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城遺址

固城遺址

固城遺址位於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為春秋時吳國所築,名瀨渚邑。城垣夯築,分內外兩重。位於高淳城東10公里,今固城鎮政府所在地。固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米,東西約1000米,外城周長3915米。固城,又名“子羅城”。考古工作者在固城遺址發現了大量西周、秦、漢、唐等朝代的文物,特別是在固城湖濱發現的東漢時期的“校官之碑”,是江蘇現存最早的漢碑。固城遺址對研究固城地區的歷史變化提供了線索和實物資料,對研究春秋時期吳國的建築布局、文化生活等具有重要價值。1992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固城遺址固城遺址
位於高淳縣城東10公里處,又名“子羅城”、“楚王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南京地區最古老的城邑。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米,東西約1000米,外城周長3915米。在此出土了大量西周、秦、漢、唐等朝代的文物,還發現了漢代墓葬十多座。
舊志載:“其城高一丈五尺,周長七里三百三十步,子城周長一里九十步。”遺址尚有部分倖存,民眾通稱城埂頭。春秋固城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東30里固城鄉。春秋時,吳楚相爭,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吳築土城御楚。因城牆堅實,固若金湯,取名固城。城內築有子城,俗稱子羅城。周景王十年(公元前535年),楚占固城,楚平王大造宮殿,作為行宮,因此後人稱之為楚王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子胥伐楚,火焚固城,大火逾月不滅,固城宮殿遂毀。漢時,固城曾是溧陽縣治所在地。

景點介紹

固城遺址固城湖
固城湖在固城湖南岸的固城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城邑之一,比南京的石頭城還早二百多年,泛舟湖上,觀自然風光,憑弔古人古蹟,別有一番情趣。固城湖,總面積為30.9平方公里,是縣的一個內湖,又稱小南湖,大體呈三角形,湖東有花山,九龍山依襯,西有永豐圩,相國圩拱衛,湖水清潔,碧波蕩漾,湖岸風光旖旎。“固城煙雨”歷來為高淳勝景,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為之頌詠,唐代新羅國(今韓國)著名學者詩人崔致遠曾專程到此遊覽,下榻在湖畔的招賢驛館,而南宋時著名詩人范成大也曾泛舟於此湖,且留有不少詩篇。固城湖還是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河的源頭,春秋戰國時期,吳楚相爭,為了運糧運兵的需要,吳國大將軍伍子胥開挖了這條運河,從高淳開始,經過溧陽宜興無錫蘇州,最後注入太湖

在固城湖南岸的固城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城邑之一,比南京石頭城還早二百多年,泛舟湖上,觀自然風光,憑弔古人古蹟,別有一番情趣。

固城遺址天生橋

天生橋

天生橋公園位於寧高公路西側,在胭脂河上,距縣城3公里。距祿口國際機場18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為溝通江浙漕運而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在開鑿胭脂河時,工匠們巧妙地將兩處石質最硬、地勢最高的地方留下來,作為行人的通道。河成之後,將巨石下端鑿開以通舟楫,這就是著名的天生橋。在人工運河上留石為橋,實是當年工匠們的創舉,可惜南橋早在1528年崩塌,僅餘北橋。現存天生橋長34米,寬9米,象這種在人工運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橋,國內僅此一座.天生橋南通石臼湖,北連秦淮河,全7.5公里。沿岸奇峰倒掛,怪石高懸,素有“江南小三峽”之美譽。石橋橫跨兩岸,橋寬9米,長34米,厚9米,橋面高36米,猶如“長虹臥波”。該景點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所罕見,遊客年流量逾4萬人次。

歷史概況

固城遺址固城遺址

公元前541年,吳國在此修築固城,其遺址至今猶存。固城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1年)吳築固城為瀨渚邑,今人俗稱“子羅城”,東漢時的溧陽縣治就在固城。固城境內文物古蹟甚多,有春秋時期的楚王城址,有唐代創建的禪林寺,元代的趙家塞遺址,劉家壟戲樓、宋代的玉泉寺等,“固城煙雨”,“花山樵唱”等名景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頌詠。

考古價值

固城遺址夕陽下的固城

高淳縣固城禪林山是古固城遺址所在地。固城的禪林山,因山上有高淳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寺廟而得名。據南京市文物局專家認定:該地區是一處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民間古墓葬群。考古工作者在固城遺址發現了大量西周、秦、漢、唐等朝代的文物。從以往的考古發掘分析,其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均有很高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對研究南京地區漢代時期的古文明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意義重大。

旅遊相關

固城遺址螃蟹
氣候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交通
坐2路,16路,33路,坐到西街中華門汽車站下。坐大巴車(19元/位),大約走一個多小時,到高淳長途汽車站,然後坐車到固城鎮。
美食
吃螃蟹啊固城內的“固城湖”地處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高淳,固城湖水質清新,水草豐茂,天色餌料資源充足,歷來以盛產螃蟹等名特伏水產品而享譽海內外。固城湖螃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紅膏、肉質豐滿、嫩、甜,營養價值豐富。

相關背景

固城遺址固城鎮
固城古鎮
春秋古固城位於縣城以東8公里的固城鎮,現存一部分土築城垣。高淳古屬“楚頭吳尾”,春秋時,各霸稱雄,高淳也成了吳、楚相爭的交戰之地。公元前541年,吳王余祭為防禦楚國的進攻,就在北依游山為靠,南以秀山、花山為屏的固城湖水道的咽喉處,建築起了一座土城,高一丈五尺,周長七里三百三十步(按南大收藏的東周銅尺,每里為416米,每步為139厘米,一尺為23厘米),因城堅固,故稱“固城”。城分內外兩層,內叫子城,外叫羅城,統稱“子羅城”,並於此設縣,叫“瀨渚邑”。漱渚邑是南京地區長江以南最早的城邑(比越城早69年,比石頭城早208年),“瀨渚”也是高淳最古的名稱。公元前535年,楚國攻占了固城,楚平王在此大造宮殿,以作行宮,所以古固城又稱“楚王城”。後歷經戰事興廢,今城垣、北門和護城河等還在,遺址清晰可辨,現城內外護城河均已淤為農田,未經正式發掘,建築施工中發現西周銅戈、春秋銅鼎、編鐘、提梁卣、戰國銅劍、楚國貨幣郢爰、銅斧、漢代瓦當和磚等文物。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風景名勝導航

江蘇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蹟和旅遊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龍盤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稱的蘇州,“淮左名都”的揚州及鎮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別列入。文化古蹟也比較豐富,南京的“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漢代兵馬俑、劉邦“大風歌碑”,常州的“東南第一叢林”天寧禪寺,蘇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稱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