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區

經濟區

經濟區是以綜合性大中城市為中心組織起來的,具全國性專門化職能的經濟活動(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空間組合單元。它是生產力高度社會化、商品經濟相當發達條件下社會勞動地域分工與協作的必然產物,具有客觀性、階段性、過渡性和綜合性特徵。

基本信息

簡介

經濟區是客觀存在的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客觀物質實體;在時間上因社會經濟因子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繫變化而具有階段演進性;在空間上因各經濟區對外經濟聯繫的範圍錯綜複雜而具有各經濟區之間的界限重疊交錯的過渡性;在職能上受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科學技術、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等多因素影響而具有綜合性。具有全國意義專業化的地域生產統一體。它是在商品經濟發展到生產日益社會化、區域化的條件下,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表現形式。經濟區是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

研究簡況

經濟區
蘇聯經濟地理學家十分重視對經濟區的研究,從 20世紀 20年代蘇聯著手進行經濟區劃時開始,Н.Н.巴蘭斯基和Н.Н.科洛索夫斯基等即對經濟區的性質、結構類型、具體劃分方法以及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關係進行了探討,以後Э.Б.阿拉耶夫和Т.М.卡拉什尼科娃等做了經濟區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模型研究。美國和歐洲一些經濟地理學家也進行了這方面研究。從50年代開始,中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經濟區劃分工作。

性質

經濟區經濟區
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發展變化是經濟區形成和演變的客觀基礎。經濟區是由多種經濟要素組成的地域生產統一體,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經濟區內部結構和外部經濟聯繫的變化,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也將導致經濟區性質的變革。就基本屬性而言,經濟區是屬於社會經濟範疇。各種社會形態下的經濟區雖都具有地區經濟專業化地區經濟統一性以及廣泛的區際經濟聯繫等共同特點,但它們的內容和結構是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區是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而彼此激烈競爭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地域生產統一體。地區經濟聯繫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區是在國家統一計畫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全國專業化意義的地域生產綜合體。

經濟區的專業化生產部門是全區經濟的主體,反映地區經濟的主要特徵,也反映一個經濟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經濟區的專業化部門所生產的產品銷往其他地區,彼此互為市場,構成區際聯繫的主要內容。每個經濟區都有自己的經濟中心。這個經濟中心往往是由一個大的綜合性城市或一組城市所組成,起到中心地的作用(見中心地學說)。它的發展對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通過生產協作、物質和技術的交流等多種渠道,經濟中心對周圍地區產生一種經濟上的輻射力和吸引力。經濟中心往往是全區的交通運輸樞紐。區內綜合運輸網分布的特點影響經濟區的地域範圍和邊界的劃分。

類型

經濟區經濟區
經濟區因其目的和內容可分為三大類:經濟類型區部門經濟區綜合經濟區

根據區內同一性和區外差異性原則確定的經濟區是經濟類型區,如經濟發達區、貧困落後區、加工區、資源區、重點開發區、高新技術實驗區、對外開放特別試驗區等。它是地區經濟分布現狀的反映,地域範圍可大可小,在全國各地交錯分布,劃分的目的是為制定區域性經濟政策提供依據。

根據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確定的經濟區是部門經濟區,如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運輸區及下一層次的重工業區、棉產區等單項部門經濟區。它是地區優勢差異的體現,區劃的目的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區內經濟結構的差異互補和相互聯繫性(非同一性)原則確定的經濟區是綜合經濟區。它是全國經濟大系統的地域子系統,具備相對完整的經濟體系,區劃的目的是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區域經濟組織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經濟區的結構和職能特點,可分為部門經濟區和綜合經濟區兩種類型。

①部門經濟區。劃分部門經濟區的主要目的是為國民經濟部門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為了使每一個經濟部門儘可能在對它有利的地區發展,根據其特有的勞動地域分工規律,結合各地區的具體條件進行部門經濟區的劃分,如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等。每一種部門經濟區還可以分綜合部門經濟區和單項部門經濟區,例如綜合農業區包括農、林、牧、副、漁全部農業生產部門,畜牧區、林業區、糧食作物區、油料作物區等則屬於單項農業區。

②綜合經濟區。即通稱的經濟區。劃分目的是為了因地制宜地發展國民經濟。根據中國的國情,經濟區的分級系統一般分為基層經濟區、省級經濟區、基本經濟區或大經濟區三級。基層經濟區是經濟區體系中最低一級,範圍較小,經濟結構比較單純,大多是由地方的經濟中心同它周圍有密切經濟聯繫的地區所組成。省級經濟區與行政區劃的省、自治區不一致,它們是進行經濟管理和巨觀經濟調控的地域單元

基本經濟區或大經濟區是指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的最高一級經濟區,如中國的基本經濟區通常包括若干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經濟協作區是綜合經濟區的一種類型,地域範圍大小不一。它是毗鄰地區進行經濟協作的組織形式。1958年中國曾將全國劃分為 7個經濟協作區。1961年又將華中區與華南區合併成中南區,形成6大經濟協作區:東北經濟協作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華北經濟協作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東經濟協作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中南經濟協作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南經濟協作區(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經濟協作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六大經濟協作區是省、市、自治區的聯合,在組織經濟協作方面起過一定的作用,但經濟管理體制是以縱向為主的集權制,橫向經濟聯合很難開展。1966年以後六大區相繼撤銷。1978年以來形成的一系列經濟協作區則採取地區之間橫向經濟聯合的形式,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從地域範圍可以分為 3個層次:由省、市、自治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由跨省市的毗鄰地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由省內地、市、縣組成的經濟協作區。

影響因素

經濟區經濟區
經濟的發展必然以一定的區域為基礎,因此,那些影響社會生產力,並受空間限制,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性的區域因子就成為經濟區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也是經濟區劃所要考慮的因素

1.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經濟區的影響

。經濟區的發展是以自然資源提供的可能性和經濟利用的合理性為前提的。一般說,一個國家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都會存在著明顯的豐度、質量、結構、蘊藏條件、已開發利用程度的地域差異,該差異影響著不同地區進行同一種生產活動的經濟效益,從而引起勞動地域分工。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以資源指向性產業為其專門化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自然資源對區域發展的作用會逐漸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失。在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改變地區生態平衡,生態環境的質量同樣影響著經濟區的發展軌跡。

2.人口和勞動力對經濟區的影響

在經濟區的發展中,自然資源和人口是最基本的物質要素,評價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必須與人口和勞動力結合起來。人口的數量、質量、構成及分布狀況對經濟區有很大的影響,人口稠密區和地廣人稀地區的經濟發展道路和地域類型會不盡相同,人口素質的差異將影響著經濟區的發展水平和專門化方向。

3.技術因素對經濟區的影響。

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中起著關鍵作用,與經濟發展水平往往互為因果。技術要素豐富的地區會在技術指向性產業上形成專門化部門。

4.交通運輸對經濟區的影響。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相互聯繫的紐帶,資訊時代更是如此。有利的交通運輸位置和條件會帶動著區域經濟的發展,並對勞動地域分工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因為它是經濟區發展的先導,是確定經濟區的吸引範圍和輻射範圍的依據。

5.生產關係對經濟區的影響。

在分析經濟區的形成因素時,既要研究直接構成經濟區的物質要素,也要深入研究制約經濟區發展的社會經濟關係,通過方針政策及有效措施的制定,使社會經濟關係不斷去適應生產力,讓各物質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取得最佳的綜合效益。

歐洲經濟區

經濟區經濟區
1994年1月1日,由歐洲共同體12國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7國中的奧地利芬蘭冰島挪威瑞典5國組成的當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歐洲經濟區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區的誕生不僅改變了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關係,同時也對西歐聯合及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歐共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關於建立歐洲經濟區的構想始於1984年,但直到1990年6月雙方才開始正式談判。在共同決策捕魚區、貨車過境和共同發展基金等問題上,雙方曾一度分歧甚大,談判幾次出現僵局。但出於共同的利益考慮,雙方最終還是達成妥協,並於1992年5月2日在葡萄牙的波爾圖正式簽署了建立歐洲經濟區的協定。該協定本應在1993年1月1日生效,但在批准過程中又出現波折。

1992年12月6日,瑞士就條約的批准舉行公民投票,結果由於50.3%的居民反對而否決了瑞士加入歐洲經濟區。鑒於列支敦斯登和瑞士在司法和行政上的特殊關係,瑞士的否決使列支敦斯登也無法加入歐洲經濟區,導致歐洲經濟區的範圍由原來的19國縮小到17國。瑞士的否決不僅使得歐洲經濟區協定推遲生效,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具體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填補因瑞士退出而造成的共同發展基金的短缺。原協定規定,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應向歐洲經濟區內南方欠已開發國家提供20億歐洲貨幣單位的發展基金,其中瑞士應承擔總金額的27%。經過幾個月的協商,歐共體和歐貿聯雙方於1993年3月17日再次簽署《歐洲經濟區補充協定》,對原條約進行了補充和部分修改,通過採取減少基金貸款利息補貼的辦法,為歐洲經濟區的建立掃清了障礙。由於這些細節問題,歐洲經濟區的成立被推遲了整整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