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崗鄉

長崗鄉

西縣長崗鄉位於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東北部,距蘭西縣城20公里,距綏化市60公里,綏蘭公路貫穿南北,長崗鄉總面積147平方公里。長崗鄉轄區5個行政村,48個自然屯,總人口26211人。長崗鄉在清代,屬呼蘭城正藍旗。

基本信息

黑龍江蘭西縣長崗鄉

長崗鄉蘭西縣長崗鄉雪景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劃歸蘭西縣,隸屬東鄉一區。中華民國時期,隸屬六保。東北淪陷後,改設長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長崗區,1949年改為第九區。1956年6月,撤區劃鄉,設定長崗鄉。1958年8月,改稱東升人民公社,1960年併入東風公社,1962年恢復東升公社,1980年更名為長崗公社。1983年5月,政社分開,改為長崗鄉。

長崗鄉現有耕地8000公頃,林地1558公頃,森林覆蓋率10.6%,水利灌溉控制面積5400公頃,占總耕地68%,可開發魚池80公頃。長崗鄉地處松嫩平原南部,北緯46度東經125度。東接綏化,南長江,蘭河兩鄉相連西毗呼蘭河,北臨江鎮。距縣城20公里,距綏化市90公里幅員面積萬畝,耕地面積12.2畝,森林覆蓋率13.6%,年有效積溫2700攝氏度,年降水量470mm。綏蘭公路穿越境內,長崗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鎮主要農作物有亞麻,玉米水稻大豆烤菸,瓜果,小麥等。溝滄溪塘千餘畝,被譽為“魚米之鄉”。

經濟建設 2001年,長崗鄉國內生產總值企業經財雙收入,農村人均收入等各項經濟指標分別實現6250萬元,213萬元,1149元與先進鄉鎮比,長崗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同時也有很大潛力一是長崗糧年產量4000萬公斤左右糧食深加工的潛力較大,二是有飼料養牲畜的基礎,高產品的飼養,加工增質潛力較大。三是土壤條件好,污染小,特色、綠色農產品開發潛力較大四是現有亞麻企業分配能力強,進一步嫁接和改建潛力大。五是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業開發潛力較大。六是依靠了灌區有利條件,開發綠色稻米潛力很大。七是呼蘭河的河道較近沙石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

長崗鄉蘭西縣長崗鄉亞麻種植
長崗鄉黨委、政府將堅持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中心著力開發長崗現有資源,資產的潛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步伐。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在鞏固糧食生產的同時重要發展綠色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開發精潔米,富硒大豆,綠色香瓜,綠色鵝禽和養植黃牛,逐步形成規模規模獨具特色,獨具市場魅力。為長崗鄉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農業狀況 長崗鄉種植業是全鄉重要的支柱產業,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現有玉米面積50000畝,年產量2.3萬噸,可加工轉化數量為1.9萬噸,水稻面積1.5萬畝,以呼蘭河為水源自流灌溉,每年向市場提供優質稻米5000噸。經濟作物以亞麻、甜菜為主,現有亞麻面積8715畝,年產優質亞麻原莖2650噸,現已被省農業開發辦確定為2003年重點扶持項目,連片噴灌種植,建成2萬畝生產基地。甜菜面積3000畝,年產高糖甜菜6000噸。

長崗鄉開發了苗木花卉,瓜菜等特色產業,苗木花卉大地栽植面積達到了1200畝,品種有40餘個,建成了苗木花卉培育基地,2001年被確定為全縣重點農業開發項目,瓜菜種植面積2500畝,多採用綠色種植技術,年產無公害瓜菜4500噸。長崗鄉引進和開發名優品種,建立生產銷售基地,使畜牧養殖生產形成一定的特色。黃牛養殖逐漸引進了夏洛萊,西門達爾等優質品種,實行秸稈拴系養殖,推廣直線育肥技術,進而淘汰了當地劣質黃牛,在普養的基礎上扶持專業大戶,創辦了一個養殖專業村,搞群體開發,發展健康牛群,形成了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目前黃牛存欄5800頭。以縣種豬場為依託,建立了一二級繁育網站,大力發展東北民豬三、四元雜交品種,實行無公害養殖,打綠色品牌,搶占市場,年出欄生豬達1.1萬頭。禽類生產充分發揮基礎優勢,適合現代化市場對肉質的高標準需求,突出了本地雞和大鵝養殖,長崗鄉本地雞年出欄15萬隻,大鵝出欄10萬隻。此外,發展了特色養殖,建成了獺兔繁育基地,香鶉雁養殖場。水產養殖業,除了大眾品種外,引進了邊花、鯰魚等新品種,增加效益。2001年末,長崗鄉向市場提供各種肉、蛋、魚商品量3000噸。

長崗鄉蘭西縣長崗鄉衛生院

鄉鎮建設 長崗鄉資源優勢較強,鄉鎮企業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現有集體、個體、私營企業56家,其中年產值超過百萬元的4家,形成亞麻原莖及製品加工,亞麻機械加工,大豆、玉米深加工等骨幹企業群體。鄉鎮企業產值占全鄉社會總產值的24%,而且容納了大量勞動力,加快了農民致富步伐。

長崗鄉的小城鎮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協調發展。2001年被定為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加大了對鄉村建設的投入力度,投資建設了農貿交易市場,商業一條街,規劃設計了綏蘭路過境段白色路面,鄉村居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65%,人均居住面積15.3平方米。新建人畜引用水工程20處,改善飲水條件。電話普及率達24%,有線電視普及率35%。兩年內,對教育投資達150萬元,新建兩所標準化國小校舍,改善了兩所中學辦學條件,達到了規範化標準,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達到98.7%。村衛生所,鄉衛生院設施完善,就醫方便,敬老院環境優雅達到了標準化條件。

河南睢縣長崗鄉

長崗鄉睢縣長崗鄉民眾植樹

簡介 長崗鄉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城西南17.5公里處,轄27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151個村民小組,總面積3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856畝,人口35000人。長崗鄉交通方便,電力充足,通訊設備齊全,多年來已成為睢、杞、太交界區的物質貿易集散中心。長崗鄉地處黃河沖積平原,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土壤淤質,比較肥沃。

鄉鎮概況長崗鄉主要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擁有比較豐富的農副產品加工資源。經過數年的發展,已建成肉牛、生豬、肉兔、肉雞、蛋鴨等生產基地,建成有大型配套冷庫一座;泡桐、棉花、牛皮板山羊皮為長崗鄉著名特產。長崗鄉工業基礎雄厚,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相繼建成了麵粉廠、磚瓦廠、建材廠、電線廠、造紙廠、彩印廠、塑膠編織袋廠、農機修造廠、糖果加工廠和木材深加工廠,這些廠家與省內外企業有著廣泛的業務往來,是長崗鄉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長崗鄉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建成了睢後路長崗段及付閣橋,西長路長崗段及北郭莊橋,通車裡程達到了312公里;先後清理整治了轄區內的三條河流,投巨資修建了李廟閘,打機井600多眼,長崗鄉灌溉面積達3萬畝,做到了旱能澆,澇能排,基本上旱澇保豐收;繼村村通電話以後,長崗鄉政府又引資建成了聯通信號塔,搬遷了中心校,重建了敬老院,在長崗鄉中心繁華地段建成了商貿樓,修建了農電樓、重建了政府辦公樓,裝修了長崗鄉計畫生育技術指導所等等,總之,改革開放以來,長崗鄉的建設成就有目共睹,成績斐然,此不贅述。

黑龍江依蘭縣長崗鄉

長崗鄉依蘭縣長崗鄉滿族手工藝品
簡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長崗鄉,隸屬依蘭縣管轄,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25公里,地處東經129°36′40″-129°49′55″,北緯46°00′50″-46°12′20″。東與道台橋接壤,南與護林、土城子鄉相連,西與江灣鎮毗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5公里。長崗鄉在民國2年(1913年)建縣時屬第六區永發村。偽滿時期歸道台橋區轄。1945年9月建永發區,1954年改為第九區,1956年改稱永發鄉,1961年置永發人民公社,1981年又改為長崗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長崗鄉,長崗鄉轄村22個,自然屯22個。

鄉鎮概況長崗鄉1992年末總人口1.68萬人,其中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共轄長崗、長發、萬發、大北、小北、胡家、前蓮花、後蓮花、前雙發、後雙發、馬家溝、腰屯、長虹、東雙紅、西雙紅、民強、河沿、富源合發、興華、華東、二道林子等22個村,長崗鄉鄉政府駐地長崗村,長崗鄉轄區,東南、南部為大頂子山所環抱,北部屬山前傾斜平原區,建有永發中型水庫。崗鄉是依蘭縣的重點產糧區之一和全縣四大烤菸萬畝鄉之一。長崗鄉鄉辦工業有木旋廠、採石廠、綜合廠等,1992年長崗鄉鄉鎮企業總產值1200萬元。長崗鄉的土壤為暗棕壤,有147937畝,有黑土70500畝,有草甸土70147畝,白漿土28500畝。長崗鄉土質肥沃,持續高產時間長,雨量為年均降雨548毫米,無霜期約130天,年均氣溫3℃,適於農牧生產。長崗鄉總面積213平方公里(323500畝),耕地168784畝,牧地30541畝,荒地1738畝,水域面積為4270畝,水產養殖面積為3562,林地95577畝。

長崗鄉為依蘭縣重點產糧區之一。有永發、小河沿水庫兩處,並有勃利河及山溪河,水利資源充足。長崗鄉區內屬雜糧壟作,平作機械化區,機械化程度為整地100%,機播50.6%,中耕66.5%,收穫8.5%。長崗鄉前連大隊己基本實現機械化。長崗鄉公路北至依蘭鎮、南至護林與道台橋、江灣鎮相連結。長崗鄉設有廣播站、文化站、電影管理站、電影放映隊,中學一所,國小22所,鄉衛生院一所及村衛生所。

江西興國縣長崗鄉

長崗鄉興國縣長崗鄉民房
概述 長崗鄉地處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城北郊,距縣城4公里。是毛澤東同志讚譽為創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蘇區模範鄉。長崗鄉總面積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萬畝,山地9.26萬畝。轄13個行政村,236個村小組,9839戶農戶,總人口3.89萬人。黨委下設19個黨支部,182個黨小組,黨員958人。轄有國中2所,村完小14所,1所衛生院,鄉機關在職幹部31人,鄉屬所站在職幹部57人。長崗鄉黨委政府繼承和發揚蘇區光榮傳統,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開拓奮進爭創一流的精神,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集中精力發展農村經濟,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200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4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實現405.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38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內,社會事業、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喜人。

長崗鄉幹部工作作風實,鄉村班子高效運轉。通過深入開展黨委創“六個好”、村黨支部創“五個好”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鄉村班子戰鬥力明顯增強,分別形成了以鄉黨委和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戰鬥集體。通過實施“八個一”工作模式,即一名黨政領導帶一批幹部,引進一個新種,推廣一項新技術,創辦一個示範基地(流通組織),輻射一批農戶,培植服務一項產業,致富一方民眾,鄉村幹部作風明顯轉變。鄉黨委連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委”,2001年還被授予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經濟建設長崗鄉2007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27億元,比2001年增長47%;農業總產值1.63億元,工業總產值1.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9元。2001年被授予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長崗鄉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支柱產業不斷擴大。長崗鄉形成生豬、灰鵝、蔬菜烤菸、水產五大主導產業,其中生豬、烤菸、灰鵝年產量分別占全縣的1/9、1/3、1/10,並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的格局,其中生豬年稅收超10萬元的村8個,灰鵝出籠3萬羽的村4個,千畝烤菸和千畝蔬菜大村各3個。

長崗鄉有60%的農戶基本形成了“一欄豬、一畝經濟作物、一塘魚、一百羽禽、轉移一個勞動力”的家庭經營模式。長崗鄉招商引資力度大,二三產業快速發展。長崗鄉是傳統農業大鄉,業、個私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為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長崗鄉黨委政府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力求實現三個轉變。長崗鄉共引進項目22個,引進資金1200多萬元,其中2001年引進項目6個,實際進資530萬元。長崗鄉有各類企業38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7325萬元,實現稅金177萬元。

長崗鄉興國縣長崗鄉布藝產品
鄉鎮建設 長崗鄉村小組實現了通電、通公路、通電話、通電視,農田旱澇保收面積達80%,中國小消滅了危房,長崗鄉有85%的農戶住上了紅磚房或小康樓,95%的農戶有了電視機,60%的農戶有了機車,30%的農戶安裝了程控電話,是長崗鄉水利設施最完善、公路等級最高、辦校條件最好的鄉鎮之一。長崗鄉民風淳樸、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年年達標創優,是贛州市依法治理示範鄉。

長崗鄉“兩個文明協調發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是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三百萬元,對民眾關心的教育、水利、公路、用電設施進行新建或改造,成為了興國縣水利、公路、校舍、電力等設施最完善的鄉。二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使減負工作落到了實處,長崗鄉人均負擔48.12元,占人均收入的2.15%。三是大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長崗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計畫生育工作作為全省“新型生育文化宣傳試點”鄉鎮,得到省、市、縣各級的好評。

合肥鄉鎮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