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Cecilia Payne-Gaposchkin,1900年5月10日-1979年12月7日)是一位美籍英國女性天文學家,於1925年首次提出太陽主要由氫所組成,雖然這和當時的傳統看法相抵

基本信息

人生歷程

早期生活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本名塞西莉亞·海倫娜·佩恩(Cecilia Helena Payne),1900年在英國白金漢郡文多爾出生,是埃琳娜·佩恩和愛德華·約翰·佩恩三名子女的其中一個。塞西莉亞的父親在她四歲時去世,她由母親撫養長大。她就讀於聖保羅女子學校,接著於1919年獲得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學習物理學、化學和植物學。後來因為她聽了亞瑟·愛丁頓講述他到非洲拍攝日全食照片中太陽旁兩顆星的位置以確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演講,激起對天文的興趣。

她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學業,但當時女性無法獲得學位。在和哈佛大學天文台台長哈羅·沙普利見面後,她於1923年前往美國攻讀天文的研究所學位。她在美國得到鼓勵女性在天文台研究的獎學金,而且是繼1922年入學的阿德萊德·艾姆斯(Adelaide Ames)之後進入該台的第二位女性學生。

博士班

沙普利成為塞西莉亞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她於1925年以論文 "Stellar Atmospher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Reversing Layers of Stars[1]" 成為拉德克利夫學院(現為哈佛大學的一部分)授予的首位天文博士;天文學家奧托·斯特魯維稱該篇論文是“所有天文博士論文中最卓越的”。因為她套用了印度物理學家米格納德·薩哈的電離理論,因此可以正確找出恆星溫度和恆星光譜的關係。她發現了恆星吸收線的巨大差異之處是因為不同溫度下不同的電離量,而非元素含量。她正確地提出矽、碳和其他在太陽中可找到的金屬在地球上是大約相同的相對含量;但是氦和氫,特別是氫在恆星中則是壓倒性的含量(約100萬倍)。當她的博士論文在審查時,亨利·諾利斯·羅素因為當時的傳統觀念,勸阻她收回論文中太陽組成和地球不同的結論。但四年後因為其他的證據,羅素轉而支持她的看法。在塞西莉亞的觀念被證明正確之後,羅素經常給予稱讚。

生活經歷

塞西莉亞在1931年取得美國國籍。1933年她在歐洲旅遊時認識了在德國出生的俄國天文學家謝爾蓋·伊拉里奧諾維奇·加波施金(1898年–1984年)。塞西莉亞幫謝爾蓋取得美國國籍,之後兩人於1934年3月結婚,育有三名子女:愛德華、凱薩琳和彼得。塞西莉亞在婚後仍然持續進行科學研究,並且畢生都在哈佛大學。她在1927到1938年間是沙普利的技術助理。當她考慮以職務過低和薪資過少理由離開哈佛時,沙普利幫他爭取提升待遇,並在1938年讓她得到“天文學家”的頭銜。1954年時天文學家唐納德孟澤爾嘗試讓她的系主任任命案通過;1956年她成為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的首位女性正教授,之後成為天文系系主任,也是哈佛大學首位女性系主任。

晚期研究

取得博士學位後,塞西莉亞研究高光度恆星以了解銀河系的結構。之後她和其丈夫一起對亮度高於視星等 10 等的恆星進行巡天。接著她和助手一起觀測 125 萬顆變星進行研究;不久這項工作延伸到了麥哲倫雲,又增加了 200 萬顆恆星。這些資料都用於了解恆星演化。

人物評價

G. Kass-Simon 和 Patricia Farnes 認為塞西莉亞進入哈佛大學天文台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沙普利主持之下,該天文台提供給女性更多機會研究天文,並且許多 20 世紀早期女性天文學家威廉敏娜·弗萊明、安東妮亞·莫里、安妮·坎農和亨麗愛塔·勒維特都出自該台。但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獲得博士學位代表女性進入了天文學的主流研究。她進入了當時以男性為主的科學社群,並大大激勵了許多女性。

出版作品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出版的書包含:

"Stars of High Luminosity" (高亮度星體)(1930),

"Variable Stars" (變星)(1938),

"Variable Stars and Galactic Structure"(變星和星繫結構) (1954),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天文學入門)(1956),

"The Galactic Novae" (星系新星)(1957),

"Cecilia Payne-Gaposchkin: an autobiography and other recollections"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自傳和其他回憶)(1984)

榮譽獎項

1923年就讀劍橋大學時被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

1934年安妮·坎農天文獎

1936年美國哲學會會士

1943年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1967年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1976年美國天文學會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

富蘭克林研究所的黎頓郝斯獎章(Rittenhouse Medal),和拉德克利夫學院的卓越獎

威爾遜學院、史密斯學院、西方女子學院、科爾比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州女子醫學院的榮譽學位

小行星2039

語錄

年輕科學家的報酬是世界首位看到或理解某樣事物的情緒快感。且沒有其他相同的經驗可以比較......年長科學家的報酬是有看到一個模糊的概念成長為一個重要的里程

盤點美國知名科學家

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傑夫·霍金
艾賽亞·鮑曼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阿瓦德斯·特凡尼安
喬治·華盛頓·卡弗
威廉·亨利·皮克林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
艾倫·J·巴德
約翰·馬伯格
喬爾·梅特卡夫
W·E·莫爾納爾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理察·斯莫利
羅伯·雷頓
匠白光
希伯·柯蒂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
羅歇·吉耶曼
保羅·勞特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K·C·尼古勞
毛昭憲
保羅·卡拉斯
佛瑞德·布魯克斯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翰·繆爾
赫伯特·豪普特曼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卡羅琳·舒梅克
約翰·道布森
邵正元
阿弗雷德·赫希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羅伯特·柯爾
約翰·巴科斯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吉姆·卡吉雅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
彼得·舒爾茨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基普·索恩
貝拉·巴納錫
乍德·特魯希略
安德魯·沙利
喬治·瑪麗·塞爾
布萊恩·施密特
詹姆斯·B·薩姆納
凱文·格蘭納達
路易斯·斯威夫特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維斯托·斯里弗
奧托·斯特魯維
陳品山
阿爾伯特·班傑明·普雷
約翰·彭伯頓
查爾斯·佩德森
麥可·斯通布雷克
亞當·里斯
約翰·丹尼爾·克勞斯
伊莉莎白·羅默爾
亨利·諾利斯·羅素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拉斯·昂薩格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尤金·派克
羅伯特·S·馬利肯
賽斯·尼克爾森
孟懷縈
埃德溫·麥克米倫
約書亞·布洛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法蘭斯·萊文沃思
潘文淵
諾曼·艾布拉姆森
亨麗愛塔·勒維特
丹尼爾·柯克伍德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查爾斯·科瓦爾
法蘭克·迪普勒
傑爾姆·卡爾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羅伯特·赫爾曼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馬中佩
埃德溫·克雷布斯
里卡爾多·賈科尼
詹姆斯·弗格森
雷蒙德·史密斯·杜根
保羅·莫卡派喬斯
羅伯特·修奇
埃德溫·福斯特·柯丁頓
賽斯·卡羅·錢德勒
詹姆斯·克里斯蒂
安妮·坎農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黃桑希蘭
葉乃裳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約翰·貝內特·芬恩
喬治·邦德
拉爾夫·阿爾菲
喬治·阿貝爾
沃爾特·亞當斯
范·雅各布森
威廉·亨利·霍爾姆斯
赫伯特·亨利·道
阿爾文·溫伯格
羅德·霍夫曼
羅伯特·夏皮羅
約瑟夫·德西蒙尼
竇維廉
查爾斯·奧弗伯格
查爾斯·利伯
傑瑞·馬奇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
巴里·特羅斯特
尤金·賓漢
約翰·軒尼詩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哈里·格雷
梅爾文·卡爾文
赫伯特·布朗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
馬克斯·列夫琴
喬治·沃爾德
拉瑞·克倫普爾
阿爾佛雷德·艾侯
西奧多·周
喬治·亨利·彼得斯
史蒂文·沃格特
查爾斯·薩克爾
克萊德·湯博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
艾倫·桑德奇
馬丁·史瓦西
萊曼·史匹哲
大衛·史提芬遜
哈羅·沙普利
古斯塔夫·所羅門
薇拉·魯賓
斯坦利·科恩
大衛·拉比諾維茨
賈德·戴蒙
愛德華·查爾斯·皮克林
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法蘭克·穆勒
傑佛瑞·馬西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
傑夫·拉斯金
塞繆爾·蘭利
羅伯特·科什納
布萊德·確斯
歐文·羅斯
馬丁·紐維爾
愛德溫·哈勃
喬治·埃勒里·海耳
羅斯貝
馬文·閔斯基
亨利·德雷伯
米高·E·布朗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芭芭拉·利斯科夫
葛麗絲·霍普
查理斯·艾博特
約翰·威斯利·鮑威爾
彼得·秀爾
尤利烏斯·紐蘭德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
喬治·懷特塞茲
常瑞華
王瑞駪
肯尼斯·艾佛森
詹姆斯·高斯林
格羅特·雷伯
巴里·夏普萊斯
威廉·巴頓·羅傑斯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胡流源
張可昭
艾德文·卡特姆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朱有花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李中漢
菲巴斯·利文
威拉得·利比
馬丁·卡普拉斯
達德利·赫施巴赫
法蘭·艾倫
歐文·蘭米爾
羅納托·杜爾貝科
羅伯特·格拉布
維農·德沃夏克
威廉·吉奧克
克利夫蘭·阿貝
保羅·弗洛里
尤金·舒梅克
華萊士·卡羅瑟斯
馬克·維瑟
卡爾·斐迪南·科里
蘭迪·波許
倫納德·阿德曼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小羅伯特·伯納姆
弗里茨·茲威基
徐遐生
彼得·阿格雷
黎頓郝斯
阿諾·彭齊亞斯
王贛駿
肯·湯普遜
理察·卡普
阿薩夫·霍爾
羅伯特·弗洛伊德
法蘭克·德雷克
德克·布勞威爾
威廉·邦德
約翰·霍蘭德
琳·康維
詹姆斯·范·艾倫
亨利·陶布
文頓·瑟夫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理察·施羅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
安東尼奧·穆齊
約翰·麥卡錫
哈里森·施密特
哈里·哈蒙德·赫斯
理察·赫克
查爾斯·馬丁·霍爾
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蘇珊·霍克菲爾德
亨利·艾林
艾倫·紐厄爾
羅伯特·梅特卡夫
約瑟·亨利
丹尼斯·里奇
帕西瓦爾·羅威爾
艾倫·佩利
高德納
喬治·伽莫夫
約翰·繆爾
史提芬·古克
布萊姆·科恩
下村修
謝爾蓋·布林
郭曉嵐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黑格
安娜·菲舍爾
羅德里克·麥金農
卡爾·薩根
傑拉德·柯伊伯
卡爾·央斯基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萊納斯·鮑林
克勞德·香農
利蘭·哈特韋爾
赫伯特·西蒙
奧利弗·史密斯
班傑明·富蘭克林
諾姆·喬姆斯基
理察·阿克塞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