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碑苑

江陵碑苑

江陵碑苑位於在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門與新東門之間的城垣內側,國家2A級旅遊景區,占地6000餘平方米,落成於1992年。整個建築由前廳、東西廂、碑堂、碑廊、碑亭[景點]、楚天樓、過廳、小花園等十八座建築物組成。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江陵碑苑景區江陵碑苑景區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中心城區南環路。是園林碑林文化遊覽景點。由台北市江陵同鄉會贊助興建的江陵碑苑,占地6000餘平方米,落成於1992年。

江陵碑苑是中國南方第一座園林式碑林。苑內匯集古今中外著名書法藝術大師的書法篆刻名作碑刻300餘幀。

碑堂內為世紀偉人毛澤東、孫中山的墨寶。

張居正故居已整體搬遷到江陵碑苑內,成為景點裡面的一大特色。

主要景點

江陵碑苑景點江陵碑苑景點
江陵碑苑為仿古建築群,由前廳、東西廂、碑堂、碑廊、碑亭、楚天樓、過廳、小花園等18座建築物組成,氣勢雄渾,樸實典雅,是古城東門景區重要的文化遊覽新景點。

碑亭四座

碑亭四座依次展示共和國元勛周恩來葉劍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明代荊州籍歷史名相張居正的書法手跡。碑苑長廊陳展著郭沫若、趙朴初等眾多當代享譽海內外的名家名作、中國歷代著名書家流派的碑帖作品以及港、澳、台地區和美國、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名家名作。碑苑字型真、草、隸、篆俱全,藝術風格流派紛呈,是書法愛好者學習、鑑賞的神聖殿堂和怡情養性的精神樂園。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故居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1525年5月-1582年7月),字叔大,號太岳,諡號文忠,湖北江陵(即荊州)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被稱為“宰相之傑”。
新落成的張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園、照壁、張文忠公祠、文昌閣、神龜池、捧日樓、純忠堂、南門廣場等景觀。
還包括大學士府、九鳥苑、陳列館、文化藝術碑廊、首輔論證群雕等。
鑒於其生前功績卓著,墓築於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鐫刻有“明相太師太傅張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爐、蠟台,以供奉祭祀他的在天之靈。
走道兩側有翁仲(石人)、石馬及其它鎮墓石獸,距中心約半徑15米處有壘築之三米高土牆。相傳,京劇《二進宮》的楊波便指的是他,因他小時候曾被父輩取名“楊波”。

荊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又稱江陵,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條,長江流經本區453公里。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在古代,荊、楚指同一地區,荊、楚的字義,本是同一種樹木的名稱。據史書記載,荊楚作為地,先是稱荊,後才稱楚。商代,荊州之地的楚,作為方國列入商朝的管轄範圍之內。周朝封楚國先君熊繹于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景點八寶山|春秋閣|樊妃冢|放鷹台|關公陳列館|洪湖|華容故道|江瀆宮|江陵碑苑|江陵盆景園|金鳳騰飛|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荊州博物館|瞿家灣|開元觀|老萊山莊|龍泉書院|陸夫子祠|明遼簡王墓|明顯陵|三國公園|三袁故里|孫叔敖墓|太暉觀|萬壽寶塔|濱湖公園|靈鷲寺|桃花島|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洈水湖|新神洞|中華廳石館|文星樓|象山|小皇陵|玄妙觀|張居正墓|章華寺|荊州古城|萬壽園|走馬嶺遺址|陰湘城遺址|鍾祥|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荊州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居正故居|綠林山|洪湖藍田生態區|八嶺山古墓群|紀南故城|鐵女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