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1951年,荷蘭美籍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首先提出了一個假設。他認為,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可能存在著一個帶狀的區域,那裡有一個彗星的“社區”,大量冰狀彗星呈帶狀分布著。它的外邊緣大約延伸到5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那些彗星繞著太陽公轉並不斷地進入到太陽系內。柯伊伯還認為,冥王星或許只是運行在那個區域內一大群物體中最亮的一個,那裡還有其他物體,它們和冥王星一樣,在太陽系形成之時就出現了,但它們暗而小,因此尚未被人類發現。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彼得·柯伊伯(Gerard Kuiper,1905年12月7日—1973年12月23日),

荷裔美籍的天文學家,出生教育都在荷蘭,他在1933年來到美國,1937年成為美國公民,是現代行星天文學之父,他的同事和學生都暱稱他為“GPK”。

個人貢獻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在上世紀40年代,傑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提出一個新的理論,認為冥王星並不是一個毫無脈絡可尋的世界,而是在一個“區域”內運行的一大群物體之中最亮的一個。此後,人們將柯伊伯理論中提到的這個“區域”稱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

1965年,他利用NASA的Convair 990飛機進行了一次紅外觀測,探測了金星大氣的成分,顯示了機載天文台的巨大潛力。1968年,Frank Low用NASA的Ames中心屬下一架利爾噴氣(LearJet)飛機運載了一架口徑12英寸的望遠鏡,成功測量了木星和銀河星雲的紅外亮度。這些試驗給NASA的科學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並最終促成了柯伊伯機載天文台的誕生。

提出問題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他在1951年首先提出了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可能存在一個由冰物質運行其中的帶狀區域。他認為只有如此才能解釋關於短周期彗星的來源之謎:彗星每經過太陽一次,都必然揮發掉許多表面物質,短周期彗星僅僅只有幾年的周期,它們頻繁地經過太陽附近,必然造成它們的壽命不會超過幾十萬年,相對於太陽系幾十億年的壽命而言,這只是短短的一瞬,因而如果過去有過這類彗星的話,它們應該早就揮發消亡了,卻仍在不斷地發現有新的短周期彗星。這構成了一個難以解釋的短周期彗星之謎。柯伊伯提出的解釋是:在冥王星運行的區域中存在大量的暗彗星物質圍繞太陽運動,他們在太陽系開始形成的時候就出現了,根據柯伊伯的計算,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原始微粒,難以黏結組成一個足夠大的大行星,而是形成了許多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偶爾在外力作用下脫離了正常軌道而進入內太陽系,就形成了短周期彗星。

驗證理論

“柯伊伯帶”(Kuiper Belt)冥王星

2001年9月13日: 距離地球數十億公里,遠在海王星軌道之外,是一個寒冷漆黑的荒涼地帶。地球上如此明亮溫暖的太陽,在那裡卻僅僅只是天空中一顆最亮的星星而已。這一區域的溫度如此之低,以致九大行星中唯一位於這一區域的冥王星的大氣都經常處於凍結的狀態。

從地球上觀測這些冥王星的伴侶們,看起來都象是黑暗的彗星。很難準確知道它們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因為它們都為一層黏糊糊的東西所覆蓋,可能是冰塊、岩石和塵埃的混合物。這些天體大多數與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大小相仿,直徑從幾公里到幾百公里,另有少數一些的尺度達到了冥王星(直徑2274公里)的30%-50%,可能遲早有一天還會發現與冥王星一樣大的天體。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發現1992QB1天體

天文學家把這種天體稱為柯伊伯帶天體(KBO天體--Kuiper Belt Objects),從20世紀30年代起,一些科學家就預言在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個區域,這個區域裡含有大量的小天體。 美國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這個區域是短周期彗星的來源。1992年,兩個不相信外太陽系完全為空的天文學家 Dave Jewitt 和 Jane Luu發現了第一個此類天體。從1987年開始,他們就在天空中搜尋海王星軌道外的天體,經過整整5年的時間,使用夏威夷大學的2.2米望遠鏡,終於發現了他們的獵物一個距離太陽44天文單位的紅色天體,這一距離甚至比冥王星更遠。它在星表中的標準名稱是1992 QB1。

1992 QB1。它直徑250 km,距太陽41~48個天文單位,比冥王星還要遙遠。這個發現證實:在海王星的軌道外,冥王星並不是唯一較大個頭的天體。天文家們意識到,柯伊伯帶也許不僅僅只是一個假設,它也許真的存在著。不久,人們果然在海王星軌道和距太陽50 個天文單位之間的地方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這類天體,到1999年7月份,這些天體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70,2001年達到400多個,2005年突破800個。但這些還只是冰山的一角,科學家在2001年前後的估計是,柯伊伯帶中直徑超過 100 km的天體可能會有70 000個,如果把它們的質量加在一起,可以組成一個地球質量1/10的大行星。然而現在的估計是,那裡的天體多達數十億個,其中直徑超過100 km的天體不少於35 000 個。這些在柯伊伯帶中發現的天體通常被稱為柯伊伯帶天體,簡稱KBO。

從地球上觀測,很難準確地知道KBO 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它們都為一層黏糊糊的東西所覆蓋,很像是冰塊、岩石和塵埃的混合物。有些KBO並不小,其個頭接近冥王星乃至超過了冥王星。

2000年11月,朱伊特他們又發現了距離太陽43個天文單位的瓦魯那,它的直徑為900 km,已接近於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直徑933 km),只比卡戎(直徑 1 200 km)略小一點。當時一些科學家便認為,瓦魯那的發現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冥王星的發現者克萊德·湯博的觀點。克萊德發現了冥王星後,認為這一區域還有其他X行星可供發現。北亞利桑那大學的史蒂芬·泰格勒說:“瓦魯那的發現說明冥王星並不是唯一的X行星,可能它只是幾個X行星中的一個。現在可以想像,比冥王星更遠、更大的天體迄今仍然未被發現,原因很有可能是太陽的照光太弱或者它們的表面太暗。”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泰格勒說得沒錯,2001年8月24 日,人們又有了新的重大發現,它叫2001 KX76,是由美國航天局支持的“深度黃道搜尋計畫”發現的,其大小約為1 200km,很多報導稱它取代穀神星成為最大的小行星,但實際上2001 KX76距離太陽39 個天文單位,不屬於小行星,而是一顆KBO。

附錄:柯伊伯機載天文台

柯伊伯機載天文台是美國宇航局的紅外觀測設備,基地設在位於加州Moffett Field的Ames研究中心。它是一架搭載在C-141A“運輸星”噴氣式運輸機上的反射望遠鏡,與探測氣球的大面積快速巡天互補,專用於對天體的精密觀測。為了克服地球大氣層中水蒸氣對紅外線的吸收,柯伊伯機載天文台要飛到同溫層以上才能進行觀測,這裡空氣稀薄,水蒸氣對紅外線的吸收幾乎為零。從1974年春服役到1995年秋退役,它工作了21個年頭,總計飛行1400餘次。

歷史背景

機載天文台概念的提出要歸功於Frank Low等熱終於將科學儀器放到高空的科學家。由於地基紅外觀測的種種不便,再加上當時的條件限制,發射探測衛星難度頗大,人們找到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法:如果能將儀器送上平流層,那么就可以大大減輕水蒸氣帶來的對紅外線的吸收,這是因為地球上98%的水蒸氣都分布在對流層。

柯伊伯機載天文台的望遠鏡系統由Owens-Illinois公司設計,運載機則選擇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41A戰略運輸機,其最大飛行高度約14000米,空載續航能力超過10000公里。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架民用C-141A飛機。1973年,洛克希德公司安裝了機載天文台的望遠鏡艙。1974年,機載天文台投入使用。1975年5月21日,傑拉德·柯伊伯機載天文台被正式命名,此時柯伊伯已故去兩年。

傑拉德·柯伊伯 傑拉德·柯伊伯

飛行裝備---設立柯伊伯機載天文台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地球大氣層中水蒸氣對紅外線的吸收,更好地進行紅外天文觀測,其工作光譜範圍被安排在1至500微米。望遠鏡的光學系統則採用了傳統的卡塞格林式設計,口徑36英寸(91.5厘米)。望遠鏡安裝在機身的左上部,在飛行員座艙旁。與一般的紅外望遠鏡一樣,它也設有冷卻系統,用液氮或其他低溫液體來保證望遠鏡本身的熱量不會影響觀測。探測器則是可以拆卸的,每次飛行前,天文學家依自己的需要安裝測試不同的探測器。望遠鏡副鏡是振盪式的,可以前後運動以改變觀測視場。這是為方便消除圖象的躁點而設計的。

盤點美國知名科學家

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傑夫·霍金
艾賽亞·鮑曼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阿瓦德斯·特凡尼安
喬治·華盛頓·卡弗
威廉·亨利·皮克林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
艾倫·J·巴德
約翰·馬伯格
喬爾·梅特卡夫
W·E·莫爾納爾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理察·斯莫利
羅伯·雷頓
匠白光
希伯·柯蒂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
羅歇·吉耶曼
保羅·勞特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K·C·尼古勞
毛昭憲
保羅·卡拉斯
佛瑞德·布魯克斯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翰·繆爾
赫伯特·豪普特曼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卡羅琳·舒梅克
約翰·道布森
邵正元
阿弗雷德·赫希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羅伯特·柯爾
約翰·巴科斯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吉姆·卡吉雅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
彼得·舒爾茨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基普·索恩
貝拉·巴納錫
乍德·特魯希略
安德魯·沙利
喬治·瑪麗·塞爾
布萊恩·施密特
詹姆斯·B·薩姆納
凱文·格蘭納達
路易斯·斯威夫特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維斯托·斯里弗
奧托·斯特魯維
陳品山
阿爾伯特·班傑明·普雷
約翰·彭伯頓
查爾斯·佩德森
麥可·斯通布雷克
亞當·里斯
約翰·丹尼爾·克勞斯
伊莉莎白·羅默爾
亨利·諾利斯·羅素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拉斯·昂薩格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尤金·派克
羅伯特·S·馬利肯
賽斯·尼克爾森
孟懷縈
埃德溫·麥克米倫
約書亞·布洛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法蘭斯·萊文沃思
潘文淵
諾曼·艾布拉姆森
亨麗愛塔·勒維特
丹尼爾·柯克伍德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查爾斯·科瓦爾
法蘭克·迪普勒
傑爾姆·卡爾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羅伯特·赫爾曼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馬中佩
埃德溫·克雷布斯
里卡爾多·賈科尼
詹姆斯·弗格森
雷蒙德·史密斯·杜根
保羅·莫卡派喬斯
羅伯特·修奇
埃德溫·福斯特·柯丁頓
賽斯·卡羅·錢德勒
詹姆斯·克里斯蒂
安妮·坎農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黃桑希蘭
葉乃裳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約翰·貝內特·芬恩
喬治·邦德
拉爾夫·阿爾菲
喬治·阿貝爾
沃爾特·亞當斯
范·雅各布森
威廉·亨利·霍爾姆斯
赫伯特·亨利·道
阿爾文·溫伯格
羅德·霍夫曼
羅伯特·夏皮羅
約瑟夫·德西蒙尼
竇維廉
查爾斯·奧弗伯格
查爾斯·利伯
傑瑞·馬奇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
巴里·特羅斯特
尤金·賓漢
約翰·軒尼詩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哈里·格雷
梅爾文·卡爾文
赫伯特·布朗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
馬克斯·列夫琴
喬治·沃爾德
拉瑞·克倫普爾
阿爾佛雷德·艾侯
西奧多·周
喬治·亨利·彼得斯
史蒂文·沃格特
查爾斯·薩克爾
克萊德·湯博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
艾倫·桑德奇
馬丁·史瓦西
萊曼·史匹哲
大衛·史提芬遜
哈羅·沙普利
古斯塔夫·所羅門
薇拉·魯賓
斯坦利·科恩
大衛·拉比諾維茨
賈德·戴蒙
愛德華·查爾斯·皮克林
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法蘭克·穆勒
傑佛瑞·馬西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
傑夫·拉斯金
塞繆爾·蘭利
羅伯特·科什納
布萊德·確斯
歐文·羅斯
馬丁·紐維爾
愛德溫·哈勃
喬治·埃勒里·海耳
羅斯貝
馬文·閔斯基
亨利·德雷伯
米高·E·布朗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芭芭拉·利斯科夫
葛麗絲·霍普
查理斯·艾博特
約翰·威斯利·鮑威爾
彼得·秀爾
尤利烏斯·紐蘭德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
喬治·懷特塞茲
常瑞華
王瑞駪
肯尼斯·艾佛森
詹姆斯·高斯林
格羅特·雷伯
巴里·夏普萊斯
威廉·巴頓·羅傑斯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胡流源
張可昭
艾德文·卡特姆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朱有花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李中漢
菲巴斯·利文
威拉得·利比
馬丁·卡普拉斯
達德利·赫施巴赫
法蘭·艾倫
歐文·蘭米爾
羅納托·杜爾貝科
羅伯特·格拉布
維農·德沃夏克
威廉·吉奧克
克利夫蘭·阿貝
保羅·弗洛里
尤金·舒梅克
華萊士·卡羅瑟斯
馬克·維瑟
卡爾·斐迪南·科里
蘭迪·波許
倫納德·阿德曼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小羅伯特·伯納姆
弗里茨·茲威基
徐遐生
彼得·阿格雷
黎頓郝斯
阿諾·彭齊亞斯
王贛駿
肯·湯普遜
理察·卡普
阿薩夫·霍爾
羅伯特·弗洛伊德
法蘭克·德雷克
德克·布勞威爾
威廉·邦德
約翰·霍蘭德
琳·康維
詹姆斯·范·艾倫
亨利·陶布
文頓·瑟夫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理察·施羅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
安東尼奧·穆齊
約翰·麥卡錫
哈里森·施密特
哈里·哈蒙德·赫斯
理察·赫克
查爾斯·馬丁·霍爾
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蘇珊·霍克菲爾德
亨利·艾林
艾倫·紐厄爾
羅伯特·梅特卡夫
約瑟·亨利
丹尼斯·里奇
帕西瓦爾·羅威爾
艾倫·佩利
高德納
喬治·伽莫夫
約翰·繆爾
史提芬·古克
布萊姆·科恩
下村修
謝爾蓋·布林
郭曉嵐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黑格
安娜·菲舍爾
羅德里克·麥金農
卡爾·薩根
傑拉德·柯伊伯
卡爾·央斯基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萊納斯·鮑林
克勞德·香農
利蘭·哈特韋爾
赫伯特·西蒙
奧利弗·史密斯
班傑明·富蘭克林
諾姆·喬姆斯基
理察·阿克塞爾

世界知名的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是研究天文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因為有些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天文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這些人。以下為世界各地知名的天文學家列表。
貝琳
邊岡
曹士
甘德
郭守敬
韓顯符
何承天
姜岌
京房
瞿曇羅
瞿曇悉達
瞿曇譔
阮元
沈括
石申
石申夫
李淳風
李善蘭
李業興
梁令瓚
劉焯
劉洪
劉羲叟
劉向
劉歆
劉智
馬哈麻
馬沙亦黑
馬依澤
梅文鼎
梅文鼎家族
南宮說
蘇頌
汪日楨
王錫闡
王恂
郗萌
羲和
徐光啟
燕肅
揚雄
楊偉
楊忠輔
姚舜輔
耶律楚材
一行
虞喜
秦九韶
張衡
張載
張子信
趙友欽
趙知微
周琮
朱熹
朱載堉
祖沖之
司馬遷
札馬魯丁
卓[三國時期天文學家]
賈逵[東漢天文學家]
銳[清代天文學家]
徐昂[唐代天文學家]
丹戎
默冬
德西特
哈根斯
拉普拉斯
赫茨普龍
喜帕恰斯
阿拉托斯
貝塞耳
伽利略
漢斯·勞
花剌子密
約翰·繆勒
百武裕司
勒威耶
洛韋爾
桑德奇
西蒙·紐康
馬丁·賴爾
愛德溫·哈勃
沃爾特·巴德
巴特·揚·博克
弗拉馬里翁
卡西尼家族
昌德拉塞卡 
哈羅·沙普利
愛德華·洛希
本特·斯特龍根
安東尼·休伊什
卡爾·央斯基
弗里茨·茲威基
喬凡尼·卡西尼
傑拉德·柯伊伯
漢尼斯·阿爾文
阿姆巴楚米揚
阿里斯塔克斯
埃拉托斯特尼
傑拉德·柯伊伯
威廉·赫歇爾
愛德蒙·哈雷
卡羅琳·赫歇爾
約翰·赫歇爾
德克·布勞爾
德克·布勞威爾
第谷·布拉赫
尼古拉·哥白尼
歐瑪爾·海亞姆
威理博·司乃耳
雅各布·卡普坦
亞德里安·布拉奧
嗎格麗特·伯比奇
傑弗里·伯比奇
查爾斯·梅西耶
弗雷德·霍伊爾
卡羅琳·盧克雷蒂婭·赫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
喬治·埃勒里·海耳
維塔利·拉扎列維奇·金
喬治·愛德華·勒梅特
格羅特·雷伯
貝蒂爾·林德布拉德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阿諾·彭齊亞斯
簡·亨德里克·奧爾特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
約翰·佛蘭斯蒂德
約翰內斯·克卜勒
讓·勒朗·達朗貝爾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阿布德·熱哈曼·阿爾蘇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