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唐乾符五年(878年)三月至十二月,在黃巢農民起義中,黃巢率部南下渡江,進擊江西,轉戰浙西、浙東、福建,奪取福州,實現偉大戰略轉移的作戰。

戰爭概述

江南是唐王朝主要財賦之地,多次爆發過農民起義,軍事力量比較薄弱、分散。是年二月王仙芝在黃梅犧牲後,餘部仍在今江蘇、安徽、湖南等地流動作戰。唐王朝正積極準備迎擊,黃巢兵指東都,唐王朝又急忙拼湊保衛洛陽的防線。不料黃巢卻審時度勢,避實就虛,趁唐招討使曾元裕率兵離開長江防線,還衛東都之際,突然從宋、汴(今河南商丘;開封)一線揮師南下,乘虛從蘄、黃(今湖北蘄春、黃岡)橫渡長江(一說“舒州、江州”,又說“和州、宣州”),直插江西。

進入江南地區,黃巢占據信州(治今江西上饒),又派人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虔州(治今江西贛州)、饒州(今江西波陽)等地。朝廷以高駢曾在天平軍享有威名,王仙芝義軍多為鄆州人,遂調其為鎮海節度使,鏇授諸道兵馬都統。高駢遣其將張璘、梁纘分道攻擊黃巢,多次戰勝義軍。在向淮甸進軍中,義軍先鋒畢師鐸攻天長時累日不克,及黃巢移軍北甸,畢師鐸竟降於官軍。後高駢在浙西戰勝義軍,靠的就是這個叛徙。八月,黃巢率領義軍進攻宣州(治今安徽宣城),遭到宣歙觀察使王凝所率官軍的抗拒,雙方戰於南陵,義軍戰敗。為保存實力,不與強敵作戰,黃巢率軍繼續南下浙東,攻占杭州(今浙江杭州)。九月,占領浙江東道治所越州(今浙江紹興),觀察使崔謬投降。

這時,黃巢擬從海路進入福建,然難於所需海船。十月,遂率領義軍將士,艱苦奮戰,在仙霞嶺叢林裡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長達700里山路,從衢州(治今浙江衢州)直到建州(治今福建建甌),建州刺使李乾佑聞風而逃,新任刺史李彥聖也被義軍擊斃。在福建,黃巢義軍還遇到土豪武裝的反抗,福州人陳岩聚眾數乾保鄉里,號九龍軍。黃巢不予之為敵,遂繞過其地,從蒲城兵分兩路,一路取道崇安、建陽、南平,另一路途經政和、福安、霞浦,擴大打擊範圍,兩路義軍席捲閩地,十二月十三日,會師攻占福州。福建觀察使韋岫棄城逃走。整個福建迅速為義軍占領。

點評

黃巢南下攻取福州之戰,為擴大農民義軍的政治影響,奪取全國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