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區[廣西省南寧市隆安縣雁江鎮]

雁江區[廣西省南寧市隆安縣雁江鎮]
雁江區[廣西省南寧市隆安縣雁江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雁江是廣西省南寧市隆安縣雁江鎮。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雁江鎮位於廣西隆安縣的西北部,距南寧市105公里,距隆安縣城17公里,西北距平果縣城17公里,全境呈長方形,東西走向,東西橫距18公里,南北縱距9公里,全鎮國土總面積115.54平方公里。解放前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了隆安縣遠近聞名的商埠,素有“小南寧”、“小香港”、“小上海”之稱。

全鎮轄有1個社區、9個村民委員會、86個自然屯,179個生產小組。2007年末總人口有2.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5萬人。鎮人民政府建在雁江圩,距離縣城約17.5公里,南百二級公路、南昆鐵路、南寧(壇洛)至百色高速公路穿過本鎮境內,水路上通百色,下達南寧,形成比較完整的水陸交通網路,區位優勢顯著。

自然資源

雁江屬於丘陵地帶,氣候溫暖濕潤宜人,適宜發展農業、林業。全鎮境內福顏、紅良、雁江三個村地屬右江河谷小沖積平原,其餘為丘陵地帶。全鎮耕地面積24760畝,水田面積15123畝,旱地面積9637畝,右江以西的7個村,地勢較平緩,以種植水稻、玉米、黃豆、甘蔗、木薯、蔬菜等農作物為主。其中種植的優質水稻享譽縣內外。右江以東的東義、東禮、淥龍三個村以土嶺為主,林木資源比較豐富。主要種有杉木、松木、速生桉等林木及板栗、酸梅、龍眼、荔枝、三華李、柑桔、葡萄等果樹林,還有砂仁等名貴藥材。

經濟建設

雁江鎮經濟建設穩步發展。2006年農業總產值8495萬元,財政收入72.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5元。2007年榮獲了“南寧市2006年度鄉鎮經濟發展進步獎”榮譽稱號,被授予“南寧市2006年度先進單位”。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盛產水稻、蔬菜、水果、魚類、生豬、雞鴨、木材等。鎮企業以發展磚廠為支柱,現有3家磚廠,年產達1200萬塊磚。小手工業小有名氣,紅良村那瓜、洪造兩個屯幾乎戶戶開爐打造菜刀、鋤頭、碼釘等鐵器具,產品質量好,銷路廣。雁江街的蘇積山等7戶經營農機具生產,年生產銷售打穀機、玉米脫粒機等達10000多台,年獲純利潤達50多萬元左右。產品銷往全區各地,部分已打入雲南、貴州市場。

雁江實施“農業穩鎮、項目強鎮、科技興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戰略,全力推動“123456”工程,堅持一個目標即堅持以加快推進雁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為目標;抓住兩個機遇即抓住建設金雞灘水利樞紐工程機遇,招商打造雁江水上樂園--雁江西湖;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鄉村旅遊成風的機遇,打造雁江古鎮旅遊品牌,包裝旅遊產品(雁江金剛刀、雁江酸梅酒、雁江香米);發揮三大優勢即發揮區位、交通、礦產資源優勢;實現四個突破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平安創建工作、雁江農具產銷都有新突破;抓住五個關鍵環節即抓住科技與法制培訓、為民辦實事、黨員火炬示範工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特色經濟環節;發展壯大六大主導產業即發展一萬畝高糖高產甘蔗生產基地、一萬畝優質谷生產基地、一千戶雁江金剛農具生產基地、一千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一千畝種桑養蠶生產基地、一萬頭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基地”的工作思路為主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雁江古鎮的旅遊品牌,擴大我鎮傳統工業規模,全面提升全鎮經濟發展水平,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雁江古鎮遊逛的景點

文武廟

文武廟距離古鎮不足千米,位於雁江碼頭邊,乍一看與一般的廟宇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它在雁江人心中可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因為在文武廟上看右江,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只見上游來的水,不見下游去的水,當地人寓意“只見財來,不見財去”。每年農曆五月十三建街節,民眾都會自發到文武廟祭祀,場面熱鬧非凡。

孔明井

往西北方向約5公里,到福顏村下潭屯,那裡有兩眼井,淌的是清清涼涼的山泉水,長年不涸。相傳1700多年前,諸葛亮領兵南征來到這裡,因原來的飲用水源遭敵人投毒,諸葛亮便叫人在此挖了兩口井,所以這井又叫“孔明井”。據說,農曆七月初七這天,七仙女會下凡來孔明井沐浴,若在這一天取了井水回去,便可祈得一年的好運相伴。這樣的風俗至今未變。

特色小食

布泉酸魚

相傳很久以前,布泉很多男人都被抓去打仗,婦女在家耕田。每年,婦女都要醃幾壇酸魚,給丈夫作為出征途中的乾菜。如今,好客的布泉人則把它作為上等好菜,招待貴客。布泉酸魚製作過程中,沒有添加任何諸如醋之類的酸料,但製作出來的那種酸味並不淡,其中奧妙沒人知曉,酸魚的酸味雖然濃烈,卻不辣口,無論炎暑還是寒冬,這獨特的酸味都能使人食慾倍增。

隆安粉蒸肉

既是傳統家常名菜,也是隆安婚晏名菜。採用無皮肥肉、黃豆粉、砂糖、芭蕉葉、腐乳和各式佐料做成。將粘上黃豆粉、砂糖和各類佐料,用芭蕉葉包好放入碟中上籠用旺火蒸。特點是蕉葉清香、豬肉鬆軟且肥而不膩。

五花飯

“五花飯”是隆安金牛公司遵照壯族傳統風俗“三月三”特色食品“五色飯”加工工藝,套用科學、衛生的加工技術手段完成的具有保健功效和民族特色的最新產品。“五花飯”分天然色、黃色、黑色、紅色、紫色,均選用天然植物提取色素,配以隆安特產“香糯米”精工製作而成,產品色澤鮮艷,清香透亮,食用時用溫水浸泡產品五分鐘,入鍋或爐蒸軟,取出可調入蜂蜜或香蔥、麻油等配料食用,柔軟爽口、花香四溢。

雁江捲筒粉

但凡到隆安吃過雁江米粉的人,均稱讚有加。其實,平時所食用的米粉,在選米、蒸煮調槳、調料湯比真正的雁江米粉又稍遜一籌,外來人若真的吃到雁江米粉,算是有口福了。

據了解,上世紀初至50年代,在隆安縣城,有位叫程家智的壯民經營米粉生意,店名“美一館”。他蒸製的米粉,皮薄軟韌,切粉久煮不爛,捲筒粉折而不斷。菜餚加工精緻,有燉、炒、烤、炸等種,色、味、香俱全;調味式有湯粉、涼拌粉、捲筒粉。其湯料極注重,湯水質量好,從早到晚其味清香不變;拌涼粉講究配料,酸甜可口;捲筒粉餡料上乘,醬鹵得法,味道別具一格。到過隆安的人,多慕名前去品嘗。

如今的雁江米粉均得其真傳,故美名傳揚,堪稱隆安一絕。選米、磨粉、調槳、蒸煮不得要領,若湯料上乘,其粉質亦不上口,故粉、湯、料缺一不可,十分講究。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