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熟了》

《葡萄熟了》

《葡萄熟了》為二胡獨奏樂曲九級,也是近年來二胡界推崇的比較熱門的獨奏欣賞、考級、比賽樂曲。這首二胡獨奏樂曲主要是反映出了新疆地區天山腳下一帶少數民族風情,具體是描寫了那裡的人們在喜獲葡萄豐收,忙於採摘果實,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臉上無不都掛滿了喜悅的情景。

簡介

《葡萄熟了》生動地描繪了新疆人民在葡萄收穫季節載歌載舞的動人場面。作品結構嚴謹、曲式鮮明、曲調清新優美、風格濃郁獨特、節奏明快爽朗、情緒熱烈奔放,是不可多得的表現我國少數民族音樂風格特徵的精品。作為演奏者,為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完美地表現其中意蘊,就必須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如此才能令其生動、鮮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特點

資料圖資料圖

作品曲調清新、地方風格濃郁且短小精悍,經常被用於舞台演奏,也是二胡專業學習者的必練曲目之一。全曲分引子及快板、中板、快板三個段落,音樂結構較方整。在二胡主題出現之前,由伴奏樂器奏出一段清秀明媚的旋律,節奏較自由。仿佛描繪出晨曦中祖國邊疆地區的秀麗景色。五小節之後,固定的切分節奏型的出現,為二胡旋律的進入提供了速度和律動。樂曲的第一段A調,情緒熱烈歡快。其音樂性格非常活躍,旋律極富動感,表現了喜獲豐收的愉悅之情。主題音調採用了維吾爾族常見的Sol調式,曲調中也始終包含著新疆手鼓的節奏律動。前十二小節可看作第一樂句,落音在5上,而5音的回滑及下滑音構成了這首樂曲獨特的新疆風味。葡萄的成熟季節在8月底,9月初。

彈奏技巧

二胡二胡

第一段深歡快的,帶有舞蹈和歌唱的個性。起句的節奏帶有新疆手古中表現出來切分的節奏,一種跳躍感。右手運弓不能太連,要鈍一點(有彈性)。左手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劃揉、打音。第二段進入了有歌唱性的中慢板。可以用手去模仿歌唱的感覺...中間部分力度、音色應該飽滿些(可以把弓法打開)。最後一段應注意節奏感的鮮明,為12小節.開始調性為a小調,後又轉回A大調,並且在以A大調為結束句的進行中又以D大調做了補充.旋律音型化一直持續到底,歡騰氣氛呈白熱化,達到全曲高潮,使樂曲在極其熱烈的歌舞聲中結束。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