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集鄉

解集鄉

解集鄉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位於肥東縣東南部,總面積79.52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解集鄉經濟支柱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花生、西瓜、豆類等。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解集鄉位於江淮之間,處於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間。

解集鄉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總之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

概述

解集鄉解集鄉的主要瓜果品種—西瓜
解集鄉總面積79.52平方公里,耕地4.01萬畝,其中水田3萬畝,旱地1.01萬畝。解集鄉有18個村民小組,0.82萬農戶,3.57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3.37萬人,2000年農民人均收入為1680元。

解集鄉經濟支柱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油菜花生西瓜豆類等,養殖業以養豬、養牛、養羊、養雞、養鴨、養魚為主等。特色農業有栗樹旱作農業示範區,主要品種以西瓜制種、大小黑豆、無籽西瓜等為主體。解集鄉大力發展經果林示範區,在塔山、龍山、虎山、柴山6400畝經果林基地,建立了板栗雪棗與地膜花生生物防治的以短養長示範區。

解集鄉特色農產品經濟效益較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中介組織的發展,政府培育了市場體系,為形成產業化經營的利益機制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解集鄉呈現以下三個特點:政策驅動,民眾性養殖出現好勢頭;龍頭帶動,全鄉養殖大戶不斷湧現;全民發動,全鄉綜合養殖業整體推進。

農業

解集鄉解集鄉溫室育苗栽種
解集鄉的合肥市斯瑞公司苗圃花卉中心,名貴花卉20多種,在楊宋村開發100多畝大棚蔬菜、人參果基地、分布在大灣、闞集,蔬菜品種多達10餘種。解集鄉峴山養羊示範場,現存欄近千隻良種羊,是肥東縣最大的羊場,合肥市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解集鄉小楊村的特種綜合養殖場、大張養鴿場、闞集家禽孵化廠都具有示範和帶動作用,經濟、社會效益明顯。解集鄉無籽西瓜年種植面積均超過2萬畝,圍繞四條山脈連片種植,有20多個重點村。

解集鄉利用葫蘆嫁接,稀植高產栽培和溫室育苗技術在中國處領先水平,立體間作套種模式,大大增加了瓜農種植效益,解集鄉每年無籽西瓜總產達1.5億斤,95%以上銷往東南沿海城市,使瓜農增收3000餘萬元。無籽西瓜生產培養了千名科技人員,其中近百餘名長年活躍於中國國各地進行技術傳授和技術承包,從事無籽西瓜銷售服務的各類銷售商、中介人、服務人員達800餘人。

工業

解集鄉解集鄉肉鴿飼養
解集鄉鄉鎮企業發展迅猛,占據了全鄉經濟的50%。2001年解集鄉工業總產值1.83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達到0.89億元。解集鄉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化進程。集中人力、物力培植了一批大規模、高起點、外向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如運用現代科技,發展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充分利用傳統工藝,形成特色農業的系列產品不斷升值。

解集鄉建設了兩個交易市場,成立了一個山羊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儘快實現城郊型工農業發展格局。解集鄉雜交優質山羊遠銷到合肥、南京上海等十多個城市。年產禽苗100多萬隻的闞集孵化廠年純利潤10萬元以上。小楊綜合養殖場年純收入10萬元,鴿子牛蛙銷路廣闊。

解集鄉西瓜制種畝次效益超千元;大小黑豆出口日本,畝均效益過千元,無公害花生,畝均效益千元以上,產品出口日本,花卉供應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反季節蔬菜、人參果供不應求。

養殖

解集鄉解集鄉波爾山羊養養殖
解集鄉牧草資源豐富,鄉政府在資金、技術、防疫、銷售等方面積極為農戶提供系列化服務,有力地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2002年養羊規模達10萬隻。解集鄉大力實施山羊改良工程,重點推廣波爾山羊雜交改良,2005年山羊良種普及率達90%,實現養羊產值1800萬元。

解集鄉制訂了一系列鼓勵農民養羊的政策,使農民每引進一頭種羊能得到70元的補助,補貼政策對待外地來本鄉從事養羊的投資者一視同仁。解集鄉正式下文為養羊大戶定名,並刻制業務公章,統一品牌經營。解集鄉農技站牽頭從外地引進了一批的波爾山羊,並建立了安徽省第一家中國南江黃羊養殖場,這兩種羊都是以經濟效益高而聞名。解集鄉發展了1000多畝的牧草種植地,並形成較大規模的專業養羊場14個,零星養殖的農戶1200多戶,遍及沿山的大楊、闞集、磐石等八個行政村。峴山村投資了20多萬元興建了一座占地十餘畝的波爾山羊種羊繁育基地,為當地農戶提供充足的種羊,並引導了養殖農戶1200多戶。解集鄉建立了兩個山羊交易市場和一個山羊製品深加工企業,拓展了銷售渠道,傳播了解集山羊品牌,加快了農民奔小康的步伐。 

發展舉措

解集鄉解集鄉地膜花生基地
解集鄉出台激勵政策,把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實施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主要內容,重點抓養殖業和特色種植業。解集鄉立足鄉情瞄市場,結構調整保增收,用典型引路,抓示範推動,力爭全鄉養殖業成為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圍繞城市人的菜籃子發展城郊型農業,以服務城市、富裕農村、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

解集鄉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對山羊品種進行改良,山羊良種普及率達100%,對名貴花卉栽插使用雷射激素技術,板栗進行重新嫁接,地膜花生、大棚蔬菜用生物防治,進行無公害處理,西瓜制種、黑豆每年都進行提純復狀等,為農業結構調整增添活力,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解集鄉瞄準市場導向,抓服務促發展,著力進行產業化市場運行機制的探索,不斷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通過契約形式與農戶聯合開發種、養業,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均分的機制,對種養業進行產前、產中、產後系列服務,主要是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分散管理等,基地和農戶同時增加收入。

歷史人物

解集鄉包拯畫像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漢族。出生於肥東縣解集鄉一官僚家庭。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諡號“孝肅”。

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在開封時,開官府正門,使訟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訴曲直,杜絕奸吏。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則把他當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合肥鄉鎮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