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猿人洞

南京猿人洞

史前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南京湯山葫蘆洞。1993年3月13日葫蘆洞內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考古學家在此先後發現了十幾種動物化石,據科學鑑定,這大約出生於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區人類史也因此向前推進了20多萬年,同時也證實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葫蘆洞內發現的化石還有腫骨鹿、斑鹿等十餘種,這些動物多生長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更新世。猿人洞的發現是繼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縣猿人之後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後,這裡便成為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

概況簡介

南京猿人洞南京猿人(復原)像

南京湯山鎮西的雷公山中,有一個巨大的溶洞群,現已探明溶洞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目前對遊人開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蘆洞。1993年3月13日葫蘆洞內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考古學家在此先後發現了十幾種動物化石,據科學鑑定,這大約出生於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區人類史也因此向前推進了20多萬年,同時也證實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葫蘆洞內發現的化石還有腫骨鹿、斑鹿等十餘種,這些動物多生長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更新世。

南京猿人洞洞內奇特景觀

南京猿人洞景區可分為六大塊,分別為入口處石壁雕泉景觀、山腳下的古人類石刻園、古人類史料陳列館、遺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觀、天然溶洞景觀、竹園休閒區。按朱教授構想,這裡將成為一個展現南京甚至全國的古人類“石頭公園”。原本暴露於石崖上的漏斗形的豁口,成為一個天然的浮雕石壁。根據實地考察,石壁上形似人頭形體的石塊將略加雕鑿,成為4—5處“南京猿人”頭像,與美國總統山不同的是,猿人頭像避免斧鑿痕跡,與天然山石渾為一體。此外,在洞窟山頂上,佇立著兩三尊巨型猿人狩獵青銅雕像,做為猿人洞的巨型標誌。在整個景區內,隨處可見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時代建築小品,充滿歷史感。

考古大發現

化石的發現

南京猿人洞南京猿人洞

2005年4月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雨,家住湯山的居民劉某在葫蘆洞附近採石頭意外發現幾塊長相怪異的“石頭”,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一塊長得很像牙齒。聯想到當地著名的“南京猿人”,劉某決定把這些石頭送到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做“鑑定”。事隔一年左右,這些石頭的身份初步被確認了,它們很可能是距今100萬年前的獼猴或是狒狒的化石,而這一發現為證明“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中心之一”的觀點提供更有力的依據。

怪石採石場附近現身

提起“南京猿人”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由於在湯山地區的葫蘆洞進行採石,意外發現了兩個頭蓋骨,經專家鑑定,取得世界性的關注。

“身世”疑雲重重

第一個看到這些化石的人是南京地質與古生物所的許漢奎研究員,從他提供的實物來看,這些化石的確長得很“怪異”。其中一個化石被保存得很好,上面清晰可見4顆牙齒,牙齒較大而且很鋒利;另外一個化石上明顯有一塊被刮過的痕跡,痕跡表面很光滑。許漢奎研究員說,單從外表上看,無法肯定這些牙齒是不是猿人的,而那塊被刮過的痕跡,更是無法解釋。由於猿人化石一直是“鳳毛麟角”,所以哪怕是一顆牙齒都是極其難得的,大名鼎鼎的雲南元謀人也僅僅被找到了三顆牙齒,但它卻使中國猿人的歷史推前到170萬年。以前只是發現兩個“南京猿人”頭蓋骨,後來正式發掘時找到過一個臼齒化石,但經相關專家研究認 為,這顆牙齒應屬於智人牙齒,並非是南京猿人的牙齒。如果這次的牙齒化石真的是猿人的,那將是一個舉世震驚的重大發現。

化石“面紗”掀開一角

由於事情緊急,許漢奎研究員把化石帶到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該所的吳新智院士看後,認為不太像猿人牙齒,倒有些像狒狒牙齒,但比狒狒的牙齒稍微偏大。為了進一步弄清楚,他又把化石交給他的學生——同號文博士,他也對化石的種種奇特現象難以下結論,又把化石交給了陳勝前博士。2006年3月底,北京方面終於傳來了好訊息,經研究人員討論,根據化石所在的地質年代來分析,它可能是100萬年前的。其中牙齒化石很可能是裴氏獼猴的上頜骨(上嘴巴)的臼齒;至於那塊被颳了一下的肢骨化石,研究人員認為好像是狒狒的;而為什麼會有刮的那一塊,至今都沒有最後的定論。目前這些化石還在北京,相關專家表示要進一步研究比對。

歷史意義

復原歷史

南京猿人洞中國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圖

2003年,人們期待已久的“南京人”復原像日前已在科學家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成功復原。

經多學科專家的系統研究,全面系統揭示了南京湯山葫蘆洞猿人遺址的地理地質背景、南京直立人1號、2號頭骨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孢子花粉、植矽體化石和洞穴成因演變,並用石筍熱電離質譜技術和哺乳動物牙化石胺基酸外消鏇測年數據,闡明了南京直立人的生活環境和年代。專家們一致認為,南京直立人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的性質、年代與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相似,南京湯山葫蘆洞與北京周口店第一地點屬於同時期的古人類遺址。在專家們研究成果基礎上,吳新智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程師一道,成功復原了南京直立人1號頭部的全貌。

中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汝康、李星學院士等都曾專程來南京仔細觀察、測量“南京人”頭骨,並製作模型回京深入研究。他自己也特地來過兩次。專家們將頭骨復原後發現,南京人l號頭骨是個21——35歲的壯年女性,生前可能患有骨膜炎。她具有北京直立人的許多形態特徵,並與中國不同時代古人類化石有遺傳聯繫。有趣的是,1號頭骨鼻樑高聳及上頜骨額突在中國其他人類化石中很少見,而在歐洲人類化石中出現較多,表明“南京人”在進化過程中可能曾有與外地區古人類雜交的現象。

南京人2號頭骨是個壯年男性,處於直立人到智人的過渡階段。2號頭骨額骨上的正中矢狀隆起低而寬,也與歐洲和非洲直立人及早期智人相近。專家們認為,南京人1號、2號頭骨為中國古人類連續進化附帶雜交和現代人多地區起源假說,提供了新的重要化石證據。

專家們還運用熱電離質譜測年等科技手段,推測當時湯山地區氣候乾冷,冬季古長江結冰,南京猿人生活在中更新世冰期時代。根據洞中生長的石筍年齡和鈣板測年表明,葫蘆洞堆積從距今50萬年前開始,洞口於距今10萬年前封閉。因此,有關“南京人”頭骨年代之謎也已解開,南京人l號頭骨為距今50萬年左右,而2號頭骨時代為距今約24萬年左右。

有助於人類“多源”論

南京猿人洞南京猿人復原假想圖

儘管並不是南京猿人的化石,但是這些化石可以表明蘇皖地區在100萬年前很適合猿猴類生長和繁衍。此前中國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院士和美國、澳大利亞學者早就共同提出:人類發源地既在非洲,也在東亞的多地起源論;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起源地的中心之一。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靈長類骨化石安徽潛山,距今6000多萬年;溧陽地區又發現距今4500萬年的中華曙猿泗洪雙溝又出現了1500萬年至1000萬年的雙溝醉猿;而在安徽繁昌又發現240萬年前的石器,說明當時已進入猿人時期。後來安徽巢湖又有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鎮江、泗洪又出現3萬年到4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在安徽和江蘇這樣一個範圍里,發現了從靈長類——猿猴——猿人——智人完整演變過程的化石,這些都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湯山猿人洞揭示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歷史和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類遠古時代的生存秘密。

交通路線

南京猿人洞南京猿人洞洞外石雕

南京猿人洞位於南京湯山鎮雷公山。距市區大約25公里。

1、南京車站,乘坐中北巴士南湯線到湯山溶洞站下。

2、江寧金寶市場,乘坐新城巴士金湯線到湯山溶洞站下。

3、坐123路,到湯山溶洞站下。123路的起點不在城區,需要在城裡乘坐55路連線。

江蘇風景名勝導航

江蘇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蹟和旅遊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龍盤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稱的蘇州,“淮左名都”的揚州及鎮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別列入。文化古蹟也比較豐富,南京的“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漢代兵馬俑、劉邦“大風歌碑”,常州的“東南第一叢林”天寧禪寺,蘇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稱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