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駱駝》

《拉駱駝》

《拉駱駝》這首二胡曲作於1954年,當時的演奏者把原有的絲弦改為金屬弦,追求明亮的音色。在技法上,今天已經很普遍並且相當發展了的快弓、短弓,當時才剛剛興起。這種有較強力度的“鏗鏘”之聲,同二胡特有的柔和美相對比,又富於剛勁之美。這種新的技巧的發展和革新,呼喚著新的樂曲的出現。《拉駱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由作曲家曾尋根據內蒙民歌《拉駱駝》改編而成,它的鏇律深沉而優美,帶著淒涼,又充滿期望,給人很深的感染。

《拉駱駝》《拉駱駝》
張掖民間小曲子《拉駱駝》歌詞
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一省,十几子出了門拉駱駝到如今。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三省,東三省好地方連住了三天半。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三省,丟父母撇妻子大壞了良心。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四省,丟下我的老爹爹心兒里也寒酸。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五省,丟下我的老媽媽幾天了沒睡著。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六省,丟下了我的少年妻脫下了鳳凰衣。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七省,張家口調駝正丟下了一對鈴。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八省,沙漠又大天氣熱駱駝沒睡下。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九省,走進了柴窩過森林衣服磨了個破。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省,走了高山過懸崖懸的把命搭上。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十一省,走過了西北的嘉峪關眼淚也不乾。拉駱駝進了宮,走了個第十二省,走過了新疆過天山就到了西藏的邊。這就是我們拉駱駝經過的一場。

《拉駱駝》歌詞

走不盡的沙灘過不完的河,什麼人留下拉駱駝?

人人都說駱駝好,鋪冰蓋雪誰知道。

掌柜的有錢熱炕上睡,受苦人拉駱駝走草地。

搭起一頂帳房燒滾一鍋湯,乾糧凍的硬梆梆。

沙灘無路整天走,黑夜還得餵牲口。

打罷二更打三更,拉駱駝的好比夜遊神。

拉駱駝拉了八十年,掙不下八個麻麻錢。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面積4240平方千米。人口126萬。漢族為主,另有裕固族.回、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隨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髮菜、絲路春酒等。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