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篤祿攻唐之戰

骨篤祿攻唐之戰

骨篤祿攻唐之戰,唐永淳元年(682年)至永昌元年(689年),東突厥骨篤祿可汗以騎兵攻掠唐北方諸州,唐軍在各地進行抗禦的戰爭。唐高宗後期,武則天皇后操縱朝政。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病卒,武后擅政。繼續剪除異已,激起親唐臣僚李敬業、宗室諸王李沖、李貞等舉兵討伐,武后迅即以大軍將其平定(參見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簡介

骨篤祿攻唐之戰骨篤祿攻唐之戰

骨篤祿攻唐之戰,唐永淳元年(682年)至永昌元年(689年),東突厥骨篤祿可汗以騎兵攻掠唐北方諸州,唐軍在各地進行抗禦的戰爭。

戰爭背景

唐高宗後期,武則天皇后操縱朝政。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病卒,武后擅政。繼續剪除異已,激起親唐臣僚李敬業、宗室諸王李沖李貞等舉兵討伐,武后迅即以大軍將其平定(參見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吐蕃西突厥頻繁進攻西北,青海(今青海湖)、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地區告急;東突厥復盛,首領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等連連發兵攻掠北方邊地。唐頻歲出師,多面作戰,疲於奔命。繼伏念、溫傅戰敗被擒後,阿史那骨篤祿召集餘眾,自稱可汗;乘唐廷內憂外患交加之機,再次起兵反唐。以熟知唐邊疆虛實的阿史德元珍(原為單于府檢校降戶部落官員)統帥東突厥兵馬,自永淳元年起,不斷攻掠唐北方邊地各州。

戰爭經過

永淳元年,骨篤祿、元珍率軍進犯并州(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單于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北境。六月,殺嵐州刺史王德茂。唐廷派右領軍衛將軍薛仁貴率軍進擊,在雲州(治雲中,今山西大同)地區大破元珍,殺萬餘人,俘2萬餘人。

弘道元年二月,突厥繼攻定州(治定縣,今河北定州),被刺史霍王李元軌擊退;復攻媯州(治今河北懷柔東南)。三月又進圍單于都護府,俘殺司馬張行師。唐武后以勝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義率軍分道援救。五月,攻掠蔚州(治靈丘,今屬山西),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率部邀擊東突厥於朝那山(今內蒙古五原地境)北,戰敗被俘殺。朝廷一度欲棄豐州,因豐州司馬唐休璟堅持不廢而止。六月,東突厥別部攻掠嵐州(治今山西嵐縣北),被唐偏將楊玄基部擊走。十一月,武后以右武衛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招討骨篤祿等。

光宅元年(684年)七月,骨篤祿等率軍攻掠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殺掠人吏,被程務挺擊敗。九月,武后以左武威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備突厥。

垂拱元年(685年)一月,骨篤祿等數次攻擾北邊,唐武后命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道行軍總管率兵抗擊。四月,淳于處平引兵救援代州(治雁門,今山西代縣),在忻州(治今山西忻縣)為突厥所敗。

二年九月,骨篤祿等率軍攻掠北邊,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奉命領兵抗擊,於兩井擊破突厥(參見兩井之戰)。

戰爭結果

三年二月、七月,骨篤祿攻擾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朔州。武后命黑齒常之為燕然道大總管、左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為副大總管,率軍進擊,在黃花堆地區(今山西山陰縣東北)大破突厥。十月,右監門衛中郎將爨寶壁表請窮追突厥,武后令他與常之計議,遙為聲援。但他欲獨占軍功,不待常之同意,即擅領精兵1.3萬人先行,出塞2000餘里,進襲突厥。既至,又派人告知,使其嚴加防備,結果被突厥擊敗,全軍覆沒。武后遂殺寶壁,並改骨篤祿為不卒祿。

永昌元年五月,武后命僧人薛懷義為新平軍大總管率軍北伐突厥。行至紫河(今內蒙古渾河),不見突厥兵而返。九月,武后命懷義率軍20萬,討伐骨篤祿。但次年正月,骨篤祿卒。

戰爭點評

骨篤祿等乘武后擅政,政局動盪,唐軍分軍作戰,無力實行大規模有效反擊之機,掌握戰爭主動權,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頻頻攻掠北方各地,給武后政權以很大困擾。唐雖有黑齒常之等抗禦作戰勝利,但敗多勝少,終不能改變戰略上被動挨打的態勢。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