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峰

大觀峰

大觀峰是山東泰安的著名風景名勝之一,位於玉皇頂盤路東側,大觀峰削崖為碑,布滿了歷代題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登封泰山時御製御書的《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崖”。摩崖高13.3米,寬5.5米,全文1000字,書體為唐隸。文辭典雅,書法遒勁,頗具盛唐風格。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評價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舞於煙雲之表,為之色飛。”

基本信息

介紹

位置

山東大觀峰山東大觀峰
大觀峰位於玉皇頂前、平頂峰下,峰上刻唐玄宗《紀泰山銘》。

題刻

《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崖碑,高13.3米,寬5.7米,刻序言、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是唐玄宗東封泰山的紀事碑。文詞雅訓,隸書遒逸,碑刻體偉幅巨,金光奪目。明代王世貞評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鳳舞於煙雲之表,為之色飛。” 西側原有唐玄宗從封大臣題名,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時的《封禪朝覲頌》,後均毀。又西是雲峰,常有雲霧繚繞而名。峰上原刻唐玄宗《東封朝覲頌》,後明人復刻大字,將其盡毀。今上有康熙帝題“雲峰”,下有乾隆帝詩刻《夜宿岱頂作》。 大觀峰和雲峰上題刻遍布,重重疊疊,能識者80餘處。“天日蒼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漢”、“青碧丹崖”等大字與《紀泰山銘》輝映;唐劉仁願、宋趙明誠、元徐世隆、明朱衡、清阮元及施閏章等歷代名流題刻歷歷在目。

東嶽廟

峰前原有東嶽廟,是東嶽大帝的上廟,歷史悠久,歷代重修,乾隆帝題額“資始惟元”、“上摩蒼昊”。民國年間廟毀,今存台基及清鹹豐年間重修碑。

宋摩崖碑

峰東南有宋摩崖碑,上原有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御製功德銘》,後明人翟濤在其上大書“德星岩”,將其鏟毀。今僅剩篆額“登泰山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崖上有“泰山喬嶽”、“俯仰乾坤”、“天柱東維”、“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等大字題刻。西南盤路旁有柱石突兀,南刻“一拳石”,北書“聰明正直”,清代孔貞所謂“真泰山取五嶽真形之義”。

門票

大觀峰門票免費

相臨景點

黑龍潭

大觀峰崖刻大觀峰崖刻

大觀峰

普照寺

經石峪

碧霞祠

南天門

王母池

孔子登臨處

岱廟

大汶口遺址

壺天閣

岱宗坊

馮玉祥墓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