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也就是認識和防治溫病的學說。是一門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

溫病學作為一門臨床學科,從定義可以看出它的任務主要是:

任務

1、闡明溫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從而揭示溫病的本質;
2、研究溫病的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從而有效地防治溫病,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任務 ——— 闡明病因病機(揭示本質)(反映了溫病的理論性)
研討防治方法(有效防治)(反映了溫病的實踐性)
能否勝任此任務?雖不能完全勝任,但是有西醫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對病毒感染的傳染病具有獨到之處,對B肝、愛滋病用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扶正固本的方法則有良好的療效;對B肝轉陰及腸傷寒的治療,配合溫病治療方法,用中藥比單用西醫西藥效果要好。

地位

由於溫病學提示了溫病的本質,並有效地防治溫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因而它在祖國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溫病是急性外感熱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大多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因此,認識和防治溫病對保護人民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長期以來,溫病學一直有效地指導著溫病的臨床治療。此外,溫病學的基本理論對內、外、婦、兒及五官等學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導作用。因此溫病學是學習中醫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發展簡史

溫病學在祖國醫學中是一門年青的學科。然而做為一門學科來講,則有著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了解其發展概況,可加深對本學科的認識。溫病學起源於戰國時期的《內經》,到秦漢晉唐時期,溫病皆隸屬於傷寒範圍。經過兩宋金元時期的變革發展,溫病始脫離傷寒藩籬;時至明清,才逐步總結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診治方法,從而形成一門新興的臨床學科。綜觀中醫的發展史,溫病學的發展大體經過了以下三個時期:
(一)萌芽時期(戰國—晉唐時期)
據醫史考證,溫病學起源較早。古代由於生產水平、科學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會原因,諸如戰爭、饑荒等,使許多溫病廣泛蔓延,溫邪日益猖獗,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祖國醫學的溫病學說便在與疾病鬥爭中產生出來。從現存醫著分析,從戰國到秦漢時代,可以作為溫病學說的萌芽時期。在此時期中,雖然還沒有堪稱溫病學專著的醫籍出現,但是人們對溫病怎樣進行防治的認識已經開始萌芽,有不少科學構想和具體經驗散見在有關醫書中,為後世溫病學說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1、秦汗時代對溫病學理論的初步認識(主要見於《內經》、《難經》、《傷寒論》)
(1)對溫病概念的認識:當時認為,溫病隸屬於傷寒,是傷寒中的一個類型,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
《內經》:“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內經》時未明確提出溫病病名,稱之為熱病)
《難經》:“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分廣狹二類,廣者即包括上述五類,狹者即上述五種之一的傷寒。
《傷寒論》認為:溫病是傷寒中的一個類型。“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2)對溫病病因的認識:
《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原始病因是寒邪
伏寒化溫
寒邪化熱而成溫病
(3)對溫病證候的認識:熱象偏重,突出了溫病的溫熱特性。
《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急,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
《傷寒論》第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扼要敘述了溫病的症狀,對後世論述溫病的證候和治療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熱象偏重:雖對溫病的證候描述不完全,不準確,但對證候的基本特點已有所了解)
(4)對溫病的治療認識:
《內經》“熱者寒之”,“溫者清之”,雖不是針對溫病而言,但對溫病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傷寒論》雖未明確指出溫病的治療原則,但論中所述的清熱、攻下、養陰等,對溫病的治療有實際意義和啟發作用。如白虎湯,可直接用於溫病氣分胃熱證,攻下的調胃承氣湯變化為五承氣湯(牛黃、導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湯,茵陳蒿湯,梔子豉湯,葛根芩連湯等,對於溫病治療學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至今仍為臨床所用。另外,秦漢時代對溫病的預防也有一鱗半爪的記載,此處不一一敘述。
2、晉唐時代對溫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劑的創製:
秦漢後到了晉唐時代,在整箇中醫學界,醫學的發展是對方藥的整理,此時方書較多,在醫理上無重大突破,溫病學的發展情況也是如此。
(1)病因的認識:
葛洪《肘後備急方》:“歲中有厲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曰溫病。”認識到溫病的病因是一種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於其它病因,這種特殊的物質癘氣,致病傳染性強。至於鬼毒,葛洪出生於道家,故認為有鬼毒作用。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認識到:溫病是“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不同於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種特殊的致病物質。以上這二種認識,對後世吳又可“癘氣學說”有很大指導意義。
(2) 方劑的創製從治療學方面豐富了溫病學的內容
葛洪《肘後備急方》、孫思邈《千金要方》、王燾《外台秘要》記載了許多預防和治療溫病的方劑。例如:
黑膏方——治溫毒發斑 萎蕤湯——治風溫(滋陰解毒)
大青湯——治溫病熱盛陰傷 太乙流金散——燒煙燻辟溫氣(空氣消毒)
黑膏方:生地黃、豆豉、豬膏(豬膚)
萎蕤湯:白薇、麻黃、獨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
大青湯:大青葉、阿膠(滋陰清熱)
太乙流金散:雄雌黃、礬石、鬼箭羽、羚羊角
(以上幾個方子,突出了清熱解毒,為溫病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上通過對《內經》、《傷寒論》、《肘後方》、《千金方》等對溫病的論述可知,此時雖對溫病的因證脈治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理論簡單、樸素、零散缺乏系統,未形成獨立的理論體系,仍屬傷寒範疇。
總結概括此時期:
A、對溫病的病名、病因、證候防治有了初步認識
B、概念上溫病隸屬於傷寒
C、對溫病的認識理論簡樸缺乏系統
但我們從溫病學說發展的過程來看,這個階段是個良好的開端。溫病學說思想一經產生,就為後世繼續發展這門學科開闢了正確道路。
唐代是我國經濟繁榮時代。唐代以後,南方地區,長江流域一帶,逐步得到開發,城市興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海外交通頻繁,因此疾病傳播類型增多。宋代民族鬥爭激烈,戰爭頻繁,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外感熱病隨之增多,流行傳染更加殘酷,使得醫家們有更多實踐機會。醫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了新的治療經驗,認識到《傷寒論》的辨證治療方法,用於治療溫病,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同時因為藥物的發現日益增多,所以有條件提出發展和改革的主張,使溫病學進入成長發展時期
(二) 成長時期(兩宋金元)
1、治療學上的新突破
① 宋代朱肱擅長靈活運用經方:
朱肱首先提出運用經方不能墨守成規,{因時因地因人因病}靈活加減隨證變化。
② 金元劉河間強調熱病治宜寒涼:
金元時期,百家爭鳴學術活躍。劉河間首先打破《傷寒論》表證必須用麻桂辛溫解表的方法,認識到很多外感病濫用辛溫解表,足以誤人。提出治療熱病:
A、創新論――六氣皆從火化,六經傳變皆是熱證;
B、立新法——寒涼清熱為主,法當表里兩解;
C、制新方――防風通聖散,雙解散等表里雙解劑。
突破了發表不離麻桂的常規,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較朱肱前進了一大步,為後世建立以寒涼清熱藥為中心的溫病治療學打下了基礎,是溫病學發展史上一大轉折。故後世有“傷寒宗仲景,熱病崇何間”之說。
③ 羅天益對溫病證治作了規律性提示:
《衛生寶鑑》即按熱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氣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證、制方用藥,但未把症狀系統歸納,以後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皆受之影響。
3、理論上的新進展
(1)宋代郭雍對病因學說的闡發:
宋代郭雍《傷寒補亡論》認識到:發於春季的溫病既有冬傷於寒至春而發、也有感受春季時令之邪而發,後世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兩類,實即導源於此。
(2)元代王安道對寒溫之異的辨析:
元末王安道《醫經溯洄集》對溫病的病名、病理,治則有獨特的見解,對寒溫的辨析很重要。
A、病名:溫病不得混稱傷寒
B、病理:溫病與傷寒發病機理迥然不同,溫病屬里熱外發、怫鬱於表
C、治療:清里熱為主,解表兼之
他的看法,劃清了寒溫界限,為溫病學說脫離傷寒,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故吳鞠通稱他“始能脫卻傷寒,辨證溫病”。
從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時期的劉河間、羅天益、王安道等醫家的論述可知,此時對溫病的認識逐步深化,在理論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為後世溫病學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所以說是成長階段。
總結此期:
1、理論上的進展: 提出溫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從病名、病機和治療上區分傷寒和溫病。
2、治療學的突破:主張靈活運用經方、強調熱病的治療以寒涼為主 ,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氣血制方用藥。
兩宋金元後,到了明清,溫病學的發展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溫病學家輩出,溫病學專著叢現,對有關溫病學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終於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溫病學的發展進入了成熟時期。
(三)形成時期(明清)
這一階段,以吳又可《溫疫論》和清葉天士《溫熱論》、薛生白《濕熱病篇》、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溫病學家及溫病學專著為標誌,有關溫病的理法方藥已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而形成了新的專門獨立學科———溫病學。
1、明代溫病學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創“新感溫病”說,豐富發展了溫病發病學內容
金元以前,論述溫病者大多以《內經》、《傷寒論》為據,“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伏氣溫病”。在成長階段已談到宋·郭雍已認識到發於春季的溫病,既有冬寒伏而後發,亦有感受春季時令之邪而發。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溫病”之說。為清代溫病學家認識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發的溫病,有較大推動和啟發作用。
(2)明末吳又可編著《溫疫論》,創立溫疫辯證施治理論
吳又可身處崇禎末年,正適溫疫流行。他根據實踐體會,編寫了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病學專著——《溫疫論》。他在書中創造性提出了溫病不同於傷寒的一些獨特見解。其學術成就表現在:
Ⅰ、論述了溫病與傷寒的不同,大膽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獨特見解。
Ⅱ、首創“癘氣”學說,脫卻“六淫”致病因素圈子,豐富和發展了溫病病因學說。他說“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溫疫是感觸癘氣而引起,邪從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潰發則有九種傳變。溫疫有強烈的傳染性,“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
Ⅲ、在治療上強調以祛邪為第一要義,提出“客邪貴乎早逐”“邪不去則病不愈”。並創疏利透達之法。如:
a、發病初起,即用達原飲疏利透達膜原
(達原飲:檳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藥、黃芩、甘草)
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氣湯專主下奪,以邪盡方止
(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小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
(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
c、 後期重在滋養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湯蔞貝養榮湯清燥養榮湯等扶正祛邪。
柴胡清燥湯:柴胡、黃芩、陳皮、甘草、花粉、知母)
(蔞貝養榮湯:知母、花粉、貝母、瓜蔞實、桔紅、白芍、當歸、紫蘇子)
這些認識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觀點和依據,不僅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一重大創見,且至現在仍不失其先進的科學思想。清代戴天章《廣溫疫論》、劉松峰的《松峰說疫》、余師愚《疫疹一得》、楊栗山《傷寒溫疫條辨》均皆論述溫疫,都是受到吳氏思想的影響。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見解,創立秋燥致病新理論:並倡溫疫分三焦論治:
Ⅰ、喻嘉言對溫疫的防治有新的認識
喻氏認為“未病前飲芳香正氣湯,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邪即入,則以逐移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這對後世運用芳香化濁法和吳鞠通三焦辨證都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Ⅱ、撰寫《燥氣論》,提出秋傷於燥之說(創秋令燥熱為病之論)
喻氏認為,《內經》中只有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論述,而沒有論及燥氣,不夠全面。於是撰寫《燥氣論》,補充了秋傷於燥之說,並自訂清燥救肺湯治療燥病的主方,這確是發前人所未發。對溫病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清代四大溫病學家的傑出成就:
清代溫病學的發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溫病學在理論證治上形成完整體系。使溫病學趨於成熟的,是以葉天士、薜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醫家確立了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綱領為主要標誌。其中葉天士是溫病學發展史上建立完整體系的傑出代表,有“溫熱大師”之稱。他們的貢獻是:
(1) 葉天士建立了溫病因證脈治的獨立體系:
葉天士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了溫病學的獨立體系。可以說沒有葉天士的貢獻,就沒有今天的溫病學。其代表著《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
葉天士,名桂,字天士,號香岩,又號上津老人,清代吳縣人,原籍安徽歙縣,先世遷吳。葉氏生於世醫家庭,少年時,日至學塾讀書,晚歸則由父授以醫學,受家庭薰陶頗深,十四歲時,其父去世,葉氏隨其父門人朱某習醫,十分好學,凡聞某醫善治某證,拜師,學後更以他師,從12—18歲,拜十七師,從而吸收各家之長,加上生性聰穎,又能刻苦鑽研,故得以融會貫通,學業猛進而自成一家。
葉氏生平診務繁忙,無暇著述,現在流傳的幾種葉氏著作系其門人或後人整理而成,另有偽托葉氏之名者,如《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氏醫案存真》等為其門人或後人整理而成。較能真實反映葉天士臨證經驗和學術思想。《溫熱論》是葉氏學生顧景文據其口授整理而成,是溫病學理論奠基之作。葉氏建立溫病學獨立體系具體表現在:
A、闡明了溫病的主要類型及其發生髮展機理:
如《三時伏氣外感篇》按季節劃分類型,分新感、伏氣
三時 :春乃春溫風溫、夏即暑病、秋則燥病,綜合有新感有伏氣。
現在我們教材上的四時溫病基本上是按葉天士的思想來劃分的。
B、創立了“衛氣營血”溫病辨證理論:
為溫病學確立了理論基礎,是繼《傷寒論》六經辨證之後,在熱性病辨證施治體系方面的一個創造性發展。衛氣營血不是葉天士的主觀想像,而是客觀實際,符合衛氣營血的病理變化
C、發展溫病的診斷方法:
傷寒、金匱重視脈象,葉天士創辨舌驗齒。對辨舌驗齒、辨斑疹白陪有獨到心得,對舌象論述詳細簡明。陳澤霖說:真正舌象有研究價值的是葉天士的辨舌。例如:燒傷病人開始表現為黃苔,熱毒熾盛,當舌質絳時,熱入營血,將要出現敗血症。
D、確立了溫病的治療大法: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此外他的《臨證指南醫案》、《三時伏氣外感篇》等也是臨床經驗的結晶,實用價值較大,為後代醫家所推祟。
(2) 吳鞠通充實發展葉氏學說,豐富溫病的證治內容:
吳鞠通為清代江蘇淮陰人,少習儒學。19歲時,其父患病而死,認為不能醫治父病,簡直無顏立於天地之間,故慨然棄舉子業,專事方術。23歲時其侄兒患溫病,“請諸醫其於溫病治法,未之聞也。”至最後身發黃而死。,當時吳氏因初學醫,故“未敢妄贊一詞”,但此事激發了吳鞠通鑽研溫病的決心。26歲時,到北京檢校《四庫全書》,從而得以閱讀大量先賢醫著。在廣泛鑽研醫學書籍的同時,尤對葉氏《臨證指南醫案》深入細緻,分析研討,又結合具體病例認真揣摩,附以自己的見解和經驗,編著了《溫病條辨》一書。該書是一部系統論述四時溫病的專書(共列238法,198首方),此書不僅收取了前賢在溫病學方面的成就,尤其使葉氏溫病學說系統化、理論化,從而便於學習推廣運用,而且在溫病的理論、治法、處方、用藥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和提高。吳氏在溫病學方面的貢獻集中體現於《溫病條辨》中,具體表現於:
A、創立了三焦辨證,完善了溫病的辨證體系
葉天士創衛氣營血辨證綱領,對於明確溫病不同階段和層次的辨證治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衛氣營血尚不能確切的反映出與病變臟腑的關係,因而僅有衛氣營血辨證還不能滿足溫病臨床的實際需要。吳鞠通則以三焦來歸納溫病錯綜複雜的辨證表現。凡心肺之病屬上焦、脾胃之病屬中焦,肝腎之病屬下焦。三焦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互為經緯,共同構成了溫病的辨證理論體系
B、闡明溫病的病機傳變,提示了溫病的發展規律
吳氏提出溫病“始上焦,終下焦”“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總結了多種溫病的病理髮展規律。
C、創製了治療大法,豐富了溫病治療學內容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非輕不舉形容藥性輕清、非平不安形容藥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藥性重墜。
上焦部位最高,而近於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樣輕清升浮之品,否則藥過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桿之平衡,中焦處於上、下焦之間,是升降出入的樞紐,故中焦有病用藥須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輕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膩潛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於里,用藥須重濁,猶如秤砣那樣沉重之品,才能直達病所。
(3) 薛生白編撰專著,系統論述濕熱病的因證脈治
《濕熱病篇》專論濕熱病證的辨證施治。薛氏為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同
時同地。相傳與葉天士互為矛盾,有掃葉山莊,掃葉老人之稱。薛氏博學多才,興趣廣泛,能畫善詩,與詩詞理論家袁枚是莫逆之交,所著詩文甚富,《隨園詩話》。性格高雅,淡於功名,朝廷兩征鴻博而不就,潛心於歧黃醫學之術,以醫為畢生之業。他的代表作《濕熱病篇》對濕熱病證的論述,詳盡而精闢,藥證俱備,無論處常處變,皆有證可辨,有法可循,是溫病學發展史上,系統而完整地闡述濕溫證治的最早文獻。對掌握濕熱病的辨證施治,確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各論中濕熱病主要取材於《濕熱病篇》。
(4) 王孟英匯集渚家之說,集溫病學之大成
浙江海鹽人,早期行醫在杭州,以後旅居上海行醫多年,晚年移居家鄉海鹽。世代行醫,十四歲喪父,立志繼承先人遺業,謀生之餘發奮攻讀醫書。博覽群書,予以融會貫通,如此十年後,學業大成,驗之於臨床,每起沉疴,醫名於是大振。生平著作甚多,大多已毀,流存者尚有十餘種,其中較有名的有《霍亂論》、《溫熱經緯》、《王氏醫案》、《歸硯錄》等。
王氏之前,溫病學家及其著作大量湧現,尤其是吳鞠通《溫病條辨》問世,溫病學說體系已建立。但其學術內容多取材於葉天士,甚少吸取其它溫病學家之論述。因而在內容方面,尚不夠完整,還不能全面,系統地反映出溫病學說的全貌。王氏有鑒於此,編著了《溫熱經緯》“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葉薛渚家之辨為緯”。該書五卷:卷一《內經》;卷二《傷寒論》;卷三卷四收集清代有關溫病學名著《外感溫熱篇》、《濕熱病篇》、《外感溫病篇》、《疫病篇》;卷五方論(方劑和藥物)。在匯集基礎上,廣采名家注釋,列證文獻三十餘種,闡其本人見解。此書起到了全面整理溫病學說的作用。是溫病學集大成之編,對溫病學成熱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孟英對溫病學說的貢獻因而能與葉、薛、吳齊名、被稱之為溫熱四大家之一。
他們大膽突破了“溫病不越傷寒”的傳統觀念,在溫病的辨證施治上,敢於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新理論,制定新治法,終於在外感熱性病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果。所以說,明清時代為溫病學的形成階段。
總結此期成就有五點:
① 創“新感溫病”之說,豐富發展了溫病發病學內容。
② 提出癘氣學說,在病因學上一大進步。
③ 以溫病做為多種熱性病的總稱,學術上自成體系。
④ 確立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的溫病學理論體系。
⑤ 豐富了溫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方法。
隨著溫病學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新的理論體系的確立,在醫學界產生了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之爭,有關內容放在第二章溫病學說中的三大爭論中講解。
(四)繼續發展提高時期(新中國成立以來)
溫病學在明清時期得到蓬勃發展。到了民國時期,由於當時反動政府的腐敗,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國民黨採取取締消滅中醫的政策,祖國醫學倍受摧殘,溫病學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在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醫政策,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醫院(如安徽就有省、市、縣中醫院所)。各綜合醫院也設立了中醫科,為中醫治療溫病提供了條件。特別是中醫對溫熱病的診治,從門診轉到病房,觀察更為細微,更便於總結。在此同時,很多西醫投身於中西醫結合工作,在中西醫的共同努力下,溫病學得到了蓬勃發展,出現了令人鼓舞的廣闊前景,這一時期是溫病學發展提高階段,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廣泛運用,成就卓著:
將溫病學的理論和經驗廣泛運用臨床,並取得顯著療效。1954年石家莊地區運用溫病學理論和方法,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其經驗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不僅扭轉了許多人頭腦中存在的中醫不能治療急性病,不能治療器質性疾病的錯誤認識,而且吸引了許多西醫界人士的重視和研究中醫溫病學。四十多年運用溫病學理論和方法治療流腦、乙腦、流行性出血熱,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腸傷寒、鉤端螺鏇體病,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敗血症等急性傳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並對這些疾病的辨證分型,治療規律,進行了總結。
2、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溫病學理論逐步走向規範。由於歷史的原因,溫病學理論中有的概念比較混亂,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種含義,甚至存在著互相矛盾之處,通過系統的整理研究,這些問題,大體上得到了解決,在此基礎上,對溫病學的基礎理論通過深入的探討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對:
① 溫病的病因學說有了新的見解:首先對六淫的實質已從單純的氣候因素認識中擺脫出來,而視為各種致病因素,致病屬性和特點的歸類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發病和病變過程中的作用等。
② 對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之間的關係展開了討論,就如何創立新的、統一的外感熱性病綱領進行了探討。與此同時,歷史上的“寒溫之爭”有了較統一的認識,不少人提出“寒溫分家”在歷史上曾推動中醫外感熱性病理論和證治的發展,寒溫對立,不適應臨床實際的新形勢,因而提出應在新的高度上達到“寒溫統一”,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中醫外感熱病學。
②在溫病的治療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見解。如關於“截斷療法”的認識和如何掌握運用、如何針對溫病中的“毒”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等。
3、結合實驗獲得成果:
對溫病衛氣營血傳變的規律及其本質,對舌苔變化的實質等方面,運用現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識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觀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還製作了衛氣營血病證的動物模型,在此基礎上來研究溫病的辨證和治療規律,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4、治療方藥不斷豐富:首先對溫病學中常用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補氣益陰等治法的作用機理及有關方劑,中藥藥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其次,結合辨證論治和針對不同的病原體制定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劑。另外,在劑型改革以提高療效,方便治藥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湯,丸劑的基礎上,創製了片劑、沖劑、水劑、針劑等新劑型,中藥不僅可做靜脈注射,而且有了中藥的大型輸液。這些成果極大地豐富了溫病治療學的內容。
5、文獻整理取得成績:
① 重印和校勘注釋出版了明清時代的一些溫病學名著,對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遺產,促進溫病學進一步發展與提高作出了貢獻。
② 編著出版溫病學專著和教科書。如《溫病縱橫》、《溫病理論與臨床》等。
③ 在新形勢下,溫病學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並通過大量的醫學報刊雜誌,迅速地交流傳播,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到1995年底,有關溫病學的文獻資料僅在雜誌上公開發表的就超過了一萬多篇。信息的交流對溫病學的發展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然我們應看到:溫病學的發展步伐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此提出自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A、溫病病因學、發病機制等需進一步闡明從本質闡明。
B、對各種溫病還需做具體的鑑別。
C、對病證的診斷和治療有待進一步規範化、標準化,充實完善搶救措施,給藥方式還應多樣化,以求使用方便,而且高效,速效。
D、對於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還應進一步引入溫病學研究中。
E、加強臨床和實驗室科研工作等等。
總之,目的欲使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個新的突破,以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民民眾對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結語:溫病學的發展概況就講到這裡。今天我們對待這門學科,需認真學習掌握,學習時需注意幾點,即為溫病學的學習方法。

四大溫病學家

四大溫病學家,指清代溫病學四大醫家葉天士、薜生白、吳鞠通、王孟英。
姓名簡介貢獻
葉天士江蘇吳縣人,有“溫熱大師”之稱。著有《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建立了溫病因證脈治的獨立體系。
薛雪薛生白,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同時同地,互有矛盾。代表作《濕熱病篇》。系統論述濕熱病的因證脈治。
吳鞠通江蘇淮陰人,少習儒學,使葉氏溫病學說系統化、理論化。代表作《溫病條辨》。發展葉氏學說,豐富溫病證治內容。
王孟英浙江海鹽人,早期行醫在杭州,後旅居上海。代表作《霍亂論》、《溫熱經緯》匯集渚家之說,集溫病學之大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