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坐落在江蘇常州市清涼路子和里3號的張太雷紀念館,由張太雷故居、張太雷平事跡陳列室和輔助用房(書畫陳列室)三部分組成,全館建築面積900平方米,陳展面積5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中軸為一座兩進三開間木結構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築,前進門樓上方鑲嵌著由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張太雷故居”匾額。天井矗立著張太雷同志的半身漢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張太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人,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形象。後進,張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於此,他的女兒西屏、西蕾和兒子一陽都出生在這裡。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復原陳列再現了他們當年在此生活的場景,也真實記載了張太雷父子二位先烈當年生活過的痕跡,見證了這個英勇的家庭為中國革命偉大的奉獻與付出!
濃縮張太雷光輝的二十九個春秋之圖片、油畫、實物等珍貴歷史資料在紀念館東首張太雷生平事跡陳列室展現。“為天下人謀永久的真正的幸福”,張太雷驚“雷”八方,蘊含著令人震撼的巨大精神力量,激勵後人開創更加宏偉的現代化事業。
西首團史陳列室通過詳實的文字資料、歷史文獻和珍貴圖片,以新中國成立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分界點,分“戰鬥的青春”、“建設的青春”、“改革的青春”三大篇章,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共青團英勇奮鬥的光輝歷程和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同時扼要體現了常州市共青團工作的光輝足跡。
張太雷故居1982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修復對外開放,1994年後分別被命名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和學校德育基地,2000年張太雷故居正式更名為張太雷紀念館,2003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點。2005年中宣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太雷紀念館自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參觀者二十多萬人次,並先後出版了《張太雷年譜》、《回憶張太雷》、《張太雷文集》、《醒世驚雷》等十幾本研究張太雷的書籍,成為集緬懷、紀念、宣傳、研究張太雷同志事跡與精神的重要場所。

人物故居

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故居為一座二進三開間木結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築,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保存完好。張太雷1918年夏與陸靜華結婚時借居於此,共居住了七年時間,女兒西屏、西蕾和兒子一陽都出生在這裡,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復原陳列再現了張太雷及家人在此生活的場景。這座古樸而清雅的房子見證過一個偉大家庭的英勇與悲壯,也為中國革命貢獻了二位英烈(兒子一陽18歲時犧牲於上饒集中營)。故居前進門樓上方鑲嵌著由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張太雷故居”金字匾額,天井中央矗立著張太雷同志的半身漢白玉雕像。

人物簡介

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1898-1927)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卓越領導人,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他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無私地貢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他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張太雷於1898年6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今常州市),原名曾讓,字泰來,學名張復,自號長鋏,投身革命後又名椿年,春木,後改名太雷,寓意震醒痴頑,打擊強暴之意。自小家境貧寒,8歲喪父,靠母親幫傭的微薄收入為生。早年就讀於常州府中學堂,後畢業於北洋大學法科。
張太雷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0年即參加了李大釗創建的中國共產黨北京早期黨組織,後參加過黨的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和八七會議,是四屆侯補中央委員、五屆中央委員、臨時中央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擔任過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等職,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張太雷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主要創始人,中國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1922年5月5日在廣州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張太雷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大會通過了張太雷等人起草的團綱、團章和其他一些決議案,張太雷在會上當選為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舉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張太雷當選為總書記。
張太雷是第一個被派往共產國際工作的中國共產黨的使者、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最早派往青年共產國際的使者之一。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的講壇上,他代表中國共產黨首次莊嚴致詞,他提交大會的書面報告是研究中共早期歷史的珍貴文獻,他是少數見過列寧的中國共產黨人之一。他擔任過維經斯基、馬林、達林、鮑羅廷等共產國際代表的翻譯和秘書,並以他無窮的精力、淵博的知識贏得了各國共產黨人對他的尊重,顯示了傑出的政治、外交才能,被譽為“真正的國際主義者”。
張太雷對影響中國革命歷史進程的國共合作有著特殊貢獻。他參與過中共領袖、共產國際代表、蘇俄使者同孫中山等國民黨要人的多次重要會談。他作為孫中山指派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的主要成員,出色地完成赴蘇考察任務。他對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與發展多有建樹。
張太雷是黨內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宣傳家。他在《前鋒》、《嚮導》、《人民周刊》、《中國青年》等刊物上留下的百餘篇論著,至今仍熠熠生輝。李大釗先生稱讚他“學貫中西、才華出眾”。
張太雷是著名的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1927年12月12日,他在起義戰鬥中被敵人槍擊陣亡,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獻出了29歲年輕的生命,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實踐了他年少時立下的“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誓言,成為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鬥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張太雷犧牲後不久,他的昔日同窗、他曾親自介紹入黨的瞿秋白同志以無比沉痛的心情寫了《悼張太雷同志》,其中寫道:“他在黨里歷次擔任負責的工作,他的堅決與耐苦是一般同志所知道的……。他死時,覺著對於中國工農民眾的努力和負責,他死時,還是希望自己的鮮血,將要是中國蘇維埃革命勝利之源泉!”
1933年8月16日,為紀念在廣州起義中犧牲的太雷同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舉行第48次會議,決議在江西石城、瑞金、福建寧化三縣邊界設立太雷縣,為中央政府直屬縣。張太雷奇情壯麗的一生有如他的名字,雷霆般聲光燦爛,頂天立地。斯人去。風采在,業績留。人民不會忘記他,青年們不會忘記他。

歷史事件

1982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報請江蘇省委並請示中共中央宣傳部,同意修復張太雷故居。
1986年9月9日,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張太雷故居”匾額。
1987年12月12日,張太雷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研討會
1990年11月29日張太雷研究會暨基金會在常州成立,先後編寫出版了《張太雷年譜》,再版了《張太雷文集》和《回憶張太雷》,並在此基礎上編輯出版了《張太雷文集(續)》,大型畫冊《張太雷》。
1992年5月在常州召開首屆全國性張太雷研究學術討論會,會後結集出版《張太雷研究學術論文集》。
1994年被江蘇省教委命名為首批“省級校外德育基地”。
1996年被常州市委命名為“常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首批“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拍攝電視劇《大雷雨後》,召開“紀念張太雷犧牲70周年座談會”。
1998年6月10日在常州舉行全國“張太雷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後結集出版張太雷研究文集《醒世驚雷》。
6月16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共青團中央、中共江蘇1998年省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張太雷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曾慶紅髮表重要講話。
1998年6月17日,常州市文聯、郵電局發行張太雷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封、門票磁卡。
2000年12月28日,經市政府批准,張太雷故居正式更名為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研究會先後出版《太空驚雷---張太雷》、《風雨人生路》、《燭光在前---張西蕾自述》三部張太雷研究書籍。
2002年5月5日與常州市團市委共同舉辦“學習成才育新人、富民強市立新功-----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80周年大型圖片展”。
2003年6月17日與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工委、市文化局聯合召開“紀念張太雷同志誕辰105周年座談會”,10月,張太雷紀念館被評為國家旅遊AA級旅遊區(點)。
2004年4月28日-----6月25日舉行“紀念五四運動弘揚太雷精神-----紀念中國共青團建團82周年”大型團史圖片校園巡展。
2003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點。
2004年7月29日,瞿秋白研究會、張太雷研究會、惲代英研究會合併成立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研究會。
2005年3月3日,張太雷紀念館網站正式開通。
2005年12月12日,由共青團市委、市文化局聯合舉辦的“共青團史陳列室”於張太雷同志犧牲七十八周年紀念日之際在張太雷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5年由中宣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6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3月,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民政局、文廣新局等單位聯合主辦,張太雷紀念館、市烈士陵園共同承辦“紀念張太雷犧牲80周年書畫攝影展”活動,該活動也被納入常州市十一個部委辦聯合發文的我市“頌揚先烈精神、建設和諧常州”十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之一。
2007年4月,由錢聽濤、黃明彥主編的《張太雷研究史料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6月3日,“‘紀念張太雷犧牲80周年書畫攝影展’頒獎儀式暨《張太雷研究資料選》首發式”在張太雷紀念館隆重舉行。
2007年6月9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從當天起,張太雷紀念館及常州市區多個名人故居開始免費對外開放。
2007年12月12日廣州隆重召開“紀念廣州起義八十周年大會暨全國學術研討會”。作為廣州起義80周年的獻禮,一部取材於廣州起義前夕,共產黨人楊殷準備武器彈藥的真人真事為主線的故事片,廣州起義主題電影《義薄雲天》於12月11日在廣州中華廣場舉行首映式。
2007年12月18日,張太雷紀念館與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團委共同舉辦的“追尋光輝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紀念張太雷犧牲80周年圖片展”。
2008年3月,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廣新局、市民政局等單位聯合主辦,張太雷紀念館、市烈士陵園共同承辦“紀念張太雷誕辰110周年知識競賽”活動。該活動作為我市“紀念張太雷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被納入了由市委宣傳部等十個部委辦聯合發文的我市2008年“頌英烈、展成就、鑄輝煌”十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之一。
2008年6月17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工辦、常州市委共同舉辦“張太雷誕辰110周年紀念研討會”在常州富都商貿大酒店隆重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梁保華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後,梁書記一行冒雨瞻仰了張太雷紀念館。下午,來常參加張太雷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研討會的專家、學者以及張太雷親屬等近60人,相聚在富都商貿大酒店,以論文交流的形式集中研討張太雷生平及其思想。
由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研究會、市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紀念地管理處、張太雷紀念館組織編繪的連環畫《張太雷》於2008年6月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正式出版發行。該書文字腳本由黃明彥撰寫,繪畫由知名畫家胡博綜承擔。該書首發式於6月6日在常州外國語學校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