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江漢平原中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荊州市,建於1992年,面積666.67公頃。八嶺山上古木參天,花草繽紛,四季鳥語花香。名勝古蹟甚多,人文景觀極為豐富,地下埋藏的歷史文物全國罕見,堪稱我國的一座“地下文物寶庫”、“地下書庫”、“地下博物館”。八嶺山的自然景觀優美旖旎,“八嶺松雲”是荊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即古龍山,由八道祟嶺組成,自北向南綿亘15千米,勢如群龍騰舞、千騎競發,故而得名。元明時期因山中盛產喬松、白桃、香梨、甜杏、蜜橘、板栗、青茶、黃花八大土特產品而聞名遐邇,又以八寶山著稱。據消乾隆《江陵志余》記載,楚莊王、楚康五、楚平王、楚昭王、樊妃以及明代11位藩王俱葬於此。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

八嶺山屬半丘陵,地處荊州城、楚紀南城、古萬城之間,又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相助,是塊“風水寶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成了楚國的公墓區。凡在江陵為政的楚王大都葬 在這裡。山中古墓密集,現已探明的大型古墓有320多座。其中楚墓最多,漢墓次之,兼有其它朝代的墓葬。

松樹是該園分布最廣的樹種,四季常青,傲然挺立不僅枝型奇美,而且還有千變萬化的各種擬態,給人以遐想。歷代詩人在此留下眾多瑰麗動人的詩句。

八嶺山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為76.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4℃。年降雨量為950-3200毫米,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是旅遊觀光的勝地。

主要景點

八嶺山以浩繁的楚文化和三國故事為依託,蘊藏著極其十富的旅遊資源。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山落帽台:相傳是東晉西征大將軍桓溫在鎮守江陵時留下的遺址。槓溫恃定自大,妄圖稱帝,重陽節在龍山飲酒賞菊時-陣風將他的帽子吹落,被認為是不祥之兆,留下“龍山落帽”的趣話。

馬跑泉:據史料載,漢將關公鎮守荊州時劉備被曹軍所困,關公取道救之。途經八嶺山時兵馬乾渴難耐,行至半坡赤免馬引頸長嘶,頓時蹄下石頭飛濺,冒出一股清泉。將士爭相飲用,而後精神抖擻,一舉擊破曹軍。從此人們給這眼泉命名為“馬跑泉”,並立碑傳世。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打子墳:該景區源於一個民間傳說:此處原有兩處墳冢。古時戰亂,家家缺兒少女、一日菩薩顯靈託夢,凡要子求女者,可去仙靈廟用黃包袱包來石頭,再到該墓去投石子,投中大墳者生兒子,投中小墳者生女兒。善男信女們紛紛去投石打墳,果然靈驗。從此前來求於打墳者絡繹不絕,傳為佳話。

遼王墓: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植之墓。遼王墓於1987年9月發掘,10月復建。墓室呈"王"字形,建築形式與北京定陵相仿,保存極為完好。遼王墓是我國南方惟一的一座園林式地下宮殿。此外,園中還有系馬冢、仙女廟、娘娘墓等眾多景觀。

旅遊信息

公園交通:坐班車從荊州到荊州區八嶺山鎮新場村即到。

荊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又稱江陵,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條,長江流經本區453公里。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在古代,荊、楚指同一地區,荊、楚的字義,本是同一種樹木的名稱。據史書記載,荊楚作為地,先是稱荊,後才稱楚。商代,荊州之地的楚,作為方國列入商朝的管轄範圍之內。周朝封楚國先君熊繹于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景點八寶山|春秋閣|樊妃冢|放鷹台|關公陳列館|洪湖|華容故道|江瀆宮|江陵碑苑|江陵盆景園|金鳳騰飛|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荊州博物館|瞿家灣|開元觀|老萊山莊|龍泉書院|陸夫子祠|明遼簡王墓|明顯陵|三國公園|三袁故里|孫叔敖墓|太暉觀|萬壽寶塔|濱湖公園|靈鷲寺|桃花島|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洈水湖|新神洞|中華廳石館|文星樓|象山|小皇陵|玄妙觀|張居正墓|章華寺|荊州古城|萬壽園|走馬嶺遺址|陰湘城遺址|鍾祥|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荊州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居正故居|綠林山|洪湖藍田生態區|八嶺山古墓群|紀南故城|鐵女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