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W·M·戴維斯,1850年2月12日—1934年2月5日)是美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地貌學家以及氣象學家,常被稱為“美國地理學之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WilliamMorrisDavis,1850—1934年)是美國地理學界的著名學者,地貌學派的創始人。他是美國費城人。186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870年獲工程碩士學位;1870—1873年任阿根廷氣象台(拜爾多瓦城)助理員;後回哈佛大學進修地質和自然地理,1876年在哈佛大學任助教,兩年後升為講師,後又升為副教授、教授,1899年被指定為哈佛大學地質系斯特吉斯·胡珀基金會教授,直到1912年退休時為止;1909年任柏林大學訪問教授,1911—1912年為巴黎大學訪問教授。1904年參加發起成立美國地理學會,1904年、1905年、1909年三度擔任美國地理學會主席;還擔任過美國地質學會主席。

生平經歷

W·M·戴維斯生於費城的一個基督教貴格會家庭,父親是愛德華·M·戴維斯(Edward M. Davis),其母瑪麗亞·莫特·戴維斯(Maria Mott Davis)是女權主義者Lucretia Mott之女。戴維斯186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在次年獲工程碩士學位。

其後,戴維斯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工作了三年,並成為了納撒尼爾·謝勒(Nathaniel Shaler)的助手。1879年,戴維斯成為了哈佛大學地質學講師。(但是,他從未完成過他的博士學位。)同年,戴維斯在斯普林菲爾德同艾倫·B·華納(Ellen B. Warner)結婚。

W·M·戴維斯最具影響力的貢獻是提出侵蝕輪迴說,最初於1884年左右提出,其內容通過河流如何塑造地形來表述。侵蝕循環理論將較大型的河流分為三個層次:上層、中層和下層,每一層都有截然不同的地形和與之相關的性質。

這個理論用發生學觀點解釋地貌的發生和發展,雖然在早期對地貌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戴維斯的很多地形演化理論(有時被稱為戴維斯地貌理論)被現代地貌學家所大量批判。同樣遭到批判的是他的極端追求。還有與之截然不同的、質疑其思想和方法的地貌學家。事實上,直到他退休的時候,他的學說幾乎壟斷了地形景觀理論。

在現代,有時指責某人使用戴維斯的地貌理論,是為了試圖使人懷疑他的科學論文不可信。

他是美國地理學者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並在早年深入涉足國家地理學會,為國家地理雜誌撰寫過大量文章。

戴維斯於1911年從哈佛大學退休。其首任妻子逝世後,1914年他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娶瑪麗·M·懷曼(Mary M. Wyman)為妻。1928年,在第二任妻子逝世後,他在米爾頓娶了露西·L·坦南特(Lucy L. Tennant)。

戴維斯在其84歲生日前逝世於帕薩迪納。

科研領域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戴維斯是哈佛旅行俱樂部的主席,曾廣泛旅行過各個大洲,對乾燥區、冰川和珊瑚礁等特殊地貌有過探索,對美國東、西部地區的地貌發育有深入研究。套用發生學觀點研究地貌的發生與發展,通過對科羅拉多大峽谷、阿巴拉契亞山地、大西洋沿海平原河谷發育等研究,創立“地理輪迴”(Geographicalcycle)學說,也稱“地貌輪迴”(Geomorphiccycle)學說。所謂“地理輪迴”學說,指他在《地理學論文集》(GeographicalEssays)一書表述的有關地貌發育的理論,“地理輪迴”說實質上是侵蝕循環理論,是在地殼抬升的情況下,流水侵蝕形成地形的一個理想過程。

他認為由河谷的形態可以表現侵蝕的發育階段:當原始地面未經河谷切割,河谷呈“V”形,河水在河谷里往下奔流,這一階段為“青年”期;當原始地面被分割殆盡,地形起伏很大,地面開始下降,河谷開始向兩側擴展,這一階段為“壯年”期;當谷地地面已降低成緩坡,河流蜿蜒於寬闊的河谷里,這一階段為“老年”期。然後地殼又抬升,侵蝕又重新開始,這樣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形成各種各樣的地貌形態,這一理論就是侵蝕循環,就是地貌輪迴,即地理輪迴。這種輪迴可以用函式關係表示,這種函式關係就是著名的三項式公式,其中三個變數因數是:構造、營力和時間。所謂構造指基岩的性質與位置;營力即諸如流水侵蝕、土壤蠕動、地下水和冰川侵蝕、風動搬運等外力因素的結合;時間指地形發育的階段。

學術著作

戴維斯的理論在德國以外的世界廣大地區,得到了普遍的讚許和傳播,尤其備受近代地理學著名的大師德·馬東男的很高評價與推崇。但在德國,卻遭到猛烈的批判,而成為本世紀初轟動世界的著名學術論戰。1908年戴維斯應阿·彭克的邀請,到柏林大學作訪問教授,發表了著名的講演,題目是《地形的解釋性描述》。這個講稿由阿爾夫雷德·呂爾(AlfredRühl,1882—1935年)譯成德文1912年在萊比錫出版。赫特納的批評文章還在這一著作未出版的前一年就發表在《地理雜誌》中;1912年初版的《大陸表面形態》一書,更進行了系統的批判。

與此同時,瓦爾特·彭克(WalterPenck,1888-1923年)的遺著《地貌的形態分析》(DieMorphologischeAna-lyse,1912年)經他的父親阿·彭克的審校出版。瓦·彭克被譽為“地貌學的哥白尼”,他針對“地理輪迴”學說,進行了系統、尖銳的批評,他爭辨地認為:在一個抬升地塊邊緣的原始陡坡將會與原始地面位置平行處向後退,來維持其陡坡形態不致被夷平。其後各階段的抬升將呈現一系列的陡崖,逐個後退;而河流將流過一系列的侵蝕交叉點。每個點的基準面不同,逐個向河源後退。

德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帕薩格(SiegfriedPassarge,1867—1958年)博士也在《地形發生學》(PhysiologischeMorphologie)一書中,針對戴維斯的演繹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批評。戴維斯的同胞鮑曼(IsaiahBowman,1878—1950年,耶魯大學哲學博士,1915—1935年美國地理學會會長,1935—1948年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校長)與他一道,同德國的同行進行論戰,1926年他在《地理評論》第16期發表了《地形的分析:瓦爾特·彭克論地形輪迴》(TheAnalysisofLandforms:WalterPenckontheTopographicCycle),就是參戰論文。這一場論戰持續時間達半個多世紀,至今也不是絕對平息。

盤點美國知名科學家

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傑夫·霍金
艾賽亞·鮑曼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阿瓦德斯·特凡尼安
喬治·華盛頓·卡弗
威廉·亨利·皮克林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
艾倫·J·巴德
約翰·馬伯格
喬爾·梅特卡夫
W·E·莫爾納爾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理察·斯莫利
羅伯·雷頓
匠白光
希伯·柯蒂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
羅歇·吉耶曼
保羅·勞特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K·C·尼古勞
毛昭憲
保羅·卡拉斯
佛瑞德·布魯克斯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翰·繆爾
赫伯特·豪普特曼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卡羅琳·舒梅克
約翰·道布森
邵正元
阿弗雷德·赫希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羅伯特·柯爾
約翰·巴科斯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吉姆·卡吉雅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
彼得·舒爾茨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基普·索恩
貝拉·巴納錫
乍德·特魯希略
安德魯·沙利
喬治·瑪麗·塞爾
布萊恩·施密特
詹姆斯·B·薩姆納
凱文·格蘭納達
路易斯·斯威夫特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維斯托·斯里弗
奧托·斯特魯維
陳品山
阿爾伯特·班傑明·普雷
約翰·彭伯頓
查爾斯·佩德森
麥可·斯通布雷克
亞當·里斯
約翰·丹尼爾·克勞斯
伊莉莎白·羅默爾
亨利·諾利斯·羅素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拉斯·昂薩格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尤金·派克
羅伯特·S·馬利肯
賽斯·尼克爾森
孟懷縈
埃德溫·麥克米倫
約書亞·布洛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法蘭斯·萊文沃思
潘文淵
諾曼·艾布拉姆森
亨麗愛塔·勒維特
丹尼爾·柯克伍德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查爾斯·科瓦爾
法蘭克·迪普勒
傑爾姆·卡爾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羅伯特·赫爾曼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馬中佩
埃德溫·克雷布斯
里卡爾多·賈科尼
詹姆斯·弗格森
雷蒙德·史密斯·杜根
保羅·莫卡派喬斯
羅伯特·修奇
埃德溫·福斯特·柯丁頓
賽斯·卡羅·錢德勒
詹姆斯·克里斯蒂
安妮·坎農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黃桑希蘭
葉乃裳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約翰·貝內特·芬恩
喬治·邦德
拉爾夫·阿爾菲
喬治·阿貝爾
沃爾特·亞當斯
范·雅各布森
威廉·亨利·霍爾姆斯
赫伯特·亨利·道
阿爾文·溫伯格
羅德·霍夫曼
羅伯特·夏皮羅
約瑟夫·德西蒙尼
竇維廉
查爾斯·奧弗伯格
查爾斯·利伯
傑瑞·馬奇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
巴里·特羅斯特
尤金·賓漢
約翰·軒尼詩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哈里·格雷
梅爾文·卡爾文
赫伯特·布朗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
馬克斯·列夫琴
喬治·沃爾德
拉瑞·克倫普爾
阿爾佛雷德·艾侯
西奧多·周
喬治·亨利·彼得斯
史蒂文·沃格特
查爾斯·薩克爾
克萊德·湯博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
艾倫·桑德奇
馬丁·史瓦西
萊曼·史匹哲
大衛·史提芬遜
哈羅·沙普利
古斯塔夫·所羅門
薇拉·魯賓
斯坦利·科恩
大衛·拉比諾維茨
賈德·戴蒙
愛德華·查爾斯·皮克林
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法蘭克·穆勒
傑佛瑞·馬西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
傑夫·拉斯金
塞繆爾·蘭利
羅伯特·科什納
布萊德·確斯
歐文·羅斯
馬丁·紐維爾
愛德溫·哈勃
喬治·埃勒里·海耳
羅斯貝
馬文·閔斯基
亨利·德雷伯
米高·E·布朗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芭芭拉·利斯科夫
葛麗絲·霍普
查理斯·艾博特
約翰·威斯利·鮑威爾
彼得·秀爾
尤利烏斯·紐蘭德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
喬治·懷特塞茲
常瑞華
王瑞駪
肯尼斯·艾佛森
詹姆斯·高斯林
格羅特·雷伯
巴里·夏普萊斯
威廉·巴頓·羅傑斯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胡流源
張可昭
艾德文·卡特姆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朱有花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李中漢
菲巴斯·利文
威拉得·利比
馬丁·卡普拉斯
達德利·赫施巴赫
法蘭·艾倫
歐文·蘭米爾
羅納托·杜爾貝科
羅伯特·格拉布
維農·德沃夏克
威廉·吉奧克
克利夫蘭·阿貝
保羅·弗洛里
尤金·舒梅克
華萊士·卡羅瑟斯
馬克·維瑟
卡爾·斐迪南·科里
蘭迪·波許
倫納德·阿德曼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小羅伯特·伯納姆
弗里茨·茲威基
徐遐生
彼得·阿格雷
黎頓郝斯
阿諾·彭齊亞斯
王贛駿
肯·湯普遜
理察·卡普
阿薩夫·霍爾
羅伯特·弗洛伊德
法蘭克·德雷克
德克·布勞威爾
威廉·邦德
約翰·霍蘭德
琳·康維
詹姆斯·范·艾倫
亨利·陶布
文頓·瑟夫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理察·施羅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
安東尼奧·穆齊
約翰·麥卡錫
哈里森·施密特
哈里·哈蒙德·赫斯
理察·赫克
查爾斯·馬丁·霍爾
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蘇珊·霍克菲爾德
亨利·艾林
艾倫·紐厄爾
羅伯特·梅特卡夫
約瑟·亨利
丹尼斯·里奇
帕西瓦爾·羅威爾
艾倫·佩利
高德納
喬治·伽莫夫
約翰·繆爾
史提芬·古克
布萊姆·科恩
下村修
謝爾蓋·布林
郭曉嵐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黑格
安娜·菲舍爾
羅德里克·麥金農
卡爾·薩根
傑拉德·柯伊伯
卡爾·央斯基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萊納斯·鮑林
克勞德·香農
利蘭·哈特韋爾
赫伯特·西蒙
奧利弗·史密斯
班傑明·富蘭克林
諾姆·喬姆斯基
理察·阿克塞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