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

廣義的社會教育指一切社會生活影響於個人身心發展的教育;狹義的則指學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設施對青少年、兒童和成人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現代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或政權,實施不同性質的社會教育。社會教育的多變性體現了社會教育的複雜性;而具體導致社會教育複雜性的是社會教育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不能殊途同歸上;從本質上說,還是教育對象人是複雜的這一根本原因所決定的。社會教育的多樣性是社會教育最清楚明顯的特點,而清楚明顯到了被忽視的地步,這不能說是社會教育的悲哀之所在,行業的不同,地位的差異,黨政軍社團之別等等所帶來的工作.職責.任務的不同而形成社會道德品質上的不認同是最大的悲哀。

基本信息

機構

在中國,社會教育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

文化館(站)

文化館是縣和相當縣一級所設的社會文化事業單位。縣以下的稱文化站。文化館、站是人民政府為開展民眾文化工作,活躍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事業機構。工人文化宮、工會俱樂部等和文化館性質相似,只是主辦單位和服務對象有所不同。農村俱樂部則是農民在自願基礎上建立的業餘性質的民眾文化組織。

少年宮

少年宮是適應青少年和兒童文化生活的多種需要而設立的青少年和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它的任務在於配合學校培養青少年和兒童的優良道德品質,幫助他們鞏固課堂知識,豐富文化生活,發展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使他們得到全面發展。

圖書館

圖書館是收集、整理、保管並利用圖書情報資料為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文化教育機構。按其性質和服務對象可分為:公共、學校、科學、專業、兒童、 工會、部隊、機關、 廠礦、街道、農村等圖書館。

博物館

社會教育館社會教育館

規模較大者也稱博物院,是陳列、保藏、研究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實物以及自然標本的文化教育事業機

構,以社會全民為施教對象。中國的博物館,主要有革命、 軍事、歷史、 民族、地理、自然、藝術、醫學、科技等各種類型,它們根據不同性質和任務,系統地陳列實物、模型、標本和其他陳列品。至於用固定或巡迴方式,展出工農業產品、手工業產品、藝術作品、圖書、圖片及各種實物、標本、模型等,供民眾參觀、學習、鑑賞的臨時性組織,叫展覽會。

紀念館

紀念館是紀念重大革命事件或有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的文化教育事業機構,以事件發生的地點或人物出生、居住、工作的地方為館址,保存和恢復歷史原狀,說明事件發生經過或人物活動情況,向人民進行直觀教育。

廣播電台與電視台

運用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對廣大人民民眾和青少年、兒童有計畫地播送專題節目,進行教育,是現代化業餘補習教育的有效手段。這種教育方式,一般都開展單科教學活動,也有按高等學校課程設定進行系統播講的。此外,電影院、劇院也都具有鮮明的以社會全民為對象的教育職能。業餘體育學校則是培養合格運動員的校外教育機構。

特點

社會教育同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相比有許多自身的特點;

一:終身性。社會教育對任何人來講都具有終身性,活到老學到老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你有意無意都必須接受終身受教育這個現實,而積極的接受和無意識接受以及消極接受的效果是不同的。

二:廣闊性。社會教育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凡是有人的地方,社會教育就到什麼地方,這就是任何教育所不具備的也不可能實行的。但也是對專門教育最具衝擊力的。

三:層次性。從人的年齡段來分,有嬰幼兒;國小;中學;大學和成人。從人的地位和級別來分,有中央級;省部級;市級;縣級。

四:多樣性。社會教育的多樣性是社會教育最清楚明顯的特點,而清楚明顯到了被忽視的地步,這不能說是社會教育的悲哀之所在,行業的不同,地位的差異,黨政軍社團之別等等所帶來的工作.職責.任務的不同而形成社會道德品質上的不認同是最大的悲哀。

五:多變性。社會教育的多變性是影響社會教育質量的罪魁禍首。是導致社會思想混亂的根源之所在,特別是頻繁的社會動盪和社會激變,對社會成員健康思想和良好品德形成是災難性的。真所謂,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和一個說的不一樣,甚至前後相反,昨天和今天也在大的方面是背道而馳,這種特點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六:複雜性。社會教育的多變性體現了社會教育的複雜性;而具體導致社會教育複雜性的是社會教育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不能殊途同歸上;從本質上說,還是教育對象人是複雜的這一根本原因所決定的。即人的複雜性決定了社會教育的複雜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迴避社會教育的這一特點,迴避了這一特點,社會教育必然是虛偽的,失敗的。

七:相長性。在社會教育中,人人都是施教者,又都是受教育者;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任何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著你周圍的人們,而你本身也無時無刻的受著別人的影響。頭頭腦腦.專家權威們總以施教者甚至教訓者的姿態出現,是社會的倒退。

八:德育綱性。德育為首從來沒有被懷疑過,真正被放在首位也不是很容易的,育人是社會教育的終極目的,只有切實落實德育為首的地位,才能還社會教育於本源。才會有和諧社會。

九:德育目標的不確定性與考察的模糊性。如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德,“五熱愛”等,對一個人來講都具有不確定性,加之人的思想是無限的,受環境.地位.條件的影響變化是必然的,目標的不確定性針對的是思想感情變化莫測的人從本質上來講是不具有操作性的,要進行考察那一定是模糊的,但要拿這一模糊的結果一錘定音就有些荒謬了。

十:統領性。社會教育的統領性是通過國家來實現的,只有通過國家才能對社會教育實行統領。而國家具體施行是政府以及政府所設立的所有工作部門和機關,因而,政府及其部門和機關是社會教育的主體,對整個社會教育的質量的作用和影響是無可替代的。

公平路徑

樹立公平的道德意識觀

鼓勵社會志願者參與公平教育活動 ,社會貧富差距依然存在。這種差距的存在不僅是物質上的,更多地是精神上的。作為富人,關注的不應僅是自己的孩子,同時應對貧窮孩子加以關注,對比自己更窮,更需要教育的西部及農村孩子進行幫助。人們更不應該用一種歧視的思想看待他們的落後。社會是貧富生活的一個共同體,東部地區的富裕也是西部及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進城務工者在對社會財富的創造上在某些方面更多於城市工作者,他們的孩子更應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多建一個學校社會上就少建一座監獄”的說法也許並不過分。對弱勢多一分關注社會也便多一分和諧。

各類教育形式相結合

大眾教育寬進嚴出,體現公平;精英教育嚴進寬出,體現效率。面對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更是當務之急。政府的職能首先應是維護公平,效率應更多地由市場調節。在分配教育資源時對弱勢地區、學校、群體傾斜,實行對弱勢群體的優先扶持,並保障其具備國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所規定的基本標準的辦學條件和享受符合基本標準的充分教育。義務教育是大眾化的、免費的教育。在教育資源配置上,國家應抽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義務教育上,義務教育可逐年進行,甚至半年半年地推行,直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

確保教育制度的公正

在研究教育公平的問題上,僅具備平等或公平的理念是不夠的。建立完善的教育機制和公平機制才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

一是改革聯考招生政策。由於聯考配額制度產生各地錄取分數線差異,所以要改變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額配置,克服各地之間錄取分數的差異,並逐步過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數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額。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義,是革除那些容易成為腐敗溫床的制度和政策,如保送生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加分等政策,保證招生“環節”的公正性。

二是對西部地區和弱勢群體的傾斜。對於歷史上形成的地區之間的巨大差距,教育資源應當通過恰當的配置不再人為地繼續擴大差距,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向落後的地區傾斜,以主動縮小差距。將一些條件最差的地區作為“教育優先區”加以重點扶持,來保障這些地區學生的教育質量。具體措施可由相關部門制定。

公平的教育分流機制

公平的教育分流機制是以貫徹教育公平為原則的分流作業系統和流程。在整個教育分流過程的各環節中,應該做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各種現有的和潛在的教育資源,確保每個公民的學習權和受教育權,然後才是運用公平性的選擇手段來分配和提供教育機會,並在教育分流過程中儘可能地消除偏見和歧視的做法,彌補教育分流帶來的不平等後果。首先,確立受教育者地位平等的觀念。做到無論在教育分流中處於何種地位,處在何種質量、類型和層次的學校,受教育者都應該獲得平等的待遇,受到與他們身心特點相宜的教育,享有最大化的教育利益;其次,在教育分流機會提供上公開和公正。切實進一步消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之間的差異,學校實行無差別的個人入學機會平等原則,承認機會平等的價值和提供公開、公平的機會,同時,將平等目標與平等原則結合起來,保證教育分流機會的提供符合社會需要和社會公正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