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學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基本信息

概述

中醫學中醫學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精氣血津液、臟腑經絡。《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主要特點有:

認為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

1.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

2.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

歷史 

中醫誕生於五千多年前

中醫學中醫學

20世紀50年代,就有外國學者宣稱: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國就有人編著了《黃帝內經》!奇怪的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一些學者卻總是以馬王堆出土十一脈經為依據,說中醫學誕生在兩千多年以前!《天道·地道·人道----中醫科學性的準思考》運用出土文物證實的陰陽五行八卦、十乾所紀的十日、十二支所紀的十二月、二十四節氣都是誕生於六、七千年以前及這些曆法與中醫學的關係,告訴讀者:

①《內經》成書於五千年以前是言之有據的;

②《內經》成書之時,中醫學術理論體系是相當嚴謹、系統和完善的;

③這一瑰寶因為天災人禍而在的後世(主要是商代以後)散軼或殘缺,後由戰國以後至今兩千餘年的中醫學有識之士輯軼、整理、繼承,並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在知古通今的基礎上,建立起具有數十萬種的中醫文獻偉大寶庫。

甲骨文中一些疾病與治療方法方式的記載,八千年以前跨湖橋先民已經掌握原始針灸技術,大汶口文化遺址5000-5200年以前曾經實施過的成功開顱術,都可予以充分證明!

古代(經典)中醫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鑑》。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古代藏醫掛圖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現代中醫史

1996年,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和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的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學科分類

中醫學臨床中醫
基礎中醫學

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國中醫學史、中醫各家學說等

臨床中醫學

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科中醫骨傷科推拿科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咽喉科中西醫結合醫學氣功科中醫護理等。

診斷方法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論治的方法,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藥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采,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推拿、按摩、氣功、布氣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藥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醫處方,至少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忌口(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游泳、跑步、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艾灸(前二者統稱針灸)、推拿等。故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

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傳統藥物注射製劑,被用於肌肉和靜脈注射。此外,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加之多為複方製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

相較於傳統中醫,現代中醫的革新發明例如:小針刀,傳統藥物注射製劑,科學中藥等。

發展傳播

中醫學《本草綱目》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1]。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正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西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明清以後,??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本草綱目》是中藥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鴉片戰爭以後,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但中醫在中國仍有相當的地位和影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相較於傳統中醫,現代中醫的革新發明,值得加以關注的包括:小針刀,傳統藥物注射製劑,科學中藥等。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2]。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學被歸類為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醫學流派

中醫學扁鵲
《漢書·藝文志》中,將醫家分為“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發展至今,可分為八大流派: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中西匯通學派。

從古至今,知名的和傳說中的中醫學家有:(參見:中醫學家列表)扁鵲張仲景王叔和陶弘景孫思邈宋慈劉完素張從正李杲張景岳傅山陳修園曹穎甫余無言唐容川秦伯未章次公趙紹琴張簡齋施今墨程門雪蒲輔周左季雲鄭壽全岐伯等。

具體學說

精氣學說

精源於“水地說”,氣源於“雲氣說”。

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由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如動物的“生長壯老已” ,植物的“生長化收藏”。

氣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應。如:“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陰陽學說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

陰陽學說的內容包括:陰陽交感與互藏、對立制約、互根互用、陰陽消長、相互轉化。

五行學說

五行即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五行學說的內容包括: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學說

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恆之府,通稱為臟腑。象:一指“形象”,即臟腑的解剖型態;二指“徵象”,即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三指“應像”,即臟腑相應於四時陰陽之象。 藏象是指人體內五臟六腑及其表現與外的徵象和與自然相通應的現象。

透過外在“象”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象測藏”。即“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臟腑”不單是解剖型態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內的綜合概念。

五臟:指,功能為“化生和儲藏精氣”。

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功能為“受盛和傳化水谷”。

奇恆之府:指“、女子胞”。

氣血津液

中醫學血液循環圖

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氣的生成源自先天與後天。稟受於父母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谷產生的水谷之氣,合稱為宗氣。

氣有推動、抑制、溫煦、涼潤、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

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為“氣機不調”。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

經絡學說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津液、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系統包括經脈和絡脈。

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病因學說

《黃帝內經》將病因分為陰陽兩類:“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把病因分為三類:“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中醫學黃帝內經

宋代陳無擇提出“三因學說”:外所因、內所因、不內外因。

近代則將病因分為五類: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癘氣。

內傷病因:包括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失宜、勞逸失度。

繼發病因:包括飲、瘀血結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傷、寄生蟲、胎傳、諸毒、醫過。

發病

邪氣與正氣交戰,決定發病及疾病的發展變化。又稱為“正邪分爭”。

“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指人體的自我修復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依據,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中醫學中醫學

體質情志地域氣候等,與發病有密切關係。

病機

病機是疾病發生、發展與傳變的機理,又稱“病理”。

基本病機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

內生五邪,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

病位傳變,包括:表里出入、六經傳變、三焦傳變、衛氣營血傳變、臟腑傳變等

病性轉化,包括:寒熱轉化、虛實轉化等 。

基礎理論

氣概念的革命

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1996年).即"信息,能量,物質"混合流.

中醫學中醫學

經絡觀念的革命:1996年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的現代化1998年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

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現代化科學化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藏象分形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中醫哲學觀的新發現

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中醫分形集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分類

基礎中醫學
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國中醫學史、中醫各家學說等
臨床中醫學
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科、中醫骨傷科、推拿科、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咽喉科、中西醫結合醫學、氣功科、中醫護理等

中醫典籍

參見:中醫典籍
中醫典籍可分為醫經、醫論、本草、醫方、醫案、醫話等,例如《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備急千金要方》、《本草綱目》、《名醫類案》。

中醫學研究文獻

《中醫學》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是一本關注中醫學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由漢斯出版社發行。主要刊登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防治等在中醫學中的最新套用的論文。本刊支持思想創新、學術創新,倡導科學,繁榮學術,集學術性、思想性為一體,旨在為了給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學者、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討論中醫學領域內不同方向問題與發展的交流平台。
研究領域:
中醫學研究中醫學研究

針灸和推拿
中西醫結合
中醫藥的基本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醫護理學
方劑學
中醫學材料基礎
中醫文獻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現代化
中草藥
中醫保健

經絡醫學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出錯)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85年,法國deVernejoul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導了循經感傳現象。

現代氣概念

1996年,鄧宇等: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統一體”。既是流動著的“‘物質-能量-信息’混合體”統一物。“‘信息、能量、物質’混合流統一體”,物質能量、信息’混合體統一流”中醫氣的本質。

李德新: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
1962年,危北海:,‘氣的兩義說’。
羅石標:在六十年代初期‘氣的功能說’(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氣的物質說’1959年?。
氣是統一場說
黃坤儀等:人體氣場說
李梢等:氣與熵流說
吳邦惠:氣的序參量說

實踐方法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論治的方法,即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藥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采,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氣功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藥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醫處方,至少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忌口(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游泳跑步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艾灸推拿等。故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

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傳統藥物注射製劑,被用於肌肉和靜脈注射。此外,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加之多為複方製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

中西醫學比較

自從現代醫學從西方傳入中國之後,兩種醫學體系的比較就一直在進行。反對中醫的人曾使用“新醫”、“舊

中醫學中醫學
醫”來稱呼它們;支持中醫的人曾使用“西醫”、“國醫”這樣的名稱。當代比較中立的稱呼是“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

醫學理論體系

世界上的醫療體系大致上可分成:

“擬人論醫學體系”(神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超自然物(神靈)力量所造成的,如撒旦神祇等,巫醫乩童符咒等即屬於此類。

“自然論醫學體系”(經驗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氣候的變化、飲食習慣、人情緒變化等。中醫學、阿育吠陀、順勢療法等即屬於此類。

“科學論醫學體系”(實驗設計):經由設立假說、實驗設計,並利用演繹、歸納等方法呈現結果,或藉由科學儀器偵測所產生的醫學,是近現代醫學的主流,例如西醫。

其中前面兩者被歸類為傳統醫學或替代醫學,而後者則屬於現代醫學的主流。

思維方式

中醫診斷疾病是依望聞問切的結果來辨病及辨證,但也有隻辨病不辨證(例如急症或有專病專方時),或只辨證不辨病(例如遇到不知名的疾病、疑難雜症、或調理體質等)的情況。與西醫在診斷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的是,中醫常會強調“辯證”。中醫學

以感冒為例,西醫師會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細菌性的感染,會鑑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併肺炎;但這些診斷對中醫師而言,卻不是最重要的。以中醫的觀點,需要分辨的是,這是屬於風寒或風熱;若屬風寒則又辨屬於太陽病、陽明病或少陽病;屬風熱則辨別病邪在衛氣營血的哪個階段等。

治療思維

中醫主要通過中藥針灸等治療方法,幫助人體驅除病邪,恢復正氣。其思維可簡約為攻補二類,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補、或攻補兼施。傳統上,臨床進行攻補有八個方法,即“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稱為八法。

有些中醫學家認為,中醫學的價值之一在於方劑,藥方是醫者的經驗結晶。中醫學本身發展的過程即是實驗的醫學,尤其是經過無數的醫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來的臨床人體實驗反覆使用,證實實際有效而被記載流傳下來的經方、時方等。直接面對疾病,掌握主證,選擇對證的方劑進行加減,不拘泥於理論,以治療疾病,這是中醫精髓辨證論治的本來面目。

現代中醫也有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尤其在中國大陸,利用現代醫學檢測方法輔助診斷,中醫師可兼用中藥與西藥病患治療。

西主要通過醫學器械、化學檢驗確定病情,然後使用化學製劑、先進醫療設備達到殺死病源體或抑制治病途徑而治疾病,稱為對抗療法。

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頑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時,或者因為現代醫學的發展所限,或者是患者

中醫學中醫學
所能獲得的醫療資源所限,沒有治療的辦法時,會求助於中醫。但絕大多數人在外科、及病情惡化快速的嚴重病變的情況下求助於西醫。

一種疾病可否治癒,其可能性多大在西醫中比在中醫中有明確的統計數字可依循。

療效驗證

傳統上,中醫藉由脈象及病人服藥後症狀的變化等來判斷療效。有些中醫認為中醫學很難進行對比試驗,但現代研究中醫學的學者,亦建立多種實驗動物模型或進入臨床人體實驗,進行對比試驗,來驗證方劑或中藥的療效。

西醫的治療方法和藥劑則是要通過科學的對比試驗(比如使用安慰劑對比)來確認效果。

知識傳播

中醫的典籍大多成書於古代,如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 、東漢的《傷寒論》 、明朝的《本草綱目》 ,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語、歌訣記載,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傳播的難度。古代中國官方亦不斷蒐集修訂各類中醫典籍,成為官修醫書,並設有考試制度,而在民間則多以師帶徒或家傳的方式傳承。近現代則成立中醫藥大學或學院等,對中醫學進行的系統整理、研究、教學,而在民間也保留部分師帶徒及家傳方式。

西醫則是根據成文的知識體系進行,如果某種治療方法或藥劑不對或有效,這種知識能很快得以傳播。

一般認為有經驗的老中醫醫術較高明,經驗對療效有明顯的決定作用。由於中醫強調的辯證方法借用中國哲學中陰陽五行的辭彙來描述,使得經驗很難以被了解。而在醫經、本草、醫案、醫話等各類中醫典籍中,均詳細記載了各種方劑、中藥的使用時機、炮製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誤用後的症狀及救治方法等。

中西醫學的異同

自從西洋醫學(又稱為對抗醫學)隨著傳教士由歐洲傳入中國之後,兩種醫學體系的競爭與融合就一直在進行。近現代西方醫學是西方傳統醫學向近現代生物科學的生物醫學模式轉換,面臨社會-心理-生物綜合醫學模式的形成,1992年4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召開了“首屆全國中西醫學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大會上曾邦哲(曾傑)提出了中西醫學匯通走向系統醫學與系統藥物學(systems medicine and pharmacy)的道路,同時將中醫藥經典作為傳統醫藥加以保存,一方面提供了中西醫學匯通的醫學現代化資源,另一方面使傳統醫藥發揮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用途,也就是說傳統的中醫藥以地道的傳統醫學存在,現代的中西結合醫學則必須徹底走向現代化。

醫學理論體系

世界上的醫療體系大致上可分成:

“擬人論醫學體系”(神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超自然物(神靈)力量所造成的,如撒但、鬼、神祇等,巫醫、乩童、符咒等即屬於此類。

“自然論醫學體系”(經驗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氣候的變化、飲食習慣、人的情緒變化等。中醫學、阿育吠陀、順勢療法等即屬於此類。

“科學論醫學體系”(實驗設計):經由設立假說、實驗設計,並利用演繹、歸納等方法呈現結果,或藉由科學儀器偵測所產生的醫學,是近現代醫學的主流,例如西醫。

其中前面兩者被歸類為傳統醫學或替代醫學,而後者則屬於現代醫學的主流。

診斷疾病的思維方式

中醫診斷疾病是依望聞問切的結果來辨病及辨證,但也有隻辨病不辨證(例如急症或有專病專方時),或只辨證不辨病(例如遇到不知名的疾病、疑難雜症、或調理體質等)的情況。與西醫在診斷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的是,中醫常會強調“辨證(症)”。

以感冒為例,西醫師會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細菌性的感染,會鑑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併肺炎;但這些診斷對中醫師而言,卻不是最重要的。以中醫的觀點,需要分辨的是,這是屬於風寒或風熱;若屬風寒則又辨屬於太陽病、陽明病或少陽病;屬風熱則辨別病邪在衛氣營血的哪個階段等。

治療的思維及方法

中醫主要通過中藥、針灸等治療方法,幫助人體驅除病邪,恢復正氣。其思維可簡約為攻補二類,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補、或攻補兼施。傳統上,臨床進行攻補有八個方法,即“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稱為八法。

中醫學的價值之一在於方劑,藥方是醫者的經驗結晶。中醫學本身發展的過程即是實驗的醫學,尤其是經過無數的醫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來的臨床人體實驗反覆使用,證實實際有效而被記載流傳下來的經方、時方等。直接面對疾病,掌握主證,選擇對證的方劑進行加減,不拘泥於理論,以治療疾病,這是中醫精髓辨證論治的本來面目。

現代中醫也有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尤其在中國大陸,利用現代醫學檢測方法輔助診斷,中醫師可兼用中藥與西藥為病患治療。

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頑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時,或者因為現代醫學的發展所限,或者是患者所能獲得的醫療資源所限,沒有治療的辦法時,會求助於中醫。但絕大多數人在外科、及病情惡化快速的嚴重病變的情況下求助於西醫。

一種疾病可否治癒,其可能性多大在西醫中比在中醫中有明確的統計數字可依循。

療效驗證方法

傳統上,中醫藉由脈象及病人服藥後症狀的變化等來判斷療效。有些中醫認為中醫學很難進行對比試驗,但現代研究中醫學的學者,亦建立多種實驗動物模型或進入臨床人體實驗,進行對比試驗,來驗證方劑或中藥的療效。

西醫的治療方法和藥劑則是要通過科學的對比試驗(比如使用安慰劑對比)來確認效果。

近年在台灣,各大教學醫院或地區醫院均普遍開設中醫部,並承擔中醫藥臨床試驗的任務。例如:2006年9月24日舉辦的“二〇〇六中醫藥研究暨臨床病例學術研討會”上,長庚醫院北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發表“辛夷散治療過敏性鼻炎隨機雙盲臨床療效評估”,在為期兩年的雙盲實驗中,共收集108位病患,完成整體實驗共有60位,其中包括實驗組40位、對照組20位,並針對臨床症狀、鼻腔阻力、鼻腔截面積、塵蟎特異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細胞激素之分泌等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辛夷散對過敏性鼻炎患者有臨床療效,此療效之機轉包括T細胞的免疫調節及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的影響。這是中醫藥科學與其醫療價值驗證的眾多科研舉證之一。而其它具代表性的中醫科研驗證結果也在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網站有公開而詳實的記錄,提供有興趣者一窺中醫與臨床的成效。

知識傳播方式

中醫的典籍大多成書於古代,如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東漢的《傷寒論》、明朝的《本草綱目》,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語、歌訣記載,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傳播的難度。古代中國官方亦不斷蒐集修訂各類中醫典籍,成為官修醫書,並設有考試制度,而在民間則多以師帶徒或家傳的方式傳承。近現代則成立中醫藥大學或學院等,對中醫學進行的系統整理、研究、教學,而在民間也保留部分師帶徒及家傳方式。

中醫和西醫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在於中醫注重古人的經驗。中醫醫生推崇中國古代醫書,相反現代醫學的研究者則更著重醫學的發展。

西方醫學不斷推陳出新、開放新藥品。中醫則一方面對古代秘方,醫書進行挖掘、蒐集、考證、從中吸取古人的臨床經驗,並繼續加以檢視及運用,另一方面也不斷以經方或時方為基礎,針對不同的疾病在臨床上進行加減,研製新的方劑,或藉由改變劑型,例如中藥注射製劑,來擴展方劑的治療範圍或加強其療效。

西醫則是根據成文的知識體系進行,如果某種治療方法或藥劑不對或有效,這種知識能很快得以傳播。現代藉由網路及傳播媒體的發達,以及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所的設立,中醫的各種典籍及資訊亦逐步電子化而得到快速傳播。

一般認為有經驗的老中醫醫術較高明,經驗對療效有明顯的決定作用。由於中醫強調的辨證,借用中國哲學中陰陽五行的辭彙來描述,使得經驗很難以被了解。而在醫經、本草、醫案、醫話等各類中醫典籍中,均詳細記載了各種方劑、中藥的使用時機、炮製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誤用後的症狀及救治方法等,例如清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卷四·馬兜鈴的註解中,提到“今人惑於錢乙補肺阿膠散一方,取用(馬兜鈴)以治虛嗽,百服百死”。

反中醫運動歷史與觀點

在中國,對於中醫學的是否屬於科學的問題,始終一直爭論不休。學術界的爭論可追溯到19世紀末,現代醫學傳到中國之後,一些主張醫學現代化的人士,主張廢除中醫,中醫學連帶受到巨大的挑戰。直到今天,中醫學是否歸屬於科學、及中醫藥是否有效等,仍倍受主流科學界的質疑。

自歐洲醫學東傳以降,中醫為科學與否,爭議極大,兩派各執一詞,迄今在中國並無結論,茲聊列之。

1879年,俞樾發表《廢醫論》最早提出了廢除中醫中藥的主張。在1915年江蘇的袁桂生將“廢五行說”作為一項提案交神州醫藥總會討論,題為《擬廢五行生剋之提議》。據醫學捌號樓稱可能是最早的提出廢除五行理論的文章。

1929年,國民政府通過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事業之障礙案》。

2005年,中南大學張功耀教授在《醫學與哲學》雜誌上發表了《告別中醫中藥》,將中醫存廢之爭推向新高潮。

中國官方的說法認為中醫學是一門科學。針對中醫不科學的說法,荊氏認為“2005年11月19日國家將中國中醫研究院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也是對此等論爭的回擊。”董氏認為“在現代科學劃界標準下當屬於非科學範疇,而與偽科學截然不同”。孫氏等認為按照薩伽德的科學劃界標準,亦“不能說中醫學是一門科學”。

尚有一些人認為,中醫源於古人對人體與自然規律的感性及感官認識,其本質並非科學(但可以用適當的現代科學方法去研究和發揮部分的中醫理論),但她有超脫科學的可貴的一面。而“不是科學”也無法否定中醫療法的療效,若據此斷然否定中醫,我們將失去很多可貴的文化資產。

節日

1929年在一場廢除中醫的嘗試失敗之後,上海中醫藥界人士為了慶祝這一勝利,把每年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這是和中醫學相關的節日。

最近,中國新聞社報導“韓現在又計畫拿中醫當韓醫,申請為代表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後,中韓之間有不少爭論。

評價

中醫學中醫學
支持中醫的人士認為: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即協助身體的自我調控機轉維持身體的恆定)。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的醫療體系中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

中醫的理論體系以唯象的陰陽五行為基礎,用五行生剋來解釋人體生理、心理系統運行規律。其理論建立在中國傳統哲學世界觀和樸素辯證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例如陰陽、氣血等概念用於總結、概括經驗和指導實踐,對於其科學性的問題,引進近代西方科學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學術界的爭論可追溯到19世紀末。學術爭論的參與者不僅有醫學界人士甚至還包括政治、文化人士,如孫中山梁啓超 周作人周樹人等。

中藥

中藥是在西方醫學傳入我國以後,人們對我國傳統醫藥學的稱呼,是與西醫相對而言的。
中醫學中醫學

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藥。少數中藥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範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有人認為因此中醫藥物毒副作用較少,適用範圍較為廣泛。但也有人認為中醫藥物成分複雜,毒副作用試驗不完全,比現代醫學(西醫)的藥物危險且作用值得懷疑。

很多人認為中醫藥物價格相對低廉,同時某些中藥藥物由於使用珍稀原料(如鹿茸、人參)價格昂貴。

隨著中醫的發展,中醫治療骨科疾病被世界的人們所追捧。傳統中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作為祖國的國粹,幾千年來醫好了無數例疑難雜症,一直以來被國人引以為驕傲。眾所周知,黑膏藥治療骨關節疾病亦有關鍵之兩點,其一為所選中藥成分對症性,此為保障療效之根本;其二為膏藥熬制方法正宗性,此為藥效得以發揮之關鍵。中醫外用膏藥治療骨科疾病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如:消刺止痛膏鎮骨驅風貼、蜂毒古今貼 、頸椎寧痛膏等中醫外用藥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文化遺產

1929年在一場廢除中醫的嘗試失敗之後,上海中醫藥界人士為了慶祝這一勝利,把每年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這是和中醫學相關的節日。
最近,中國新聞社報導“韓現在又計畫拿中醫當韓醫,申請為代表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後,中韓之間有不少爭論。

相關條目

中醫師氣功中藥針灸布氣五運六氣東醫寶鑑本草綱目

大學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現代中醫學發展和高等中醫教育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養、紮實的西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藥學及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中醫學專門人才。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運用中醫學理論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後能夠在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綜合醫院及各類相關醫藥衛生單位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