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節后綜合征”)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節后綜合征也叫富貴症。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很正常。而腹瀉在過節中更是常見。

基本信息

概述

節后綜合症節后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就是人們在大假之後的各種生理表現。比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人們從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一到雙休日或法定假期,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議事日程。待到假日過後的上班日,必須全身心重新投入於工作,即必須重新建立或恢復巳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這就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即所謂“節后綜合症”。

原因

節后綜合症節后綜合症

心理學專家指出,所謂“節后綜合征”是人們在長假結束後上班時,身心受到壓力後所出現的不良心理狀態。出現這種狀態,專家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種:
1、從鬧到靜。大家在節日裡都喜氣洋洋地走親訪友,相互拜訪,十分熱鬧。過了節後,這種喧譁熱鬧的氛圍和場面都已過去,一下子回到平靜的環境中。
2、從閒到忙。雖然過節幾乎家家都人來人往,忙忙碌碌,但生活內容卻是十分休閒。節後,立即要投入快節奏的工作學習中,壓力又要重新降臨。
3、從靜到煩。原本心理很平衡,可是節日裡人來客往,交流頻繁,信息很多。看看人家的生活,比比自己的日子,瞧瞧他家的閨女,想想自己兒子,差距越看越大,越想越煩,心理狀態失衡。不過,這只是一種不良心理狀態,而不是心理疾病

病因分析

節日心理失調節后綜合征對一些平時在高度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而言,整整幾天不用上班,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平時常要輪值夜班的基層民警、加班熬夜的領導或負責文字材料的“筆桿子”,突然閒下來無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現失落、焦躁不安、抑鬱等不良情緒反應。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人的大腦中樞會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運作模式。如果一下子從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停下來,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這時,平日總在逾時工作、覺得沒有個人時間的人們,面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
這種心理失調,其實也是一種提示信號,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並不利於身心健康,長此以往,很可能因工作緊張、壓力過大而引發各類身心疾病,甚至導致“職業倦怠”等不良心理反應。
此時的長假,正是過濾已有的工作方式,嘗試另一種生活心態的時機。親身體會“有張有弛”的生活方式,學會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給疲憊的大腦和身體以不同於平時的新鮮刺激,充電的感覺會讓過度消耗的精神和心靈放一個真正的假期。

生理表現

1、主要的生理表現為:渾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和出現頭暈、口乾舌燥、煩躁、腹痛腹瀉等症狀。
2、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有:疲憊、神經性厭食、工作恐慌,不想上班。

主要症狀

除了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適之外,一些人由於節日裡親朋好友聚會、暴飲暴食、大量飲酒、作息不規律等,出現了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便秘、失眠多夢、疲勞等症狀。

睡眠紊亂

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這樣就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結果“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
對策:過度疲勞引起的“睡眠紊亂”,需趕快採取補救措施。體力性疲勞因運動過度引起,可以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解除;腦力性疲勞原因多是長時間用腦,大量消耗能量導致大腦血液和氧供應不足,削弱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現為頭昏腦脹、失眠多夢等,緩解的方式是讓大腦放鬆休息,可輕輕按摩頭部、散步閒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聽聽音樂等;心理疲勞則由過節壓力感造成,應設法減輕心理壓力,嚴重者應趕快去看心理醫生。

恐懼上班

經過連續幾天的吃喝玩樂,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還有些不適應,一些上班一族還出現了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懷有恐懼的心理。因為在長假裡對自己的休假沒有什麼計畫,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鐘已經打亂了。到了上班的時候,生物鐘調節不過來,鬆弛下來的弦一時適應不了緊張繁忙的工作狀態,因而對上班產生了恐懼心理。
對策:可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作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也可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同時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當的藥物,改善情緒。

神經性厭食

過節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吃多了,就容易撐著,引起神經性厭食。
對策: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塞滿魚肉的腸胃也歇歇。經常步行、慢跑、做體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

退潮憂鬱症

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節假日過後,又回歸到平靜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單、抑鬱、無聊等症狀。

專家建議

拯救節后綜合症拯救節后綜合症

專家介紹,擺脫“節后綜合征”,要適當轉移自己“假日期盼”心理,提前進行“角色轉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調節:
1、假期最後幾天,最好別讓自己再處於興奮狀態,好好待在家裡,把自己放回平日的生活規律中。提前想想明天該做什麼,理清頭緒,儘量平復躁動的心。
2、剛開始工作不宜太緊張、強度不宜太大,應循序漸進,以免因節奏突然變化導致神經衰弱。上班後,可以多和同事聊聊天,如果工作允許,可以和同事邊聊天邊工作,減少工作的疲勞感,通過自我放鬆的方法減輕節后綜合征。
3、工作半個小時左右應該自己休息一下。因為根據研究,人的注意力大約持續半小時之後開始減弱,這時適度的休息不但可以提升專注力,更重要的是改變一下已經保持很久的姿勢。此時,最好的運動就是伸展運動,從肩頸、腰背到四肢,讓繃緊的肌肉伸展、拉長。
4、恢復規律的作息,起居有時、早睡早起,避免過多熬夜。
5、清淡飲食。節日期間人們免不了大吃大喝,過多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類的食物。節後幾天要保持清淡的飲食,多吃綠葉類蔬菜和高纖維食物,多吃些新鮮的水果,補充維生素C的含量。魚肉、豬肉等可採取清蒸、清燉等少油的烹飪方法,既符合低脂、清淡的原則,又能補充身體所需物質,還解了一把饞癮。
6、心理調節。針對長假過後神情焦慮、煩躁、無精打采等情況,建議要靜下心來,回顧一下假期前的工作和生活安排,以便逐步進入狀態,接觸焦慮情緒。

7、傾訴情緒。不妨選擇靠得住的閨蜜、好友等,向他們說出自己的不安情緒,或許對緩解這些不良狀態很有幫助。
8、適當運動。長假後,可以進行運動量相對大的運動,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幫助身體消耗一些能量,重新獲得元氣。
有些人會沉浸在春節或旅遊的回憶中,其中愉快的事情或鬱悶的事情,會讓人很難在心理上轉變過來。北京市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授王志佑說,春節或旅遊收穫的消化,可以今後一段時間內做,不急於一時一地。另外,少數有不愉快經歷的人,也應該自我調節,淡忘它,變春節感受為精神收穫,以充沛精力投入工作。

網友熱議

在網上,不捨長假離去的網友很多。徐瑩CARA說:“假期餘額已不足24小時,好難過啊。”
在武漢的偏執狂11小姐:“最後一天賴床了,爸爸一早就出去買好了早餐”。
網友感慨,“世界上最短暫的距離,莫過於從假期開始到結束”。

當代常見綜合症

科技化的生活出現了眾多的“綜合症”。 當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勢必對軀體和精神狀況產生不良影響,如不注意調節,導致心理失衡,使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則抵禦疾病的能力明顯下降。反覆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疾病。
拖延症
恐剩症
恐夏症
虛構症
聖誕綜合症
大腦肥胖症
考試綜合症
家庭高尚病
考后綜合征
疲勞綜合症
頸肩綜合症
假日綜合症
夜餐綜合症
熬夜綜合症
便當綜合症
時間綜合症
肝肺綜合症
戀母綜合症
電腦綜合症
長假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
經期綜合徵
論壇綜合症
信息綜合症
電視綜合症
快遞依賴症
鏡子綜合症
動物恐懼症
職業倦怠症
三電綜合症
政績焦慮症
網聊依賴症
大自然缺失症
秘書依賴症
考前焦慮症
教材潔癖症
購房焦慮症
開學綜合症
衣領綜合症
宇宙綜合症
辭賦綜合症
手機恐懼症
巴黎綜合症
親密恐懼症
聯考后綜合症
雷爾氏綜合症
美尼爾綜合症
唐納氏綜合症
帕金森綜合症
經前期綜合症
辦公室綜合症
建築物綜合症
絕經期綜合徵
手足口綜合症
IT虛榮綜合症
蹭涼綜合症
職業倦怠症
假前綜合症
世界盃綜合症
LIMA綜合症
人身變換症
學者綜合症
廣場恐懼症
彼得·潘綜合症
閩希豪生綜合症
快樂木偶綜合症
倖存者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
飛機綜合症
格斯特曼綜合症
司湯達綜合症
壞訊息綜合症
被愛妄想症
假期綜合症
偏側空間失調症
時差綜合症
雙曲綜合症
空巢綜合症
春天綜合症
真命天女症
名人經濟綜合症
手機上網綜合症
世界盃後遺症
周一綜合症
女超人綜合症
辦公樓綜合症
大雄-胖虎綜合症
道林格雷綜合症
高大罌粟花綜合症
MUNCHHAUSEN綜合症
搜尋依賴症
科塔爾綜合症
耶路撒冷綜合症
不寧腿綜合症
阿斯伯格綜合症
外地口音綜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
第歐根尼綜合症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盆底痙攣綜合症
蒙被過暖綜合症
辦公易怒綜合症
重複使力傷害症
格林巴利綜合症
胸廓出口綜合症
愛德華氏綜合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電腦視覺綜合症
假期失憶症
經濟艙綜合症
微笑抑鬱症
年末抑鬱綜合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