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

陰道炎結核性陰道炎由結核桿菌感染而引起的陰道炎症性疾病。結核性陰道炎是屬於生殖器結核的一種表現形式,多為繼發感染。結核性陰道炎極為罕見。多發生於20~40歲的生育年齡婦女,占80%~90%。一般認為肺結核有2%~8%同時有生殖器結核。結核性陰道炎不少患者外觀正常,無明顯不適主訴。部分陰道結核患者常主訴陰道不適、疼痛、觸痛,陰道有白色或棕黑色分泌物。病情較重者可有食慾不佳、低熱、消瘦等全身症狀。

基本信息

概述 

 幾乎所有的結核性陰道炎都是血行傳播患者有活動性肺結核、腎結核或骨結核病史,通過血液播散而來。結核性陰道炎是女性生殖器結核的一種,而女性生殖器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入機體後,在生殖器官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緩慢,很少出現急性炎症症狀或自覺症狀很少,常因不孕症、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就診時,作系統檢查才被發現。病變局部可表現為乳頭狀增生或潰瘍如有潰瘍形成時可有白帶增多或帶血。檢查時觸之出血。作全身檢查及病變處活組織檢查,見典型的結核結節及乾酪壞死即可確診。

症體體徵

結核性陰道炎不少患者外觀正常,無明顯不適主訴。部分陰道結核患 者常主訴陰道不適、疼痛、觸痛,陰道有白色或棕黑色分泌物。病情較重者可有食慾不佳、低熱、消瘦等全身症狀。繼發於肺、腹膜、腸、關節等臟器的結核以及泌尿系統的結核,因此在症狀中可有其他臟器所引起的症狀如胸膜痛、腹痛、尿頻、血尿等。當同時伴有生殖器其他臟器的結核如輸卵管、子宮結核等時,可有不孕、下腹墜痛,月經異常、白帶為大量膿性或漿液性白帶等症狀。病灶常有兩種形態:即潰瘍型與增生型。病變初期常呈局部浸潤、腫大,以後逐漸變成潰瘍。常呈多髮型,潰瘍基底呈黃色,可有顆粒狀突起,局部可有觸痛。潰瘍癒合後則形成瘢痕而致陰道狹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潰破後則形成竇道或膀胱陰道瘺及直腸陰道瘺。潰瘍與竇道有大量的膿性或漿液性分泌物流出,局部可有觸痛。

疾病病因

結核性陰道炎主要來源於肺結核、腹膜結核,引起結核性陰道炎有3種原因和途徑:

1.血行傳播患者有活動性肺結核、腎結核或骨結核病史,通過血液播散而來。

2.直接蔓延由嚴重的盆腔結核下行性感染宮頸、陰道而致。

3.原發性感染因男性患嚴重的睪丸結核、精囊結核或潰瘍性淋巴結結核。通過性交直接感染女性陰道而致。

病理生理

結核性陰道炎病原菌為抗酸性結核桿菌,根據結核菌的代謝、生長特性,將在結核病灶中的結核菌群分為4類。

1.A群早期活躍的結核菌。在早期活躍病灶中大量存在於細胞外。

2.B群隨著病情進展生長於酸性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內。量較少。

3.C群是在中性乾酪病灶中繁殖緩慢或間歇繁殖。

4.D群呈休眠狀,完全不繁殖。

以上4群結核菌對抗結核藥物呈現不同反應,D群結核菌對任何藥物不起作用,只能靠機體的免疫功能加以清除,或細菌自身死亡。

診斷檢查

診斷:結核性陰道炎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結核病史、婦科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病灶滲出物塗片或培養找 到抗酸性結核桿菌可確診。還可通過細菌培養進行診斷。由於病人多缺乏明顯症狀及體徵,診斷有時存在困難,為了提高診斷率,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及結核接觸史,當病人有不孕、月經過少、閉經、下腹痛、盆腔炎症狀、陰道分泌物異常等首先考慮生殖器結核,並進一步檢查。另外,近年來發現結核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逐漸上升,因此對老年婦科患者的病史及婦科病更應注意有無結核存在。

結核性陰道炎陰道檢查

實驗室檢查:

1.陰道分泌物塗片尋找抗酸性結核桿菌。

2.病理組織學檢查。

3.結核桿菌的培養與動物接種,觀察陰道分泌物結核桿菌培養到達2個月時有無陽性結果;或將這些分泌物接種至豚鼠腹壁上,6~8周后解剖檢查,如接種部位的周圍淋巴結找到結核菌,則可確診。本法有一定技術條件要求,所需時間長,尚難推廣使用。

4.聚合酶鏈反應檢測(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PCR擴增結核桿菌DNA診斷是一種較靈敏、快速的方法,但判斷結果要考慮與病程有關。

5.其他檢查如結核菌素試驗,一般陰性表示未曾遭受結核感染。陽性表示曾有結核感染,強陽性提示體內仍有活動性病灶,但對病灶部位並無確定價值。白細胞數一般不高,分類中淋巴細胞增多,活動期血沉增快等也可作為診斷的參考。

其他輔助檢查:

1.X線診斷包括胸部X線、腹部X線、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等。

2.子宮、腹腔鏡檢查。

治療方案

1.一般治療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對機體有一定的作用。急性病者必須臥床休息,至少休 息3個月,慢性病人可以從事部分輕工作。須注意勞逸結合,加強營養。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

2.藥物治療外陰陰道結核的治療與全身其他部位的結核治療原則與方法相同。藥物治療應遵循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的原則。採用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或加用利福平、乙胺丁醇的聯合化療方案,化療方案繁多,目前推行兩階段短療程方案。

結核性陰道炎炎症

化療全程分為強化及鞏固兩個不同治療階段是提高化療效果,減少藥物毒副反應的重要措施。強化治療期目的是抓住結核菌大量繁殖,藥物最能發揮殺菌效能的有利時期。採取強有力的化療方案,儘快殺死繁殖期菌群,使菌群急劇減少,可防止或減少繼發耐藥菌的產生。每天給藥為期2~3個月,必須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殺菌藥物,如異煙肼加鏈黴素再加對氨基水楊酸鈉,或異煙肼加利福平,或異煙肼加鏈黴素加吡嗪醯胺,或異煙肼加利福平加鏈黴素等。可另外再加上一種殺菌或抑菌藥物。

鞏固治療期目的是由於強化期後病灶內仍殘留少數代謝低下或半靜止狀態的結核菌,該部分細菌必須有足夠長的化療時才可消滅。此期可採取每天給藥或每周2~3次,以2~3種藥物聯用為宜。其中異煙肼在全程中不可缺少。鞏固治療期需4~6個月。

3.妊娠合併結核的處理妊娠與結核之間的關係,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一般認為,妊娠本身並不影響結核的病理過程,甚至對結核病的自然病程有利。但結核則對妊娠有一定的影響。妊娠期結核病人妊高征、陰道出血和流產率明顯增高。患結核的婦女容易產生流產、早產、胎兒宮內感染及死亡。圍產兒死亡甚至可以高達30%~40%。因此婦產科醫生應該對妊娠合併結核予以重視。

妊娠合併結核病人,如有活動性表現,應該對病人立即進行治療。對沒有活動性結核的證據,從來沒有接受治療 的病人,要分清情況,分別處理,如病情穩定,沒有惡化趨勢,可以在分娩後使用異煙肼進行預防性治療;如病情有惡化趨勢,在中早期就要開始治療。

結核性陰道炎患者臨產時原則上行剖宮產術。應注意有無其他系統結核如肺結核等,當有較大範圍的活動性肺結核病變或結核病變已行肺葉切除術,加上膈肌抬高而使有效呼吸降低,容易致胎兒宮內缺氧,這種病人應提前2周左右住院待產。產褥期應及時複查肺部X線片,了解肺部病灶有無加重。

目前結核耐藥菌株逐年增加,使醫務人員非常棘手。耐藥菌株主要因為治療不當而產生,且耐藥菌株可通過細菌質粒而感染敏感菌株,使得耐藥菌株不斷增多,產科病人也難以使用二線藥物進行治療,因為多數藥物對胎兒有影響,因此在處理上,建議存在耐藥菌株的病人最好先終止妊娠,治療徹底後再妊娠。

預後及預防

預後:結核性陰道炎除易造成不孕症外無其他不良預後。愛滋病患者感染結核性陰道炎者,預後差。

預防:陰道結核多為繼發感染,原發病灶多為肺結核,預防措施與肺結核相同,須加強抗結核的宣傳教育,增強體質及營養,加強兒童保健。現防結核組織規定新生兒生後,體重在2200g以上,出生超過24h,即可給接種卡介苗。體重不足2200g或生後未接種卡介苗時,在3個月內可補種,3個月以後的嬰兒先作結核菌素試驗,如為陰性,可予接種。青春期少女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應行卡介苗接種。在結核的活動期應避免妊娠。

健康貼士

加強抗結核的宣傳教育,增強體質及營養,加強兒童保健。青春期少女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應行卡介苗接種。在結核的活動期應避免妊娠。

婦科疾病

女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即為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但由於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缺乏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單純性外陰炎| 外陰結核 | 外陰-陰道-牙齦綜合徵| 外陰痛|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癤病 | 外陰丹毒 | 外陰急性蜂窩組織炎| 環狀外陰炎 | 外陰前庭炎綜合徵| 外陰潰瘍| 外陰克羅恩病| 外陰黏膜白斑| 外陰瘙癢症| 外陰白化病| 外陰接觸性皮炎| 外陰血吸蟲病 | 外陰蟯蟲病| 外陰阿米巴病| 外陰皮膚脂溢性皮炎| 外陰皮脂溢性角化病| 乾性粟粒疹綜合徵| 外陰濕疹| 外陰神經性皮炎| 外陰銀屑病| 外陰黑色棘皮症| 外陰天皰瘡| 外陰卡波西肉瘤| 陰道上皮內瘤樣變|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 過敏性陰道炎 | 蟯蟲性陰道炎 | 陰道螞蟥叮吸| 陰道血吸蟲病| 陰道美麗筒線蟲病| 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復發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 卵巢朱古力囊腫破裂 | 卵巢腫瘤破裂 | 化膿性盆腔血栓靜脈炎| 特納氏綜合徵| 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 月經失調 | 白帶異常| 外陰炎 | 尿路感染| 宮頸炎| 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非特異性陰道炎| 老年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 子宮內膜癌| 尿道炎| 乳腺炎| 絨毛膜癌| 乳腺增生| 陰道痙攣|腺肌症| 副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