮力拚搏,使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並為今後的更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經濟總量處於全省十四個地州市的第三位。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達到207.52億元,同比增長12.69%,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868元,增長12.5%。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7.08億元,比上年增長33.51%。一般預算收入為7.04億元,增長25.82%。一般預算支出31.92億元,增長39.60%。突出產業結構調整,一、二、三產業在融合滲透中共同發展。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7億元,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15.32億元,同比增長17.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5.5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批發零售貿易增加值12.05億元,同比增長9.0%,房地產業增加值3.78億元,增長5.23%。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12.47:54.25:33.28調整為12.67:55.57:31.56,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提高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提高1.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1.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商貿市場繁榮活躍,醫藥、菸草、飲食服務等行業連鎖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快速增長,社區服務、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通過招商引資、扶持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增長,發展領域已拓展到加工製造、高新技術產業、房地產開發、現代服務等方面。投資結構進一步趨於合理,重點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支柱產業等方面傾斜。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96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中央、省屬單位完成投資35.63億元,同比增長8.5%,市及市以下地方投資55.33億元,同比增長27.5%。按城鄉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29億元,同比增長21.14%,農村固定資產資5.83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4.27億元,同比增長36.88%。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51億元,增長12.97%。第二產業投資完成投資47.57億元,增長11.95%;第三產業投資33.88億元,比上年增長33.82%。2007年,全市施工項目個數879個,比上年增加144個,其中新開工632個,比上年增加112個,本年投產項目481個,年末新增固定資產60.83億元。
白銀白銀市
農業發展 黃河流徑白銀258公里。黃河的乳汁,無私地哺育了白銀大地。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白銀農業取得了輝煌成就。一個以黃河為軸線,高揚程灌區為主體,旱作農業為特點的現代化綠色農業園區已基本形成。全市農業人口114.79萬,耕地面積452萬畝,其中水澆地125萬畝,農民人均近1畝。農作物品種資源豐富,優質農產品種類繁多。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水稻、蕎麥、糜谷蕎麥、豆類等20多種;經濟作物有油料、啤酒大麥、甜瓜籽等;瓜果類有西瓜、甜瓜、蘋果、梨、桃、杏、葡萄、紅棗等20多種、60多個品種。農業生產保持平穩發展。2007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397.72萬畝,比上年增加20.17萬畝,增長5.34%;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13.59萬畝,同比增長4.84%。小麥播種面積76.59萬畝, 比上年減少1.04萬畝,下降1.34%,玉米播種面積65.48萬畝,比上年減少5.33萬畝,下降7.53%;薯類播種面積87.91萬畝,比上年增加13.39萬畝,增長17.97%;蔬菜種植面積25.65萬畝,比上年增加0.0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6.03萬畝,比上年減少0.0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53.46萬噸,增長3.16%,其中夏糧17.12萬噸,下降1.32%,秋糧36.34萬噸,增長5.42%。糧食畝產達到170.49公斤。蔬菜產量繼續穩步提高。蔬菜產量111.21萬噸,比上年增長2.01%。油料、瓜類、水果產量分別為1.34萬噸、15.47萬噸、11.81萬噸,黑瓜籽產量9143噸。
白銀白銀市
白銀是我國最大的高揚程電力提水灌溉區。目前已建成景電一期、景電二期、靖會、興電、劉川等12處大中型電力提灌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引黃高揚程灌區為主體,沿黃自流灌區和井、泉、庫灌為輔,大中小結合的農田水利灌溉網路。“三田”(梯田、砂田、溝壩地)面積已發展到233萬畝,占旱地面積的52.6%。白銀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北部高揚程灌區已成為灌區農業優勢開發的重要基地;中部沿黃灌區已成為“雙高一優”農業開發的綠色走廊;最北部荒漠沙丘是沙產業開發的重要地區;南部川塬茆梁已成為特優農業開發的良好區域。在區域內已形成了以節能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種植業、以豬羊雞牛為主的養殖業、以名優特新品種為主的林果業等三大支柱產業。白銀市位居全省前列的地方特色主導產品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全市以靖遠縣和白銀區為重點的蔬菜種植面積已達33.2萬畝,產量112萬噸,其中日光溫室面積達到5.85萬畝,產量35.7萬噸;地膜菜用洋芋15.6萬畝,產量31萬噸。以靖遠、平川為主的西甜瓜種植面積達到8.2萬畝;全市以蔬菜、瓜類、油料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到85萬畝;以會寧為主的小雜糧面積達到65萬畝,以玉米制種為主的“訂單農業”面積達12.9萬畝;以會寧、景泰為主的優質飼料面積達到80萬畝。特別在標準化生產和經營上,新爭取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綠色產品6個,總數已達15個;制定了21項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並建立了6個初級農產品質量監測點,推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
白銀在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上,注重了畜牧業發展,突出了以“靖遠羊羔肉”品牌為主的羊產業。按照穩牧擴棧、穩山擴灌、穩土擴優的“三穩三擴”方針,全市羊產業發展由常規養殖為主向常規與舍飼結合、以舍飼養殖為主轉變,由小飼小養向規模養殖轉變。新建54個舍飼養羊示範點,新建和改擴建標準化圈舍64.82萬平方米,新發展規模養羊戶1.7萬戶,規模養羊戶累計達到3.2萬戶,全市50-100隻的養羊戶達4462戶,100-1000隻的養羊大戶已達1357戶,規模養羊總數達到70萬隻。養只飼養總量達到近179萬隻,出欄71萬隻。全市大家畜存欄21.6萬頭,同比增長0.5%;飼養量分別達到104.5萬頭和512萬隻,分別增長3.8%和15.3%。全市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88億元,同比增長14.2%,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得到最佳化。白銀市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以鄉鎮企業為依託,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大力發展和培育以農副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為重點的農村二三產業。現有五個省市級小區已集中各類鄉鎮企業750家,其中工業企業50家,形成固定資產4.4億元。全市小城鎮總數已達19個。鄉鎮企業已憂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徑,有力推進了全市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2004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19.04億元,同比增長18.49%。2004年,全市共推廣新技術15項,常規技術20項,優質專用農作物1310萬畝,農作物優質率提高5個百分點。全市14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實施示範項目100多項,套用各類農業高新技術140多個,實施先進實用技術60多項。白銀農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8.22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12.07萬千瓦;水窖37.39萬眼,增長9.58%;水平梯田159.79萬畝,增長3.1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5.61萬畝,新增1萬畝。年末擁有拖拉機23124台,聯合收割機97台,農用水泵三輪運輸車49676輛。全年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3.88萬噸;農村用電量3.34億千瓦時。
白銀白銀市六屆人大常委會
“北御風沙、南保水土”,一條與古長城並行的綠色長成——三北防護林,猶如一條彩帶蜿蜒盤亘在騰格里沙漠的南端。白銀銀內濤濤東流又宛延西去的黃河,哺育了兩岸簇簇綠洲。壽鹿山之秀,鐵木山之美,哈思山屈吳山昌嶺山挺拔蔥鬱,構築超白銀綠色的畫卷。綠色延伸著希望,綠色象徵著繁榮,隨著西部大開發鏗鏘的步伐,一個因地制宜,林跟水走,林在農先,農林並舉的秀美矗立於騰格里沙漠前沿。全市已有林地面積144.24萬畝,人工造林累計完成127萬畝,退耕不林(還草)57.22萬畝。林業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07年完成造林面積9.48萬畝,封山育林面積10.43萬畝,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17.16萬畝,當年苗木產量4800萬株,本年出售樹苗3628萬株。畜牧業穩步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7.1萬噸,增長2.13%;鮮蛋產量1.89萬噸,增長19.82%;牛奶產量1.12萬噸,增長18.47%。年末大牲畜存欄26.16萬頭; 年末牛存欄2.54萬隻;存欄62.62萬頭,存欄186.42萬隻,雞年末存欄575.84萬隻。豬出欄61.29萬頭、牛出欄2.99萬頭;羊出欄106.97萬隻,比去年增長10.48%。水產品產量2046噸,比上年增長8.03%。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不斷鞏固和加強。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7.44%,其中國有及限額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9%。中央企業增長較快。在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央企業完成增加值25.58億元,同比增長21.68%;省屬企業完成增加值45.44億元,增長17.37%;市及市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19.14億元,增長16.37%。 四大行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07年煤炭、有色、電力、化工四大行業占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6.63%。主要產品產量平穩增長。企業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70.58億元,同比增長19.59%,產銷率為96.17%。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1.73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利稅28.13億元,同比增長42.23%。實現利潤13.43億元,同比增加8.31億元,增長162.3%。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共虧損39戶,比上年減少10戶,虧損額為0.83億元,同比下降7.25%。
白銀白銀市
白銀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從“一五”到現在40多年的創業發展中,形成了融地質、基建、採礦、選礦、冶煉、加工、綜合利用、科研於一體的比較完整的有色金屬生產體系。白銀有色金屬公司主要產品有銅、鋁、鉛、鋅及加工材料、鋅基合金、貴金屬製品、選礦藥劑、氟化鹽、硫酸等40多個品種。38種產品獲國家、省、部優產品稱號。產品暢銷國內數千家用戶,部分產品直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其中“紅鷺”牌鋁錠鋅錠已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註冊。其生產能力為:年產有色金屬30萬噸,總產量占全省的50%以上,累計為國家奉獻有色金屬315萬噸,其中銅金屬145噸,創造了銅產量連續18年位居全國第一的驕人業績,上繳國家利稅52億元。2007年全市有色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5.09億元,同比增長8.27%。十種有色金屬36.27萬噸,下降2.74%,其中:鋁增長1.14%,鉛下降10.89%,鋅下降2.58%。白銀是甘肅省重要的化工基地。甘肅銀光化學工業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直屬的大型軍民結合型骨幹企業,是我國“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企業1999年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是國家一級計量合格單位,被甘肅省列入全省50家重點企業行列。擁有201、101、501、801等多條軍品生產線和乳化炸藥傳爆藥柱泡沫塑膠硝基二甲苯DEIP等民品生產線,軍、民品品種和綜合生產能力居全國行業首位。其中,TNT炸藥生產能力近6萬噸,為亞洲第一;TDI年生產能力2萬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TDI生產廠家,填補了全國化學工業材料的空白。其產品由於技術含量高,被國家三委一部授予“軍轉民高技術金獎”,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被甘肅省確定為“隴貨精品”。2007年化工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36億元,同比增長27.2%。硫酸47.02萬噸,增長15.03%。

白銀是甘肅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到目前全市煤碳生產能力已達到800多萬噸,2007年,煤炭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68億元,同比增長41.31%;累計生產原煤1056.62萬噸,增長15.72%。電力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0.98億元,同比增長19.25%;電量139.18億千瓦時,增長30.96%,其中:火電121.14億千瓦時,增長37.1%,水電18.04億千瓦時,增長0.69%。靖遠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原靖遠礦務局)作為國家重要的煤炭生產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形成年生產能力666萬噸。豐富的煤炭資源,不僅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證,而且為發展電力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黃河上游甘肅段已規劃和建設的水電站中有3座位於白銀境內,大峽水電站和靖遠火電廠“水火相濟”,已建成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

白銀白銀市
稀土享有“工業味素”的美稱。以生產稀土及相關化工產品的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稀土行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權,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有專利6項。2000年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高純氧化銪產業化生產線。公司可生產9個系列,82個品種,200多個規格的產品。年產氯化稀土近3萬噸,居亞洲之首,列世界三強。“熊貓牌”稀土系列產品暢銷國內600餘家用戶和日本、美國、法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甘肅長通電纜集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電線電纜產品生產企業,也是甘肅省大型骨幹企業集團之一。產品註冊商標“敦煌”牌是甘肅省著名商標,敦煌牌系列電線電纜產品榮獲“隴貨精品”稱號。企業近年來研製開發了45項新產品和新技術,部分新產品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企業管理嚴謹,外銷市場廣闊,在中西部地區的16個城市設立了20多個銷售公司,部分產品還遠銷東南亞、中東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電力電纜2006千米,增長51.97%。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商貿市場繁榮活躍,醫藥、菸草、飲食服務等行業連鎖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快速增長,2007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49億美元,增長51%;出口總額:1.38億美元。社區服務、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通過招商引資、扶持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增長,發展領域已拓展到加工製造、高新技術產業、房地產開發、現代服務等方面。

白銀市金融機構經過整合,建立了包括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在內的,與全市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調控監管體系,金融機構的種類和業務品種日趨健全,金融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滿足了白銀經濟發展的金融需要。 金融支撐能力穩步提高。金融機構存款保持平穩增長。200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90.25億元,同比增長13.09%。其中:企業存款餘額68.84億元,比年初增加16.35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97.36億元,比年初下降2.6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4.84億元,增長4.74%。短期貸款達到53.81億元,其中,農業貸款9.94億元,工業貸款14.67億元,商業貸款13.36億元,私營個體企業貸款1.06億元。保險業平穩發展。2007年,全市有保險公司11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8家,人壽保險公司3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7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2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3.57億元。全年處理國內賠案6.42萬件,其中: 處理財產險國內賠案6.3萬件,處理人壽險國內賠案0.12萬件。賠款額8800萬元。 消費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24億元,增長16.2%,增速、增量均創建市以來新高。市、縣零售額增長較快。全年市、縣及縣以下的零售額分別為34.0億元和19.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和15.5%。住宿餐飲業保持高速增長,批發零售業增速明顯加快。2007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74億元,增長22.6%;批發業5.56億元,增長13.9%;零售業38.04億元,增長14.3%。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企業規模進一步提升,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6.6%和14.4%。白銀商業業態不斷拓展,以連鎖經營、專賣為代表的新型業態顯示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近幾年,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各類連鎖經營的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專賣店相繼湧現。

白銀白銀市
“公路通,百業興”,白銀地處西北交通樞紐區,南鄰蘭州,北通寧夏、內蒙古,西經武威直通新疆,東連隴東。包(頭)蘭(州)鐵路縱貫南北,白(銀)寶(寶積山)鐵路橫穿東西,境內有車站和停靠點29個。白銀公路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主要幹線公路有國道109線、312線、309線和省道靖天公路營蘭公路海古公路及15條縣級公路。白銀距省會蘭州69公里,白蘭高速公路已全線貫通,正式通車;距空港中川機場46.7公里,航空運輸十分方便。黃河水運方興末艾,發展潛力較大。交通運輸繼續保持穩步增長。2007年,全市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13.5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全市公路客運量1588萬人,客運周轉量91330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2329萬噸,增長6.01%,貨運周轉量109803萬噸公里,增長7%。白銀已闊步走向世界信息的高速公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公司將白銀與世界緊緊連在一起。中國電信白銀分公司局用交換機容量達20多萬門,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達3600路端,光纜通達了80%的鄉鎮,鄉鎮通電話比重達100%,全市行政村通電話比重達90%以上。全市電話用戶突破20萬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白銀分公司移動通訊站點100多個,網路信號已經實現行動電話“村村通”。中國行動電話用戶達到8萬戶。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移動通訊服務,正在逐步滿足商務辦公、休閒娛樂和現代生活需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白銀電信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科技發展方向,於2000年建成白銀入口網站“銅城信息港”。以超級一線通(ADSL)和極速通(LAN)為主要標誌的寬頻建設工程全面啟動運行,“千兆到小區、百兆到大樓、十兆到家庭/桌面”已成現實。同時,創建了寬頻精品網站,完善了電子商務套用。 郵電通訊事業快速發展。2007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44億元(2000年不變價),比上年增長11.44%。市話用戶年末達到22.32萬戶,減少3.9萬戶,下降14.87%;農話用戶年末達到11.42萬戶,增加0.66萬戶,增長6.13%;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49.64萬戶,增加13.22萬戶,增長36.3%;電話普及率達到47.64部/百人,每百人增加5.62部。

房地產開發規模適度,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房地產業拉動了全市經濟的增長,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供銷基本持平,價格穩中有升,結構基本合理,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基本確立,呈現出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市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4.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53%。全市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52家,年末從業人數2.49萬人,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9.21億元,增長26.15%。水泥210.12萬噸,增長12.12%。

歷史文化

白銀白銀市
白銀歷史悠久。已經發現新石器時代的 文化遺址有16處之多。說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從事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西漢以後,境內置祖厲鸇陰媼圍三縣,是白銀地區建縣之始。西魏,屬古會州之地。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為吐蕃所據有。北宋以後,又長期為宋、西夏、金爭戰的前沿。明置靖虜衛、會寧縣。清置紅水分縣(今屬景泰縣)、打拉池分縣(今屬平川區)。至此,境內有4個縣級行政單位。民國以後,撤消打拉池分縣,形成了靖遠、會寧、景泰三縣建制的格局。自漢開通絲綢之路後,白銀就成為絲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橋樑。唐“貞觀之治”時,會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貢駝毛、褐野馬、革履、鞍氈、鹿舌、鹿尾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說明白銀物產豐饒,經濟繁榮。白銀地區貯藏著豐富的等礦物。民國時期,白銀是共產黨人浴血奮戰的地方之一。1936年10月,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會寧,在中國革命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49年9月,白銀解放。從此白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經過近40年的崢嶸歲月,勤勞的白銀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開拓出一片片綠洲,建成一座座現代化工廠,經濟建設蒸蒸日上,社會發展生機勃勃,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城市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未來發展

隨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或因證據不足停止調查白銀操縱案,白銀上空的最後一塊烏雲徹底煙消雲散。雖然經過多次反覆,但白銀世紀最終還是宣告正式到來。
白銀的貨幣屬性僅次於黃金(1676.20,5.50,0.33%)。事實上,作為貨幣,白銀在人類歷史上比黃金的套用更加廣泛、更加長久。幾乎在所有的語言當中,“銀子”都是貨幣的代稱,而“金子”則更多有比喻的含義在裡面。當人們被黃金、白金、鈀金、鎢金等等“金子”照花了眼的時候,白銀有望東山再起,很快將成為世界金融舞台的主角。
過去幾年當中,指責中國外匯儲備中黃金比例過低成為了一種時髦的話題。然而事情遠非這么簡單:即便是應該增加外匯儲備中的黃金,又去哪裡弄黃金?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在倫敦,倫敦市場交易的黃金基本上都是從美聯儲地下金庫“借”來的。交易量貌似很大,實際的黃金只不過從美聯儲地下金庫A區轉移到B區,真正流出金庫的黃金,幾乎沒有。這就是現實。中國的外儲黃金只要是想提高一點點,美聯儲的金庫就會被搬空。顯然,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個嚴酷的現實,部分地解釋了為何中國悄然收緊白銀出口政策的原因。2008年8月1日,中國取消了白銀出口退稅政策。用白銀替代黃金作為外匯儲備,雖然理論上講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現實當中我們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近年來在其他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持續回落的背景下,中國白銀淨進口量持續增長。不經意間,中國外儲選擇了一條絕頂聰明的配合中國經濟發展的路。
相對於黃金市場的有限數量,國內白銀市場百花齊放,現貨、期貨、現貨延期等各種交易形式遍地開花,國家、地方共同建設,國家利益在白銀市場得到充分保障。既然黃金已經在聚光燈下與國外壟斷巨頭無法抗衡,那我們在白銀市場一見高下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才是中國式的智慧。
就行情而言,作為具有準貨幣屬性的白銀,其走勢自然與普通的金融產品不同。用類似趨勢分析、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等分析普通金融產品的方法來分析白銀市場,難免南轅北轍。事實上,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看,白銀的市場表現是由人們對於儲藏白銀的意願決定的。就如同名表的升值,未必體現在二手錶的價格,而是體現在同樣這一款表,以後再也無法用現在的價格買到。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收儲黃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大力發展白銀市場就成了不少人的共識。根據國務院38號文精神,現貨交易、提高現貨交割量成為有關交易場所是否合規的一個重要指標,可以預見,中國各類貴金屬交易市場、白銀交易市場對白銀的需求會有爆發式的上升。分析師大膽預計,如果說當年把房地產列入支柱產業的政策催生了10年的房地產泡沫,38號文把現貨交割作為是否合規的衡量標準之一的政策,則會在未來若干年內成為包含白銀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內在動力。
白銀的世紀即將到來。10年以後回頭來看,每克個位數價格的白銀簡直就是白菜,將會成為記憶中永久塵封的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