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6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繫起來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可是至今對通識教育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規範性的表述。

基本信息

詞語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台灣學者根據general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的思想翻譯轉換而來。翻譯借鑑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通”和“識”的解釋。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education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將liberaleducation譯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發展歷史

通識教育本身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古代中國

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古代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識教育思想同樣也很古老,亞里士多德主張“自由人教育”,他的對話式、散步式、討論式多學科教育,被稱為呂克昂式逍遙學派。伴隨工業革命,由紐曼倡導的博雅教育,主張培養博學多才、行為優雅的人。

現代教育

馬修·阿諾德多方倡導的現代大學“通識教育”影響廣泛,備受關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同。例如,較早開展自由教育的耶魯大學倡導學生選修人文藝術課程;哈佛大學則在通識課中極力打造通識核心課程,在教育計畫中倡導文理交叉;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文庫”與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計畫”在通識教學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試圖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台灣大學台灣輔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通識教育中,也試圖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教育理念

通識教育與專業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選擇,但其本質上,卻是對“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它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為榜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獨立人格與獨立思考的可貴品質,而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終極追求。因為,教育不是車間裡的生產流水線,製造出來的都是同一個模式、同一樣的思維。而是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因為通識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

簡介

通識教育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有兩層意義: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通識教育作為近代開始普及一門學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通識教育不單單是一種課程設定模式,它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教育理念、一種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養人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大學提出通識教育目標,就是要糾正高校普遍存在的過窄的專業教育、過弱的文化陶冶、過重的功利導向、過強的共性制約的弊病,是十分必要的。通識教育的實施要結合我國大學的具體情況,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通過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彈性學制、提高教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等途徑來進行。

長期以來,受蘇聯教育模式的影響,中國大學過分強化專業教育,忽視通識教育;強化如何做事的知識學習,忽視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大學教育的功利性太強,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教育目標紛紛向市場需求方向調整,過於看重人的工具性價值,而忽視人的主體性價值。這導致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想修養不夠;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和專業領域受到局限;過重的功利導向,使學生的基礎訓練和全面發展受到影響;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抑制。可以說,我們提出大學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對過去過分強調專業教育的反正,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做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人。

通識教育作為現代大學制度的一個重要部分,早在19世紀初即由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並嘗試運用於教學實踐。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區別,主張以人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強調非專業性和非職業性教育,注重培養情操優美、識見通達、知識博雅的高素質公民。

涵義

通識教育在歐美國家中是GeneralEducation,又稱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隨著人們對大學教育理念認識的深化,現在對GeneralEducation的譯法已經基本取得共識,認為通識教育比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更貼近其本意。顧名思義,通識教育的“通”,即通曉、明白;“識”即智慧、見識。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階段的一種素質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對全體學生所進行的基礎性的語言歷史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授,個性品質的訓練,公民意識的陶冶;用一種適應時代的文化內容來充實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範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義及價值變得豐富起來,從而使自己在專業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為受專業束縛的奴隸。一般來說,人們在使用通識教育一詞時,主要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廣義的理解,指大學的整個辦學思想或觀念,即大學教育應給予學生全面的教育和訓練,教育的內容即包括專業教育,也包括非專業教育;另一種是狹義的理解,指不直接為學生將來的職業活動作準備的那部分教育。筆者傾向於把通識教育既當作大學的一種教育理念,同時又是大學必須施行的教育實踐,即把通識教育的理念落實到大學教育的實踐中。

通識教育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又稱為博雅教育)思想。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認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於實用,也不立足於需求,而是為了心靈的自由。通過發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實現人的身心和諧發展。耶魯大學在1828年發表了耶魯報告(《TheYaleReport》),提出維護古典語文教育,排斥現代語文及職業性實用學科,輕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課程。提出大學的目的,在於提供心靈訓練和教養,充實具有知識的心靈,而古典文雅學科就是達成這種訓練和教養的最好科目,因此應該拒絕實用性科目(1)。英國紅衣主教紐曼則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思想,他在《大學的理想》(《TheIdealofauniversity》)一書中系統地論述了自由教育思想。他認為:“對受教育者而言,大學教育就是自由教育。”紐曼認為自由教育勝過任何專業教育,它使科學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統的觀念進入受教育者的心靈,使他們學會思考、推理、比較和辨析,儘管他們沒有受過任何專業教育,但在接受自由教育以後,他們的理智水平足以使其勝任任何一種職業。

當然,隨著自然科學的巨大發展,自由教育因為忽視專業教育而逐漸受到社會的拋棄,並逐漸為工業社會中的專業教育所取代。同時,在古希臘時期,自由教育從來只是少數“自由人”的特權,經濟自由是學習自由的重要前提,它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最早明確提出通識教育概念的是美國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國大學為學生提供的“通識教育,包括古典學、文學和科學方面的有關課程的內容,它是學生進行任何專業學習的準備。它為學生提供所有知識分支的教學,使學生在致力於學習一種特殊的、專門的知識之前對知識的總體狀況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了解。”1945年,哈佛大學提出了著名的《紅皮書》。——《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紅皮書》提出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這種人需要具備四種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溝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適當明確判斷的能力;辨別一般性價值的能力。

在中國,提倡通識教育最早的是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他在《大學一解》一文中寫到:“通識,一般生活之準備也,專識,特種事業之準備也。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自通於人也。信如此論,則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偏重專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並重之說又窒礙難行,則通重於專之原則尚矣。”明確提出了培養“通識”人才的目標。梅貽琦的通識教育觀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一是生活大於專業,事業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二是通識是一般生活的準備,專識是特種生活的準備;三是從社會需要來看,也是“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四是如果讓沒有通識基礎的專家治理國家其結果不是“新民”,而是“擾民”。著名教育學者李曼麗博士從通識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三方面把通識教育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從性質角度加以闡述,認為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二是從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認為通識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強調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道德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三是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指出通識教育要給學生“所有學科準確的、一般性的知識”,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其涉及範圍寬廣全面。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通識教育不單單是一種課程設定模式,它已經成為一種教育思想,有著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教育觀,一種教育理念,一種教育境界。對於大學教育來說,它應該給學生全面的教育和訓練,教育的內容既包括專業教育,也包括非專業教育,其目的是培養人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

目的

一、通識教育教會你如何思考

1、培養你的思考能力、條理性和智慧。心智就像肌肉,越鍛鍊就越強壯,越能領會觀點,勝任智力工作。不管是文學、社會學還是會計學的具體領域的心智鍛鍊都將增強你學習其他學科領域的能力。起初看來很難的東西如注意力集中的習慣、抓住論證思路、區分主次、領會新概念的能力等,在你通過學習不同學科而鍛鍊和擴展了心智以後就都變得容易了。

你會了解到思考有自身的規範、秩序結構和使用規則。許多學科都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有序思考的習慣。認真學習電腦編程或數學或音樂或邏輯或詩歌或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可避免地幫助你的知識結構形成和思想的發展,養成系統思考和理性分析的習慣。一旦你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你就能夠勝任每一種工作,更重要的是,你的生活會更幸福。你在上了編程課或者詩歌課後,或許永遠也不會再編一個程式或寫一首詩,但是你可能成為更好的丈夫或者妻子、牧師、商人、心理學家,因為你隨身攜帶了可以套用在任何行動中的系統的解決辦法、等級分明的程式、和理性知識。

2、幫助你學會自己思考。你從通識教育中獲得的眾多知識和掌握的考察和分析工具將使你擁有自己的意見、態度、價值、觀念,它們不是來自父母、同伴、教授的權威,不是建立在無知、異想天開、或偏見的基礎上,而是根據自己可靠的理解和考察、論證和證據的評價而得來的。你不再是眾多瑣碎無聊的事實的消極接受者,而是主動尋求知識間關係的探索者。你的多學科學習將促使你看到觀點、哲學、主題領域的關係,確定它們各自的適當位置。
良好的判斷力像智慧一樣依靠善於思考和眾多領域的知識。良好的判斷力要求你在面對壓力、扭曲和過分強調的真理面前堅持獨立思考。廣告商和政客依靠的就是受到半拉子教育的民眾,那些對自己的專業之外所知甚少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最容易上專家的當。這些所謂的專家喜歡用花哨的技術或社會學專業術語,以及一整套的邏輯學和心理學把戲來忽悠民眾。
因此,儘管通識教育或許不能教給你如何切除闌尾或者起訴你的鄰居,但它將教會你如何思考,也就是說教會你如何生活。單單這個好處就讓這樣的教育比任何具體的職業培訓更實際、更有用。
3、世界變得可以理解了。一旦你擁有了對眾多事件哲學、程式、可能性的知識,就會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變得連貫有序和可以理解了。意外的、奇怪的事不再是讓人眼亂繚亂、困惑不解。看到一個文盲或者除本專業外對其他一無所知的人被一簡單的現象弄得傷透腦筋,這是多么讓人傷心啊。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不知道這本書在講些什麼”或者“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做這樣的事”。包含生物學歷史、人性等任何東西的通識教育將為我們提供眾多理解工具。

通識教育通識教育

二、通識教育教會你如何學習
1、大學提供的是一個望遠鏡,而不是打開的或合上的書。你在大學獲得的真正教育不是在那裡掌握的一堆死的知識,而是學習技能本身。不管大學多么有名,教授多么厲害,都不能在四年里教給你現在或者將來需要了解的任何東西。但是通過教會你如何學習、如何組織觀點,文科學院將幫助你更容易地理解新東西,更快、更徹底和更持久的學習。
2、學的東西越多,你能學習的東西就越多。知識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的。當你學習某些東西時,你的頭腦會記住你是如何學習的,必要的時候確立新道路、新類別以便讓未來的學習更快捷。學習中使用的策略和養成的習慣也能讓你的學習更容易。
同樣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從一個學科轉移到另一個學科。籃球運動員通過舉重或者打手球為打籃球做準備的時候,沒有人會問“籃球運動員舉重和打手球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很明顯,這些練習鍛鍊肌肉,提高靈活性、協作能力等,這些都可以轉移到打籃球上,甚至比整天無休止地練習籃球的效果可能還好些。思想同樣是如此。在眾多不同學科的練習將增強你的思考力,有利於你準備從事的任何工作。
3、舊知識理清新知識。通識教育提供的籠統知識通過最常用的學習方法“類比法”幫助你學習新學科。正如喬治·赫伯特(GeorgeHerbert)注意到的,人們通過使用熟悉的、已理解的東西來解釋不熟悉的新東西,效果往往最好。你知道和熟悉的東西越多,你能掌握的東西就越多,學習也能變得更快更容易。心智在很多時候幾乎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創造類比,用熟悉的東西來理解不熟悉的東西。可以這樣說,通識教育幫助改善你的觀念和理解。(這個過程解釋了為什麼大學一年級新生因為思維能力和知識的欠缺學任何東西都會很困難。但是在經過一年的鬥爭後,知識基礎已經創立,進一步學習就變得容易了。大腦工作速度提高,因為有了思考的東西)。
4、籠統的知識增強創造性。眾多不同學科的知識提供了跨學科觀點的孕育,心智的完整性有助於產生新觀點,加深理解。那些突然的頓悟、天才的火花、看來沒有源頭的解決辦法實際上是思想對某個問題的無意識工作的結果,或者是使用了因為長期學習和積極思考而儲存在大腦中的材料的結果。你的知識儲備越多,知識領域越廣泛,你的創造性就越大。眾多不同知識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妙和複雜的,結果常常難以預測。當班傑明·富蘭克林放風箏來研究電流性質的時候,他並沒有預見到後來的精彩發明,那些得益於他的發現的學生製造了洗衣機、微波爐、電腦、雷達裝置、電熱毯、電視機等。而發明這些東西的人在學習富蘭克林著作的時候也並沒有預見到這些。

三、通識教育讓你看到事情的全部。

1、所有知識的背景通識教育為所有知識提供了背景,尤其是一個人選擇的專業領域。正如紐曼約翰·亨利·紐曼(JohnHenryNewman)指出的,每個領域都只給出了人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知識,排他性和過分強調某個專業研究領域將扭曲人們對現實的理解。正如躺在椅子上的哲學家說的“當你擁有的唯一工具是錘子時,你傾向於把任何問題都當做釘子”。所有知識是個整體,統一的整體,每個研究領域不過似乎其中一塊兒,是實踐這知識的一個角度或者一個方法。因此,看到一個人挑選的專業適用於整體,看到專業研究的背景,通識教育不僅是可欲的而且是必要的。

2、宇宙地圖全面的教育,對知識整體的學習將產生智慧的全景圖,一張顯示事物和觀點相對位置的宇宙地圖。現實的這種系統論觀點幫助人們理解等級和關係,某些東西比其他東西更寶貴或更重要,哪些東西與其他東西有關或是其他東西所引起。這個好處聽起來或許很抽象,但是正是這種定位給你一個穩定的基礎讓你過理性和有秩序的生活。許多人把生命浪費在無休止的困惑和沮喪中,因為他們不了解所遭遇到的事或決定或思想的背景。

3、生活本身是個整體,並不能分成各個專業。大部分工作、大部分事業實際上需要不止一個領域的知識。我們每天都受到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事實而帶來的後果的折磨。高明的心理學家明白病人的眾多心理問題有不同的根源,有些是生物學的,有些是精神的,有些是環境的,他肯定有廣泛而豐富的知識。如果他從來沒有學過生物學,神學、社會學,他能夠治療病人的疾病嗎?他會不會簡單地寫到這個人瘋狂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嗎?

四、通識教育增進智慧和忠誠

1、籠統的知識種下智慧的種子。它幫助你看到和感覺到自己的缺陷,幫助你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公民、更好的配偶、更好的人。智慧把生活看作整體,意思是要發現充分真理的話,就必須探求每個知識領域。知識讓你明智地行動,服務上帝,理解人性。“有知識,得聰明”是聖經的訓令。

2、籠統的知識是信仰的盟友。所有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我們為什麼要忽略或者貶低作為上帝啟示整體的一部分的盟友呢?你對創造了解得越多,無論是天文學、植物學、物理學、地理學,你就越能讚美上帝創造的奇蹟。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怎么能稱讚如結晶體、毛細血管吸引、質變、鐘乳石等上帝的奇蹟呢?
籠統的知識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福音,認識到它是如何與人性、人的欲望和需要、靈魂的飢餓、思想問題等結合起來。你對人性、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等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聖經的穿透一切的洞察力和確切證明。有些學生已經指出,他們總是“相信”聖經,但它對人性的描述的深刻和準確一直讓他們感到驚訝。
五、通識教育讓你成為好老師

但是,你可能說我並不想當老師啊。對此,我想說你要當老師。你可能不是學校老師,但是你可能稱為牧師、記者、社會工作者、管理者、主日學校老師、律師、某個活動的倡導者。這些角色中的任何一個實際上都是老師。不僅僅如此,你肯定要稱為它他人的朋友、丈夫、妻子、父母。作為朋友、配偶、父母,你是個老師,要把你的人生知識和理解傳達給他人,與他們進行日常的親密的交流。實際上,任何兩個人在一起張嘴說話,教學的活動就開始了。態度、觀念、理解、總結、推理、信息所有這些都要被表達出來,如果不是討論的話。儘可能地改善你的教學質量、豐富性和真理性肯定是你的願望,就像你對上帝和人的義務一樣。
六、通識教育將有助於你幸福

1、精心培養的心靈會享受自己和藝術。西方文明廣泛的但越來越被忽視的文化提供了快樂和提高的無盡養料。正如傳統上說的“甜蜜與光明”(或者賀拉斯的“甜蜜與用途”(dulceetutile),繪畫、雕塑、文學、象徵主義、風趣、修辭的語言、歷史典故、人物與性格、真與美等對那些能理解和欣賞它的人來說是提高修養的手段,也是快樂的源泉。

2、知識讓你更聰明,更聰明讓你更幸福。最近的研究表明和從前的觀點相反,智慧實際上是通過學習和研究而增加的。從統計學上看,受教育的,有智慧的人擁有更美滿的婚姻,孤獨更少,憂鬱和心理疾病的比例更低,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

概念論述

其一,從通識教育的性質角度加以闡述。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

其二,從通識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如:“通識教育指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通識教育旨在給學生灌輸關於好公民的態度和理解”等等。這類定義強調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

其三,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如:“給20歲-25歲的青年一種關於人類興趣的所有學科的準確的、一般性的知識”;“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的思想的教育類型”。這類定義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專業性的、非職業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為職業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範圍寬廣全面。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對“通識教育”闡述為:

近代關於教育目的和內容的一種教育思想以及據此實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指大學生均應接受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通常分屬若干學科領域,提供內容寬泛的教育,與專門教育有別。1829年,美國帕卡德撰文為大學課程設定中的公共課部分(當時包括古典語文、文學和科學課)辯護,認為作為進行專業學習的前提,學生必須學習這些公共課,以得到應有的共同培養,並稱這部分教育為通識教育。此後這一概念有所變化。1945年,哈佛大學發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即哈佛“紅皮書”)提出:教育可分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部分。前者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後者則給予學生某種職業能力訓練。兩者有區別,但並非相互對立和割裂。報告所建議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文學名著、西方思想與制度、物理科學或生物科學導論課,以及屬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其他課程各一。後哈佛大學歷年均對本科生提出學習此類課程(稱“核心課程”)的具體要求。1992年的要求是:在外國文化、歷史、文學與藝術、道德修養、自然科學、社會分析6個領域各修若干課程,其總量應達畢業要求的學習總量的1/4。還要求學生通過自學考試或選修某些課程達到規定的“數量化推理要求”的標準。美國其他高等學校實施通識教育的方式約有三種:(1)與哈佛大學相同,在全體學生均須學習的若干領域內開設一系列內容廣泛的課程,並規定學習此類課程須達到的總量。(2)分布必修式。學生須在規定的不同學科領域(一般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至少各修習一定門數或學分的課程。(3)自由選修式。學校對通識教育要求學習的課程不作具體規定,由學生自行選擇有關課程組成。通識教育的思想已被廣泛接受,這種教育亦已在許多國家實施。
見“自由教育”。

意義價值

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因而應當引起中國教育界的充分重視。如果對通識教育沒有國際化的認同,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話語權,失去國際共識,從而也就失去國際交流的一些前提。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溶入中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概念中,從而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以北師大分校為例,在通識教育中,貫徹“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性化素質教育”,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等五大模組。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

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現代大學,大多數都貫徹和踐行著“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大學體制保證來實現,同樣需要課程體系來實現。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於溝通並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國化的實踐過程。無論是國外與通識教育相關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訓練等教育方式;還是中國貫徹多年的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以及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還有培養一專多能、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在通識教育的範疇之中。這種包容體現了中國通識教育即有中國特色,又全面改革開放面向世界。用通識教育的理念可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賦予通識教育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既體現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代信息文明與中華優秀文化歷史統一起來。

通識教育是防止學生偏科的重要方式。中國教育由於歷史的原因,偏科、專業過窄的情況比較嚴重,在中學打基礎時就分文科、理科,進入大學又產生較嚴重的文理分家。而通識教育則規定學生必須跨專業、跨學科選課,禁止選那些與本專業相重複或相關相近的課程,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從而也就能使學生知識結構趨於合理。

通識教育還能防止因應試教育出現“高分低能”學生。因為通識教育特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以北師大為例,他們把能力素養課作為通識教育五大模組之一,強調讓學生必選和通選,同時與國家人事系統的專業資格證書自願培訓相結合,從而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內涵外延

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種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學的辦學理念,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基礎教育

詞語定義

基礎通識教育是在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的通識教育,由素質教育專家裡京創立。

創立背景

由於中國基礎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學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以及應試教育的長期導向作用,使基礎教育在單一學科教育上越來越深入,學科分化加劇,基礎教育功利性越來越明顯,而在人文、心靈和智慧等會通教育方面卻越來越弱化。基礎教育已經走向思想單一、思維狹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創造性思維的模式,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培養非常不利。
為改變這種基礎教育態勢,里京先生毅然辭去省政府公職,全身投入到基礎素質教育研究實踐中。經過多年調查研究,里京將全人教育劃分為“靈性與情感教育”“技能教育”和“創造教育”三個層次,認為從少年兒童的學習心理和思想發育來看,基礎教育正是“靈性與情感教育”的主要建構階段,包括情感、藝術、語言、思維與思辨思想基礎,也可以說基礎教育就是靈性的教育。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更需要給少年兒童提供一種普適的靈性教育,在這種普適的靈性教育中去發現天賦,而不是培養預定的天賦。里京認為,我們當前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是一種學科單一模式化的定型教育,是一種首先賦予了成年人強烈功利性的設定“天賦”培養的教育,大大擠壓了靈性教育的空間,不利於思辨和創造性思維培養。
里京認為,適合基礎教育的普適的靈性教育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應由本民族的文史、全人類的文史和基礎科學人文思想構成,這是一個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思想底蘊。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中,應該加強不分學科的具有基礎教育特性的會通教育或通識教育,即加強基礎通識教育。
為實踐基礎通識教育,里京汲取人類發展史中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科學、人文精華,借鑑傳統啟蒙韻文編寫形式,創作出一套主體為四字一句,雙句成韻,通篇押韻,為學習者提供一套易於上口、博導聯想的通向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科哲會通、思想大成的基礎學習典籍,名為《英才通識·四字經》,並創立基礎通識教育模式,使孩子在無壓力的韻文誦讀中,在琅琅上口、鏗鏘悅耳的文學美感中,潛移默化地承悟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精髓,為孩子們打開思想之門,在遼闊的思維空間中播種思辨、創造性的種子,開拓一條少年精英思想基礎教育之路。
明末大科學家、中西會通第一人徐光啟說:“欲求超勝必先會通”。我們處於信息化時代,信息的過濾與基礎“會通”越來越重要,因此基礎通識教育必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成功的關鍵。

代表著作

英才通識·四字經》里京(著)
英才通識·四字經英才通識·四字經

中華文史
世界文史
科學人文

翻譯傳承

80年代中期,台灣學者翻譯得來。

generaleducation

曾譯

一般教育

普通教育

通才教育
拉丁語(stadiumgenerale)詞源含義

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general

不是“普通”“一般”“平常”,是“forall”,為所有人而設。

牛津英語字典“general”解釋

解釋:非專門的、一般的、普遍的;普遍的、全面的、整體的

揭示通識教育特點

對整體產生影響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與專門教育相對應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基本理念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大學的辦學理念

教學內容

廣義

除專業教育之外的所有內容通識教育課程

1、共同必修課

2、其他形式的通識課程

非正式課程

1、大學生活指導

2、社團

3、社會實踐

4、校園文化

5、講座

狹義

語言

1、本國語言

2、外國語言

數學

1、訓練人們嚴密、清晰的思維能力

2、現代社會人們學習其他科學的基本工具

計算機技術文學與藝術

1、鑑賞能力

2、判斷能力

3、鑑別藝術品的眼睛和耳朵

歷史與文化

1、獲得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知識

2、正確認識宇宙、社會以及我們自身

3、學會用歷史分析的方法看待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社會分析

1、了解社會

2、把握社會運行的機制和規律

3、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

道德思考

1、了解自身的存在

2、探索生命的意義

3、科學與技術

4、體育

教育模式

與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

教育理念和目標通識教育(美國

1、優先考慮個人發展

2、個人主義和民主主義

3、重視人的協調發展和能力培養,培養健全的人

4、旨在為職業生活打基礎,做準備

專業教育(前蘇聯

1、優先考慮社會發展,團隊精神和國家主義

2、重視人的智力發展和傳授知識,培養只會工作的工具人

3、旨在培養高度熟練的專家

教育內容及教學方式方法通識教育(美國)

1、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並重,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

2、以基礎教育為主,知識面較寬,強調適應性

3、學生中心,社會中心

4、重視科研,通過研究實踐學習

專業教育(前蘇聯)

1、特別重視自然科學,重理輕文

2、以專門教育為主,專業面窄,強調適用性
3、課堂中心,學科中心

4、以教學為主,通過課堂教學學習

培養制度等通識教育(美國)

1、實行學分制,較自由靈活的學習制度

2、重視綜合性大學和學校的綜合性,多樣化的管理體制

專業教育(前蘇聯)

1、實行學年制,嚴格統一的教學管理

2.、以專門性學院為主,由各工業部門主管

中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歷史演變

1940-1952

1、通專結合

2、革命通人+技術專家
1952-1978

1、專業教育模式

2、通識教育“銷聲匿跡”

1978-1995

1、糾偏專業教育

2、通識教育在孕育中

1995-

1.從文化素質教育到通識教育的探索

2.文化素質教育針對應試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輕文、人文教育與自然科學教育割裂導致的大學生“有知識,沒文化”等現象

人文素質教育

1、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

2、文科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教育

必要性

17世紀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空前的繁榮,但也給人們帶來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科學技術可以解決人類面對的一切問題。科學知識的教育成為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因而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多的知識成為教育活動的追求,在這種教育活動中,人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和承載知識的工具。我國著名學者楊叔子曾指出:“我們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記人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大學的主鏇律應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養高級人才,而非製造高檔器材。”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維能力的,有精神的,教育活動如果不能引起學生感情的升華,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不能對學生進行個性的培育、精神的培養,只向學生灌輸死的知識,只給學生一些死的教條,那么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能成為完整的人。進行通識教育不只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和諧的發展。愛因斯坦曾說過:“物理給我知識,藝術給我想像力,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所開拓的想像力是無限的。”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平衡的心智,開闊的視野和開朗的個性,繼而培養完善的人格。通識教育就是要使學生不僅獲得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具有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念,得到科學精神的薰陶;同時在通識教育中加強科學教育,引導學生以一種人文的觀照關注科學的發展,也使他們在科學精神感召下去追求人生的意義,實現人生的價值。通識教育關心的是人的發展。而不是培養科技動物。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為了驗證狗熊的嗅覺是否靈敏,先後兩次把摻有燒鹼、硫酸的飲料,倒在動物園的熊身上,導致數隻黑熊受到嚴重傷害;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因為孤僻、多疑、猜忌,竟殺死四名同學,這看似幼稚卻瘋狂的舉動,顯示了單純科學教育的偏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通識教育超越專業和職業的限制,體現出對生命的關注,將使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享有更多的自由,實現更加完美的人生。

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以專業教育為主,大學的人才培養還是在工業化時期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受工業生產的批量化、標準化的影響,主要是為了培養適應工業化生產需要的技術性人才。過多地強調學生的共性和統一性,卻對人的個性和多樣性特別是創造性的培養重視不夠。專業教育可以讓學生儘快進入某一專業領域,在短時間內積聚起一定的專業知識,更快地適應生產的需要,但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過分強調專業教育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一是嚴格劃分專業方向,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被限定在有限的範圍內,學生難以走出各自專業的小圈子,而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不是按專業排列的,複雜多變的現實問題使學生經常力不從心,導致學生社會適應性差;二是過分強調專業,會導致學生學術視角單一,學生認識不到知識之間的聯繫,雖然學習的專業科目不少,但雷同相似的知識比較多,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非常接近。

現代科學的重大進展越來越需要多學科的相互借鑑與支持,在多學科的滲透和轉移中,現代科學呈現出綜合化趨勢,即使從事專門領域的研究,也需要廣博的知識為後盾。進行通識教育,就要改變把高等教育等同於專業教育的觀念,一方面教育的內容要不斷地拓寬,在當今信息技術日益發達,全球化和國際化愈益加強的時代,隨著認識的不斷發展,人們在一個學科內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並且問題的差異也越來越大,為了研究某一類問題,必須憑藉一些特殊知識、特殊的方法和技巧,於是一些新的學科就誕生了。但是,就科學發展來說,知識分化了,理論分化了,而世界是一體的,社會是一體的。過早地偏執於某一學科、某個專業,難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有了通識教育,學生可以避免過早地進入到狹窄的專業領域,可以在豐富多彩的知識面前,保持選擇權,同時也可以為將來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校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率越來越高,他們從小到大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由不得他們自己,因而學習主動性不夠,這是因為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情況從基礎教育一直延續到高等教育,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許多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對專業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開始大學學習,即使發現所學專業並不適合自己,也別無選擇,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只是消極被動地在進行學習。通識教育是建立人的主體性,並使人擺脫各種奴役成為自由、自主的人的教育。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實行的一二年級不分專業,這種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逐步過渡到專業教育的方法,一方面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充分體現出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通識教育不僅著眼於改善學生大學階段的學習,而且關注學生將來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不僅要教給學生現存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得知識和創造新的知識,即不僅要“授人以魚”,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漁”,這在學習型社會中表現得尤為重要。人的主體性的發展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實現的,在人的主體性的發展過程中,教育承擔著重要的責任,過分專門化的教育導致社會成員的主體性喪失。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的主體意識獲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又出現了新的主體性迷失的情形。具體表現在正義感、責任感的淡化,榮辱觀、是非觀的混淆,公德心的缺乏,個人行為失范以及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抬頭。通識教育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心智,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相對客觀的而非急功近利的態度,對社會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各種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通識教育將學生作為主體性的社會成員來培養,使學生在將來社會生活中擁有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能夠為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實施途徑

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正逐漸為我國大學所接受,在構建與通識教育相適應的大學教育實踐中,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推進實施。

一是要根據我國大學的具體情況推行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在一些西方國家已有多年的歷史,但並非都是成功的經驗,所以我們不能夠直接引用,而是要根據我國大學的現狀,針對我國大學生的特點,現有的思維方式設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通識教育課程。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彈性學制,堅持按學科大類招生,在大學一、二年級不分系,堅持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原則,要加強基礎知識、綜合知識的學習,要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要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主動接受新知識的知識結構體系,養成自我學習、自我鑽研的能力。改革現行學習成績評價辦法,在考試內容上著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考察綜合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試形式上可以多樣化,課程成績可以考試與考查、開卷與閉卷、筆試與口試、考勤與作業、討論與論文等形式取得;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建立課外學分實施辦法,有條件的可以建立學生科研小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是要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我國大學推行的通識教育應是嚴謹的,而不是鬆散自由的,更不是自由教育。以為通識教育就是悠哉、游哉,不需付出艱苦勞動就能取得成功,甚至讓學生把一些時間花在漫無目的閒散雜學之中,既浪費了時間,又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推行通識教育、寬口徑的專業教育,並非說專業教育不重要。大學培養的學生一定是具有某方面專長的人。因此,專業教育是大學教育永恆的目標,只是我們把專業教育的時間推後到高年級和研究生階段,加強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專業人才的成長提供更豐厚的土壤。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大學生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同時也要具有厚基礎、寬口徑的知識結構,在學習和工作中要不斷地擴展知識領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複合型人才。這裡也要注意一種傾向,以為通識教育就是通才教育,於是在課程設定中,採取“拼盤式”,搞“小而全”,導致教學課時的無限膨脹,這與通識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反倒影響教學效果。實際上,在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通才教育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通識教育正逐漸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不遠的將來必定會引發一場深刻的教學改革。

三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英國教育家阿什比提出:“大學教育的試金石不是講授偉大真理,而是用什麼高明的方法來講授偉大真理。所以,講授什麼不及如何講授重要。”而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原院長亨利·羅索夫斯基也曾指出:“課堂講授、研討會、學生自定進度的指導——至少與課程同等重要。此外,我還認為,作為起模範作用的教師也是通識教育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一個具有高標準和善於關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為方面肯定會教給學生更多的超過該時限的東西……課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靈必須來源於師生之間難以預料的相互影響和交感作用。”教師不應該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灌輸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礎上進行交往和對話,為學生提供自由、民主、開放的教育情境;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這樣,學生收穫的將不僅僅是科學知識與技能本身,而是科學知識背後所蘊涵著的科學家們的辛勤勞動、堅韌的毅力、大膽的創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質,這往往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2002年5月14日在北京大學以“什麼是一流大學的特色”為題的講話中指出:“讓我對知識進行一個總的評價,這就是,你根本沒有辦法說出最有用的知識是從何而來,你無法預測它來自何處;你也無法設計一些程式來找到最有用的知識形式是什麼。……正因為我們不能預測到哪一類的知識會對我們的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我們才能有信心地預言,新知識、新觀點、新方法和聰明的想法對我們的未來是很重要的。”目前的通識教育多數是通過學生選擇不同的課程來達到目的,教師只限於本學科的內容進行授課,而如果教學科研人員本身就具備文理互通的教學能力,能夠對學生加以引導,則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各國及地區發展情況

中國

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 《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國內有學者認為,通識教育是有關“做人”的教育,專業教育是有關“做事”的教育,似乎前者比後者更為重要。其實他們說的通識教育可能是指自由教育。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很難理解傳統的具有濃厚專業教育色彩的歐洲大學教育,難道不同時也是有關“做人”的教育嗎?歐洲大學之所以不像美國大學那樣強調通識教育,正像哈佛大學“核心課程”方案制定者羅索夫斯基所說,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做人”的教育,而是因為歐洲中學教育比美國中學教育更為重視通識教育,所以用不著大學來過多地為通識教育補課。

國內還有學者將通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等同起來,這更是一種片面的見解。我們不否認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否認人文教育是通識教育里最重要的成分,但如果因此而將科學教育排斥在通識教育之外,顯然是不正確的。在當代社會,科學和科學的思考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廣泛影響著人類活動。完整的通識教育必定是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在內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二戰結束以來國外幾乎所有知名大學,只要是實施通識教育的,其通識教育中必定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而且近年來加強科學教育還成為了一種共同的趨勢。

法國

巴黎政治大學是一所培養法國精英人才的名校,從1872年成立以來為法國培養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育人理念是以經濟、法律、社會學和歷史學作為基礎學科,以廣泛的知識面、國際眼光和與職業實踐相結合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美國

美國的常春藤名校基本是以通識教育為基礎的,甚至跨越文理分科,稱其文憑為“文理學士”。

台灣

台灣的現代通識教育開始於台灣大學。出任台大校長的虞兆中認為,現代大學和傳統儒家教育觀一脈相承,學生人格養成應在學校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於是1982年在台大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組”負責規劃通識教育課程,次年在台大開設“社會科學大意”和“自然科學大意”兩門課程,再一年在“文學與藝術”、“歷史與比較文化”、“社會與哲學分析”、“數學與自然科學及套用科學”等五類通識領域增設多門課程。隨後,台灣各大學相繼推出通識教育課程。中華民國教育部乃於1984年發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

香港

香港早期沿用英國的預科和大學制度,大學只有三年制,故較強調專科知識,對自己學科以外的知識不屑一顧,較會著重通識教育的是原來實行四年制的中文大學。後來通識教育越來越受重視,香港大學、其他三年制大學及中學預科亦慢慢引入,由2009年開始的新高中學制亦將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之一。

香港高中教育的通識教育(LiberalStudies),被認為是國小常識科的延續,然而所提及的內容和主題都普遍比國小常識的更專門。儘管通識教育將會是香港未來的學習重點,但香港學生在中學修讀的通識教育一科在英國並不獲承認。

通識科在2009至2010學年正式落實,香港教育城也設立通識教育網。不少媒體如經濟日報亦提供通識相關資訊,如各大報章通識版、非牟利活動《通識沙龍》等。

觀點

陶冶情操克服功利

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大學教育並非僅僅要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各種職業技術人才,而是要從道德情操、審美怡情等方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是以滿足人的自我發展和自我需求為旨歸的教育。

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容易引導大學之前的基礎教育單純以應試為目的,雖然考試制度是人才選拔的必要制度安排,而其弊端也早就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大學階段正是矯正各種功利性教育的重要時期,如果簡單地用專業化教育替代應試教育,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總易產生各種偏見,無形之中增長了較強的功利思想。情商智商的不匹配、人文與科學的互不理解、基本道德共識的逐步下滑等等,都表明以功利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不應是大學教育的目的。這不僅壓抑了個人的全面發展,還阻礙了社會共同體的建構。在這種情況下,通識教育理念在我國得到提倡,及時回應了時代提出的問題。通過對青年學生實行去功利化的教育,通過陶冶情操來增進大學生的社會化程度,正是通識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標和優點。

增廣見聞避免狹隘

隨著現代知識的高速膨脹,大學制度中的學科劃分也日益細化,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深入了某個知識領域,另一方面又樹立起與其他方面之間的知識壁壘。由於精研專業知識必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么,如果在教學安排上不能提供一種拓展知識和見聞的空間,將導致學生對專業之外的事物喪失興趣、漠不關心、缺乏判斷,並逐步走向狹隘
通識教育的另一個主要優點正是要力求增廣學生的見聞,避免狹隘性。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式的設計兩方面著手。在教學內容上,涉及的範圍極廣,內容極具特色,既包括學生平日知曉但並不熟悉的方面,也包括學生從未聽聞的方面。通過教學內容的設定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內在的求知衝動,正是通識教育所預期的效果;在教學方式上,通識教育力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參與意識,因此,傳統的大班教學不能達到這一目的,應該盡力創造條件,進行不同規模的小班教學或分組討論等,為不同知識背景的學生提供一個同台交流,互相了解的平台。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以不同知識想問題的精神和能力。

博而不精通才難育

當前中國通識教育也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問題。隨著通識教育理念得到社會各界的迅速認同,各大學也紛紛根據自身對通識教育的理解開設通識課程。學生也面對豐富生動的新課程歡欣雀躍,有的學生往往一個學期選修多達十幾門通識課程。這種情況就容易造成學生在紛繁的課程中來回穿梭,雖然看似廣博,卻難以有效把握。這一方面是由於學校設定的通識課程往往課時較少,要在10到15個課時之內將一門課程的精髓充分傳授和把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較高,對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要求也較高,普通的高等院校難以達到;另一方面,通識課程的教學形式往往是脫離書本材料或實踐材料的課堂講授,教師根據自製的教學提綱,只能在課堂上進行簡略的介紹,這對學生來說,難以形成印象深刻的教學效果。
各種客觀因素造成通識教育在表面上熱鬧非常,實際上卻往往使學生博而不精,離真正的通才還有較大的距離,這成為通識教育的一個難以克服的弊端。

學而不好惰性依舊
時至今日,通識教育的模式仍處於不斷探索之中。中國的通識教育起步較晚,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因此在推進通識教育的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更為複雜,通識教育自身所附帶的一些弊端也較為突出。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習的動機和目的,以及所對應的學習風氣,是推進通識教育的重要基礎。在這方面,我國高校的現狀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並無興趣,修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賺學分,拿文憑,主動學習的動力越來越弱化。在通識課程推行之後,由於修課數量和成績仍然直接與學分掛鈎,甚至與評優、評獎學金等方面掛鈎,這種制度設計又將學生選修通識課程的目的導向功利,學習卻並不喜好,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難以激發。這正與通識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了。
通識教育對於中國大學制度的完善、大學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對於國民素質的提高也起著重要作用。在實踐過程中,如何興利除弊正需要各界人士共同研究。

教育相關辭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