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M重型機械化橋

TMM重型機械化橋

TMM重型機械化橋TMM重型機械化橋是前蘇聯在50年代KMM輕型機械化橋裝備部隊後研製成功的,60年代初開始裝備部隊。該橋主要由架橋車和帶橋腳的橋跨兩大部分組成。主要用於克服河流、乾溝等障礙。

概述

TMM重型機械化橋TMM重型機械化橋
TMM重型機械化橋是前蘇聯在50年代KMM輕型機械化橋裝備部隊後研製成功的,60年代初開始裝備部隊。
該橋主要由架橋車和帶橋腳的橋跨兩大部分組成。橋車由КрАЗ 214或КрАЗ 255Б越野車改裝而成,在架橋車上裝配有架橋械裝置、升降架、液壓系統、鋼索絞盤系統和穩定支腿等。橋跨的上部結構為車轍式鋼質焊接薄壁結構,由兩塊可摺疊的車轍板、摺疊式撐材、鋼索系材及緣材構成;中間橋腳為鋼質架柱式橋腳,主要由冠材、可伸縮的橋腳支柱和礎板組成。
在七年代底盤車由КрАЗ 214改為КрАЗ 255Б, TMM機械化橋改為 TMM-3重型化橋。橋車的底盤車在80年代又改為КрАЗ 260越野車。 TMM機械化橋仍在發改進。在前蘇聯軍隊已全部用 TMM重型機械化橋替換了 KMM輕型機械化橋。

架構

橋體和橋柱整體安裝,在運輸期間橋柱呈摺疊狀位於剪式橋下面。架橋之前必須先將橋柱調到準確高度以便橋架好後橋面呈水平狀態。車轍道完全展開時橋面寬3.8m。橋柱調好後卡車倒駛向河岸,這時液壓架橋桁梁將摺疊橋提升至垂直狀態,並由絞盤系統和鋼繩將橋矯正,使橋體慢慢下降。當橋體下降到指定位置後與橋連在一起的橋柱擺動到位。橋架好後鋼索與橋分離,架設桁梁回到行軍位置,卡車駛離。上述過程一直重複進行,直到所有的橋組全部架設完畢為止。必要時可以使用4組以上橋樑。撤收作業可從橋的任一端進行。收架和架橋所需時間相同。
用4組橋跨架設的1座TMM重型機械化橋全長達40m,白天架設所需時間約需45~60min;夜間架設時間約需60~80min。為了減少暴露的可能性,該橋還可架設在水面以下,但比正常的架設方法所需時間約長50%。當水障深度超過5m或斜坡太大時可以採用圓木和金屬板支架,以便支承橋柱。

裝備

1961年左右裝備到前蘇聯軍隊方面軍屬工兵旅的工兵營(4套)、橋樑建築營(16);師屬工兵營(8套);團屬工兵連(4套) 。裝備的其它國家還有原東德、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埃及保加利亞等。

用途

TMM重型機械化橋主要用於克服河流、乾溝等障礙。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特別是在敘利亞戰場上,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主要特點是,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載重量大,使用的車輛和作業人員少,能多跨架設可克服較寬大的障礙。

軍用固定橋器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