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

作 者: 劉超平 出 版:地震出版社

基本信息

《教子有方》

內容簡介

愛心是人類最寶貴的情感,是人類所有感情中最高貴、最純樸、最真摯的情感。當一個孩子懷有一顆心時,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他的整個心態才會是和的、從容的、積極的,他的人生才會是高尚的。

作 者: 劉超平 出 版:地震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7年07月04日類 型: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內容欣賞

第一部分

第一章擁有愛心——點燃生命
愛心是人類最寶貴的感情,是人類所有感情中最高貴、最純樸、最真摯的,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像其他的所有事一樣,愛心的形成並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當一個人經常無私幫助別人時,他的整個心態是平和的、從容的、積極的,內心深處就會自然形成一種穩定的、高尚的情操
父母需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愛心呢?具體來說可以分為5個步驟。首先,母要讓孩子學會,只有會愛的人才有愛心;在孩子學會愛的基礎上,把愛教育放在所有教育的首位;接下來,父母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氛圍,用愛心凝聚全家人,這樣就會鞏固愛心在孩子頭中的效果;第四步,讓孩子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體諒別人的不易,這樣會讓他們對哪怕是不相干的人產生心;最後,要讓孩子學會關照別人,這是在孩子擁有愛心的基礎上實行的,只有對別人懷有愛心才會在乎別人,也才會關照別人。?步驟一:培養孩子學會愛
母親帶著馬克在公園散步,一個小女孩從他們身邊跑過,一不小心摔倒了,正好趴在馬克的前方。母親沒有上前拉那個小女孩,而是注視著馬克,看看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在最初的一刻,馬克愣了一下,隨後他把插在衣袋裡的手伸了出來,吹著口哨把哭泣的小女孩了起來。母親站在那裡看著自己的孩子,心中湧起了一陣暖意。
當一個人學會了去愛別人的時候,他就有了一顆愛。愛心,也就是關愛他人之心,它有許多外在表現形式,蘊含著深廣豐富的內涵。孩子從小就會受到各種愛心教育,如敬愛父母、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善待自然、保護弱小等。毋庸置疑,這些包含著愛心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會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也有利於人們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使彼此間的交往更加融洽、更加友
我們每個人都有愛心,孩子也有,但孩子的愛心表現得並不明顯,這就需要做母的進一步培養和激發。寫給父母
從兩個方面培養孩子學會愛
第一,父親要教孩子愛母親。
我們常常聽到母親們抱怨孩子如何不關心自己,有的甚至還打罵母親。親用血乳養育了孩子,孩子卻忘恩負義。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錯,其實深究的話,就會發現孩子是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養成了這種惡習。
有個男孩滿口髒話,經常欺負女生,甚至對女老師也不恭,他的母親也多次來校向老師哭訴孩子如何對她無禮。看他瘦弱的樣子,並不是那種天生一副野蠻相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裡?直到有一天老師去家訪,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天開門迎接老師的是他的父親,老師隨口問了聲孩子的母親在哪裡,父親輕蔑地說:“還癱在床上呢,死豬婆!”
第二部分
孩子有時並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東西是錯誤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了事,他們用自己單純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用自己天真的頭腦去想周圍的事物,難免不受到限制。因此,父母要有藝術地教會孩子學會發現誤。這樣對孩子循循善誘,才能使他們認清方向、少走彎路、早日成功。

父母是孩子最得過的人,孩子聽到什麼事情或是想到什麼東西都會統統告訴母。在這個時候不管孩子說什麼,父母都要認真、耐心地聽完,即使孩子有些地方說錯了甚至使我們不愉快,也不要吹鬍子瞪眼發脾氣,更不要應付、糊弄孩子,而要親切地跟孩子交談討論,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如果孩子因為說真話在外面吃了虧,父母應想辦法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明確表示支持孩子講真話,鼓勵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總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鼓勵孩子說話,這樣才能讓孩子把說真話當成一種習慣保留下來,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第三,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
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孩子的行為一旦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嚴厲訓斥甚至拳打腳踢。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嚴厲是對他們的將來負責,是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殊不知這種方式很可能會把孩子“逼”上滿謊言的絕路。在遭到父母無理教訓時,很多孩子為了躲避訓斥,往往會把一些真實的東西隱瞞起來,而以假話、假情況、假訊息應付父母,報喜不報憂。所以,父母對子的要求一定要適當,即使孩子確實因自己的原因出了這樣那樣的差錯,比如學習成績不好、與人打架、亂花錢、不守紀律等,父母也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能以泰山壓頂的方式粗暴地逼迫孩子,因為“高壓”只會帶來虛假。
第四,教育孩子每日反省自己。
孩子有時並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東西是錯誤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錯了事,他們用自己單純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用自己天真的頭腦去想周圍的事物,難免不受到限制。因此,父母要有藝術地教會孩子學會發現錯誤。這樣對孩子循循善誘,才能使他們認清方向、少走彎路、早日成功。
1891年12月17日,大文學家胡適出生於安徽績溪上莊一個世代經商的家庭。其父胡傳是胡家第一位仕官學者。胡適不到3歲時,就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學寫方塊字,背誦《三字經》、《千字文》,3歲後入家塾。直到1904年去上海求學,胡適在家鄉受了9年的舊式教育。
父親病逝後,母親馮順弟便擔負起教育胡適的重任。馮順弟十分敬佩丈夫的人品學問,受丈夫影響甚深,並將丈夫教給自己的《論語》章句學以致用。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鞭策和勉勵胡適。每天臨睡前,母親就坐在床沿上,叫胡適站在床前的擱腳板上“省吾身”:今日說錯了什麼話,做錯了什麼事,該背的書是否已背熟,該寫的帖是否寫完。母親督促胡適自省之後,又對兒子講述父親生前的種種好處,並勉勵兒子說:“我一生只曉得你父親是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第三部分
洛克菲勒經常到一家熟識的餐廳用餐,且在後給服務生1毛5分錢的小費。有一天,不知何故,只給了5分錢,服務生不禁埋怨說:“如果我像你那么有的話,絕不會吝嗇那1毛錢。”洛克菲勒聽了微笑著說:“這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生的緣故。”

步驟二:從小培養孩子的節儉習慣
連鎖商店大王克里奇以崇尚節儉、愛惜錢財而著稱,他的商店遍及全美50個州和國外很多地方,他的資產數以億計,但他的午餐從來都是1美元左右。
克德石油公司老闆波爾·克德有一天去參觀一個展覽,在購票處看到一塊牌子上寫著:“5時以後入場半價收費。”克德一看手錶是4時40分,於是在入口處等了20分鐘後,才購了一張半價票入場,節省下0?25美元。克德公司每年收入上億美元,他所以節省0?25美元,完全是受節儉的習慣和精神所支配,這也是他成為富豪的原因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歲的高壽,他一生至少賺了10億美元,捐出的就有7?5億美元,但他平時花錢卻十分節儉。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車回家,缺1毛零錢,就向他的秘書借,並說:“你一定要提醒我還,免得我忘了。”秘書說:“請別介意,1毛錢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聽了正色道:“怎么能不算什麼呢?把1塊錢存在銀行里,要整整兩年才有1毛錢的利息。洛克菲勒經常到一家熟識的餐廳用餐,且在餐後給服務生1毛5分錢的小費。有一天,不知何故,他只給了5分錢,服務生不禁埋怨說:“如果我像你那么富有的話,絕不會吝嗇那1毛錢。”洛克菲勒聽了微笑著說:“這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生的緣故。”“金融大鱷”索羅斯做過侍應生,摘過蘋果,當過油漆匠。在那個時候,他知道了如何攢錢。“我每周的預算是4英鎊,目標是把花費控制在4英鎊之下,每筆開支我都記賬。”晚年的索羅斯既不抽菸也不喝酒,吃的也很簡單。他在曼哈頓擁有一間公寓,在紐約州的北部和倫敦擁有宅,有時還可以開開豪華聚會,這足以讓他覺得生活很“舒適”。他惟一奢侈的嗜好是打網球,他經常和生意上的朋友們一起打球。“緊緊地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流出去,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當你每花一分錢都有兩分錢的利潤的時候,才可以花出去。”洛克菲勒是這個信條的虔誠遵者,節約在他的一生里都是很明顯的習慣。努力掙錢是“開源”的行動,設法省錢是“節流”的反映,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洞才能積聚。做父母的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關於節儉的故事,比如,上面提到的幾個故事,以便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和節儉習慣。
寫給父母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習慣的3個建議
現在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相當嚴重,其中的大部分錢是可以節約的。孩子手中的錢來源於父母,從根本上來看,孩子的浪費是父母約束不力造成的。

第四部分
針對父母孩子照料過度的現象,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了這樣一句話:“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理察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從國小會獨立對付各種困難的能力,早日成人,以適應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此看來,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愛和最好的財富,莫過於教他早日脫離父母的懷抱,自立自強
第五部分
其實,父母和孩子的交往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不是獨斷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雖然是子的角色,但與父母一樣,他們的價值和尊嚴應該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一個與自己平等的角度來與之交往。當然,只尊重孩子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獲得孩子的信任,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五部分
其實,父母和孩子的交往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不是獨斷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雖然是子女的角色,但與父母一樣,他們的價值和尊嚴應該受到尊重。因此,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一個與自己平等的角度來與之交往。當然,只尊重孩子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獲得子的信任,成為孩子的知朋友。

教學期刊雜誌盤點

專題論述、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國小教育、素質教育、教改研究、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師資建設、班級管理、幼教論壇、研究生論壇、新課程研究、語言文學探討、教育教學探討等。
《課堂內外》
《青島畫報》
《中國高教研究》
《少年文摘》
《花季雨季》
《教子有方》
《金色年華》
《國小教學參考》
《快樂語文》
《青蘋果》
《紅領巾》
《國小科技》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
《中國語文》
《空中英語教室》
《中國小教師培訓》
《高中數理化》
《遼寧教育研究》
《語文建設》
《小學生》
《校園英語》
《理科愛好者》
《國中生閱讀世界》
《職場》
《新聞記者》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
《學與玩》
《幼兒智力世界》
《教育教學論壇》
《學習方法報》
《家庭與家教》
《教師博覽》
《小學生導刊》
《教書育人》
《創新作文》
《今日中學生》
《教育學文摘》
《科普文摘》
《科學大眾》
《中學教學參考》
《課外生活》
《讀寫算》
《媽媽畫刊》
《煤炭高等教育》
《琴童》
《中國小教育》
《青少年科技博覽》
《少兒科技博覽》
《國中生》
《東方娃娃》
《兒童畫報》
《兒童時代》
《哈哈畫報》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紅蜻蜓》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福建教育》
《湖南教育》
《湖北教育》
《甘肅教育》
《教學月刊》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國小語文教師》
《數學研究與評論》
《中國學校體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中國小美術》
《教學藝術》
《中國教育》
《現代中國小教育》
《教育文摘周報》
《基礎教育研究》
《江蘇教育研究》
《語文教學通訊》
《青春男女生》
《信息技術教育》
《學前教育研究》
《全國優秀作文選》
《幼兒教育》
《優秀作文選評》
《大學教育科學》
《第二課堂》
《教學與管理》
《動畫樂園》
《語文世界》
《早期教育》
《中國林業教育》
《中國校園文學》
《中外教學研究》
《教育與經濟》
《數學通報》
《繼續教育》
《雲南教育》
《貴州教育》
《寧夏教育》
《漢語學習》
《民族語文》
《海南教育》
《海寧教育》
《語言教學與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教學研究》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教師之友》
《語文研究》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國小數學教育》
《新東方英語》
《中國成人教育》
《西部科教論壇》
《國小語文教學》
《中國校園導刊》
《雙語時代》
《數學愛好者》
《教育學報》
《海外英語》
《成功·教育》
《教育參考》
《教育導刊》
《新學術論壇》
《中國德育》
《教育實踐與研究》
《民辦教育研究》
《教育科學論壇》
《啟蒙》
《數學通訊》
《校長閱刊》
《語文教學之友》
《語言套用研究與教學》
《蘭州學刊》
《中國音樂教育》
《教育探索》
《教育發展研究》
《江西教育》
《中國教師》
《中國遠程教育》
《江蘇教育》
《現代遠距離教育》
《廣西教育》
《江蘇大學學報》
《教育參考資料》
《讀與寫》
《教育文匯》
《現代教育論叢》
《教師教育研究》
《教育信息報》
《國小教學設計》
《交流》
《閱讀與作文》
《學科教育》
《孩子天地》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山東教育科研》
《現代教育科學》
《少年智力開發報》
《西藏教育》
《新疆教育》
《成功》
《新概念》
《新語文學習》
《學前教育》
《語言文字套用》
《嘉興教育》
《蘭州大學學報》
《國小青年老師》
《課程·教材·教法》
《考試與評價》
《快樂巧連智》
《素質教育》
《老年教育》
《學英語》
《幼兒時代》
《英語大課堂》
《中國教學與研究》
《男生女生》
《語文教學與研究》
《新校園》
《語文月刊》
《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壇》
《閱讀與鑑賞》
《作文教學通訊》
《國小數學教師》
《新世紀國小數學教師》
《中國小數學》
《台灣教育》
《科學課》
《蒙特梭利雙月刊》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中國小英語教學研究》
《三角州》
《中國人民教師》
《少年讀者》
《中國小音樂教育》
《特級教師》
《成長先鋒》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張老師月刊》
《學園》
《華夏教育》
《學問》
《中學課程輔導》
《基礎教育研究與實踐》
《新課程》
《新科教》
《時代學習報》
《當代商報》
《課程教材教法》
《教書育》
《國小德育》
《浙江教學研究》
《浙江教育科學》
《嘉興科研》
《新課程實驗》
《教育理論與與實踐》
《國小教育科研論壇》
《小雪花》
《小作家選刊》
《時代英語報》
《英語周報》
《科海故事博覽》
《校園歌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