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人庵

吳道人庵

位於襁負山西北側的吳道人庵,它處於與西神霄山相交的青天峪源頭。這裡山塢有畝余大,四面絕壁合圍。清宣統年間道人於義成依崖築庵,三個台子疊建築而上。崖底有一古洞,是吳道人修真的地方,所以這裡叫吳道人庵。上邊是玉皇殿,西邊有一處清泉,南邊則臨深澗。民國年間塢周圍設立為廟會,至此成為長城嶺內外進行物資交流的場所。如今殿宇、殘碑尚存,松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吳道人庵在蔣山東南崖,依崖而建 吳道人庵在蔣山東南崖,依崖而建

北背強代山,南面桃花峪溪水,清幽長清與泰安交界處的蔣山。因為這座山高而險,可以充分舒展懶散了一冬的筋骨。

至界首,過泰安境,東折又入長清境內,行幾里便是馬套村。下了車,崔嵬的蔣山便在眼前了。蔣山是當地人的俗呼,學名是襁負山,“襁負”是背包袱的意思,因一大一小兩山相連,如大山背著小山故名。

還有說法因山頂有大小兩石,如翁負孫。

還有一說古有大將被下屬弒殺於此,故稱將山,泰山古即為軍事重地,被很多起義軍據為根據地,像春秋時的跖,西漢的赤眉軍,唐的黃巢,宋的耿京,發生這等事不是沒有可能。

我分析“襁負”名字的來歷較為合理,泰山是文化名山,一峰一壑都有古雅的名稱,襁負山是頗具古意的。

自村東開始登山,路兩旁都是私自開發的別墅,足有100餘棟,山體被破壞的千孔百瘡,竟有一段山崖被炸塌下來,亂石枕藉,填滿了山谷。

吳道人修行處

崖底有一古洞,是吳道人修真的地方,所以這裡叫吳道人庵。

上邊是玉皇殿,西邊有一處清泉,南邊則臨深澗。

民國年間塢周圍設立為廟會,至此成為長城嶺內外進行物資交流的場所。

如今殿宇、殘碑尚存,松柏掩映,古楸遮天蔽日,垂絲衛茅的紅花粉果點綴其間,險奇僻秀有一古洞,是吳道人修真的地方,所以這裡叫吳道人庵。

清宣統年間道人於義成依崖築庵,三個台子疊建築而上。

上邊是玉皇殿,西邊有一處清泉,民國年間山塢周圍設立為廟會,成為長城嶺內外進行物資交流的場所。

步上庵址,但見殘牆傾頹,殘碑遍地,枯草隨風。推測下為主建築三清殿,上為玉皇殿,再上則為老君洞,泰山娘娘廟之類了。雖稱之為庵,但是建於民國,處於三教合流的末流,應是佛道二教諸神皆供了。

山西有泉,當為住持飲水之用,再南因勢建石碾,作舂米之用。再南行,路絕,沿山間石隙,攀藤附葛而下,沿原路回。

吳道人隱居修行處--老君洞 吳道人隱居修行處--老君洞

吳道人庵養生文化

9AH呵護團

1 .二級音樂呵護 [5/4] 58
2 .九級時空呵護 [5/4] 34
3 .八級丹道呵護 [5/4] 55
4 .七級香咒呵護 [5/4] 41
5 .六級肌體呵護 [5/4] 37
6 .五級經韻呵護 [5/4] 31
7 .四級食療呵護 [5/4] 49
8 .三級色譜呵護 [5/4] 37
9 .一級健康呵護 [5/4] 16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