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故道

華容故道

華容故道,一個在夢幻西遊裡面很有名的名字,其實就在湖北荊州監利縣城西南12公里,這裡也是“關雲長義釋曹操”的地方。

概述

華容故道華容故道

監利縣城西南12公里。即曹橋至毛家口的一條湖區小路,長7.5公里。監利古稱華容,原縣城位於今縣城北30公里。《資治通鑑》註:“從此道可至華容縣也”,故名。據載: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敗赤壁走此,遇泥陷,急令軍士負草填之,贏者飢乏倒地,多被人馬踐踏而死。強行間,又被關羽堵截,後被放行,因有“關雲長義釋曹操”故事傳聞,並有詩云:“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現在古道旁,阡陌縱橫,公路交錯,城鎮與水鄉連在一起,一改昔日崎嶇荒涼麵貌。

歷史傳說

華容故道華容故道

華容故道,又名華容古道、華容道,一個在夢幻西遊裡面很有名的名字,其實就在湖北荊州監利縣城西南12公里,這裡也是“關雲長義釋曹操”的地方。

公元208年,曹操在奪取荊州後,馬不停蹄,率領二十多萬水陸大軍順江東下。計畫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實現統一全國的宏願,可是他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驕傲輕敵,結果被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倉惶潰逃,敗走華容道。

史書記載

據《資治通鑑》注釋中的說法,就是“從此道可至華容也”。這裡所說的華容,當然是指華容縣城。華容道也就是赤壁戰爭中曹軍逃入華容縣界後向華容縣城逃跑的路線。古華容縣城在現監利縣城以北約60里的周老咀附近。如果從曹操屯兵的地方烏林到曹操逃跑的目的地南郡劃一條直線,華容城正好在這條直線的中心。曹要逃回江陵,走華容縣城是最捷徑的路線。而且當時華容縣城附近有曹軍的糧草倉庫,便於撤退中的將士補充草。

由於這一帶有古代的沼澤湖泊阻隔。從烏林到華容城沒有直路可走。曹軍只能沿江向西潰逃,進入華容縣境之後,再向西北折奔華容縣城。這樣就必須涉過大澤邊上的一片沼澤地帶。根據縣誌記載,曹操逃到太平橋時,人馬陷入泥濘之中,不得不扔掉馬鞭,下馬步行,這裡尚有“曹鞭港”古地名。曲鞭港到毛家口二十里路,“地窄路險,坎坷難行”,曹軍“遇泥濘,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蘆葦、蒿草填路,“贏兵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南宋大詩人陸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曾經坐船經過這一帶。他寫道:“自是復無人居,兩岸葭葦彌望,謂之百里荒”。舟人云:“自此陂澤深阻,虎狼出沒。未明而行,則挽夫多為所害”。距曹操兵敗960年之後,華容道一帶尚且如此荒涼,曹軍當時的艱辛狼狽之狀,就可想而知了。

現狀

華容道真正得到開發是從元代開始的。今日的華容道,已根本看不見昔日的荒涼,而是綠樹成蔭,道路兩側良田萬頃。稻穀飄香,荷花吐艷。傍晚,裊裊炊煙騰空而起,呈現出一派平原水鄉風光 。

荊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又稱江陵,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條,長江流經本區453公里。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在古代,荊、楚指同一地區,荊、楚的字義,本是同一種樹木的名稱。據史書記載,荊楚作為地,先是稱荊,後才稱楚。商代,荊州之地的楚,作為方國列入商朝的管轄範圍之內。周朝封楚國先君熊繹于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景點八寶山|春秋閣|樊妃冢|放鷹台|關公陳列館|洪湖|華容故道|江瀆宮|江陵碑苑|江陵盆景園|金鳳騰飛|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荊州博物館|瞿家灣|開元觀|老萊山莊|龍泉書院|陸夫子祠|明遼簡王墓|明顯陵|三國公園|三袁故里|孫叔敖墓|太暉觀|萬壽寶塔|濱湖公園|靈鷲寺|桃花島|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洈水湖|新神洞|中華廳石館|文星樓|象山|小皇陵|玄妙觀|張居正墓|章華寺|荊州古城|萬壽園|走馬嶺遺址|陰湘城遺址|鍾祥|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荊州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居正故居|綠林山|洪湖藍田生態區|八嶺山古墓群|紀南故城|鐵女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