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澗

三岔澗

在岱頂月觀峰西就是上桃峪,西北方向是沐龜溝,這兩谷里的水同龍角山西側的雁群峪里的水相匯合,共聚為深澗,就叫三岔澗,又叫桃花源。

基本信息

概要

沐龜溝北側山崗坦處的朱紅場, 因為沙石顏色朱紅而得名。場內的二虎廟遺址,原祀黑虎神,先僅存遺蹟。溝下邊原來有瀑布從斷崖上直跌而下水匯為池,這一池就叫混元池。池四周都是黝黑的石頭,只有水中央獨白一塊,宛如一輪圓月嵌在池中,人稱月印潭。

特點

今為小水庫所淹,不復存在了。 澗水之南雙兩座山峰並立崛起,好像突出來的兩根頂天的石柱,人稱十字峰,又叫筆架山、鈴鐺山桃花源景區駐地就在澗北。澗西北有老虎窩溝,在這溝東南又是雁窩崖,雁窩崖又叫鸚鵡岩,石壁峻絕。溝東是清風嶺,南側一處絕壁下有洞,就是老虎窩。老虎窩東的石棚很寬敞,在東邊的石壁有明代人吳同春題的“岱西佳處”。再向東就到了絕壁環抱的小石塢,一掛瀑布從斷崖上直衝下來。元都觀遺址在塢口。 澗西南方青嵐嶺,與清風嶺遙遙對峙。西北方有龍灣,碧潭既深且廣。溪東側有巒阜,向西便是黃石崖,整個石崖岩石顏色赤黃,鮮艷奪目,十分瑰麗。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