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綜合症

倖存者綜合症

人類是最富有情感的動物,因此人在面臨災難性突發事件時會表現得無比脆弱。有心理學家把災難的經歷者出現的種種病態稱為“倖存者綜合症(Survivor Syndrome)”。“倖存者綜合症”在企業中則表現為,由於缺乏工作安全感所使員工遭受的工作壓力,出現急躁、恐懼、不安、憂慮等消極情緒。

基本簡介

倖存者綜合症倖存者綜合症
倖存者綜合症”,緣自心理學,後西方管理學者在上世紀90年代將此概念套用於組織員工行為,特指由於缺乏工作安全感所使員工遭受的工作壓力,出現急躁、恐懼、不安、憂慮等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會並發產生員工健忘、疲憊、抱怨、易怒、嘲諷甚至辭職等一系列消極行為。

歷史起源

20世紀90年代,組織行為研究者們提出了“倖存者綜合症”的概念,並歸納了“倖存者綜合症”的表現形式。奧尼爾與萊恩於1995年發表在《管理執行學刊(AcademyofManagementExecutive)》的一篇論文可算是關於“倖存者綜合症”的經典論述之一。文章指出,工作沒有安全感使人們遭受莫大的工作壓力,出現憤怒、焦慮、嘲諷、怨恨、屈從、憤世嫉俗、過度疲勞、消極怠工,甚至辭職等一系列情感現象。以後其他學者又增加了超負荷、士氣低落、精疲力竭、無效率和易衝突等表現。

主要案例

裁員,是組織中能導致“倖存者綜合症”的最普遍的突發事件之一。通常情況下,裁員事件後的倖存者會有積極的心理感受,因為他們畢竟保住了工作,感到應當更加珍惜生存的機會。但是事件也會增加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使倖存者對前途充滿疑慮。

倖存者不知自己的位子是否牢靠,對公司的戰略方向也無從把握,他們可能自問是否下一個厄運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一時間,組織中的人精神萎靡不振,喪失工作熱情,還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心理打擊,其結果不僅使組織喪失寶貴的人力資源,而且因出現怠工行為、躲避行為、極大地降低組織績效。很明顯,倖存者綜合症促使組織的高效率運行功能發生紊亂,組織義務、忠誠、業績和創新無法實現。

出現原因

“倖存者綜合症”出現的根本原因是,雖然那些沒被解僱的員工是很幸運的,因為他們的投入(努力工作)而得到相應的產出(被僱傭),他們理應感到高興才對;但是他們會將自己得到的產出與被裁掉員工得到的產出(被解僱)相比較。在對整個裁員過程不了解,尤其是裁員的訊息是突然之間傳達給他們的情況下,一種不公平的感覺便會產生:所有的員工都是同樣的投入,可得到的產出卻是迥然不同,一部分人被解僱,另一部分人倖存下來。

通過比較,那些有幸沒被解僱的人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無論自己如何效忠於公司,將來的某一天很可能也會被裁掉!這也就是“倖存者綜合症”的主要原因。對很多裁員來說,企業不但沒有增效,反而因士氣低落而減效。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該如何安撫被裁掉的員工,而忽略了那些倖存下來員工的消極反應。因為目睹“悲劇”的發生,留下來的員工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恐懼、消極怠工等情緒,從而影響工作效率,這種現象被稱為裁員的“倖存者綜合症”。

預防控制

控制裁員“倖存者綜合症”那么,就組織而言,怎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倖存者綜合症”現象呢?
至今的眾多研究提出的對策,可以分為改變企業文化、改變工作內容(平衡工作和生活)和改變工作環境等三個方面,但看來這些研究還未能給出完全令人滿意的解答。
有一點認識是一致的,即“倖存者綜合症”的出現與裁員是否公平高度相關。公平理論認為,每個人會將自己的投入產出比率與別人的投入產出比率做比較,如果他認為自己的該比率與他人的該比率不相等,一種不公平感便產生了。即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完善人力資源政策信息管理
二、重視非正式組織管理
三、建立“公平性”裁員標準
四、加強“裁員後管理”

當代常見綜合症

科技化的生活出現了眾多的“綜合症”。 當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勢必對軀體和精神狀況產生不良影響,如不注意調節,導致心理失衡,使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則抵禦疾病的能力明顯下降。反覆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疾病。
拖延症
恐剩症
恐夏症
虛構症
聖誕綜合症
大腦肥胖症
考試綜合症
家庭高尚病
考后綜合征
疲勞綜合症
頸肩綜合症
假日綜合症
夜餐綜合症
熬夜綜合症
便當綜合症
時間綜合症
肝肺綜合症
戀母綜合症
電腦綜合症
長假綜合症
節后綜合症
經期綜合徵
論壇綜合症
信息綜合症
電視綜合症
快遞依賴症
鏡子綜合症
動物恐懼症
職業倦怠症
三電綜合症
政績焦慮症
網聊依賴症
大自然缺失症
秘書依賴症
考前焦慮症
教材潔癖症
購房焦慮症
開學綜合症
衣領綜合症
宇宙綜合症
辭賦綜合症
手機恐懼症
巴黎綜合症
親密恐懼症
聯考后綜合症
雷爾氏綜合症
美尼爾綜合症
唐納氏綜合症
帕金森綜合症
經前期綜合症
辦公室綜合症
建築物綜合症
絕經期綜合徵
手足口綜合症
IT虛榮綜合症
蹭涼綜合症
職業倦怠症
假前綜合症
世界盃綜合症
LIMA綜合症
人身變換症
學者綜合症
廣場恐懼症
彼得·潘綜合症
閩希豪生綜合症
快樂木偶綜合症
倖存者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
飛機綜合症
格斯特曼綜合症
司湯達綜合症
壞訊息綜合症
被愛妄想症
假期綜合症
偏側空間失調症
時差綜合症
雙曲綜合症
空巢綜合症
春天綜合症
真命天女症
名人經濟綜合症
手機上網綜合症
世界盃後遺症
周一綜合症
女超人綜合症
辦公樓綜合症
大雄-胖虎綜合症
道林格雷綜合症
高大罌粟花綜合症
MUNCHHAUSEN綜合症
搜尋依賴症
科塔爾綜合症
耶路撒冷綜合症
不寧腿綜合症
阿斯伯格綜合症
外地口音綜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
第歐根尼綜合症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盆底痙攣綜合症
蒙被過暖綜合症
辦公易怒綜合症
重複使力傷害症
格林巴利綜合症
胸廓出口綜合症
愛德華氏綜合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健康食品痴迷症
電腦視覺綜合症
假期失憶症
經濟艙綜合症
微笑抑鬱症
年末抑鬱綜合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