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主題隨想》

《長城主題隨想》

第一樂章樂隊奏出寬廣雄偉的歌頌長城主題,以獨奏二胡深沉莊重的敘述性旋律,傾訴作者面對巍峨長城浮想聯翩、心潮起伏的愛戀之情。 第四樂章二胡變化再現第一樂章主題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聲變化再現了激越寬廣的長城主題。 作品蘊含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濃郁的民族風格。

中國作曲家劉文金於1981年創作的二胡協奏曲。由閔慧芬和上海民族樂團1982年首演。全曲4個樂章:關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遙望篇。

第一樂章樂隊奏出寬廣雄偉的歌頌長城主題,以獨奏二胡深沉莊重的敘述性旋律,傾訴作者面對巍峨長城浮想聯翩、心潮起伏的愛戀之情。

第二樂章樂隊音樂悲壯而有戰鬥性,與二胡剛柔相濟的音調旋律結合,表現中華兒女在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為保衛長城而浴血奮戰的情景。

第三樂章在樂隊模仿古鐘迴蕩、山川悲鳴的音樂背景襯托之下,二胡主題由肅穆含蓄的基調逐步發展為豪邁激越,氣動山河。

四樂章二胡變化再現第一樂章主題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聲變化再現了激越寬廣的長城主題。

作品蘊含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濃郁的民族風格。曾在1983年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民族器樂)評獎中獲一等獎。

該曲在獨奏樂器與協奏樂隊這兩方面都發揮得比較充分,所體現的“史詩性”和“交響性”都顯得比較成熟。它成為八十年代民族管弦樂創作的重要收穫,也是我國民族管弦樂創作走向成熟的一座里程碑。

長城主題隨想長城主題隨想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