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

石窟寺

石窟寺(grotto temples)是指就著山勢,從山崖壁面向內部縱深開鑿的古代廟宇建築,裡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畫。

石窟寺grotto temples
就著山勢,從山崖壁面向內部縱深開鑿的古代廟宇建築,裡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畫。比較著名的石窟有

石窟寺石窟寺
印度的巴拉巴爾石窟、巴米揚石窟石窟、巴查石窟、卡爾利石窟、阿旃陀石窟、納西克石窟,阿富汗的巴米揚石窟,中國的敦煌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等。

發展源流

石窟寺莫高窟45窟

從世界範圍看,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其前身為中王國時代各州顯貴在尼羅河沿岸山崖開鑿的岩窟墓。最有名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南部開鑿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內部按埃及神廟規格布置,門面還依懸崖石面鑿刻4尊高達23米的法老像,被公認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巨形石窟造像。古埃及石窟寺的建築與藝術成就甚大,影響至亞洲。

到埃及新王國時代,由岩窟墓發展為石窟寺,仿照埃及神廟形制在山崖開鑿規模宏大的石窟。公元前5~前4世紀,波斯帝國諸王先後在其首都波斯波利斯附近山崖開鑿岩窟墓。

傳入印度,遂發展為印度佛教耆那教的石窟寺。現存最早的印度石窟,約開鑿於孔雀王朝時期,如比哈爾邦的巴拉巴爾石窟。其地共存3窟,以洛馬沙梨西窟較完整,為單穴一門形式,窟體橢圓,門拱仿木構刻出柱、梁、檁、椽,附有群象朝拜佛塔浮雕,是按當地木構廟堂形制開鑿的。到笈多王朝時期,印度石窟寺的鑿建漸臻完備,形制可分佛殿窟、僧房窟兩大類,重要代表有巴查石窟、卡爾利石窟、納西克石窟和阿旃陀石窟,除建築規模宏偉外,還以豐富、精美的雕刻、壁畫見稱。這些石窟早期的屬小乘佛教,笈多時期則屬大乘佛教。隨著佛教傳至阿富汗、中亞及中國,石窟寺亦在這些地區廣為傳播。

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386—534)至(581—618)(618—907),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中國開鑿石窟始於3世紀,盛於5~8世紀,可分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區。形制除佛殿、僧房兩大類外,又增窟內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廟窟。敦煌石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屬於世界上最優秀的石窟。中國石窟寺絕大多數屬佛教也有一些屬道教。1992年在新疆吐魯番附近還發現數十座摩尼教石窟,這在世界石窟寺考古中亦屬罕見。

印度石窟寺

石窟寺阿旃陀石窟

南亞次大陸宗教文化和藝術的主要遺蹟之一。鑿石開窟約開始於公元前3世紀中葉﹐7~8世紀逐漸衰微。除印度比哈爾邦巴拉巴爾山區有一組最早的石窟群外﹐主要分布於溫迪亞山脈和德乾高原一帶﹐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爾利﹑納西克﹑阿旃陀等。在千餘年發展過程中﹐大致可分為早期佛教石窟(公元前3~公元3世紀)和笈多王朝時期石窟(4~7世紀)兩大時期。

巴拉巴爾石窟群是印度最早的石窟,位於比哈爾邦格雅城北,開鑿年代約在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時代。其中主要者為洛馬沙梨西石窟。佛教興起之初﹐佛寺建築皆為木構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構形制。洛馬沙梨西窟單穴一門,高僅4米,石穴為橢圓形,其門面完全按當時木構僧舍鑿刻,在拱形門楣上加以茅棚式頂,柱、梁、檁、椽皆無遺漏,門楣還刻有一道裝飾浮雕,以群象禮拜佛塔(窣堵婆)為題材。它的鑿石技術和精心修飾代表著印度石窟藝術傳統的開端。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198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石窟位於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為佛殿、僧房而開鑿的,始建於公元前2至1 世紀,公元5 至6世紀的笈多時期又大規模擴建,修飾。石窟環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錯落,綿延 550 多米,以壯麗的建築、精美的雕刻和壁畫,與泰姬陵並稱為印度的雙璧。中國唐代僧人玄奘曾對它作了最早的記載。1819年英國人又重新發現。“阿旃陀”一詞源於梵語“阿謹提那”,意為“無想”。該石窟今存洞窟29 座,從建築形式上基本分為支提與毗訶羅兩類。第 9、10、19 和 26窟為支提,其餘 25 座皆為毗訶羅。支提窟當中置窣堵婆,天然岩鑿,內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訶羅內部陳設簡單,有石床、石枕和佛龕,陳設較簡單。雕刻題材分佛教造像、裝飾紋樣;壁畫是阿旃陀石窟中最為人們矚目的藝術,被認為是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依時代風格可分為早、中、晚3期,其中大多畫於五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主要表現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宮廷生活。

坎赫里石窟(Kanheri Cave),距離孟買城40公里。2世紀到10世紀期間開鑿,屬於印度佛教石窟中第二大石窟群,由109個石窟組成。第三窟最大,長26.4米,寬12米,達317平方十,裡面有34根15.2米高的石柱和一座5米高的佛塔,以及一系列佛龕。第十窟是最大的佛殿,以“達巴爾窟”而聞名。窟的東牆和南牆有12個大房間,對面入口處立有一尊坐佛,兩邊是肋侍菩薩,集裡面的會議廳長22.3米,寬9.8米,十分寬敞。第二十三個窟開鑿於八九世紀,有一尊11面觀音像。第三十五窟也是最大的石窟之一,長14米,寬12米;裡面沒有一根柱子,三面有位子圍繞。牆上面有大乘佛教內容的壁畫,佛陀端坐於蓮花座上,手施無畏印。第六十窟有一尊雕刻精美的救苦觀音像,兩邊是多羅像。第九十窟有大量佛陀像,還有一尊八難拯救者的救苦觀音像。坎赫里石窟縱橫交錯,石梯蜿蜒。當年僧人們在全窟建造了很好的排水系統。它還是全印度唯一的一處連續鑿刻時間最久的石窟。

巴格石窟(Bagh Caves),印度大乘佛教石窟。公元5~7世紀開鑿於中央邦巴格河側岸的山岩上。原有9窟,今存6窟,其中,第2窟為方形大殿,後帶窣堵波的內室前有圓柱廊的石窟,正面建築已毀,室內頂部有蓮花圖案,神龕內有人物雕像,今僅殘存佛陀及侍從像。第 4 窟,又名染伽殿,窟內壁畫取材於佛教《本生經》、《譬喻經》,但內容已趨於世俗化,如音樂歌舞、說法誦經、宮廷生活等均有表現。另外,巴格石窟的裝飾雕刻亦以華麗精美著稱,而第 4窟的藥叉和蛇神形象的出現,則顯示了佛教藝術向印度教藝術風格的過渡。

阿富汗石窟寺

阿富汗因地居亞洲東西方文化交流樞紐,巴米揚等地的石窟匯聚了印度石窟建築和犍陀羅藝術的成果﹐將石窟和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兼容印度、波斯、中亞各地流派的優點,形成了中亞地區的獨特的巴米揚藝術流派。通過這裡,石窟建築形式傳入中國。

石窟寺巴米揚石窟

巴米揚石窟(Bmyn Caves)為公元3~7世紀開鑿的佛教石窟,位於阿富汗興都庫斯山中,又譯巴米央,巴米羊。石窟系就大岩壁雕鑿而成,年代約在四~七世紀左右,有削崖而雕成的二大立佛像,及近千個窟龕。
其洞窟樣式有佛龕窟、僧房窟、會堂窟,窟體一般約五六米見方,窟內以佛像為中心。最大的石雕立佛——西大佛高55米,居中亞石窟佛像之首。在大佛窟龕的壁上及其他50餘個洞窟中繪有壁畫,內容有佛涅盤、供養人、環形連珠紋圖案等,構圖富於變化,其窟頂畫形式尤為多樣。壁畫和雕像的風格均受波斯薩珊王朝藝術的影響, 而印度和西方的藝術亦對其有一定影響。

8世紀初隨著當地的伊斯蘭化, 巴米揚石窟遭到了極大破壞。隨著佛教的東漸,巴米揚石窟的藝術特點對中國新疆等地的石窟有明顯的影響。

中國石窟寺

石窟藝術原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在長期發展中逐步脫離印度和犍陀羅的影響,創立了中國石窟藝術的獨立體系,呈現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的景象。

新疆的三仙洞和克孜爾石窟可能開鑿於3世紀或更早,為中國最早的石窟。能夠保存到現在的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以甘肅的莫高窟為代表。莫高窟在吸收外來藝術營養,並發展中國藝術傳統中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大部分石窟以它為起點,散布於全國。其他馳名世界的重要石窟有(以開鑿時間先後為序):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鞏縣石窟、天龍山石窟、響堂山石窟、大足石窟、劍川石窟等。

我國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以壁畫和泥塑為主,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以石刻為主。有一種“四大石窟”說法,就是三大石窟加上麥積山石窟。

石窟寺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千佛洞),位於與庫車毗鄰的拜城縣克孜爾鄉的明屋塔格山,洞窟鑿於木扎特河谷北岸懸崖上。西距庫車73公里,東距拜城67公里。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鑿於公元三世紀(東漢末年),五-七世紀為最盛期,至八世紀末逐漸停鑿,現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占三分之一。尚有壁畫的80個,壁畫總面積1萬餘平方米。其風格獨特之窟形和壁畫,均可代表龜茲文化的水平,有很高的研究價值。1961年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克孜爾千佛洞的窟形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說法用的支提窟,一種是供僧侶居住和坐禪用的毗訶羅窟。
石窟寺莫高窟45窟 彩塑一鋪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東南公里,在鳴沙山東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層層排列。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佛窟。以後經過歷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涼元代多種類型的洞窟700多個,壁畫50110平方米,彩塑2700餘身。17號窟(藏經洞)中有4至11世紀(西晉至宋代)的經、史、子、集各類文書和繪畫作品等四萬餘件。其中大部分後被外國盜寶者劫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莫高窟是集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內容涉及古代社會的藝術、歷史、經濟、文化、宗教、教學等領域,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
石窟寺雲崗石窟
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水同市西北的武州山北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創建於公元450年,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軀。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音壇耀)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雲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餘

石窟寺龍門石窟
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 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唐窟,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 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型,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石窟寺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部的天水市,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可能在後秦時已開始建造,魏孝文帝以後,漸趨發達。現存魏、西魏、周石窟大約三十個,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經過一千多年,塑像並未潰敗,這種和泥法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米,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

響堂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分南北兩處,相距約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們談笑、拂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故名響堂山石窟。現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餘龕,大小造像5000餘尊,還有大量刻經、題記等。響堂山現存北朝晚期洞窟11座,即南響堂 7座,北響堂 4座。北齊石窟多具仿木結構窟廊,其中南

石窟寺響堂山石窟
響堂第3、7窟,北響堂第2、3窟,在窟前四柱三開間窟廊上方又鑿有大型覆缽、山花蕉葉、剎桿及火焰寶珠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塔形窟。窟門兩側雕八角束蓮柱,門額飾以精緻的寶塔飛天,門側壁淺雕肥大忍冬紋,整個外觀裝飾華麗。南響堂第2窟窟廊檐額上雕五鋪作雙抄偷心造斗□,是石窟建築中僅有的一例,為研究北朝建築難得的實物資料。響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齊的佛教造像藝術,是短暫的北齊王朝留下的最大的藝術寶庫。近年來,學術界將響堂山的雕塑藝術譽稱為“北齊造像模式”。

洛陽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洛陽市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景點八關都邑 | 白居易故居 | 白馬寺 | 白園 | 白雲觀 | 白雲山 | 抱犢寨 | 北齊平等寺造像碑 | 藏梅寺 | 瀍河 | 程顥程頤墓 | 都城博物館 | 杜甫墓 | 杜康仙莊 | 二里頭遺址 | 范仲淹墓 | 風穴寺 | 福昌閣 | 高龍中嶽廟 | 古墓博物館 | 古唐寺 | 谷水 | 關林 | 觀音寺 | 廣化寺 | 漢光武陵 | 漢魏故城 | 花果山 | 皇覺寺 | 雞冠洞 | 澗河 | 金谷春晴 | 老君山 | 靈山寺 | 靈台遺址 | 龍門山色 | 呂祖庵 | 洛河 | 洛浦秋風 | 邙山 | 邙山晚眺 | 民俗博物館 | 平泉朝游 | 千唐志齋 | 青要山 | 山陝會館 | 上清宮 | 升仙太子碑 | 石窟寺 | 水泉石窟 | 天津曉月 | 萬安山 | 王城公園 | 王鐸書法館 | 西晉辟雍碑 | 西沃石窟 | 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 伊河 | 伊闕山 | 周山 |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 玄奘故里 | 賓陽洞 | 大萬伍佛洞 | 奉先寺 | 古陽洞 | 看經寺 | 蓮花洞 | 龍門二十品 | 潛溪寺 | 萬佛洞 | 藥方洞 | 伊闕佛龕之碑 | 龍門石窟 | 少林寺 | 龍馬負圖寺 | 王鐸故居 | 西遊宮 | 玄奘紀念館 | 漢光武帝陵 | 黃河小浪底 | 孟津黃河濕地 | 耀店寨 |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 | 洛陽博物館 |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恭陵 | 邙山陵墓群 | 偃師商城博物館 | 孟津黃河灘自然保護區 | 萬山湖風景區 |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 | 鼎室山風景區 | 香山寺 | 擬山園貼 | 顏真卿墓 | 寨溝風景區 | 龍池曼國家自然保護區 |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 通天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