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

情志

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如《養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則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正式列為致病內因。對於個性心理特徵的種種分類,對於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的地位,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對於調神攝生的心理衛生等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是我們研究情志保健的寶貴資料。文摯根據中醫情志治病的“怒勝思”的原則,採用激怒病人的治療手段,治好了齊王的憂鬱症,給我國醫案史上留下了一個情志療法的典型範例。

基本簡介

情志情志

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不會致病。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於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身心健康。人的心理活動,中醫學將其統稱為情志,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生中有重要價值,自古以來就被人類所注目。早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闢的論述。其中《管子》中的《內業》篇,是最早論述心理衛生的專篇。內,就是內心;業,就是術業。內業者:養心之術也。 《管子》將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

具體三點

情志情志

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於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萬事萬物干擾則能心身安樂。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黃帝內經》,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豐富得多,成熟得多。綜觀《內經》,無論是對身心疾病的社會心理致病因素,發病機制的認識,還是對身心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都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並已形成一定完整的理論體系。

如:在形神關係方面,《內經》已認識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駕御形體,形神統一,才能身心健康,盡享天年,要求人們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擺脫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

密切關係

對於個性心理特徵的種種分類,對於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的地位,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對於調神攝生的心理衛生等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是我們研究情志保健的寶貴資料。

各家學說

情志情志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生的重要性,同時責怪和痛斥時醫、時人無視養生,是“舉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榮勢,企踵權豪”,“維名利是務”,實在是“崇飾其末,忽棄其本”,勸導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理”。可見,關於情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仲景當時已比《內經》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國時名醫華佗,不畏殺身之禍,以激怒療法治癒太守篤病的事跡,見於《後漢書》的記載而廣為人知。他還“曉養性之術”,重視心理衛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專有“養性”之論,不僅整理了唐以前有關調神養心方面的論述,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在“道林養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對情志保健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宋代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病因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子和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中,極為重視心理治療,對於《內經》的“以情勝情”療法,進行了深刻的研究,還創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明、清時期,心理保健學說有了新的開拓和特點,如《攝生集覽》中提出“養神為首”,即雖然保養之法可數以萬計,但養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與精神的關係方面認為,指出不寐與情志有關,倡導“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箋》中還提倡鑑賞書畫、文房四寶、各種花卉及遊覽、登高等活動,以陶冶精神,實為當今旅遊、登山以健心身觀點的理論之源,至今仍給我們以方法論啟迪。

現代理論

情志情志

中醫學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由於“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從現在疾病譜系中的各種改變可充分說明精神致病的廣泛性,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已經構成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而這些病的產生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情志保健必須重視,不可等閒視之。

療法

情志情志

中醫情志療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許多診療奇聞佳話,大有“喜怒哀樂”皆是藥之感,中醫對一些疑難怪病具有獨特的情志療法,神奇的療效蘊藏著豐富的科學道理。

激怒療法

傳說戰國時代的齊閔王患了憂鬱症,請宋國名醫文摯來診治。文摯詳細診斷後對太子說:“齊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來治療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齊王,他肯定要把我殺死的。”太子聽了懇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證你的生命安全。”文摯推辭不過,只得應允。當即與齊王約好看病的時間,結果第一次文摯沒有來,又約第二次,二次沒來又約第三次,第三次同樣失約。齊王見文摯恭請不到,連續三次失約,非常惱怒,痛罵不止。過了幾天文摯突然來了,連禮也不見,鞋也不脫,就上到齊王的床鋪上問疾看病,並且粗話野話激怒齊王,齊王實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罵文摯,一怒一罵,鬱悶一瀉,齊王的憂鬱症也好了。文摯根據中醫情志治病的“怒勝思”的原則,採用激怒病人的治療手段,治好了齊王的憂鬱症,給我國醫案史上留下了一個情志療法的典型範例。

逗笑療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鬱症,終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幾經治療,終不見效,病情一天天嚴重起來。經人舉薦,一位老中醫前往診治。老中醫望聞問切後,對巡按大人說:“你得的是月經不調症,調養調養就好了。”巡按聽了捧腹大笑,感到這是個糊塗醫生怎么連男女都分不清。此後,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發笑,久而久之,抑鬱症竟好了。一年之後,老中醫又與巡按大人相遇,這才對他說:“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則氣結’,並無良藥,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開,氣則疏結通達,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開懷歡笑中不藥而治的。”巡按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道謝。

痛苦療法

明朝有個農家子弟叫李大諫,自幼勤奮好學,頭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舉人,第三年又進士及第,喜訊連年不斷傳來,務農的父親,高興得連嘴都掛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請了許多醫生診治,都沒有效果。李大諫不得已請某御醫治療。御醫思考良久,才對李說:“病可以治,不過有失敬之處,還請多加原諒。”李說:“謹遵醫命,不敢有違。”御醫隨即派人到李大諫的家鄉報喪,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諫的父親聽到噩耗後,頓時哭得死去活來,由於悲痛過度,狂笑的症狀也就止住了。不久,御醫又派人告訴李的父親說:“你兒死後,幸遇太醫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親聽了又止住了悲痛。就這樣,歷時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從心理醫學上講,此所謂相反療法。

怡悅療法

傳說古代名醫張子和,善治疑難怪病,在民眾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個名叫項關令的人來求診,說他夫人得了一種怪病,只知道腹中飢餓,卻不想飲食飯菜,整天大喊大叫,怒罵無常,吃了許多藥,都無濟於事。張子和聽後,認為此病服藥難以奏效,告訴病人家屬,找來兩名婦女,裝扮成演戲的丑角,故作姿態,扭扭捏捏地做出許多滑稽動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悅。病人一高興,病就減輕了。接著,張子和又叫病人家屬請來兩位食慾旺盛的婦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東西,病人看著看著,也跟著不知不覺地吃起來。就這樣,利用怡悅引導之法,使心情逐漸平和穩定,最後終於不藥而愈。

羞恥療法

羞恥是人的本能,中醫利用人的這一本能,治療一些疑難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傳說有一民間女子,因打哈欠,兩手上舉再也不能下來,吃藥治療皆無效果。醫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裝要解開這位女子的腰帶,揚言要為她做針灸治療,女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驚呆了,不自覺地急忙用雙手掩護下身,急則生變,雙手順勢自然下垂復原。這是中醫採取“圍魏救趙”計謀的情志療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