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

漢語詞語,意思是高低的程度,水平的程度等,引申為深淺輕重、無論怎樣等意思。有人用其當作筆名,代表人物有王志高,男,生於70年代,安徽樅陽人,當紅時尚寫手,“新桐城派”代表作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高低
拼音:gāo dī
詞義:
①高低的程度:朗誦時,聲音的~要掌握好丨 因為離得遠,估不出山崖的~。
②高下:兩個人的技術水平差不多,很難分出~。
③深淺輕重(指說話或做事):不知~。
④無論如何:嘴都說破了,老王~不答應。
⑤〈方〉到底;終究:這本書找了好幾天,~找到了。

基本解釋

高低 gāodī
1. [height]∶高度,高低的程度
估計一下立櫃的高低
2.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高下
兩人水平差不多,很難爭出高低
3. [sense of propriety;discretion]∶說話、做事的分寸(指說話或做事)
不知高低
4. [accident]∶意外情況
拳上無眼,倘若還有些高低,可如之奈何?——元·佚名《獨角牛》
5. [victory or defeat]∶勝負
比個高低
高低 gāodī
1. [on any account]∶無論如何
嘴都說破了,老王高低不答應
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at long last]∶終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高低叫他弄丟了

詳細解釋

1. 高高低低,或高或低。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唐 張碧 《山居雨霽即事》詩:“斷續古祠鴉,高低遠村笛。” 宋 楊侃 《皇畿賦》:“屈曲溝畎,高低稻畦。”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隨手摘片樹葉,他也能吹出高低音,吹成曲調。”
2. 尊卑貴賤。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江居稟道:‘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紅樓夢》第五五回:“你別混支使人!那都是辦大事的管家娘子們,你們支使他要飯要茶的?連個高低都不知道!”
3. 高明低下,優劣。
《西遊記》第九十回:“兩個才交手,還未見高低。”《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只聽他文縐縐的說道:‘人品有個高低,飛禽走獸也有個貴賤。’” 郭小川 《正當山青水綠花開時》詩:“億萬歌手大唱躍進歌,與 李白、杜甫比高低。”
4. 多少。
毛澤東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
5. 深淺輕重;利害得失。
《西遊記》第二六回:“那童子不知高低,賊前賊後的罵個不住。”《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旺的老婆是個蠢貨,那曉得甚么委曲?不顧高低,一直的對主母說了。”
6. 猶底細。
《秦並六國平話》卷上:“回馬間,只見一下鑼聲,喊殺連天,不知高低。”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不知高低,那裡肯受。”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耳目官骸樣樣奇,文人逐件有標題。休疑,少刻相逢,便見高低。”
7. 好歹。
《水滸傳》第三二回:“那三四個村漢叫聲苦,不知高低,都下溪里來救起那大漢,自攙扶著投南去了。”
8. 不管怎樣,無論如何。
明 湯顯祖 《紫簫記·捧盒》:“今日到十郎書院,見他家青兒,到也眉目乾浄愛人子,不如明日十郎到我府中,高低把青兒舍與我吧!” 高玉寶 《高玉寶》第七章:“玉寶見劉叔叔沒有衣服換,高低不穿。”
9. 指高低的程度。如:那山太遠,估量不出它的高低。
10. 到底,終究。如:這本書找了好幾天,高低找到了。

人物

高低,原名王志高,男,生於70年代,安徽樅陽人,當紅時尚寫手,“新桐城派”代表作家。先後當過教師、排長、指導員、宣傳幹事、黨委秘書、編輯記者。現在江蘇省委某機關工作。系中國詩歌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理事,江海詩潮、南京詩歌論壇站長。多家報刊特約記者、特約撰稿人。14歲至今已在全國百家報刊發作品4000多篇,計500餘萬字。著有散文集《贈你一枝春》《幸福就像爬樓梯》《舌尖舞》,隨筆集《醋溜男女》,雜文集《中國公認,誰認?》,詩歌集《中國船》,小說集《冰雪行動》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