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

《良宵》

《良宵》是一部由楊小仲導演的,談瑛、湯天繡、李君磐、蔣君超、陳兆鵬等蛀牙你的於1934年上映劇情片。

一、常用詞

良宵(liáng xiāo)
〈書〉美好的夜晚:大家歡聚一堂,共度~。

二、電影:良宵

導 演:楊小仲

《良宵》《良宵》
編 劇:朱石麟
主 演:談瑛 湯天繡
李君磐 蔣君超 陳兆鵬
上 映:1934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良宵》《良宵》
禮義之鄉柏村,貞節牌坊林立。其中 一座是為守寡十幾年的劉家節母建造 的。劉節母家兩代寡婦,年輕兒媳雲 琳亦守寡有年。一天,雲琳觀看隔鄰小學生唱歌,與青年教員朱英邂逅。 朱英同情雲琳,油然而生愛慕之念, 乃約雲琳於周日同游西湖,鼓勵她沖 破封建舊觀念束縛,重建幸福生活。 雲琳缺乏勇氣,婉然拒絕。時風起舟 翻,雲琳被救上岸,匆匆回家更衣, 遺落圍巾為朱英拾得,卻為族人阿培 瞥見。阿培曾有意於雲琳,為雲琳所 拒,及見她與朱英同游,又來要挾 琳,仍被嚴拒,於是讒惑族長追查圍 巾,並迫使朱英辭職。一夜,朱英、 雲琳在庭前斷垣處相遇,月下良宵, 二人皆因心神不寧,無以相訴。不久 ,朱英回鄉,頻頻致函雲琳,悉為阿 培所得,再次要挾雲琳不成,慫恿族長加以制裁。雲琳慘遭族人打罵凌辱 。劉節母同情兒媳,出面辯護,並揭 發族長等人隱私,結果也被反誣不貞 ,推倒貞節牌坊以示懲罰,劉節母終 於死在亂石之下。雲琳被逐,沿著座 座貞節牌坊走出柏村,不知何處是歸宿。

三、二胡曲:良宵

良宵

《良宵》《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二胡曲。劉天華作於1927年,是他寫作時間最短的一首二胡曲。樂曲表達作者怡然自得,輕鬆愉快的心情。當時,國樂改進社剛成立。1927年除夕,劉天華的幾個學生到他家過年,那晚他心情特別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歡樂氣氛的感染,即興拉弦作曲,一氣呵成。
全曲音樂形象單一,嫻靜,表達了作者怡然自得,輕鬆愉快的心情。這也是劉天華作品中寫作時間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簡單易學。
此曲在1993年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