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溪鄉

星溪鄉

星溪鄉位於政和縣中部,地貫縣境南北,臂連東西鄉鎮,除南部與建甌市接壤外,其周邊分別與本縣石屯、鐵山、外屯、楊源及熊山鎮毗鄰,處於政和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之內,極具地緣優勢。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星溪之地,美麗而神奇;星溪之歷史,古老而年輕。它正式建鄉不過20多年,但在人類生存、發展的歷程中,已走過3000多年,境內已發現的多處商周時期文化遺址,就是其悠久歷史的最好證明。

星溪鄉成立於1984年9月,現轄11個行政村3個鄉辦場,總面積206.2萬平方公里,人口1.6萬。

農業發展

星溪鄉星溪鄉
星溪鄉具有中山、丘陵及河谷盆地等多種地形、地貌特徵及相應形成的立體氣候特點,為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提供了條件。然建鄉初期,經濟發展形式單一,豐富的自然地理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加以傳統的經營體制和經營方式的束縛,經濟發展水平低下。1988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僅78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568萬元,工業總產值213萬元),人均純收入僅550元。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結構及農業結構的相應調整,星溪鄉的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經濟實力逐年提升。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799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8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6元。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3170億元,與2002年對比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2738元,年均增長9%,星溪鄉的經濟進入一個良性發展階段。

星溪鄉是傳統的農業鄉鎮,有豐富的農林資源,改革開放前以傳統水稻種植為主。1990年以後,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創立綠色、特色產業,確立了竹、栗、茶、煙、菜、瓜等六大產業的主導地位,創建八大優高特色產業帶。2006年,全鄉林地面積達20.34萬畝(有林地15.68萬畝),占全縣11.8%,森林覆蓋率64.2%;木材生產量13343立方米,居全縣第二位。毛竹林面積7.22萬畝,占全縣竹林面積20.5%,居全縣10個鄉鎮之首。錐栗面積近3萬畝,占全縣錐栗總面積五分之一,年產量1020噸,占全縣總產量的14.1%。全鄉現有茶園面積1.2萬畝,並建立了3個千畝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年茶葉總產值1050萬元。此外,菸葉、大棚蔬菜、西瓜等特色種植業均得到長足發展。2006年農業總產值5955萬元,是1988年的10倍。

自然資源

星溪鄉星溪鄉
星溪鄉礦產及水力資溪豐富,有金、鐵、鉛鋅、銅、大理石等礦藏。20世紀90年代以來,立足資源優勢,實施“突出工業,突破工業”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發展水電,礦業及農副產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先後引進龍潭溪、七星溪大型水利綜合開發工程;金峰、政龍源鑫等礦業公司;順華、茗香軒等食品、茶葉加工及頁岩機磚等企業。竹木、清水筍、錐栗保鮮等傳統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發展。至2006年底,全鄉有規模以上企業15家,其中鑫奎、金峰、順華、政龍、茗香軒、龍潭溪水電、七星溪水電等7家企業被列入縣規模以上企業。當年全鄉工業總產值7215萬元,自2002年以來年均增長21%,規劃總面積4000畝的東峰縣級工業平台正在加緊實施中,第一期1500畝開發工程已經啟動,一個新型工業城不久將在星溪的土地上出現。

社會事業

交通便捷為星溪鄉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省道302線從中部穿境而過,即將動工建設的寧武高速公路則從星溪鄉的南部過境。建鄉以來先後投入300多萬元興建鄉村公路89公里,區內全部行政村及鄉辦場均通公路,鄉村水泥硬化公路里程近50公里。

在經濟全面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協調發展。全鄉已安裝程控電話1200多門,電視入戶率達95%。2005年星溪中學正式更名為政和縣第四中學,並多次擴建和增添教學設備,現有16個教學班;星溪學區下轄11所完小,在校學生近2000人。鄉文化大樓落成,占地112平方米,建築面積672平方米。2006年成立東峰村業餘藝術團,是全縣第一個村級業餘藝術團體。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除鄉衛生院外,共建村衛生所12所,有鄉村醫生22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社會福利事業相應發展,2005年全鄉享受低保326戶968人,發放低保金29.04萬元,2006年增至33.40萬元,並實施貧困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全鄉減免金額達3.65萬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不斷推進,人均住房面積1984年僅28平方米,2006年提高到61平方米;鄉村通電率已達98.6%;先後投入125萬元,建成村級人飲水工程11個。幾年來累計鋪設59個村水泥巷道2萬多平方米。規劃面積200畝的林屯城郊新集鎮建設工程正在逐步實施。

旅遊景點

星溪鄉星溪鄉

豐富的旅遊資源是星溪鄉的一大財富,其人文及自然景觀各具特色。東部的大風山是政和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不但景色秀美,且有諸多歷史遺存;念山村則以古樹、梯田、園林及民俗最具特色,是全省100個旅遊名村之一;南部的章口—九蓬和章口—長際峽谷,則以林茂谷深,氣候宜人為特色,是理想的休閒及生態旅遊之地。打造熊城後花園,發展旅遊經濟,將成為星溪鄉經濟發展藍圖中濃墨重采之筆。

黃巢起義與念山村

念山村原名黃念山,歷史是很久遠的,與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有關。唐朝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春,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舊城)人王仙芝在長恆起義,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起義軍接連攻克曹州、滁州等地,所到之處開倉放糧,百姓歡呼震天。公元876年2月,王仙芝在一次突圍中不幸戰死,其餘部跟隨黃巢繼續戰鬥。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三月,黃巢率軍攻占毫州,眾人推舉黃巢為黃王,號沖天大將軍。建立了官制和農民政權後,起義軍在全國取得節節勝利。黃巢從浙江入閩,入閩前的九月,起義軍攻占越州(今浙江紹興),唐浙東觀察使崔謬逃走。唐廷派張磷率軍迎戰,黃巢於是轉而攻打福建,開山路700里從浙江毗鄰的政和入閩,十二月攻占福州。當年起義軍部隊在政和休整,以念山村為基地開展練兵,目前村里還保存有當年起義軍部隊的練兵場--黃巢坪,以及戰士們喝水用的黃巢井等遺址。

念山城郊休閒及生態旅遊區

念山村位於星溪鄉東部,距縣城僅11公里,交通便捷。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黃巢起義軍入閩後曾分別在政和之淛山、念山安營紮寨,操練部隊,在念山村如今尚有當年黃巢操練部隊的“黃巢坪”、“黃巢井”遺址。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當地照例要連續三天舉行紀念黃巢義軍的廟會活動,規模之大遠近聞名,這一獨具特色的民俗沿襲數百年而不衰,堪稱一絕。

念山村海拔480米,其村落就散布在茶園飄香的山坳之間,掩映於古樹蔽日、修竹臨風之中,尤其是那沿七星溪左轉右鏇,層層抬升的梯田,更是難得的景致,置身其中,讓人領略到一派閒致的田園風光。村中數百株古銀杏、古香樟、古紅豆杉、古楓樹,樹齡均在數百年以上,至今仍鬱鬱蔥蔥,成為遊人探究大自然奧秘的絕佳景致,而2000多畝毛竹林婀娜多姿,更得遊人青睞。2006年,該村被評定為全省100個旅遊名村之一。為進一步開發該處的旅遊資源,2006年,在省工程諮詢中心等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已完成“念山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工作,相關工程已著手建設,一個理想的近郊生態旅遊區,即將以其不凡的面貌呈現在遊客面前。

星溪鄉星溪鄉
念山拾遺

公元878年(唐僖宗李儇,乾符五年)黃巢率領農民起義軍數萬由浙江克仙霞關經松溪進入政和境內,在西津浙山紮營,於高宅、倪屯、石門三勝官兵後,紮營黃念山。之後,與招討使張謹戰於一山之隔的鐵山鄉塘尾,今稱九戰坵,全殲張謹官兵後揮師南下。
起義軍演兵場方圓數十里,大山巍峨,古樹參天,龍福古寺鐘聲悠揚。中軍演兵場後被人稱為黃巢練兵坪,其址在今村部陳屯與上圓子自然村的半山之中,萬餘平方米。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墾成水田和茶山,山角處鑿有黃巢井,供將士休息飲用,傳說井邊埋有黃巢寶劍。現今當地村民還流傳著黃巢寶劍的神奇和威力:劍出鞘斬敵三千頭落地,收鞘八百菸灰滅。說明了起義軍的英勇頑強。寶劍可謂神劍,飛行萬里,斬將如麻
傳說黃巢於政和名山銅盤山得仙人託夢,神人指點曰:有泥公雞與泥狗仔,若鳴,巢劍可出鞘,則皇帝已上朝,可斬於金鑾寶座之上,取其位。巢將雞狗托其嫂顧之。時其嫂困盹,幻覺雞鳴狗吠,催巢出劍。劍出,晨未明,擊金鑾殿門,霎時,金光四射,氣貫如虹,折飛東海而墜。巢驚醒,大汗曰:嫂誤吾大事矣!數年後義軍敗亡。
後,當地村民為紀念黃巢義軍,將整個山村統稱為黃念山,並建立寺宇供奉之,視為福主,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安康。每逢農曆七月二十,全體村民抬出供奉神像游村,紅旗領軍,鑼鼓開道,殺雞宰豬,飲酒作歌,紀念起義軍,一派熱鬧非常。

特色農業

星溪鄉星溪鄉
林業

星溪鄉林業生產在全縣舉足輕重。90年代前後,通過消滅荒山,採取大規模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限額採伐等措施,推進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2006年全鄉林地面積20.34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5.68萬畝,占全縣11.8%,木材生產量13343立方米,居全縣第二,其中提供商品材4664立方米,占全縣的8.3%,森林覆蓋率64.2%。全鄉劃定生態公益林面積2.64萬畝,集體林權改革明晰產權面積16.42萬畝,發證14.93萬畝,林改工作為全縣前列,2006年12月獲省委、省政府“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先進集體”殊榮。

竹業

星溪鄉的綠色、特色產業。1985年建鄉之初,全鄉竹林面積3.08萬畝,畝立竹量僅40—60株;90年代,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竹業作為特色、綠色產業得到高度重視,相繼採取墾復、施肥、擴鞭、建立高產示範基地、護筍養竹、節水滴灌、修建機耕道等措施,全鄉形成以地坪村為主,連線長際、九蓬、寶岱、梅坡、念山等村的八大優高特色經濟帶之一。2006年全鄉境內毛竹林面積(不含小徑竹)7.22萬畝,位居10個鄉鎮之首,占全縣毛竹林面積35.3萬畝的20.5%,畝產竹量120—200株;全縣毛竹林面積5000畝以上的行政村16個,星溪鄉有6個;其中寶岱村1.38萬畝;2006年全縣提供商品毛竹540萬根,星溪鄉為125萬根,占全縣生產量23%;生產筍乾648噸,居鄉鎮第三,占全縣總產量4028噸的15.4%。

星溪鄉星溪鄉
錐栗產業

星溪鄉是政和縣錐栗發源地和主產區之一,1987年前為自發生產階段,以農戶零星分散種植和野生為主。1987年開始有組織的規模開發利用。2000年縣政府出台《政和縣實施錐栗產業化意見》 ,2001年提出“科技興榛、富縣富民”的戰略目標,把錐栗生產定位為“綠色和特色”產業來抓,並制定一系列鼓勵扶持措施,全縣農民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錐栗開發熱潮迅速掀起;先後,政和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錐栗之鄉”,“大真王”錐栗品牌被國家工商局認可使用,被中國經濟林協會評審為“中國名優果品”,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評為“綠色消費推薦產品”,南平市知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選為“閩北知名商標”。星溪鄉緊緊把握錐栗發展契機,組織發動農戶,建設以地坪為主,連線章口、九蓬、長際、寶岱等村的萬畝優高農業特色經濟帶,並在地坪村建立優良品種采穗基地、優良品種種質示範園和高產優質錐栗示範片,推進全鄉錐栗生產科學發展。至2006年,全鄉錐栗面積近3萬畝,占全縣總面積五分之一,錐栗產量1020噸,占全縣總產量7085噸的14.1%,產品主要銷往上海、蘇州、無錫等大中城市。主要品種有:油榛、白露仔、黃榛、烏殼長芒、大尖嘴、長芒仔、嫁接毛榛等。
茶葉產業

星溪鄉茶葉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品種有政和大白茶、本地小茶,品種單一,茶園開墾質量差,栽培方法傳統,管理措施落後。1979年,全鄉茶園面積2300畝,總產量60噸,畝產26公斤,總產值30萬元。80年代以來,隨著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健全完善,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茶葉科技的普及推廣,茶園推廣梯層開墾,保持水土,先後引進福安大白茶、福雲六號、七號、595、梅占、福鼎大毫、台茶、九龍大白等早、中、晚芽優良品種,進行合理搭配種植,改過去單行單株栽培為雙行雙株密植栽培,畝植茶苗由過去1000餘株增加到4000-6000株,產量逐年提高;1985年茶園面積3600畝,總產量90噸,產值72萬元;90年代初,全縣山地大開發,茶葉生產歷經新的發展階段,1995年,茶園面積達6000畝,總產225噸,產值230餘萬元;至2005年,全鄉茶園面積8600畝,產量900噸,畝產超過100公斤,年總產值1530萬元,相當於1979年的50倍,茶業生產已成為該鄉一大綠色特色支柱產業。

茶葉加工原以粗製為主,是“政和工夫”紅茶和白毫銀針的主產地之一,主要品種為紅茶、白茶、綠茶。2003年新建順華茶廠,以生產珠茶為主,建立富美、念山、林屯三個千畝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2005年加工銷售400多噸,產值1500多萬元,稅利40萬元;2005年,原正禾茶廠與北京茶葉總公司合資創辦茗香軒茶廠,建立有機茶基地500畝,無公害茶園2200畝,主產品“政和工夫”紅茶系列已註冊為中國名茶品牌,有機茶基地通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質量安全(QS)認證和瑞士IMO機構認證;2006年6月底,生產加工綠茶115噸、紅茶40噸、白茶5噸,產值500多萬元。

西瓜種植業

以口感純正、皮薄肉紅、質脆汁多、鮮美可口而深受消費者厚愛的“富美西瓜”為標識的星溪鄉西瓜種植業,是該鄉農業新興的一大特色產業。解放前,平原區幾個村就有小面積種植西瓜,在城關零售,60年代至70年代末,林屯、富美、東峰等村村民,利用山地、茶園種植西瓜,面積在650-1200畝間徘徊,主要品種為馬蘭、新澄1號等,畝產量400-650公斤,產值120-140之間。1980年後,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健全完善和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西瓜產業相應發展,1986年,全鄉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畝產量900公斤,畝產值230元,主要品種有馬蘭、新澄1號、建雜1號等;1987年開始在雙早大田種植西瓜,引進新品種有巨龍、特大新紅寶、紅珍寶、長樂西瓜等,單瓜重5公斤以上,畝產量750-1300公斤,產值提升到360-450元。90年代初,隨著全縣山地大開發熱潮的掀起,該鄉大面積山地套種西瓜,種植面積創歷史新高,達3500-6000畝,主栽品種巨龍、特大新紅寶、紅珍寶、巨寶等單瓜重6-15公斤,畝產量最高達1750公斤,但由於外銷渠道不暢,城關市場有限,曾一度出現賣瓜難,瓜農增產不增收狀況。1990年,全鄉西瓜面積不到3000畝,跌至低谷。21世紀以來,政府加強了農產品信息服務,拓展產品流通渠道,提高打造品牌意識,引進推廣聖農仔、特大花種、抗病霸星、益農特大西紅寶等優質新品種,西瓜種植逐年得到恢復;2004年,全鄉種植面積3200畝,畝產量1500-2400公斤,畝產值1200-2100元,產品80%外銷廣東、上海、浙江、寧德、福安等大中城市。是年,富美村西瓜面積1100畝,總產量300萬公斤,產值超100萬元,僅此一項,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產量和效益均創歷史最高,該村組建了“富美西瓜專業合作社”,印製“富美西瓜”標識贈送瓜農,網上發布銷售信息,招聘客商,拓寬渠道,當年外銷西瓜100萬公斤以上,占總產量三分之一,富美村成為全縣首個西瓜品牌村。2006年全鄉種植西瓜面積2800畝,畝產量1850公斤,畝產值2590元,總產值7250多萬元,農民增加純收入669多萬元。

星溪鄉星溪鄉
菸葉產業

星溪鄉菸葉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時期就有旱地栽培,明清時,以黃念山(今念山村)村為代表的“念山煙”,以其葉厚、質重、色金黃、味特醇而聞名遐邇。建國後,隨著烤菸捲菸工業化生產的發展,農家種植面積逐年縮少,至90年代末幾乎絕跡。

菸葉作為星溪鄉農業特色產業起步於2002年,為了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充分利用冬閒田、雙早田,開發冬春農業,提高複種指數,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縣、鄉政府和菸草主管部門,大力宣傳組織,鼓勵扶持農戶種植髮展菸葉生產,並從種子、肥料、地腹、農藥的賒銷,煙技員無償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技術服務,建立烤菸房補助到最低保護價收購等方面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辦法。是年,該鄉林屯村首開先河,引進示範種植雲煙58、K326兩個品種124畝,獲得成功,平均畝產乾菸葉196.5公斤,產值1857.3元,扣除物化成本、人工成本,每畝純收入1136.63元,比種植雙季早稻畝增收近500元;2003年菸葉種植推廣到富美、念山、東峰等村,全鄉種植面積330畝,總產量53噸,產值60.9萬元;2004年種植面積551.57畝,總產43.76噸,產值93.7萬元;2005年,鄉黨委、政府加大菸葉生產扶持力度,制訂發展規劃,增加煙區農田基本建設投資,菸葉種植擴大到寶岱、章口、地坪等村,全鄉種植面積擴大到733.65畝,總產58.69噸,產值118.3萬元,平均畝產值1612.5元,純收入1237.5元,是年,僅林屯村有69戶農戶,種面積473畝,總產量41.18噸,產值86.99萬元,平均畝產值達1839.1元,成為全縣種植面積最大,效益最高的“菸葉村”。2006年,全鄉種植煙葉有林屯、念山、富美、東峰、寶岱、章口、地坪、梅坡等8個村,面積866畝,總產量142.69噸,產值167.14萬元,菸農增加純收入128.17萬元,為縣、鄉、村新增稅收51.8萬元。經過短短5年的發展,星溪鄉菸葉種植業成為富民、富村、富鄉的“三富”農業特色產業。

星溪鄉星溪鄉
珍稀動物養殖

2000年4月,經省林業廳批准,星溪鄉於距城關3.5公里的山峽仔自然村籌建“山峽野生動物訓養繁殖場”,試養猓子狸10隻、豪豬3頭,翌年初又養麂5隻;至2002年6月,先後投資60萬元,建成養殖廠房一幢400平方米,飼養活動場7000平米,飼料種植場10畝,成功馴養了豪豬112頭(母豬74頭、雄豬38頭)、花面狸46隻(雌狸34隻、雄狸12隻)、麂15隻(雌麂10隻、雄麂5隻);2003年,養殖猓子狸達180多隻,豪豬存欄138頭,出欄40頭,麂22隻;2005年,因“非典”風波,剩餘猓子狸26隻均予撲殺;至2006年底,養殖豪豬370頭,其中:能繁母豪豬70頭,種用公豪豬18頭;野豬6頭,其中能繁母豬2頭,公豬1頭,肉豬3頭,麂27隻,能繁母麂有10隻,年產值150萬元以上。

經過幾年探索養殖,山峽養殖場基本摸清三種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攝食、生長繁殖規律和常見疫病及防治等,積累了一定經驗,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珍稀動物養殖業,拓展市場空間,提高養殖效益提供了可借鑑的依據。

重點企業

星溪鄉茗香軒茶廠

茗香軒茶廠簡介

本廠原為“正禾茶廠”,成立於2000年。後與北京茶葉總公司合資建廠,更名為政和茗香軒茶廠。企業占地16畝,有收購點初制車間、精製車間及窨制車間、揀剔車間、包裝車間、半成品倉庫、成品倉庫、冷庫、農資倉庫。技術人員擁有評茶師2名、中初級評茶員3名、質量檢驗員6名等。企業一如既往地以生產的安全、衛生為原則,按傳統工藝精心製作各類產品。
政和順華茶葉有限公司

座落於政和城關以南3公里的林屯村。該公司系星溪鄉政府於2003年引進浙江茶葉出口茶廠投資興辦,公司占地面積10畝,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第一期投資600萬元,日處理青茶3—5萬斤,日產成品茶葉5000—8000斤,主要產品以生產珠茶為主,銷往國外。公司法人代表范德順

該公司於2003年11月15日動工興建,在縣、鄉、村三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僅用半年時間,全面完成征地、三通一平、廠房建設、機器設備安裝等工作,於2004年3月16日峻工並投入生產。為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營效益,提升產品質量,2004年又投資300萬元,新增一條茶葉精加工生產線,並在富美、念山、林屯三個村共建立3000畝的無公害茶葉基地。從2005年開始,企業年產值達1500萬元,年上交稅利達40萬元,是星溪鄉經濟發展的骨幹企業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