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康唑

咪康唑

咪康唑是高效、安全、廣譜抗真菌藥,對致病性真菌幾乎都有作用。其機理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固醇合成,影響細胞膜通透性,抑制真菌生長,導致死亡。在4微克/毫升以下的濃度可抑制大部分臨床分離的真菌,其中新型隱球菌,念珠菌和粗孢子菌對本品均敏感,皮炎芽生菌和組織胞漿菌對本品高度敏感,但麴黴菌較差。另外,咪康唑對金葡菌和鏈球菌及革蘭陽性球菌和炭疽菌等也有抗菌作用。用於皮膚真菌感染,如手、足、體、股癬。

基本信息

藥物名稱

咪康唑分子式
咪康唑雙氯苯咪唑,霉可唑,MONISTAT 英文名Miconazole
別名1-[2-(2,4-Di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methoxy]ethyl]-1H-imidazole
產品名稱咪康唑;1-[2-(2,4-二氯苯基)-2-[(2,4-二氯苯基)甲氧基]乙基]-1H-咪唑分子結構分子式C18H14Cl4N2O
分子量416.13

說明

膠囊劑:每膠囊0.25g。注射液:每支200mg(20ml)。軟膏劑:2%。陰道栓劑:每粒100mg。

適應證

咪康唑咪康唑軟膏
咪康唑是高效、安全、廣譜抗真菌藥,對致病性真菌幾乎都有作用。其機理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固醇合成,影響細胞膜通透性,抑制真菌生長,導致死亡。在4微克/毫升以下的濃度可抑制大部分臨床分離的真菌,其中新型隱球菌、念珠菌和粗孢子菌對本呂均敏感。皮炎芽生菌和組織胞漿菌對本品高度敏感,但對麴黴菌作用較差。另外,咪康唑對金葡菌和鏈球菌及革蘭陽性球菌和炭疽菌等也有抗菌作用。用於皮膚真菌感染,如手癬足癬體癬股癬

工用作用

為咪唑類抗真菌藥,對許多臨床致病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新生隱球菌芽生菌、球孢子菌、擬酵母菌等深部真菌和一些表皮真菌,以及酵母菌等,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還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等革蘭陽性菌有抑菌作用。靜脈注射後迅速在肝中代謝,約18%的非活性代謝物自尿中排出。藥代動力學曲線表明是三室開放型的,半衰期分別為0.4、2.1和24.1小時。腎功能不足包括進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其藥代動力學曲線並不改變。按照9mg/kg劑量給藥,多數病例的血藥濃度可超過1μg/ml。本品主要用於治療深部真菌病,對五官、陰道、皮膚等部位的真菌感染也有效。

藥理作用

咪康唑咪康唑膠囊
咪康唑為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為廣譜抗真菌藥,對皮膚癬菌念珠菌酵母菌及其它類、子囊隱球菌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和桿菌也有抗菌作用。廣譜抗真菌藥。本品在4mg/L濃度時可抑制大部分真菌生長,芽生菌屬、組織漿胞菌屬對其呈現高度敏感,隱球菌屬、念珠菌屬、球孢子菌屬等亦對本品敏感。本品通過干擾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從而抑制真菌細胞膜主要固醇類-麥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損傷真菌細胞膜並改變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細胞內物質外漏;本品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醯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過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細胞內過氧化氫積聚導致細胞亞微結構變性和細胞壞死。對白念珠菌則可抑制其自芽孢轉變為侵襲性菌絲的過程。本品的內容物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

動力學

文獻資料顯示,咪康唑口服吸收差,口服1g後血藥峰濃度僅為1mg/L,分布半衰期約為0.4小時,消除半衰期約為2.1小時,終末半衰期為20~24小時,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0%。在體內分布廣泛,可滲入炎症的關節、眼球的玻璃體及腹腔中,但在腦脊液、痰液、房水中濃度均甚低,對血腦屏障的穿透性亦差。本品主要經肝臟代謝滅活為無活性的代謝物。口服量的14~22%自尿排出,主要為無活性的代謝物,其中不到1%為原形物。口服量的50%以原形自糞便排出。目前尚缺乏本品對皮膚局部用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資料。

用法用量

咪康唑咪康唑溶液

口服,1次0.25~0.5g,1日0.5~1g。治療深部真菌病需靜脈給藥,一日常用量為600~1800mg(10~30mg/kg),分3次給予。治療芽生菌病,可用200~1200mg/d(療程2~16周);治療白色念珠菌病,可用600~1800mg/d(療程1~20周);治療隱球菌病,可用1200~2400mg/d(療程3~12周);治療球孢子病,可按1800~3600mg/d(療程3~20周)。開始治療時可先給小劑量(200mg),根據病人耐受情況加大用量,用大劑量時應慎重。一次藥量用等滲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控制滴入時間30~60分鐘。局部用藥常作為全身用藥的補充,參考量如下:膀胱灌註:1次200mg,1日2~4次,將注射液稀釋用。竇道灌註:1次200mg,1日2次,直接用注射液(不稀釋)。氣管滴入:1次100mg,1日4~8次,可將注射液用3倍量的等滲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後滴入或噴霧吸入。感染創口:1日灌洗1~2次,取注射液適當稀釋後用。鞘內注射:1次20mg(注射液2ml,不稀釋),連用3~7日。陰道插入:每晚用栓劑1粒,插入陰道深處,一般連用10日。

禁忌症

一歲以下嬰兒、孕婦、肝功能障礙患者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不良反應

咪康唑咪康唑
皮疹、發紅、水皰、燒灼感和其他皮膚刺激症候。靜脈炎、搔癢、藥熱、皮疹。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血細胞比容下降、白細胞減少、低鈉血症。
[心血管系統]一次突擊量(800mg,1~2分鐘注完)使有些病人發生心動過速及呼吸增快,1例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另1例發生心臟停搏。靜注時血栓形成性靜脈炎的發生率較高,套用中心靜脈導管注入則可防止發生。儘管改善緩衝液,其發生率仍為20%。有報告7例惡性血質不調者套用此藥治療,2例發生心臟停搏,4例發生過敏性反應,1例呼吸停止。所有這些都發生在第一次用藥之時,停藥後7例均恢復。他們都無心臟病史,其中5例所用的藥液濃度較高(溶於不到200ml的液體內),因之,此藥應溶在200ml以上的液體內,輸入時間不少於60分鐘,則可避免併發症的產生。
[神經系統]鞘內注射可發生蛛網膜炎。可引起感覺過敏、欣快及頭暈目眩,但是罕見而輕度的。罕見中毒性精神病。
[消化系統]可發生噁心、嘔吐、腹瀉和食慾減退等,口服及靜脈給藥時均可發生。例如80例靜注的病人,噁心的發生率可達42%。尚未見有對肝臟的毒性作用,但偶有發生暫時性血清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者。
[造血系統]偶可發生正常紅細胞性貧血或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後二者的發生率低於2%,停藥後均可迅速恢復正常。約2%病人可發生高脂血症和紅細胞呈緡錢狀排列,血膽固醇甘油三脂均可增高,此可能與靜脈製劑所用蓖麻油賦型劑有關。少數病人可產生低鈉血症。
[過敏反應]少數病人可發生皮膚瘙癢、皮疹、頭暈、發冷和發熱等過敏反應,偶有發生過敏性休克者。有報告發生斑丘疹,有時為蕁麻疹伴有或不伴有瘙癢。有些病人繼續用藥,皮疹可自然消退。局部套用本品,發生皮膚局部刺激及接觸性過敏皮炎。1.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和食慾減退;2.少數患者可發生皮膚瘙癢皮疹、頭暈、發冷、發熱等,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3.偶可發生正常紅細胞性貧血、粒細胞血小板減少、高脂血症(如膽固醇和三醯甘油的升高)。偶可致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輕度升高。

注意事項

1、靜滴時務必先將注射液稀釋。可致心臟驟停,應密切觀察用藥。
2、偶可引起過敏反應,必須在住院嚴密觀察下用藥。
3、副作用靜脈炎為多見,常見的還有皮膚瘙癢、噁心、發熱和寒戰、眩暈、皮疹、嘔吐等。瘙癢和皮疹嚴重者應停藥。噁心和嘔吐者可眼抗組胺藥或止吐藥,並避開餐前後給藥,還可適當減少用量。
4、可引起紅細胞壓積下降、血小板減少、血鈉下降等。用藥期間應檢查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電解血脂等,遇有異常應及時處理。
5、一歲以下兒童不用本品。妊娠禁用。
6、不可與一些組成複雜的輸液配伍。

用要說明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動物試驗顯示咪康唑對胎兒有毒性,因此孕婦禁用本品;本品是否會分泌進入乳汁尚不明確,因此不推薦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
兒童用藥 由於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期,肝功能還不完善,用藥量應酌減。
老年患者用藥 對肝功能出現減退的老年患者,用藥量應酌減。

相互作用

咪康唑咪康唑軟膏
1、本品與香豆素或茚滿二酮衍生物等抗凝藥合用時,可增強此類藥物的作用,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對患者應嚴密觀察,監測凝血酶原時間,調整抗凝藥的劑量。
2、本品可使環孢素的血藥濃度增高,並可能使腎毒性發生的危險性增加,當兩藥合用時,應對環孢素的血藥濃度進行監測。
3、利福平可增強本品的代謝,增加肝臟毒性,合用時可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導致治療失敗。與異煙肼合用時亦可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故應謹慎合用上述藥物。
4、苯妥英鈉與本品合用可引起兩種藥物代謝的改變,並使本品的達峰時間延遲,兩藥合用時應嚴密觀察其反應。
5、本品與降糖藥合用時,可由於抑制後者的代謝而致嚴重低血糖症。
6、本品與西沙必利合用屬禁忌,因合用時抑制細胞色素P-450代謝通道、可導致心律紊亂。本品若與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合用也有發生心律失常的危險、故也應避免。

藥物鑑別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於硝酸咪康唑10mg),加無水乙醇10ml,置熱水浴中加熱,使之溶解,冷卻、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液。另取硝酸咪康唑對照品10mg,加無水乙醇10ml,作為對照品溶液。照硝酸咪康唑有關物質項下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薄層板上。供試品所顯主斑點的顏色和位置應與對照品的主斑點相同。

含量測定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於硝酸咪康唑40m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氯仿40ml與水20ml,置溫水浴中加熱,振搖使硝酸咪康唑溶解,放冷,加稀硫酸5ml與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劑1ml,用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滴定,至近終點時強烈振搖,繼續滴定至氯仿層由綠色轉變為紅灰色;另精密稱取硝酸咪康唑對照品40mg,照上述方法自“置具塞錐形瓶中”起,依法測定,根據兩者消耗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毫升數的比值計算,即得。

製劑

咪康唑氣霧撤布劑2%咪康唑氣霧溶液2%咪康唑乳膏2%咪康唑洗劑2%咪康唑撤布劑2%靜脈滴注,深部真菌:一日500-1800mg,分3次用。芽生菌病:日200-1200mg,療程2-6周。白色株菌病:一日600-1800mg,療程1-20周。隱球菌病:一日1.2-2.4g,療程3-12周。球孢子病:一日1.8-3.6g,療程3-20周。局部用藥參考(常作全身用藥的補充):膀光灌注,一次200mg,一日2-4次;竇道灌注,一次200mg,一日2次;氣管滴入,一次200mg,一日4-8次;感染創口:一日灌洗1-2次;鞘內注射:一次20mg,連用3-7日;陰道深部插入:每晚栓劑1粒,連用10日。

硝酸咪康唑膠囊

咪康唑咪康唑
英文名MiconazoleNitrateCapsules
類別西醫藥物
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差,口服1g後血藥峰濃度僅為1mg/L。血分布半衰期(t1/2α)約為0.4小時,血消除半衰期(t1/2β)約為2.1小時,終末半衰期(t1/2)為20~24小時,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0%。在體內分布廣泛,可滲入炎症的關節、眼球的玻璃體及腹腔中,但在腦脊液、痰液、房水中濃度均甚低,對血腦屏障的穿透性亦差。本品主要經肝臟代謝滅活為無活性的代謝物。口服量的14%~22%自尿排出,主要為無活性的代謝物,其中不到1%為原形物。口服量的50%以原形自糞便排出。
適應症 本品主要用於治療腸道念珠菌感染。
用法用量
飯後口服。成人一次0.25~0.5g,一日0.5~1g。小兒口服初始劑量為每日30~60mg/kg,而後減為每日10~20mg/kg;嬰兒每日30mg/kg,分2次給藥。療程視病情而定。
不良反應
1、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和食慾減退;
2、少數患者可發生皮膚瘙癢、皮疹、頭暈、發冷、發熱等,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3、偶可發生正常紅細胞性貧血、粒細胞血小板減少、高脂血症(如膽固醇和三醯甘油的升高)。偶可致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輕度升高。
禁忌 一歲以下嬰兒、孕婦、肝功能障礙患者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相互作用
1、本品與香豆素或茚滿二酮衍生物等抗凝藥合用時,可增強此類藥物的作用,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對患者應嚴密觀察,監測凝血酶原時間,調整抗凝藥的劑量。
2、本品可使環孢素的血藥濃度增高,並可能使腎毒性發生的危險性增加,當兩藥合用時,應對環孢素的血藥濃度進行監測。
3、利福平可增強本品的代謝,增加肝臟毒性,合用時可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導致治療失敗。與異煙肼合用時亦可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故應謹慎合用上述藥物。
4、苯妥英鈉與本品合用可引起兩種藥物代謝的改變,並使本品的達峰時間延遲,兩藥合用時應嚴密觀察其反應。
5、本品與降糖藥合用時,可由於抑制後者的代謝而致嚴重低血糖症。6、本品與西沙必利合用屬禁忌,因合用時抑制細胞色素P-450代謝通道,可導致心律紊亂。本品若與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合用也有發生心律失常的危險,故也應避免。
製劑0.25g

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血膽固醇、三醯甘油、血清氨基轉移酶等。由於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期,肝功能還不完善,用藥量應酌減。動物試驗顯示咪康唑對胎兒有毒性,因此孕婦禁用本品;本品是否會分泌進入乳汁尚不明確,因此不推薦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對肝功能出現減退的老年患者,用藥量應酌減。

藥理作用

廣譜抗真菌藥。本品在4mg/L濃度時可抑制大部分真菌生長,芽生菌屬、組織漿胞菌屬對其呈現高度敏感,隱球菌屬、念珠菌屬、球孢子菌屬等亦對本品敏感。本品通過干擾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從而抑制真菌細胞膜主要固醇類-麥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損傷真菌細胞膜並改變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細胞內物質外漏;本品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醯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細胞內過氧化氫積聚導致細胞亞微結構變性和細胞壞死。對白念珠菌則可抑制其自芽孢轉變為侵襲性菌絲的過程。本品的內容物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

抗病毒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