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詞語]

上下[詞語]
上下[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下,常用詞語,願意指上面和下面。現多用於職位、輩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高低之意。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老殘遊記》第二回:“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基本信息

詞典解釋

【拼音】shàng xià
【注音】ㄕㄤˋ ㄒㄧㄚˋ
【一般用法】
職位輩分較高的 和較低的人:君臣上下|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高處與低處; 上面下面。有時具體指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
③猶言 增減:從其 而上下之。
④表示 程度高低事物的優劣: 不相上下
⑤猶言 古今:篇章博舉,通於上下。
⑥猶言 前後上下文|上下要相聯,首尾要相應。
⑦猶言 左右,表示 約數:一斤上下|五十歲上下。
⑧亦有古代平民對衙差的稱呼‘上下’

詳細解釋

1、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
孟子· 告子上》:“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老殘遊記》第二回:“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2、指天地。
楚辭· 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後漢書·陳寵傳》:“方今聖德充塞,假於上下。” 李賢 註:“上下,天地也。”《 南史·宋武帝少帝紀論》:“宋武地非齊晉,眾無一旅,曾不浹旬,夷凶剪暴,誅內清外,功格上下。” 魯迅 《墳·人之歷史》:“如中國古說,謂 盤古闢地,女媧死而遺骸為天地,則上下未形,人類已現,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地神。
·召誥》:“ 毖祀於上下,其自時 中乂。” 孔 傳:“為治當慎祀於天地。” 孔穎達 疏:“舉天地則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宋 蘇軾 《徐州祈雨青詞》:“事神不恭,獲戾於上下,臣等實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
國語·周語上》:“夫 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 韋昭 註:“上謂天神,下謂人物也。”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披藝觀之,天人之際已交,上下相發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猶言君臣、尊卑、長幼。
·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穎達 疏:“上,謂君也;下,謂臣也。”《書·周官》:“宗伯掌 邦禮,治神人,和上下。” 孔 傳:“和上下尊卑等列。”《 呂氏春秋·論威》:“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疏之所由起也。” 高誘 註:“上,長;下,幼。”《 史記·五帝本紀》:“皋陶為 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鹹讓;垂主 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 百穀時茂;契主司徒, 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 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群臣奏曰:‘依臣等 公議,王不委質,無以釋鄭伯之疑;若獨 委質,又使鄭伯乖臣於之義。莫若君臣 交質,兩釋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這起人不曉得事體, 沒上下的!” 張天翼 《兒女們》一:“一批 小人,不知上下, 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書·禹貢》:“厥土惟 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 孔 傳:“田第八,賦第三。”《 漢書·地理志上》:“田上下,賦中上。” 顏師古 註:“田第三,賦第四。” 宋 晁貫之 《墨經·松》:“可揭而起,視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優劣;勝負。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玩具·書畫學》:“宋制書畫二學……人主時出新意校試,以第其上下。”《 西遊記》第五二回:“這大聖捻著拳頭,來於洞口,罵道:‘腯潑怪物,快出來與你孫外公見個上下!’”
8、上首和下首。
紅樓夢》第六三回:“掣此簽者,不便飲酒,只令上下兩家各飲一杯。”
9、謂從頭到腳。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郭鐵筆接在手內,將眼上下把浦郎一看。”《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那掌柜的聽了,把安公子上下一打量。”文心海洋《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接著, 上下打量了楊太曦一眼道:‘這位就是被 奴虜謂之‘撼山易,撼楊家軍難’楊家軍的主帥 楊伯雄么?’”
10、猶言古今。
漢書·敘傳下》:“篇章博舉,通於上下。” 王先謙補註:“上下謂古今也。”《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英雄兒女,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11、猶言前後。
王充 《論衡·問孔》:“案賢聖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後多 相伐者,世之學者,不能知也。”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詩之始》引 楊仲弘 云:“凡作 律詩,起處要平直,承處要舂容,轉處要變化,結處要淵永,上下要相聯,首尾要相應。”
12、猶左右。用在 數量詞後,表示約數。
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安公子纔得二十歲上下的一個美少年,巍然高坐受這班新貴的禮,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老舍 《趙子曰》第一:“ 天台公寓住著有三十上下位客人,雖然只有二十間客房。”
13、猶仰俯。
《周禮·春官·卜師》:“凡卜,辨龜之上下左右陰陽,以授命龜者,而 詔相之。” 鄭玄 註:“上,仰者也,下,俯者也。” 賈公彥 疏:“龜俯者靈, 行頭低;仰者謝,行頭仰。”
14、猶言豐欠。
《周禮·地官·廩人》:“以歲之上下數邦用,以知足否。” 賈公彥 疏:“上下即豐凶。”
15、猶言匹敵,差不多。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近 李翱從僕學文,頗有所得……有 張籍者,年長於翱,而亦學於仆,其文與翱相上下。” 清 管同 《讀< 晏子春秋>》:“且 劉向、歆、班彪、固父子,其識與太史公相上下,苟所見如今書多 墨氏 說,彼校書胡為入之 儒家哉?”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若其文化昭明,誠足以相上下者,蓋未之有也。”
16、猶言 周鏇
左傳·定公四年》:“﹝楚﹞ 左司馬戌謂子常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 方城外以毀其舟。’” 唐 韓愈 《劉統軍碑》:“公為 陳方,應變為械,與之上下,寇無所賴,遂至 遁敗。”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九帥乃分兵守 東梁山,而遣南桂與 朱洪章、羅洪元輩力扼此關,夾河而與之上下。”
17、六朝及隋唐時代對父母的尊稱。
《宋書· 孝義傳· 郭原平》:“今歲過寒,而建安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南史·劉瓛傳》:“又上下 年尊,益不願居官次,廢晨昏也。”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猶稱尊卑,惣論也……而江南士俗近相承,與人言議及書翰往復者,皆指父母為上下,深不達其意耳。”
18、宋元以後對公差的尊稱。
水滸傳》第三九回:“戴宗坐下,只見個酒保來問道:‘上下打幾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只見點茶的 老子,手把粥椀出來道:‘眾上下少坐,宋四公教我買粥,喫了便來。’”《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眾僧見住持被縛,大家走將攏來,說道:‘上下不必粗魯,本寺是山塘王相府門徒,等閒也不受人欺侮。’”
19、舊時請問尊長名字,也稱“上下”。猶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漢京劇《白蛇傳》第九場:“許:‘請問老師父上下?’法:‘老僧法海。’”
20、升降。
《楚辭· 卜居》:“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 王逸 註:“隨眾卑高。” 晉 乾寶 《 搜神記》卷一:“ 赤松子者,神農時 雨師也……至 崑崙山,常入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唐 杜甫 《卜居》詩:“無數 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
21、增減;變更。
《周禮·秋官·司儀》:“凡四方之賓客, 禮儀辭命 餼牢賜獻,以二等從其爵而上下之。” 賈公彥 疏:“爵尊者禮豐,爵卑者禮殺。”《國語· 齊語》:“索訟者 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 束矢。” 韋昭 註:“不可上下者,辭定不可移也。”《南史·恩幸傳序》:“夫鮑魚 芳蘭,在於所習,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唐 韓愈 《 圬者王承福傳》:“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

佛教用語

“上下”,即指 法名
在近代中國佛教界,由於有避諱或不 直呼師名的習慣,因此,在稱呼自己的師父名諱或尊稱某一出家人時,往往稱為“上□下□”。譬如師父的法名為“虛雲”,則稱為“上虛下雲”。從而,在請教出家人的法名時,也常用“ 上下”二字代替。譬如說∶“請教師父您的‘上下’如何稱呼?”之句,其中之“上下”,即 指法名。

相關方位詞

方位詞是名詞的一種,是表示方向或 位置的詞,分單純詞的和合成的兩類。單純的 方位詞是“上、下、前、後、左(left)、右(right)、東(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里、外、中、內、間、旁”。
合成的方位詞由 單純詞以下列方式構成:
(a)前邊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
(b)後邊加“邊”、“面”、“頭”。如:前邊、左面,裡頭。
(c)對舉。如,上下、前後、里外。
(d)其他。如,底下、頭裡、當中。

相關成語

不差上下
成語讀音:bù chā shàng xià
成語釋義:不分高下,差不多。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一般是鮮花嫩柳,與眾姊妹 不差上下。”
成語示例:這個一向堅實樂觀的漢子第一次遭到煩擾的襲擊了,簡直就同一個處在這種境況的平常人~:一點抓拿沒有。
不相上下
成語讀音:bù xiāng shàng xià
成語釋義:分不出高低好壞。形容水平相當。
成語出處:唐·陸龜蒙《蠹化》:“翳葉仰齧,如飢蠶之速,不相上下。”
成語示例:他倆年齡相當,個頭也~。
朝野上下
成語讀音:cháo yě shàng xià
成語釋義:朝野:指朝廷和民間;上下:從中央到地方。指從中央到地方,從做官的到老百姓。
成語出處:清·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 細娛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成語示例:若其棟樑方頹,樽俎猶昔,~,猶嚶鳴娛樂,顏色無改,斯 非意重辭復,難可 曲喻
舉國上下
成語讀音:jǔ guó shàng xià
成語釋義:指全國各方面的人。
上下交困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jiāo kùn
成語釋義: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處於困難的境地。
上下其手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語釋義: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語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 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圍,叫 皇頡作證,並向皇頡暗示,舉起手說:“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 貴介弟也。”把手放下說:“此子可為穿封戍,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子?”
成語示例:虧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註腳,還可~一番。(朱自靖《“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
上下同門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tóng mén
成語釋義:上下:指上一輩與下一輩。姑婿與侄婿的互稱。
成語出處: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僕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 知舉,門生集候僕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上下門生。”自註:“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 上下同門。”
上下同心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tóng xīn
成語釋義:上下一心。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雖然新遭大敗,但此人百折不撓, 銳意進取,加之重要將領均在,上下同心,親密無向,又善於整飭軍紀,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 重振旗鼓不難。”
上下同欲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tóng yù
成語釋義:上下有共同的願望,謂眾心齊一。
上下一心
成語讀音: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語釋義:上上下下一條心。
成語出處:《淮南子·詮言訓》:“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七上八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語釋義:形容心裡慌亂不安,無所適從。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成語出處:宋·宗杲說《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第21卷:“方寸里 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頭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相關詞語及解釋

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沒上下
猶言不分尊卑長幼,沒有禮貌。
上上下下
對一個集體中從上到下所有人的總稱。 2.謂從頭到腳。
上下
①職位、輩分較高的人和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②高處與低處;上面與下面。有時具體指天、地,山、澤: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
③猶言增減:從其爵而上下之。
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優劣:不相上下。
⑤猶言古今:篇章博舉,通於上下。
⑥猶言前後:上下文|上下要相聯,首尾要相應。
⑦猶言左右,表示約數:一斤上下|五十歲上下。
上下床
1.漢末 許汜遭亂過 下邳,見 陳登,登輕視汜,自上大床臥,使汜 臥下床。後汜以此事告 劉備,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所采,是元龍(陳登之字)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 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 上下床之間邪?"見《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後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懸殊。
上下和合
1.謂上下融洽。
上下忙
1.清 雍正十三年規定徵收田賦,分上下二期。上期從農曆二月開徵,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從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稱"上下忙"。參閱《清文獻通考.田賦考三》。
上下平
1.《切韻》﹑《廣韻》﹑《集韻》等 韻書按平﹑上﹑去﹑入四聲編排,上﹑去﹑入各為一卷, 平聲因字多,又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兩卷,簡稱"上下平"。參閱清 陳澧《切韻考》。
上下其手
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 楚國進攻 鄭國,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守將皇頡,王子圍要爭功,請伯州犁裁處。伯州犁叫皇頡作證,有意偏袒王子圍,將手向上一指暗示皇頡說:“他是王子圍,是楚王尊貴的弟弟。”又用手向下一指說:“此人是穿封戌,他是方城外一個縣的長官。你到底是被誰抓獲的?”皇頡回答:“我是遇見了王子圍,打不過他,因而被他擒獲的。”後因以“ 上下其手”指暗中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上下同門
舊時稱姑婿與侄婿為"上下同門"。
上行下效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乾。多指不好的事。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願望,謂眾心齊一。
上下文
謂文章中與某一文句相連的前文和後文。
上下一心
上級與下級思想願望完全一致。

相關詩詞

上下七盤二首
作者: 裴夷直 朝代:唐 體裁: 七絕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載歡娛一望休。從此萬重青嶂合,無因更得重回頭。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盤。山似換來天似洗,可憐風日到長安。
瑞鷓鴣 原誤作 點絳唇,茲依律改。但上下片
作者: 王哲 朝代:元 體裁:詞 
昔日人言拾菜郎。根* 菜甲總盈筐。春夏秋冬閒不得,溫炎涼冷鎮長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為 斡運做經商。願靜一心休作用,好將四季細消
酒泉子月波秋霽(在縣 西城堞上下 嵌金?
作者: 吳鎮 朝代:元 體裁:詞 
粉堞危樓,闌下波光搖月色,金魚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樓東。亭亭遙峙梁朝檜。屈曲槎*接蒼翠。獨憐天際欠青山。卻喜水迴環。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懸岩峭壁間緣梯上下與猿猱
作者: 查慎行 朝代:清 體裁:七律 
巢居風俗故依然,石穴高當萬木顛。幾地流移還有伴,舊時 井灶斷無煙。餘生兵革逃難穩,絕塞 田疇瘠可憐。為報長官寬賦斂,獼猿家息久如懸。
巫山廟上下數十里有烏鳶無數取食於行舟之上
作者:蘇軾 朝代:宋 
群飛來去噪行人,得食無憂便可馴。江上飢烏無足怪,野鷹何事亦頻頻。
上下 華池
作者: 陳岩 朝代:宋 
聽鍾吃飯東西寺,就水烹茶上下池。二百年來陳跡在,摩挲苔蘚日西時。
上下驛磯
作者: 陳造 朝代:宋 
湖陰數裡間,山麓矻兩磯。磯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釐。我昔步磯上,雨歇暑氣微。驚湍下百尺,怒勢轟千鼙。尚憂 坤軸動,無怪沙岸欹。蟄 龍渠得安,過鳥翅欲垂。頭眩膽為掉,坐嘆舟 ...
許提乾湖上下築
作者: 戴復古 朝代:宋 
才氣有如許,功名不可無。樂從閒歲月,養就大規模。雅志難諧俗,幽居喜並湖。君看蓮下藕,不與葉同枯。
饒監丞惠詩有未能上下逐東野之句次韻寄呈
作者: 方岳 朝代:宋 
誰肯低頭老 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倚松人好傳聞久,采蕨山深夢寐勞。飛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脫 紫雲胞。小 奚容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觀文恪王公樂道院巽亭在城上下臨潩水
作者: 李廌 朝代:宋 
氤氳蟠 巽隅,崢嶸乾斗魁。 蕪城佳氣緬,茂林朱檻開。 竹月靜蔭扃,松風綠搖杯。開軒清流度,隱几遙山來。恪公昔優遊, 弭節裴回。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張老頌趙寢,雍門悲孟台。歌榭奄凝塵,燕閣郁 ...
陶山十詠和 鄧牧心·上下二鑊
作者: 林景熙 朝代:宋 
元非鑄冶自成灣,烏兔烹煎那得閒。卻問黃糧幾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間。
上下吟
作者: 邵雍 朝代:宋 
自下觀上,無限富貴。自上觀下,無限賤貧。自 心觀物,何物能一。自物觀心, 何心不均。
泛舟村落阻風不能少進而菱梢芡觜繚舷上下篙
作者: 沈與求 朝代:宋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 濡尾。狂飈振疏蓬,獵獵鳴兩耳。十篙八九褪,逆勢何乃爾。野芡伺吾間,回梢哆 利觜。亦有芰浮角,一一肆輕鄙。初欲事 幽尋,解纜出疏葦。乘流覓清淺,濯纓助深喜。事有大不然, 移頃...
湖口縣上下石鍾山,即 東坡所記者,是夕宿
作者: 楊萬里 朝代:宋 
上鍾山,下鍾山,兩鍾甬大何處懸。滄波作杵天作虡,懸在江湖都會間。蜀江西來一萬里,章江南 來會於此。更著鄱陽與 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萬歲千秋撞不止,兩鍾可是難當抵。上鍾打得到骨髓,下鍾打穿胸腹 ...

部分相關詞語英語翻譯

上下: up and down
不分上下: neck and neck
上下文: a context 
上下班交通: commutation

部分同性質的漢語詞

左右,前後;
東西,南北

品牌上下

「上下」(Shang Xia) 品牌介紹:
「上下」(Shang Xia) 是法國愛馬仕 (Hermes) 集團與中國設計師蔣瓊耳女士於2008年在中國攜手創立的新品牌,致力於傳承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精湛的手工藝,通過創新,使其重返至當代生活。
作為當代中國高尚生活品牌,「上下」(Shang Xia) 打造著一個傳承中國文化及復興傳統手工藝的夢想。「上下」(Shang Xia) 產品線包括家具、家居用品。服裝、首飾及與茶有關的物品,並將在以後逐漸推出更多的產品,來演繹其所推崇的絢爛而平淡的生活方式。
「上下」(Shang Xia) 與愛馬仕 (Hermes) 一樣,分享著對卓越材料品質的激情,堅持著對上乘手工藝質量的承諾,以及對創新設計的不斷追求。它的每一件物品都選自上等的原材料,試用精湛的中國及亞洲 其他國家的手工藝,精雕細琢,專注於每一個細節,並詮釋著中國式的儒雅預熱情。
「上下」(Shang Xia) 的名字包含著時間的概念,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累,「上下」(Shang Xia) 要乘上而啟下,傳承中國文化及美學的精髓,並通過創新,將之引向今天寄問來的生活。「上下」(Shang Xia) 期望通過努力,將日漸式微的匯總過及亞洲其他國家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保留下來,通過運用21世紀的現代美學的簡約、優雅的理念,將傳承、文化、創新和對 話融為一體,即成為「上下」(Shang Xia) 品牌的哲學核心。
「上下」(Shang Xia) 將會每年創造一件限量版的文化產品,使我們記住傳統,對話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