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區域化

經濟區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地理相鄰的國家建立經貿合作組織,通過契約或協定,促使資本、技術、勞動、信息、勞務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的動態過程。

economic localization

1、概念:

經濟區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地理相鄰的國家建立經貿合作組織,通過契約或協定,促使資本、技術、勞動、信息、勞務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的動態過程。同時也是國家間在經濟上進行不同程度的聯合或合作,在特定領域內實現跨國性的統一過程。

2、形成原因:

① 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發展趨勢,為經濟區域化奠定了基礎。
②各國之間圍繞綜合國力的較量日趨激烈。
③ 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競爭加劇。各個地區的經濟大國為了加強實力,提高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都不失時機地推進區域經濟合作。
④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打破國界限制,消除內部的分歧和障礙,加速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提高經濟效益和促進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3、發展階段:

區域經濟集團化在50年代是初創時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發展時期,80年代是較高層次時期,90年代出現北美、歐盟、亞太三足鼎立的局面。

4、當今世界影響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

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等。

5、本質:

經濟全球化的產物

6、影響:

正面影響:

① 推動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
② 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有利於形成以各個區域經濟組織為主體的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
③ 從整體上看,也促進著世界經濟中的依賴關係。

負面影響:

① 具有排他性,不利於商品、資金、技術和服務在區域集團間的流動。
② 加劇了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③ 世界經濟生活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④ 國家主權概念受到衝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