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滅劉黑闥之戰

唐滅劉黑闥之戰:唐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至次年正月,在唐統一戰爭中,唐太子李建成率軍擊滅劉黑闥軍的作戰。

歷史事件

武德五年六月,劉黑闥再次起兵,至十月已盡復故地(參見下博之戰),齊王李元吉畏其兵強不敢東進,朝野震動,朝臣多主張秦王李世民領軍平亂。當時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日益尖銳,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馬魏徵擔心李世民擊敗劉黑闥後聲望更高,遂勸李建成請求親征,自取功名,並趁機結交山東地區豪傑,以保皇位繼承權。十一月,高祖李淵詔令李建成將兵討劉黑闥,陝東道大行台及山東道行軍元帥、河南、河北各州均受其指揮,有權便宜從事。十一月二十二日,李元吉派兵在魏州(治貴鄉,今河北大名東北)擊敗劉黑闥弟劉十善軍。劉黑闥揮軍南進,自相州(治安陽,今河南安陽)以北州縣皆歸附,唯魏州總管田留安拒守。劉黑闥久攻魏州不下,便南取元城(今山東莘縣西南),再回軍攻魏州未果。十二月十一日,劉黑闥軍陷恆州(治正定,今屬河北),殺唐恆州刺史王公政。十六日,幽州大總管李藝收復廉(治今河北藁城)、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州)二州。十七日,田留安擊敗劉黑闥軍,俘其莘州刺史孟柱,6000將卒降唐。十八日,唐并州刺史成仁重破劉黑闥軍范願部。劉黑闥久攻魏州不克,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唐軍主力北至昌樂(今河南南樂西北),與劉黑闥對峙。李建成納魏徵建議,在軍事進攻同時,輔以釋放囚俘,瓦解劉黑闥軍。劉黑闥糧草已盡,部屬多逃亡,或縛其將官降唐。劉黑闥見眾心渙散,又恐唐軍內外夾擊,遂夜逃館陶(今屬河北),永濟渠橋未架好,難以渡過。二十五日,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大軍追至,劉黑闥命部將王小胡背水列陣,自己卻見橋已搭好,即過河西逃。劉部將士見主帥先逃,軍心渙散,被唐軍擊敗,赴水死者數乾人,余者皆棄甲投降。唐軍乘勝過橋追擊,劉黑闥率數百騎逃脫。李建成命騎將劉弘基追擊。六年正月初五,劉黑闥逃至饒陽(今河北饒陽東北),從者僅百餘人,欲入城求食,被其饒州刺史諸葛德威誘至城邊擒獲,送於李建成。劉黑闥和劉十善在洺州被殺,河北地區復為唐有。

戰爭點評

此役,唐軍以政治誘降之策,輔助軍事進攻,並窮追不捨,終將劉黑闥軍擊滅。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