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通報》

《數學通報》

《數學通報》初創時的刊名叫《數學雜誌》,主要任務是幫助中等學校數學教師提高數學水平、教學水平和開闊眼界,活躍思想,發表具有相當學術價值或創造性的數學教育研究成果,開展學術交流,深入淺出地介紹數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基本思想和方法,討論教學中的問題,交流教學經驗,反映國內外數學教育的進展和動向,通俗介紹數學新分支、新思想、新方法。

基本信息

簡介

數學通報》初創時的刊名叫《數學雜誌》,1936年8月1日上海正式出版,是我國第一份全國性的數學普及刊物。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39年至1950年被迫停刊。1951年11月復刊,改名為《中國數

《數學通報》《數學通報》
學雜誌》,毛主席親自題寫了刊名,1953年更名為《數學通報》,請郭沫若題寫了刊名。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9年7月復刊至今。

《數學通報》以“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普及”為宗旨,主要任務是幫助中等學校數學教師提高數學水平、教學水平和開闊眼界,活躍思想,發表具有相當學術價值或創造性的數學教育研究成果,開展學術交流,深入淺出地介紹數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基本思想和方法,討論教學中的問題,交流教學經驗,反映國內外數學教育的進展和動向,通俗介紹數學新分支、新思想、新方法。

“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為我國跨世紀建設藍圖的關鍵措施,科學技術必將迅速發展,這將對數學及數學教育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迎接21世紀的挑戰,我國的數學教育正面臨改革,義務教育的新數學課程和教材已從1993年開始在全國普遍實施和使用,國家教委已制訂全日制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將從1997年開始試驗按新大綱編寫的教材。這次改革將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各個方面。《數學通報》將繼承優良傳統,勇於革新,盡力配合數學教學改革,傳播信息,交流經驗,研究成果,提供問題討論園地。配合新的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和新教材的實施和實驗,幫助數學教師業務進修,刊登以較高觀點深入淺出地分析處理中學數學的文章,新增教學內容的專題講座,擴大知識面、提高數學修養方面的文章,為中學數學教師更新知識提供數學業務水平服務,為新課程的教學作好準備。數學教育理論要更緊密結合中學數學教育實際,更貼近中學數學教師實際。加強數學套用專欄,增加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章,數學建模更貼近中學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加強和中學數學教師的聯繫,多發表數學教師教學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疑難問題的文章,優秀教案評析,教學經驗。增大信息量,增加國內外數學教育會議、教學、科研活動的報導,刊登新穎、有價值、常用的資料,開闢爭鳴專欄,經常開展學術問題、教學問題或教學中帶有普遍性的迫切問題的討論和爭鳴,活躍學術空氣。

艱難的創刊史

《數學通報》的創刊,凝聚了先輩們的許多心血。中國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數學通報》的現任主編(第五任)、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英伯教授向記者介紹了《數學通報》艱難的創刊史。

早在清朝末年,我國就有一批數學家,他們到國外留學、考察,了解到了國外數學期刊的情況,便產生回國創辦自己的數學雜誌的願望。遺憾的是那時我國國力薄弱,時局動盪不安,整體數學水平很低,數學人才太少,先輩們辦刊的願望終究未能實現。辛亥革命後,我國的教育體制逐步向西方的現代教育靠攏。五四運動前後成立的學會、創辦的期刊,為中國數學組織的發展積累了經驗、鍛鍊了人才。193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早年倡導組織學會、創辦期刊的幾位數學教授、數學界的元老先輩當選為中國數學會董事會的董事,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數學會決定出版兩種刊物,一種是學術性的學報——《數學學報》,另一種是普及性的雜誌——《數學雜誌》,何魯和傅種孫被推定為雜誌的編委。1936年8月1日《數學雜誌》創刊號在上海正式出版發行,當時寫的是第一卷第一冊,用32開的道林紙印刷,大約有150個版面。《數學雜誌》創刊號一出版,當時著名的雜誌《科學》曾發表文章評論說,“本刊宗旨重在介紹數學新知及促進吾國數學教育”,當時雜誌介紹的內容大致有:“基本概念之探討、中外論著之批評、會員研究之心得、各國名著之譯述、大學教材之介紹、中國古算之考訂、國內論述之提要、中外數界之訊息”。

張英伯教授十分感慨地對記者說,現在的《數學通報》是經過了我國幾代數學家30多年艱苦奮鬥的結果,她萌生於現代數學教育在我國興起之初,是先輩們一步一步創造條件,終於在1936年才完成心愿,實在是來之不易。

兩次被迫停刊

好事多磨,《數學雜誌》剛出完第一卷第四期,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占領了上海,1939年11月1日,《數學雜誌》在上海出版第二卷第一期(創刊後的第五期)後,被迫停刊12年。解放後,中國數學會於1951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數學雜誌》也於當年復刊,並改名為《中國數學雜誌》,毛主席親自題寫了刊名,華羅庚和傅種孫擔任主編。用此刊名出刊5期後,自1953年起改為現在的刊名《數學通報》,郭沫若題寫刊名。《數學通報》以“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普及”為宗旨,以中學數學教師為主要對象,內容注重於中學數學教材教法、數學書評、數學問題及解答、初等數學短篇創作、近代數學介紹以及數學史等。1966年7月因“文化大革命”《數學雜誌》再次被迫停刊,直到1979年7月復刊。

數學家眼中的《數學通報》

正因為《數學通報》的來之不易,因此,先輩們把她看成是“寶貝”,艱苦創業、精心編輯、認真選稿,當時《科學》還曾評論說,“總之,數學會所出版之上述兩種刊物(《中國數學會學報》、《數學雜誌》),種種方面均可認為滿意,大有後來居上之雅”。後來的歷屆主編、編委們更是絲毫不敢懈怠,秉承先輩們的優秀辦刊宗旨。1951年復刊後,華羅庚、傅種孫除了承擔主編的日常工作外,還親自為《數學通報》寫了許多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文章,光看題目就會引起人們的興趣:《擴張與因襲》、《零之特性及其所引起的糾紛》、《從五角星談起》。寫數學科普讀物,不是任何一名數學家都能做到的,它不僅需要深厚的數學功底,同時還需要有極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大師們的文章可以說是《數學通報》中的華彩樂章,今天讀起來依然引人入勝、賞心悅目。

《數學通報》70年的歷史,也印證了中國數學70年的長征之路,她為中國培養了許多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主任馮克勤教授,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的讀者,至今還記得在數學課外小組中,數學老師介紹《數學通報》中的文章、同學們共同討論其中問題時的情景,還記得當在《問題解答》欄目中的答對人名單里刊登有自己名字時的激動、興奮、喜悅的心情,馮教授坦言,《數學通報》對自己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影響,為自己開闊了數學眼界,自己走上數學之路,《數學通報》功不可沒。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元是大學畢業之後才知道《數學通報》的,1956年20多歲的王元發表了他的第一篇數學研究論文,而與此同時他也將論文的普及讀本投給了《數學通報》。1958年《數學通報》第一期的第一篇文章,發表了王元的《談談篩法》,由此王元走上了邊研究邊普及的數學之路,同時他也成為了《數學通報》《問題解答》欄目的一名“義工”,經常幫助《數學通報》看讀者寄來的題解。今天已經是院士的王元,談起當年刊發在《數學通報》上的文章時說:“作為一名科學家首先應該是一名科普工作者,從我28歲刊發第一篇文章起,我就立志要為數學科普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在王老看來,《數學通報》更應該注重數學史的介紹,尤其要將數學上偉大的成就介紹給中學數學老師,而不是僅僅介紹普通的一般的解題方法,正是基於這個觀點,王老發表在《數學通報》中的文章,大都是近代數學的介紹。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仲來教授,從1951年《數學通報》復刊之後,就開始訂閱。在他看來,雖然《數學通報》是面向中學數學教師及中學生的,但作為一名從事數學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大學生們在中學時期的數學教育情況,不能說每一名高校老師都要關心中學數學教育,起碼絕大多數的高校老師都要關心中學數學教育,做好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之間的銜接,做到心中有數。

翻開一期期的《數學通報》,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名家、學者在這裡撰文,鼓舞學子在數學及其套用領域中攀登高峰;許多資深教育家在這裡懇談他們的教學經驗,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傳授經驗,提高教學質量;許多數學工作者在這裡耕耘,補充了眾多書本上不完善的篇章;也有不少青少年是從讀解《數學通報》的《問題解答》欄目始,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水平,甚至走上了職業數學的道路。正如《數學通報》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丁爾陞教授所說的那樣,70年來《數學通報》作出的成績是卓著的,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教學期刊雜誌盤點

專題論述、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國小教育、素質教育、教改研究、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師資建設、班級管理、幼教論壇、研究生論壇、新課程研究、語言文學探討、教育教學探討等。
《課堂內外》
《青島畫報》
《中國高教研究》
《少年文摘》
《花季雨季》
《教子有方》
《金色年華》
《國小教學參考》
《快樂語文》
《青蘋果》
《紅領巾》
《國小科技》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
《中國語文》
《空中英語教室》
《中國小教師培訓》
《高中數理化》
《遼寧教育研究》
《語文建設》
《小學生》
《校園英語》
《理科愛好者》
《國中生閱讀世界》
《職場》
《新聞記者》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
《學與玩》
《幼兒智力世界》
《教育教學論壇》
《學習方法報》
《家庭與家教》
《教師博覽》
《小學生導刊》
《教書育人》
《創新作文》
《今日中學生》
《教育學文摘》
《科普文摘》
《科學大眾》
《中學教學參考》
《課外生活》
《讀寫算》
《媽媽畫刊》
《煤炭高等教育》
《琴童》
《中國小教育》
《青少年科技博覽》
《少兒科技博覽》
《國中生》
《東方娃娃》
《兒童畫報》
《兒童時代》
《哈哈畫報》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紅蜻蜓》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福建教育》
《湖南教育》
《湖北教育》
《甘肅教育》
《教學月刊》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國小語文教師》
《數學研究與評論》
《中國學校體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中國小美術》
《教學藝術》
《中國教育》
《現代中國小教育》
《教育文摘周報》
《基礎教育研究》
《江蘇教育研究》
《語文教學通訊》
《青春男女生》
《信息技術教育》
《學前教育研究》
《全國優秀作文選》
《幼兒教育》
《優秀作文選評》
《大學教育科學》
《第二課堂》
《教學與管理》
《動畫樂園》
《語文世界》
《早期教育》
《中國林業教育》
《中國校園文學》
《中外教學研究》
《教育與經濟》
《數學通報》
《繼續教育》
《雲南教育》
《貴州教育》
《寧夏教育》
《漢語學習》
《民族語文》
《海南教育》
《海寧教育》
《語言教學與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教學研究》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教師之友》
《語文研究》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國小數學教育》
《新東方英語》
《中國成人教育》
《西部科教論壇》
《國小語文教學》
《中國校園導刊》
《雙語時代》
《數學愛好者》
《教育學報》
《海外英語》
《成功·教育》
《教育參考》
《教育導刊》
《新學術論壇》
《中國德育》
《教育實踐與研究》
《民辦教育研究》
《教育科學論壇》
《啟蒙》
《數學通訊》
《校長閱刊》
《語文教學之友》
《語言套用研究與教學》
《蘭州學刊》
《中國音樂教育》
《教育探索》
《教育發展研究》
《江西教育》
《中國教師》
《中國遠程教育》
《江蘇教育》
《現代遠距離教育》
《廣西教育》
《江蘇大學學報》
《教育參考資料》
《讀與寫》
《教育文匯》
《現代教育論叢》
《教師教育研究》
《教育信息報》
《國小教學設計》
《交流》
《閱讀與作文》
《學科教育》
《孩子天地》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山東教育科研》
《現代教育科學》
《少年智力開發報》
《西藏教育》
《新疆教育》
《成功》
《新概念》
《新語文學習》
《學前教育》
《語言文字套用》
《嘉興教育》
《蘭州大學學報》
《國小青年老師》
《課程·教材·教法》
《考試與評價》
《快樂巧連智》
《素質教育》
《老年教育》
《學英語》
《幼兒時代》
《英語大課堂》
《中國教學與研究》
《男生女生》
《語文教學與研究》
《新校園》
《語文月刊》
《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壇》
《閱讀與鑑賞》
《作文教學通訊》
《國小數學教師》
《新世紀國小數學教師》
《中國小數學》
《台灣教育》
《科學課》
《蒙特梭利雙月刊》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中國小英語教學研究》
《三角州》
《中國人民教師》
《少年讀者》
《中國小音樂教育》
《特級教師》
《成長先鋒》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張老師月刊》
《學園》
《華夏教育》
《學問》
《中學課程輔導》
《基礎教育研究與實踐》
《新課程》
《新科教》
《時代學習報》
《當代商報》
《課程教材教法》
《教書育》
《國小德育》
《浙江教學研究》
《浙江教育科學》
《嘉興科研》
《新課程實驗》
《教育理論與與實踐》
《國小教育科研論壇》
《小雪花》
《小作家選刊》
《時代英語報》
《英語周報》
《科海故事博覽》
《校園歌聲》

數理科學核心報刊

目前世界上有核心報刊20萬種左右,希望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數理科學核心報刊的詞條。注:詞條中不要添加期刊雜誌的電話、網站、信箱等。
《力學與實踐》
《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光子學報》
《高等數學研究》
《計算力學學報》
《爆炸與衝擊》
《力學學報》
《量子光學學報》
《齊魯珠壇》
《強雷射與粒子束》
《數學譯林》
《數學學報》
《數學研究》
《數學研究與評論》
《物理實驗》
《套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學報》
《原子核物理評論》
《套用泛函分析學報》
《套用數學和力學》
《套用聲學》
《套用數學學報》
《珠算與珠心算》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力學進展》
《實驗力學》
《數學進展》
《模糊系統與數學》
《計算物理》
《力學季刊》
《數理統計與套用機率》
《光散射學報》
《固體力學學報》
《數理統計與管理》
《數學通報》
《純粹數學與套用數學》
《工科數學》
《聲學學報》
《光譜實驗室》
《運籌學學報》
《套用力學學報》
《技術物理教學》
《數理譯叢》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非線性動力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
《套用機率統計》
《光學與光電技術》
《教學與科技》
《光的世界》
《計算結構力學及其套用》
《江蘇力學》
《教學通訊》
《數學理論與套用》
《磁能套用技術》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
《電漿套用技術快報》
《爆轟波與衝擊波》
《天府數學》
《工科物理》
《物理與工程》
《物理教育研究》
《湖北珠算》
《核物理動態》
《湖南數學通訊》
《黑龍江珠算》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年報》
《高能物理參考資料》
《國際物理教育通訊》
《上海力學》
《數學學習》
《發光快報》
《高能量密度物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