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級經濟區

副省級經濟區

副省級經濟區被稱為“新階段特區”,其定義是:我國在特定地區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劃不變,行政級別提高,享受政策、稅收、發展平台等方面的特別照顧。它的另一個定義是:一個經濟區被蓋上了“國”字印,背後是最強大的國家支持、最實惠的傾斜政策、最具有吸引力的招商資本。

基本介紹

目前全國有四個副省級經濟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陝西西鹹新區

怎樣才能叫副省級經濟區

第一,我們認為看一個新區行政級別的高低,首先要看它的授權機構的行政級別。目前全國目前很多經濟圈和經濟區所設立的新區或者實驗區,絕大多數為省級派出機構,所以一般都為正廳級別。只不過有些省份為了加大工作推進力度,讓本省副省級官員兼任新區或實驗區黨工委書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下面的局辦室都能夠而且必須高配個副廳級,仍舊是正處級建制。
副省級經濟區——上海浦東新區副省級經濟區——上海浦東新區

第二,我們認為,新合併的新的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仍舊和其他區一樣,在行政級別上是正廳局級,原因國務院從沒承認新合併區在行政級別上一定高處本市其他區半級。
綜上所述,一個經濟區是不是副省級,除過國務院批准以外,最重要看該區的行政建制是否都是按副省級設定,而不是所謂的領導高配就能叫做副省級經濟區。

副省級經濟區需要哪些條件

第一,副省級機構的設定,必須經過國務院批覆,而且國務院和中央編辦必須對於相關的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下發方案,進行完全說明。
第二,必須和副省級城市或者計畫單列市一樣,四套班子全部副省級,下面的區、部門全部是副廳級行政建制。

四大副省級經濟區

上海浦東新區
上海浦東新區成是我國第一個副省級經濟區。
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

浦東新區位於上海市東部,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緊靠基礎雄厚的上海市區、北倚物豐人傑的長江三角洲、面對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年平均氣溫16.2℃,一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從此浦東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在19年的發展歷程中,浦東新區堅持勇於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國際化思路結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發展新模式,高起點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高標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化服務業,打造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區域性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為我國第一個副省級經濟區。八年後,上海浦東新區成了“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
2009年4月24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為這一國家戰略拓展空間、增強動力,更好地發揮浦東在上海加快推進“四個率先”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在加快建設“四個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以此為起點,浦東開發開放進入了二次創業的新階段。南匯劃入浦東後,浦東新區區域面積達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萬人,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2008年合併後的生產總值3676億元,占上海市的26.8%;0.8:47.4:51.8的三次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格局。
在新浦東區域內,集聚了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洋山保稅港區等5個國家級開發區以及國家級的臨港裝備產業基地,集聚了先進制造業、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現代產業要素。
天津濱海新區
天津濱海新區是我國第二個副省級經濟區。
2009年11月9日上午,天津市委、市政府召開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動員大會。大會宣布: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3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
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濱海新區

天津濱海新區自設立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動與國際經濟接軌,不斷完善投資條件,力爭創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112.4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608.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8%。累計固定資產投資336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24億元。外貿出口由1994年的5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84.69億美元,增長34.8倍。工業總產值由1994年的213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3996.73億元。十年累計批准三資企業項目6300多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87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70多家在新區投資。新區已成為外商投資匯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經過不懈努力,昔日的荒灘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為主的經濟新區。形成了電子通訊、石油開採與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機械製造、生物製藥、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導產業。建立起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人才創業基地,一大批國際知名的企業落戶新區,一棟棟的高樓和工廠不斷建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正在迅速完善,一個現代化海濱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現。
兩江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授牌兩江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授牌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新區對外輻射和服務功能也不斷增強。2005年,天津濱海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3.31億元,增長22.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22.99億元,可比增長34.1%,天津港2005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完成貨櫃吞吐量480萬標箱,近70%的貨物和60%的貨櫃來自全國各地。新區與國內各省市共簽定經濟合作協定2000項,吸引投資200多億元。上千家企業為新區產業直接配套。濱海新區產業傳遞、對外服務和輻射功能日益增強,與周邊地區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重慶兩江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我國第三個副省級經濟區。
2010年6月18日,適逢重慶直轄市成立13周年。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之後,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於此間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在正在舉行的掛牌儀式上,原重慶市委統戰部翁傑明正式出任兩江新區書記、主任。據透露,兩江新區規劃早在今年5月7日就已獲得國務院批覆,重慶政府刻意將兩江新區掛牌時間推遲到6月18日以迎合重慶市名“重慶——雙重喜慶”之意。
重慶兩江新區重慶兩江新區

兩江新區的大致地理位置位於重慶北部新區和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其中北部新區將繼續發揮區內各類國家級園區的特色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區多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的格局,以將其建設成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製造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支持北部新區在土地、財稅、金融、投資、外經外貿、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等領域先行先試。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功能和有關稅收政策則比照洋山保稅港區的相關規定執行。

管理體制   

 
此外,兩江新區將採取“1+3”的管理體制,即在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具體負責兩江新區的統一協調、統一政策、統一規劃。在開發任務上,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會同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實施“1+3”的開發模式,平行推進。在開發平台上,將採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管委會是重慶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市委、市政府將委託兩江新區管委會在業務上進行統一管理,再加上兩江新區管委會下即將成立的一個工業開發區,三個平台共同拉動兩江新區發展。根據規劃,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兩江新區將著眼於建設內陸開放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視窗。其將享受國家給予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策,包括對於土地、金融、財稅、投資等領域賦予先行先試權,允許和支持試驗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五大產業

兩江新區將享受國家給予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策,併疊加重慶及西部的優惠政策,包括對於土地、金融、財稅、投資、外貿等領域賦予先行先試權,允許和支持試驗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兩江新區發展的產業模式將布局軌道交通、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國防軍工、電子信息等五大戰略性產業,並設立國家級研發總部、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災備及數據中心三大戰略性創新功能基地。
但如何布局產值上萬億的產業,一直是“兩江新區”規劃中的難題。重慶已決定在“兩江新區”規劃石船萬億級工業基地,當地發展空間廣闊、水資源豐富、能源供應和環保優勢突出,適合布局大型工業,但詳細規劃還處於保密階段。
另一塊頗具競爭的項目,是直升機整機製造基地。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重慶在航空航天關鍵零部件生產規模非常小,但在下一步規劃中,重慶將力求形成直升飛機整機的配套能力,打造直升飛機製造基地。”這個飛機製造基地,亦將布局於兩江新區。

創新戰略  

 
創新是兩江新區的重要使命,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黃奇帆在介紹兩江新區基本情況時表示,兩江新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建設,在內陸地區形成開放高地,探索以內需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其中需要許多改革與創新動作,這就是兩江新區擔負的重要使命。
在實現過程中,兩江新區政府以網民智慧為基礎,通過威客收集建議,開通兩江新區創意板,形成了良性發展.努力通過創意板收集網民意見,積極打造兩江新區成為幸福之區、綠色生態之區、低碳產業之區和創意之區。

陝西西鹹新區

根據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為加快推進西鹹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陝西省政府決定設立西鹹新區,確定範圍為西安和鹹陽兩市接合部,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鹹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東西橫貫50公里、南北擴展5~10公里的整體板塊。
2011年06月13日早,在北京國新辦新聞發布廳,“西鹹新區規劃”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行。此舉標誌著我國按國家戰略打造的又一個城市新區正式誕生。十年磨一劍,西鹹新區——第四個“國家級新區”呼之欲出。

西鹹新區  

 
再造大西安的破題之筆
2009年6月,國務院批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進西鹹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2010年2月,陝西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在西安鹹陽兩市建成區之間設立西鹹新區; 
西鹹新區組團布局圖西鹹新區組團布局圖
 
2010年12月,《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西鹹新區為國家重點開發區之一,西鹹新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陝西省委、省政府把西鹹新區作為再造大西安的破題之筆,舉全省之力建設西鹹新區,堅持高起點定位、大手筆謀劃、全方位推進,將把西鹹新區建設成為歷史文化一脈相連、高端產業集群化發展、人居環境適宜優美、城鄉統籌社會和諧、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均等、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區,促使其成為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之後的又一個“國家級新區”。

天人合一  

 
建設“現代田園城市”  
西鹹新區規劃範圍西起茂陵及澇河入渭口,東至包茂高速,北至規劃中的西鹹環線,南至京昆高速,規劃控制區總面積882平方公里,建設用地272平方公里。
在西鹹新區的規劃中,基於現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和人們親近自然的要求,著眼新區城鎮、村落、耕地、水系、文物古蹟相互交融的基地特質,回顧古代先哲“天人合一”的理念,延伸和發展國外城市規劃的經典理論,形成“現代田園城市”的建設理念。
新區按照布局由涇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漢新城、灃西新城和灃東新城五個新城組成,打破過往由行政區劃所致“西安灃渭新區、鹹陽涇渭新區”格局。
省政府已決定設立西鹹新區管委會,以統籌整合目前兩市若干開發區。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將由陝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江澤林兼任,目前相關人事配備已基本就位。

建設大西安  

 
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  
關中—天水經濟區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核心,西鹹一體化是建設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徑,西鹹新區建設是西鹹一體化的關鍵。
西鹹新區不僅是西鹹一體化和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關鍵所在,也必然成為西部大開發特別是西北大開發的戰略中樞,承擔著“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重大使命。
據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西鹹新區辦公室主任李忙全介紹,西鹹新區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主城功能區,而不是副城區,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開發區。西鹹新區有五個戰略定位:一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區和生態田園新城;二是引領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建設的國家級新區;三是彰顯秦漢文明、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歷史文化基地;四是統籌科技資源的新興產業集聚區;五是城鄉統籌發展的一體化建設示範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