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施密特

布萊恩·施密特

布萊恩·保羅·施密特(Brian Paul Schmidt),1967年2月出生於美國,27歲移民至澳大利亞,擁有澳、美雙重國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斯特羅姆勒山天文台天體物理學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與天文物理學系教授,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教授。 1998年,他所帶領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小組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並因此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身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施密特教授於2013年被授予澳大利亞政府最高民事榮譽“爵級司令勳章”。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施密特是家中獨子,1967年2月24日生於蒙大拿山區,其父是漁業生物學家。

在他13歲時他的家庭遷至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施密特進入安克雷奇的巴特萊特中學就讀,1985年畢業。他曾說他“從5歲時”就想當一名氣象學家,但“在美國國家氣象局安克雷奇分部做了一些工作,並不很感興趣。它的科學性不大,並不像我想的那樣好——例行公事的時候太多。我想之前對成為氣象學家的意義看得太天真了。”他決定學習天文學,之前他僅將其看作“小消遣”,這個決定是在大學錄取前做出的。

1989年,他獲得了亞利桑那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理學士學位。

布萊恩·施密特 布萊恩·施密特

1992年和1993年,他先後獲得哈佛大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施密特的博士論文由羅伯特·科什納指導,用II型超新星來測量哈勃常數。  

在哈佛他遇到了未來的妻子、澳大利亞人詹妮佛·A·戈登,當時她是經濟學博士生。1994年他移居澳大利亞。  

1993-1994年,施密特任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博士後研究員,1995年遷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斯特朗洛山天文台。  

台北時間2011年10月4日17點45分(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4日11點45分),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出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於2015年6月24日宣布,該校教授、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布萊恩·施密特將出任該校校長。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校長格瑞思·埃文斯表示,國立大學從燦若群星的校長候選人中選取了一位鼓舞人心的領導人。

“布萊恩的遠見、活力、國際地位和溝通技巧將把我們的學校帶到從未有過的高度,”埃文斯說。

施密特表示,對於被提名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有機會領導這所他為之工作了20年的大學,他感到十分惶恐。他決心繼續提高國立大學本已出色的研究水平,並為學生們提供等同於牛津、劍橋以及美國常青藤盟校水平的教育。

“我們已經快達到那個水平了,接下來幾年時間我們一定會達到,”施密特說。

他同時表示要加強在校生與校友的聯繫,讓雙方受益。同時,加強與澳大利亞的研究機構、企業等各界的聯繫,從而將知識回饋給社會,讓澳大利亞變得更強大。  

獲獎感言

施密特在2011年獲得諾貝爾獎後的演說表示,當時願意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任教的主因是能在位於坎培拉郊區的斯特朗洛山天文台工作,這個天文台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研究機構之一。施密特:我來澳大利亞時才27歲,那時就能夠充分利用這裡的資源和條件並管理一個國際團隊,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十分感謝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對我當時這樣一個年輕人給予的所有工作支持。1998年,施密特與里斯領導高紅移超新星搜尋隊該小隊與超新星宇宙學計畫一起找到了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被《科學雜誌》稱為“年度突破”。施密特負責主導星圖家(SkyMapper)望遠鏡計畫,並協助進行南天球調查。  

獲得榮譽

布萊恩·施密特 布萊恩·施密特

2000年,施密特獲得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的馬爾科姆·麥金托什獎、哈佛大學博克獎,2001年獲澳大利亞科學院波西獎,2002年獲印度天文學社Vainu Bappu獎章。2005年被選為馬克·阿倫森紀念講師,2006年與亞當·里斯、索爾·珀爾馬特分享了邵逸夫天文學獎。施密特和高紅移隊的其他成員、珀爾馬特領導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超新星宇宙學計畫因發現宇宙加速膨脹分享了2007年的格魯伯宇宙學獎,獎金50萬美金。  

2011年,施密特、里斯和珀爾馬特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推論宇宙終將消散

浩瀚宇宙為天文學家的觀測和研究提供了無限可能。誰能想像,璀璨星空正在不斷遠離我們,終有一天會永遠消失?然而,諾貝爾獎獲得者布萊恩·施密特指出,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宇宙終將消散。

“1000億年以後,除了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所有星系都將消散,人們看到的宇宙將空無一物。”施密特在此間舉行的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這一推論的基礎正是令施密特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大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此前,天體物理學家曾經普遍認為,引力會使宇宙的膨脹速度逐漸減緩。1998年,施密特與亞當·里斯帶領的高紅移超新星搜尋隊與超新星宇宙學計畫這兩個研究團隊,分別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並非如預期一樣減緩或是停滯,相反正在加速。

為了解釋這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天文學家導入了“暗能量”概念。這種未知形式的能量可以抵抗重力並讓宇宙加速膨脹。

“除非暗能量突然消失,否則宇宙將繼續越來越快地膨脹下去,最終會走向消散。”施密特說。

科學家們正在積極搜尋地球外的生命信號,然而這項任務在施密特描繪的未來宇宙中將變得不切實際。1000億年後,如果人類還存在的話,將會比現在更加孤獨。

“到時,我們的銀河系還會在,並且和一些附近的星系合併,但是其他所有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宇宙天體都會離我們太遠而無法觀測到。也就是說,除了我們自身所在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將消失。”施密特說。

在談到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時,施密特說:“我們並不知道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它好像是宇宙自身結構的一部分:暗能量產生更多的宇宙空間,更多的宇宙空間又產生了更多的暗能量,更多的暗能量又產生更多的宇宙空間……宇宙就是因為它而四散消失。”

暗能量假說是當今對宇宙加速膨脹這一觀測結果的解釋中最為流行的一種。在宇宙標準模型中,暗能量在宇宙結構中約占73%。  

2011年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盤點美國知名科學家

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傑夫·霍金
艾賽亞·鮑曼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阿瓦德斯·特凡尼安
喬治·華盛頓·卡弗
威廉·亨利·皮克林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
艾倫·J·巴德
約翰·馬伯格
喬爾·梅特卡夫
W·E·莫爾納爾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理察·斯莫利
羅伯·雷頓
匠白光
希伯·柯蒂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
羅歇·吉耶曼
保羅·勞特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K·C·尼古勞
毛昭憲
保羅·卡拉斯
佛瑞德·布魯克斯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翰·繆爾
赫伯特·豪普特曼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卡羅琳·舒梅克
約翰·道布森
邵正元
阿弗雷德·赫希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羅伯特·柯爾
約翰·巴科斯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吉姆·卡吉雅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
彼得·舒爾茨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基普·索恩
貝拉·巴納錫
乍德·特魯希略
安德魯·沙利
喬治·瑪麗·塞爾
布萊恩·施密特
詹姆斯·B·薩姆納
凱文·格蘭納達
路易斯·斯威夫特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維斯托·斯里弗
奧托·斯特魯維
陳品山
阿爾伯特·班傑明·普雷
約翰·彭伯頓
查爾斯·佩德森
麥可·斯通布雷克
亞當·里斯
約翰·丹尼爾·克勞斯
伊莉莎白·羅默爾
亨利·諾利斯·羅素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拉斯·昂薩格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尤金·派克
羅伯特·S·馬利肯
賽斯·尼克爾森
孟懷縈
埃德溫·麥克米倫
約書亞·布洛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法蘭斯·萊文沃思
潘文淵
諾曼·艾布拉姆森
亨麗愛塔·勒維特
丹尼爾·柯克伍德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查爾斯·科瓦爾
法蘭克·迪普勒
傑爾姆·卡爾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羅伯特·赫爾曼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馬中佩
埃德溫·克雷布斯
里卡爾多·賈科尼
詹姆斯·弗格森
雷蒙德·史密斯·杜根
保羅·莫卡派喬斯
羅伯特·修奇
埃德溫·福斯特·柯丁頓
賽斯·卡羅·錢德勒
詹姆斯·克里斯蒂
安妮·坎農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黃桑希蘭
葉乃裳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約翰·貝內特·芬恩
喬治·邦德
拉爾夫·阿爾菲
喬治·阿貝爾
沃爾特·亞當斯
范·雅各布森
威廉·亨利·霍爾姆斯
赫伯特·亨利·道
阿爾文·溫伯格
羅德·霍夫曼
羅伯特·夏皮羅
約瑟夫·德西蒙尼
竇維廉
查爾斯·奧弗伯格
查爾斯·利伯
傑瑞·馬奇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
巴里·特羅斯特
尤金·賓漢
約翰·軒尼詩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哈里·格雷
梅爾文·卡爾文
赫伯特·布朗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
馬克斯·列夫琴
喬治·沃爾德
拉瑞·克倫普爾
阿爾佛雷德·艾侯
西奧多·周
喬治·亨利·彼得斯
史蒂文·沃格特
查爾斯·薩克爾
克萊德·湯博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
艾倫·桑德奇
馬丁·史瓦西
萊曼·史匹哲
大衛·史提芬遜
哈羅·沙普利
古斯塔夫·所羅門
薇拉·魯賓
斯坦利·科恩
大衛·拉比諾維茨
賈德·戴蒙
愛德華·查爾斯·皮克林
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法蘭克·穆勒
傑佛瑞·馬西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
傑夫·拉斯金
塞繆爾·蘭利
羅伯特·科什納
布萊德·確斯
歐文·羅斯
馬丁·紐維爾
愛德溫·哈勃
喬治·埃勒里·海耳
羅斯貝
馬文·閔斯基
亨利·德雷伯
米高·E·布朗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芭芭拉·利斯科夫
葛麗絲·霍普
查理斯·艾博特
約翰·威斯利·鮑威爾
彼得·秀爾
尤利烏斯·紐蘭德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
喬治·懷特塞茲
常瑞華
王瑞駪
肯尼斯·艾佛森
詹姆斯·高斯林
格羅特·雷伯
巴里·夏普萊斯
威廉·巴頓·羅傑斯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胡流源
張可昭
艾德文·卡特姆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朱有花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李中漢
菲巴斯·利文
威拉得·利比
馬丁·卡普拉斯
達德利·赫施巴赫
法蘭·艾倫
歐文·蘭米爾
羅納托·杜爾貝科
羅伯特·格拉布
維農·德沃夏克
威廉·吉奧克
克利夫蘭·阿貝
保羅·弗洛里
尤金·舒梅克
華萊士·卡羅瑟斯
馬克·維瑟
卡爾·斐迪南·科里
蘭迪·波許
倫納德·阿德曼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小羅伯特·伯納姆
弗里茨·茲威基
徐遐生
彼得·阿格雷
黎頓郝斯
阿諾·彭齊亞斯
王贛駿
肯·湯普遜
理察·卡普
阿薩夫·霍爾
羅伯特·弗洛伊德
法蘭克·德雷克
德克·布勞威爾
威廉·邦德
約翰·霍蘭德
琳·康維
詹姆斯·范·艾倫
亨利·陶布
文頓·瑟夫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理察·施羅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
安東尼奧·穆齊
約翰·麥卡錫
哈里森·施密特
哈里·哈蒙德·赫斯
理察·赫克
查爾斯·馬丁·霍爾
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蘇珊·霍克菲爾德
亨利·艾林
艾倫·紐厄爾
羅伯特·梅特卡夫
約瑟·亨利
丹尼斯·里奇
帕西瓦爾·羅威爾
艾倫·佩利
高德納
喬治·伽莫夫
約翰·繆爾
史提芬·古克
布萊姆·科恩
下村修
謝爾蓋·布林
郭曉嵐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黑格
安娜·菲舍爾
羅德里克·麥金農
卡爾·薩根
傑拉德·柯伊伯
卡爾·央斯基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萊納斯·鮑林
克勞德·香農
利蘭·哈特韋爾
赫伯特·西蒙
奧利弗·史密斯
班傑明·富蘭克林
諾姆·喬姆斯基
理察·阿克塞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