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綜合症

開學綜合症

“開學綜合症”,又叫開學恐懼症、假期綜合症,是指出現在假期結束之後開學之始,中小學生所表現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表現為精力不集中、害怕上學、焦躁等。這些在假期結束之後開學之始,中小學生所表現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心理學家們稱之為“開學綜合徵”。又叫“開學恐懼症”。“開學綜合徵”有多種表現形式,生理上多表現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心理醫生認為這些表現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禦機制將一些不願面對的、不認同的、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轉換成一些軀體症狀而造成的,並會持續一段時間。

基本信息

表現形式

開學綜合症開學綜合症

“開學綜合症”有多種表現形式,生理上多表現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心理醫生認為這些表現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禦機制將一些不願面對的、不認同的、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轉換成一些軀體症狀而造成的,並會持續一段時間。

易發學生群

開學恐懼症”有五種易發學生群,即心理素質低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以及一些過於追求完美學業的優秀生。而易出現“開學綜合症”的學生大部分曾在學習或其他活動中有過挫折經歷。

成因

開學綜合症開學綜合症

孩子得“開學恐懼症”一方面與學生年齡小,適應、轉換能力差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等的缺失。

(一)學期制度的不合理

中國學校現行的學期制度安排不夠合理。一學年中有上、下兩個學期和寒假暑假兩個假期,每個學期長達四五個月,假期長達一兩個月。上學期間學生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一旦到了假期卻又缺少組織性,假期既長又非常輕鬆。過於“放鬆”的假期生活與過度“緊張”的學習節律落差太大,這樣一緊一松,缺少緩解與過渡,人在生理上因過於快速的改變而不容易適應,心理上也難以接受,待假期結束時,想收心回到學習上是十分困難的,從而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二)功利型教育文化背景的影響

當前的教育常常與升學就業、待遇、成功、榮耀等功利型目的連在一起,這使得其與“以人為本”的教育的初衷相背而馳,教育效能也就大打折扣。面對這種教育模式,中小學生過早地承擔起了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的“功利”期待。學生面臨著諸多“額外”的課業壓力,心理壓力極大。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

中國學校心理服務方面目前還幾乎是空白。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學校心理教育服務體系。現在的與心理服務有關的心理諮詢心理測驗心理衛生、心理治療等概念大都引自外國,在實際套用中存在嚴重的概念模糊問題。實踐中,學校心理教育服務更處於較為混亂的萌芽狀態,沒有明確的服務目標與內容。

(四)不良家庭生活方式與不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影響

學生在假期中的生活極不規律,學習與休閒活動沒有一個合理的計畫。每天做了有限的作業後所剩餘的時間幾乎全部被看電視、玩遊戲、不規則的睡眠及大量的零食所充斥,這些假期中舒適無度的生活方式會使孩子留戀,也就會對開學後要面對的緊張的學習生活憂心忡忡,於無意中產生了牴觸情緒,產生害怕開學的心理。

(五)學生個體原因

中小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還沒有成熟,適應和自控能力差,對緊張的學習生活,如心態轉換不及時就會無法適應:有的學生會擔憂開學後與老師、同學的人際關係;名目眾多的考試也會使一些孩子對將要來臨的學習生活產生恐懼心理。以上這些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重疊交織在一起。成為“開學綜合症”推波助瀾的源動力。

調節

開學綜合症開學綜合症

家長和孩子可以進行調整:
一是家長要在臨近新學期開學時,幫孩子做好心理引導和調整,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倒時差”,杜絕睡懶覺和看電視無度的情況;
二是引導孩子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有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三是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畫,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
四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情影響學生,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不要反覆嘮叨孩子的不足。要注意多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學生自己也要學會主動調節:
一是嚴格執行和學習生活同步的作息時間表,也許一開始會感覺睏倦、不適應,但堅持過一段時間就會適應了。
二是制定合理的學習計畫。如果感覺對學習有些厭倦,不防先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
三是改變自己的認知,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用意志力克服弱點,將收穫到成功的喜悅和信心。
四是給自己設立一些獎懲制度。比如上課走神時,掐一下自己來提醒要專心聽課,疼痛能起到告誡的作用。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以獎勵自己一下,聽聽音樂放鬆或是看一會兒電視,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時間,短時間的放鬆是為了更好的學習。

應對措施

開學綜合症開學綜合症

社會教師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開學綜合症”存在的客觀性及危害性,積極加以防治,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和成長。
(一)呼喚教育體制的改革
“開學綜合症”的出現。折射出中國教育現存在的問題,它是學生的“開學綜合症”,也是中國的“教育綜合症”,是學生無奈之下的一種無意識的“抗議”。凸顯的是教育困境。學校現行的學期制度應進行改革,改革中應借鑑國外相關方面的先進經驗,以制定科學的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學校心理學理論與服務體系
加強心理教育套用方面的研究,以提高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學科水平。加快培養學校心理教育人才,大力推行學校心理教育,儘快創建完善的國家學校心理教育體系及心理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通過正確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對於已經出現症狀的孩子要做到:及時發現、正確面對、家校合作、及時治療。

開學初家長的調適
臨近假期結束、開學之際,家長要提前做準備工作:逐漸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其慢慢地調整心理狀態,收回假期生活中過於放鬆的心。通過和孩子聊天,總結回憶假期生活,使孩子意識到開學在即,應該收心投入新一學期的學習,逐步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這裡要注意的是要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最好提前一到兩周逐漸地給孩子以提示。

正確面對

及時發現、正確面對、家校合作、及時治療
開學時,家長要做到與老師密切聯繫,對於已經出現了不良症狀的孩子,老師與家長首先要保持鎮靜,對症狀認真分析原因,及時疏導;家長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對孩子所擔心的問題說出你的看法和態度,通過與孩子交流,來減輕其內心的壓力;家長切忌表現出緊張和過度擔心,以免給孩子造成暗示強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狀。
治療中家長還要注意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幫助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來保證孩子上學期間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學習。假如孩子一時無法適應,家長應予理解並給以適當的監督幫助,讓孩子的心理逐步從“放假”中脫離出來。
對於“重症患者”,家長和老師在認真商討後可帶孩子去醫院就診,適當配合心理諮詢,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必要時要考慮給孩子換班或轉學。
面對“開學綜合症”,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發現,“開學綜合症”的出現,心理暗示起到關鍵的作用。學生如果意識到並接受假期已經結束的現實,又想到可以與同學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一些,又能學到更多更好的東西,認為自己將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於其樹立信心,放鬆心情,以接受的心態去迎接新的學期。積極的心理暗示,會使不良症狀降到最低。

克服方法

首先,學生本身應該從暑假那種輕鬆、自由的狀態中走出來,確立切實可行的新學期目標。其次,家長應該幫助學生在開學前做好以下五準備。
一、心理:家長應抱樂觀的態度跟孩子談談學校和新學期,給孩子以信心,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語。
二、時間:最好在開學前幾天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保證孩子開學後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三、環境:開學前可以與孩子一起回學校逛逛,可能的話,參觀一下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地方。
四、內容: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遊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假期作業、同學關係等。
五、用品:在假期,家長應與孩子一起準備文具和其它有關的學習用品,在開學前不宜繼續購買玩具等作為禮品送給孩子。

當代常見綜合症

科技化的生活出現了眾多的“綜合症”。 當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勢必對軀體和精神狀況產生不良影響,如不注意調節,導致心理失衡,使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則抵禦疾病的能力明顯下降。反覆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疾病。
拖延症
恐剩症
恐夏症
虛構症
聖誕綜合症
大腦肥胖症
考試綜合症
家庭高尚病
考后綜合征
疲勞綜合症
頸肩綜合症
假日綜合症
夜餐綜合症
熬夜綜合症
便當綜合症
時間綜合症
肝肺綜合症
戀母綜合症
電腦綜合症
長假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
經期綜合徵
論壇綜合症
信息綜合症
電視綜合症
快遞依賴症
鏡子綜合症
動物恐懼症
職業倦怠症
三電綜合症
政績焦慮症
網聊依賴症
大自然缺失症
秘書依賴症
考前焦慮症
教材潔癖症
購房焦慮症
開學綜合症
衣領綜合症
宇宙綜合症
辭賦綜合症
手機恐懼症
巴黎綜合症
親密恐懼症
高考后綜合症
雷爾氏綜合症
美尼爾綜合症
唐納氏綜合症
帕金森綜合症
經前期綜合症
辦公室綜合症
建築物綜合症
絕經期綜合徵
手足口綜合症
IT虛榮綜合症
蹭涼綜合症
職業倦怠症
假前綜合症
世界盃綜合症
LIMA綜合症
人身變換症
學者綜合症
廣場恐懼症
彼得·潘綜合症
閩希豪生綜合症
快樂木偶綜合症
倖存者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
飛機綜合症
格斯特曼綜合症
司湯達綜合症
壞訊息綜合症
被愛妄想症
假期綜合症
偏側空間失調症
時差綜合症
雙曲綜合症
空巢綜合症
春天綜合症
真命天女症
名人經濟綜合症
手機上網綜合症
世界盃後遺症
周一綜合症
女超人綜合症
辦公樓綜合症
大雄-胖虎綜合症
道林格雷綜合症
高大罌粟花綜合症
MUNCHHAUSEN綜合症
搜尋依賴症
科塔爾綜合症
耶路撒冷綜合症
不寧腿綜合症
阿斯伯格綜合症
外地口音綜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
第歐根尼綜合症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盆底痙攣綜合症
蒙被過暖綜合症
辦公易怒綜合症
重複使力傷害症
格林巴利綜合症
胸廓出口綜合症
愛德華氏綜合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電腦視覺綜合症
假期失憶症
經濟艙綜合症
微笑抑鬱症
年末抑鬱綜合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