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

地區經濟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區域的範圍指獨立政治實體內部經濟圈,經濟圈下面劃分為城市群(都市群),國際區域經濟組織框架下的合作等。

地區經濟

地區經濟(Geo-Economics)或稱“區域經濟”、“地緣經濟”,依照地理對經濟歸類。區域的範圍指獨立政治實體內部經濟圈,經濟圈下面劃分為城市群(都市群),國際區域經濟組織框架下的合作等。

地區經濟的基本內容

“地區經濟”有以下基本內容:
1.國際關係中經濟發展和經濟量的時空關係、分布狀況及其運行機制和運行軌跡。
2.世界經濟現象與地理關係、地緣區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
3.地理現象、地緣關係對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作用和影響。
4.為當代各國國際戰略、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 為經濟、文化開發、設計、規劃提供全方位的理論依據。

地區經濟的基本特點

地區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地理因素是地區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地緣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 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地緣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 制。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線產生的經濟關係稱之為地緣經濟關係。這種關係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 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係,後者稱之為競爭關係。
2.地緣區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集團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尚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地緣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內容。地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正在變為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
1)日本和中國率領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包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
2)美國領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今後將包括拉丁美洲在內;
3)以法德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將逐漸覆蓋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也許還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團誰能獲得較大優勢,主要取決於各個集團的規 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這三大經濟區域的比較優勢在於,歐洲經濟區到目前為止最成熟也最成型,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處也最充分; 美洲經濟區實力最雄厚資源也最豐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勢力範圍的同時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面擴展;亞洲經濟 區(主要是東亞)的經濟水平相對最低,但合作形式最生動多樣,而且在冷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該經濟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3. 跨國公司是地區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
跨國公司是資本國際化、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是生產國際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對外直接投資選擇的區位優勢,其分支機構遍及全球,生產、銷售、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一體化網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當代跨國公司具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第一,當代跨國公司的發展深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經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繫,發展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協作關係。
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和其他經濟資源在區域範圍內更有效的流動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國公司有全球完備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商品、勞務、資本、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能暢通的流動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內部貿易大規模增加,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三,跨國公司開拓了區域貿易的新領域,擴大了國際貿易的流通量
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內部化貿易。跨國公司通過其內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相互生產要素,生產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區域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左右。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

地區經濟的重要性

今天地緣經濟決定了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必將取代地緣政治成為地緣戰略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之間找出最佳的平衡點,現實的擺在了 共和國的決策者面前。但發展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任務,絕不能動搖。但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國防力量,確保在領土主權,霸權主 義侵略、干涉、威脅面前立於不敗之地,是保障發展的根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